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实力大于孙权,为什么对他评价如此高?令人费解?

孙权是三国鼎立时期吴国的国君,人称吴大帝。连曹操如此傲慢的魏武大帝(死后儿子曹丕追谥),都特别看重孙权,他有一句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我们大家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最看重的是刘皇叔刘备,桃园三结义和丞相诸葛亮,其次才是曹操,而对于孙权,人们总是认为他只是一个陪衬。其实,我们都错了,孙权无论是治国、用将、伐兵,他的才干不在二人之下,他用兵以少胜多让曹操险些丧命在“赤壁之战”,而“火烧连营”又让刘备命丧“白帝城”。

曹操实力大于孙权,为什么对他评价如此高?令人费解?


孙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吴大帝孙权(182年一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229年一252年在位)。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候。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确立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派吕蒙成功袭取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策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之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抵达夷州。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看出,孙权自从接手哥哥的事业开始,他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步步成功。他面对的是北边的曹操的强大军事压力,西边面对的是有着“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辅佐的刘备。他巧妙地在他们两个强敌面前周旋,时而妥协,时而强硬。妥协时跟蜀国结盟“赤壁之战”大破曹兵;为了跟刘备在夷陵开战,他在曹丕面前假投降,还获得了曹丕的封赏“吴王”,腾出手来在夷陵大战中打败刘备。显现出高超的智慧。

曹操实力大于孙权,为什么对他评价如此高?令人费解?


一,孙权足智多谋,虎胆龙威

1,赤壁大战

1),曹操率领83万人马下江南

史戴,建安十三年九月,曹操收复荆州后,并没有挥师东进,中间停留了一段时间,这中间的十月、十一月的两个多月的时间,曹操的军队在哪里,干什么去了......。曹操获得刘表水师以后,认识到必须要让北方部队同水师一起训练整合,使不习水战的北方人熟悉和适应水战。这两个多月时间里,曹操的部队全部下到刘表水军营地,进行适应性、整合性训练。这就是民间传说的曹操八十三万人马下江南。

2),那么孙刘联盟有多少人马呢?

孙权派周瑜抗曹总指挥的人马仅五万人,仅及曹军另头。而主要战场就在东吴辖区赤壁,负责主要对阵曹操的是吴国周瑜的人马,刘备的人马是安排在二线隐避的地方打埋伏,那么他们有多少人马呢?

曹操实力大于孙权,为什么对他评价如此高?令人费解?


其实,孙刘联盟总数人马也仅5万。具体的是:周瑜3万,刘备一是刘琦江夏驻军1万,二是关习自带水军1万,加上东吴的总数是5万人马。

其实曹操的83万也是虚数,《三国志》准确记载的“十五六万人。”也就是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周瑜分析的数据曹军不过“十五六万人”与《三国志》记载完全一致。

曹操实力大于孙权,为什么对他评价如此高?令人费解?


3),在大敌当前,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东吴朝廷愿意投降的人以张召为首占大多数。但孙权力排众议,坚决支持周瑜和诸葛亮的决战主张。

在曹操号称83万人马的强敌面前,孙权没有退缩的想法,而是力排张召的投降主张,支持以鲁肃、周瑜(这时在处训练水军未回)的主战主张。朝堂上诸葛亮一一驳斥了投降派的短视目光,这就是有名的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军事分析朝会,使孙权坚定了信心。不久周瑜回来后,他的意见和观点与孙权、诸葛亮高度一致。

曹操实力大于孙权,为什么对他评价如此高?令人费解?


这样,使孙权在強敌面前决心一战。任命周瑜为全权总指挥,在诸葛亮和刘备的全力配合下,在“赤壁之战”中取得彻底的胜利。曹操损失了大部分人马,如果不是关习放他一马,曹操很可能就会命丧华容道。

2,夺取荆州让刘备损失了关习、张飞,大获全胜

1),夺取荆州,孙权一直认为荆州是东吴从曹操手中夺回来的,后被诸葛亮用计,派关羽和赵云在拚命撕杀的时候夺取了南郡和荆州。东吴一直耿耿于怀要讨还荊州,刘备先说是借,后又采取拖延战术不还。让吴蜀产生了敌对矛盾,而且也失去了道义上信誉。也失去了孙刘联盟。

曹操实力大于孙权,为什么对他评价如此高?令人费解?


建安二十四年,孙权下令出征荆州,派吕蒙为前部,吕蒙兵不血刃夺取了刘备统治下的南郡、零陵、武陵三郡;将军潘璋、朱然也将关羽擒杀。孙权为了对付刘备,表面投降曹操,同年曹操上表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兼荆州牧,封南昌候。孙权空前的利好、名利双收。反观刘备为了一个荆州,先没有听诸葛亮的话,当断不断 反受其乱,为了荆州反而背了一个“背信弃义”的名义,反而为了一个荆州失去了关羽、张飞,而且也把自己搭进去了。

曹操实力大于孙权,为什么对他评价如此高?令人费解?


3,刘备为了为关羽报仇,斗气兴兵七十万向东吴进发,结果被孙权派小将陆逊一把火烧掉连营七百里

刘备意气用事,为了报仇,也未征求诸葛亮的意见,擅自率领七十万人的部队向东吴进军。

这时候的孙权以逸待劳,派青年将领陆逊率军阻击。谁知也会用兵,一直不与刘备决战,等待他的破堑。拖了两个月后,刘备拖不起了,这时候陆逊发现了刘备的破堑,隔营放火,结果,刘备大败,到白帝城向诸葛亮托孤。真是败得也太快了哦!

曹操实力大于孙权,为什么对他评价如此高?令人费解?


,孙权知人善任,胜券在握,只要有才,不论资历,敢于任用

1,任用青年将领周瑜,全权委托,毫不犹豫

在曹操83万人马大兵压境的形势下,敢于全权委托周瑜为总指挥。实际派给周瑜的仅3万人马,孙刘联盟总计也就5万人马。在周瑜的指挥下、在诸葛亮的配合下,取得了“赤壁之战”的伟大胜利。以少胜多,以孙刘区区5万人马战胜了曹操的15万大军。

2,取用吕蒙为先锋,夺取荆、南郡、零陵、武陵

这一战的胜利是可以比美“赤壁之战”的,不仅夺回了大片领土,而且还杀了大将关羽,让刘备大伤元气。

3,任用小将陆逊率军阻击刘备七十万大军

陆逊不负孙权重托,火烧刘备连营七百里,打败刘备大军。刘备七十万大军所剩无几,刘备败退“白帝城”一病不起,通知诸葛亮到“白帝城”交特后事,这就是著名的“白帝城托孤”。

综合以上的事例和史实,证明孙权的智慧的确是超群的,的确非一般人可以比拟的,刘备同孙权比较起来差距简太了。孙权指挥的几次大战役的特点基本上是:任用的将领都是年轻的精英,用的兵力是少而精,基本上是以少胜多。

孙权主政期间,东吴的政治清明、经济发达、屯田养兵,将士尽力、民心所向。他同曹操刘备的交往,游刃有余,时而联刘抗曹,时而联曹抗刘,得心应手,而且都达到了战略目标,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图片来源:(腾讯视频《三国演义》自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