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合之道】系列篇之开篇语:方圆人生路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老夫子的这句话给方圆定了“规矩”,也给人画了一个摸不着的圈儿和一个看不见的框儿,于是乎,便成了传世真理。

把这句真理正着说,就是“有规有矩便能成方圆,方圆即是规矩,其中规能成圆,矩能成方”。其实,不论规矩也好,还是方圆也罢,都是对言行的“向好指导”,这样就会有章法,正所谓“循规蹈矩”或“随方就圆”。

方圆之间有最为复杂的角色——人。

【 易合之道】系列篇之开篇语:方圆人生路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虽然包罗万象,任何事物却不是孤立存在,所以万事万物中都有内在联系,这也便是规律。方圆亦是一种规律。往大了说,方圆是万事万物应该遵循的法则;往小了说,方圆则是为人处世的信条。

如何在方圆之间活出精彩的人生?如何在纷繁多变的当下活出真正的自我?想要明白这一切,还得要先知方圆或循规矩。

如果简单地把方圆理解为“设定规则”的规矩,那就肤浅了。方圆可以是刚柔,可以是进退,可以是伸缩,可以是快慢等等。以至于有许许多多探求智慧的人们在解读方圆时,各显神通,尽显其意。其实不管怎么解读,只要不违背这是一对矛盾关系的规律,就都是正确的。

枯燥的理论一旦与人结合,便能焕发出生机。不敢说能否在方圆之间上天揽月,还是在规矩之内下洋捉鳖,单就在这日复一日的光阴岁月中,能否活得更加明白,能否活得更加有质量,能否活得更加幸福,这便是方与圆之间人们永远追求的方向。

可是往往发生的事情很难与你提前计划且想要的发展方向去发展,甚至冷不防还会蹦出一些事与愿违的羁绊。如果用方圆关系来归结其原因的话,那就是没有把方与圆运用得当。

方与圆之间没有定量,只有变量,而且是在随时、随地、随人的变量。变量无处不在,而度量则是衡量方与圆的“规和矩”。掌握好方与圆的度量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如果方是做人办事的原则,那么圆则是为人处世的方法。方圆之间彼此依存,缺一不可。此消彼长的变化有时惟妙惟肖,有时变化多端,有时像清风掠过,有时像洪波涌起……

【 易合之道】系列篇之开篇语:方圆人生路

方过了,也许会碰的头破血流;圆多了,也许会华而不实。

我们身边不乏许多活生生的例子。譬如,有些男士在单位办事能力极强,言谈举止人人称赞,是领导的好下属,同事们的好哥们儿。如此好男人,在家里和自己的爱人相处的却并不融洽。并非男子在家表现不好了,只是因为这位男士太有办事原则了,他把单位的办事风格带回了家,才导致夫妻矛盾逐步上升。因为在家里太讲原则,太讲理,就会把家庭情调格式化、机械化,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彼此的感情。这就是方过了,圆少了。从单位到家庭,从空间、时间和所面对的人都发生了变化,而他的方圆没有变,方圆之度量也没有变,不难想象,一个什么样子的女人会喜欢自己的男人天天给自己讲道理呢?

生活中,方圆其实无处不在,比如说在平房里每天都得使用的灶台,所有美食都得从此方圆间再到口腹中。灶台为方,锅为圆。方灶台规范火焰给圆锅以热量,圆锅则依附在方灶台之上,以其圆度可烹天下美食。方灶圆锅是生活中方与圆完美结合的典范。

再比如流传至今的围棋,不仅体现出格方子圆、变化无穷的博弈之妙,也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 易合之道】系列篇之开篇语:方圆人生路

智慧的中国先人们把钱币做成外圆内方的形状,寓意为人处事,外圆内方,追求圆通豁达,内心固守做人原则。这种隐喻,具有无比正能量。外圆内方体现在金钱之上,又有考验君子德行的深意……体会其中意义,能给人以无限启示。

在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有很多,智慧的人却很少。聪明的人是在琢磨方圆,所以聪明的人烦恼会多;而智慧的人是在运用方圆,所以智慧的人活得很简单,也没有烦恼。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

以上所述云云,能否看懂,其实这些并不重要。即使不懂,也没关系。这也不会影响到寒来暑往、潮起潮落;也不会影响每一人快快乐乐地生活。明明白白地活着也是活着,稀里糊涂地活着也是活着。怎么活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守住自己的那颗内心,让它静下来,脚步再慢一些,低下头和自己的内心对对话,去深入思考怎么能够在方圆之间,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空中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份荣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