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教師如何“少講或不講”?

梁寶明


教師課堂上如何實現少講或不講?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少講可以實現,不講是不行的,課堂上老師一點都不講是不行的。那麼如何實現少講呢?我認為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01.精心準備好導學案。將課堂知識用導學案的形式呈現出來,要注意難易度,要有梯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題可做,有知識科學,能夠通過預習完成知識學習,完成導學案題目,能夠對課堂知識提前學習。

02.輔導好課堂“小老師”。每個組挑選一到兩個優秀學生擔任“小老師”,老師課前對小老師進行培訓,包括領學的儀態儀表,領學的基本流程,講解題目要以啟發為主,不是對答案,要關注是否每個同學都聽懂。

03.強化班組文化建設。多組織一些演講、論壇、競聘、拓展活動、班級文化展示、文藝匯演等系列活動,提高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讓學生敢說能說會說,提高學生的課堂展示能力和表達能力,從“像老師”到“是老師”轉變。

04.把課堂交給學生。老師少講,每個知識點由學生上臺領學,題目由學生講解,老師可以讓學生課堂上分小組先進行討論,得出本小組共同的答題方法,並推薦一名“小老師”上臺領學。

05.老師成為引領者。課堂交給學生,但是不能完全交給學生,老師要全程給予指導,組織學生討論,把題目分解到各組,“小老師”領學後,老師要及時點評,表揚優秀同學和小組,對於重要的知識點老師還要作補充及強調。所以說老師不能完全不講。

總的來說,老師要實現課堂少講,一定要重視把功課做在前面,早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學生能力起來了,課堂氣氛活躍了,課堂交給學生,能讓每個孩子鬥參與到課堂中去,教師教的輕鬆,孩子學的也輕鬆,教學質量一定能夠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