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合之道】系列篇之開篇語:方圓人生路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老夫子的這句話給方圓定了“規矩”,也給人畫了一個摸不著的圈兒和一個看不見的框兒,於是乎,便成了傳世真理。

把這句真理正著說,就是“有規有矩便能成方圓,方圓即是規矩,其中規能成圓,矩能成方”。其實,不論規矩也好,還是方圓也罷,都是對言行的“向好指導”,這樣就會有章法,正所謂“循規蹈矩”或“隨方就圓”。

方圓之間有最為複雜的角色——人。

【 易合之道】系列篇之開篇語:方圓人生路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雖然包羅萬象,任何事物卻不是孤立存在,所以萬事萬物中都有內在聯繫,這也便是規律。方圓亦是一種規律。往大了說,方圓是萬事萬物應該遵循的法則;往小了說,方圓則是為人處世的信條。

如何在方圓之間活出精彩的人生?如何在紛繁多變的當下活出真正的自我?想要明白這一切,還得要先知方圓或循規矩。

如果簡單地把方圓理解為“設定規則”的規矩,那就膚淺了。方圓可以是剛柔,可以是進退,可以是伸縮,可以是快慢等等。以至於有許許多多探求智慧的人們在解讀方圓時,各顯神通,盡顯其意。其實不管怎麼解讀,只要不違背這是一對矛盾關係的規律,就都是正確的。

枯燥的理論一旦與人結合,便能煥發出生機。不敢說能否在方圓之間上天攬月,還是在規矩之內下洋捉鱉,單就在這日復一日的光陰歲月中,能否活得更加明白,能否活得更加有質量,能否活得更加幸福,這便是方與圓之間人們永遠追求的方向。

可是往往發生的事情很難與你提前計劃且想要的發展方向去發展,甚至冷不防還會蹦出一些事與願違的羈絆。如果用方圓關係來歸結其原因的話,那就是沒有把方與圓運用得當。

方與圓之間沒有定量,只有變量,而且是在隨時、隨地、隨人的變量。變量無處不在,而度量則是衡量方與圓的“規和矩”。掌握好方與圓的度量才是真正的關鍵所在。

如果方是做人辦事的原則,那麼圓則是為人處世的方法。方圓之間彼此依存,缺一不可。此消彼長的變化有時惟妙惟肖,有時變化多端,有時像清風掠過,有時像洪波湧起……

【 易合之道】系列篇之開篇語:方圓人生路

方過了,也許會碰的頭破血流;圓多了,也許會華而不實。

我們身邊不乏許多活生生的例子。譬如,有些男士在單位辦事能力極強,言談舉止人人稱讚,是領導的好下屬,同事們的好哥們兒。如此好男人,在家裡和自己的愛人相處的卻並不融洽。並非男子在家表現不好了,只是因為這位男士太有辦事原則了,他把單位的辦事風格帶回了家,才導致夫妻矛盾逐步上升。因為在家裡太講原則,太講理,就會把家庭情調格式化、機械化,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彼此的感情。這就是方過了,圓少了。從單位到家庭,從空間、時間和所面對的人都發生了變化,而他的方圓沒有變,方圓之度量也沒有變,不難想象,一個什麼樣子的女人會喜歡自己的男人天天給自己講道理呢?

生活中,方圓其實無處不在,比如說在平房裡每天都得使用的灶臺,所有美食都得從此方圓間再到口腹中。灶臺為方,鍋為圓。方灶臺規範火焰給圓鍋以熱量,圓鍋則依附在方灶臺之上,以其圓度可烹天下美食。方灶圓鍋是生活中方與圓完美結合的典範。

再比如流傳至今的圍棋,不僅體現出格方子圓、變化無窮的博弈之妙,也蘊含著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

【 易合之道】系列篇之開篇語:方圓人生路

智慧的中國先人們把錢幣做成外圓內方的形狀,寓意為人處事,外圓內方,追求圓通豁達,內心固守做人原則。這種隱喻,具有無比正能量。外圓內方體現在金錢之上,又有考驗君子德行的深意……體會其中意義,能給人以無限啟示。

在這個世界上,聰明的人有很多,智慧的人卻很少。聰明的人是在琢磨方圓,所以聰明的人煩惱會多;而智慧的人是在運用方圓,所以智慧的人活得很簡單,也沒有煩惱。這是二者最大的區別。

以上所述云云,能否看懂,其實這些並不重要。即使不懂,也沒關係。這也不會影響到寒來暑往、潮起潮落;也不會影響每一人快快樂樂地生活。明明白白地活著也是活著,稀裡糊塗地活著也是活著。怎麼活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守住自己的那顆內心,讓它靜下來,腳步再慢一些,低下頭和自己的內心對對話,去深入思考怎麼能夠在方圓之間,在這個變幻莫測的時空中享受屬於自己的那份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