西媒:中國高科技抗疫堪稱“參考範本”

參考消息網3月20日報道 《西班牙人報》網站3月18日發表了亞歷克斯·布蘭科的題為《中國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所使用的技術》的文章,文章稱,

中國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采用了包括手機二維碼、人工智能以及機器人等多種高新技術,相關經驗值得他國學習。文章編譯如下:

經過50天的隔離,中國人的生活似乎正逐漸恢復正常。但是,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我們能從中國的例子中得到什麼,以便將其應用在患者越來越多的歐洲大陸上呢?

顯然,這場艱苦卓絕的戰鬥需要醫護人員的參與,但是,我們不能忘記技術對中國走出危機的重要性。我們分析了中國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所使用的技術。


西媒:中國高科技抗疫堪稱“參考範本”


我們從最“基本”的說起:智能手機。鑑於幾乎所有人都擁有手機,遏制疫情的理想做法就是先從這類設備下手。因此,在隔離期間,中國人開始使用一種二維碼手機應用。

他們需要在應用程序上填寫一些個人數據,並說明過去14天是否曾出現症狀或去過受疫情影響的地方。基於以上數據,應用程序會生成一個二維碼,並根據每個人被感染的風險程度顯示不同的顏色:紅色、黃色或綠色。

上述發揮了巨大作用的應用程序遠非唯一得到應用的技術。人工智能成為另一個支柱。

阿里巴巴達摩院開發了一套人工智能系統,它能夠通過分析CT影像檢測出新冠肺炎患者。該系統可以分辨出新冠肺炎患者與普通肺炎患者之間的差異,準確率高達96%。

此外,中國各地的地鐵站、火車站、機場和社區服務中心都配備了用於檢測體溫的自動化系統。

顯然,避免個體之間的身體接觸會降低新冠病毒繼續傳播的可能性。因此,最近幾個月以來,機器人也在中國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機器人便是我們所說的完美典範。它們能夠在遠程操控下為隔離病房運送食物、藥物以及其他用品,目前已在中國多家醫院中投入使用。

而且,我們不會忘記無人機,它們在中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以多種方式給予了巨大的幫助,如大疆的無人機,既能提醒人們應當待在家中,又能在可能受影響的區域內噴灑消毒劑。

以上只是中國如何使用技術來抗擊疫情的一小部分縮影。毫無疑問,中國在這方面的成功做法應當成為其他也在努力抗擊疫情的國家的參考範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