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兖州之战——曹操的立足之战(一)

兖州之战主要内容

曹操东征陶谦,后方陈宫联合张邈叛变,并迎接吕布入主兖州。大多数郡县都响应吕布,只有荀彧、程昱等人坚守鄄城、东阿、范三县等地,等待曹操回师救援。随后,大约经历了两年的时间,以曹操胜利而告终,吕布、陈宫等人逃亡徐州,曹操收复了兖州大部分地区。

解析兖州之战——曹操的立足之战(一)

吕布

兖州之战解析

1、曹操为什么攻打徐州

在曹操最初占据兖州之后,下一步的进攻方向为什么是东面的徐州呢?

首先兖州虽然是曹操的立足之处,但是毕竟面积太小,又地处中原地带,连年的战乱致使人口和物产都很匮乏,又缺少作战的回旋余地。所以曹操为了生存也需要占领更多的疆土。

曹操周边的势力范围。北面是袁绍,是北方势力的老大哥,当时曹操也是多听令于袁绍的,自然是不敢去招惹的。西面是张扬据守的河内郡,依附于袁绍。曹操为不与袁绍关系破裂,自然也是不会先攻打西面的。向南面扩张的话,就要经过张邈驻扎的陈留郡。虽然张邈和曹操表面还维持着友好的关系,但曹操认识担心一旦向南方用兵,张邈万一截退了自己的归路就危险了。所以当时东面也是曹操唯一可以进攻的方向了。

解析兖州之战——曹操的立足之战(一)

诸侯势力图

再来看徐州地区的情况。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徐州自古就是四战之地,兵家必争的地方。在三国时来看,徐州连接青、兖、豫、扬等地,北可进攻青幽二州,西可阻抗冀州袁绍,南可谋图江南袁术及荆襄刘表,背靠东海有水利之便。占领徐州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从人口上来看,徐州人口众多,这与当时徐州的太守陶谦有关。陶谦素来讲究仁义,不主张战争。在当时各个割据势力互相争地盘的时候,陶谦则安分的守护自己的领土发展。致使徐州地区的生活安宁又富庶。加上关中地区的战乱,多数人都纷纷前往东面徐州避难。致使徐州地区人口数量增长,对于当时来说,人口数量也就等同于兵力资源。

解析兖州之战——曹操的立足之战(一)

陶谦

再就是曹操其父在徐州遇害,可能与陶谦有关。

综上,曹操为了自身势力的生存,需要对外扩张;为了获得兵源和粮食等资源,也只有向徐州进攻。

2、陈宫、张邈反叛

194年,曹操东征陶谦,留荀彧、程昱守鄄城。此时张邈、陈宫反曹,迎吕布担任兖州牧,占据重镇濮阳。

陈宫、张邈等人为何会在此时反曹呢?首先先看一下陈宫、张邈和曹操的关系。

陈宫曾是极力拥戴曹操入主兖州的,可以说曹操对陈宫是很感激的,待陈宫如“赤子”。兖州内重镇也交由陈宫看守。

解析兖州之战——曹操的立足之战(一)

曹操和陈宫

张邈和曹操很早就有交情,早年曾帮助曹操在己吾起兵。张邈后来因为出言指责袁绍,袁绍就想让曹操杀掉张邈,但曹操拒绝了。后来曹操在攻打陶谦之前,曾对自己家人说过“如果我回不来,你们可以去找张邈。”说明对张邈也是极为信任。

这两个人和曹操一开始关系都不错,帮助过曹操很多,曹操对他们也很敬重。可是为什么他们会反叛呢?

导致陈宫反叛的原因是因为曹操对于兖州地区士人的杀害。尽管曹操在兖州地区得到一部分官员的相助得以入主兖州,但同时反对曹操的人也不在少数。尤其是兖州当地的一些士族,看不起曹操的阉宦身份。尤其是陈留名士边让,公开辱骂曹操,结果被曹操斩首示众。这一事件令同样身为名士的陈宫感到害怕和不安。再加上曹操在徐州地区屠杀的行为,使得素来刚直壮烈的陈宫,看到这位统治者的残暴一面。于是开始反叛曹操。

解析兖州之战——曹操的立足之战(一)

张邈

张邈虽然表面和曹操看起来关系很好,但是两人的矛盾也在逐渐增加。最初是张邈资助的曹操起兵,现在却反过来是在曹操手下做事,心里肯定有所不平衡。张邈与袁绍多次交恶,但是曹操却与袁绍联系密切,虽然曹操没有按照袁绍的命令杀了张邈,但张邈心里多少也会有所戒备。另外张邈和吕布的关系密切,而袁绍之前曾追杀过吕布。所以张邈在兖州的时候,是会对曹操有所防备,不知道曹操是否会听袁绍的命令来杀自己。后来在犹豫不决的情况下被陈宫劝说成功,选择反叛曹操。

下一部分将会介绍陈宫、张邈与吕布制定了什么样的“攻兖”计划,以及为什么以失败告终。

更多内容请关注三国小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