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雲藝術創始人方明:審美紅利時代 讓藝術IP重構家電行業人貨場

  在當今這個審美紅利時代,家電如何與藝術IP跨界合作,從而實現重新定義品牌、提升產品體驗並最終實現精準營銷?

  3月19日,由中國家電網主辦的“2020同抗疫 共未來——家電行業線上直播論壇”第六場開播,本期直播邀請到浮雲藝術創始人、CEO方明,為大家帶來了潮流而前沿的話題:“藝術XIP賦能重構家電行業人貨場”。

浮雲藝術創始人方明:審美紅利時代 讓藝術IP重構家電行業人貨場

  在商業社會里,品牌和藝術IP的跨界十分頻繁。

  優衣庫去年和紐約當代藝術大師KAWS合作,發售的聯名款,被很多頭一天夜裡在各個優衣庫門店排隊的人搶購一空,甚至連模特身上衣服也被扒掉。方明分析,KAWS作為當代非常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具有一種符號性,在其粉絲中認知度和辨識度非常高,所以優衣庫一旦和其聯名推出新品,肯定大受歡迎。

  迪奧與日本頂級藝術家空山基Hajime Sorayama合作,推出的聯名款作品的印花全部來源自空山基的花卉設計圖案。而迪奧這場時裝秀,也帶來前所未有的科幻感,在秀場中間,高達11米的金屬女性雕塑,更是與空山基合作,形成獨一無二的風格。

  方明認為,迪奧和空山基的跨界合作,再加上借用很多表達手段,把迪奧的潮流深度的內涵完美的展現出來。

  3C產品和藝術IP合作賦能的案例也很多。

  比如OPPO的全新系列Reno的調性十分年輕有活力,OPPO與多名藝術家和插畫師合作,為Reno進行了很多創作,激活了Reno給人的一種年輕活力感。

  華為去年的“P30未來影像之夜”活動也是一場將科技與時尚、藝術完美融合的案例,通過手機結合藝術家的創作,或者達人拍攝的作品,再結合一些IP,比如頤和園,進行現場呈現,增加了影像內容的多層次表達,讓人們對其手機產品的科技體驗更充滿感官上刺激。

  “無論是3C還是時尚產品,藝術IP更多是在做賦能,對品牌和產品的基因進行再造和重新定義”,方明表示。

  方明在直播中提到,在所有經典的案例當中,藝術IP實現賦能的過程中,都包含著一層底層邏輯,那就是從消費普及,到消費升級,再到消費分級的過程中,人、貨、場都發生了不同以往的變化。

  在人的層面,以90、00為主的消費群體更注重審美、更加個性化、具有不同的消費圈層。在貨這個層面,更強調調性、差異化、品牌主張,共情等等。而在場的層面,5G時代、私域流量、虛擬空間、帶貨渠道等等都讓消費場景發生了相比以往天翻地覆的變化。

  在這樣的邏輯下,藝術IP如何賦能家電行業?有哪些可以嘗試的商業合作玩法?

  在品牌端,可以做LOGO的藝術出圈、副品牌跨界。舉例來說,谷歌為了重新定義它的LOGO,邀請人們在它的Logo上做文章,有一種玩出圈的色彩。做副品牌就比較典型,比如主流的家電品牌可以推出副品牌,甚至一個副品牌還可以再推幾個子類,打通不同的群體,比如針對家庭主婦或者高端商務人士,設計師開發針對性的產品,讓消費者能夠感知到這個品牌非常有創新活力,這是一條路。

  在產品外觀層面,可以創造更有想象力的造型,或者跟一些藝術家做聯名設計,讓家電更時尚化、藝術化。

  從營銷的角度,線上線下都有不同的玩法,線上的私域流量,直播場景,電商場景,主題與展示如何呈現,可以利用藝術IP來貫穿。線下如何打通,線下場景如何線上話,線下的場景如何打造概念場景,比如一群藝術家參與設計的店面,聚集了很多創新點,這既是內容,也是價值的表達。

  另外,品牌和品牌之間也可以做跨界營銷,快品類、跨行業,流量協同,事件營銷等等。

  在消費升級時代,家電行業已經在發生類似的各種跨界營銷的案例。

  比如美的和動漫IP寶可夢合作,進行跨界設計,推出小家電產品,在某種特定場景下針對特定人群的跨界創新。

  海爾洗碗機聯合南京博物院打造“為china添光彩”的營銷活動,結合自身品牌特性,建立共同語言的潮流文化符號,以尋求讓消費者建立來自於文化深處的認同感。這也滿足了博物院層級的文化單位,對國寶、國藝傳承的態度。

  “審美紅利的時代已經來了”,方明最後表示,基於各個消費圈層審美意識的提升,家電產品從技術內涵到外觀設計,從包裝運送到開箱體驗,都有重新解構和提升的巨大空間,用藝術IP重構家電行業的人、貨、場,讓藝術IP為家電賦能,這是一個值得深思和探索的課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