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刘备、曹操用人之术各有优点,为何都不得民心?

看《三国演义》,时间久了,就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说这国家的治理,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策略,即使换了君主,也都有一种不自觉的延续。这就是

地方性君主文化。

1.孙权聚于情


东吴这个地方,比较讲究情谊。所谓情谊,就是感情加友谊。东吴的许多政策推动,隐隐约约都有一种情谊的方式。


孙权、刘备、曹操用人之术各有优点,为何都不得民心?



比如说,孙权刘备讨要荆州这个事儿。每次都派鲁肃去要,因为鲁肃是个忠厚人,跟诸葛亮私交不错。后来,看鲁肃几次讨要未果,东吴又派诸葛瑾去要。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哥哥呀,所以说,亲情牌,始终是东吴外交的一个重要战略。

表面看,东吴的亲情牌作用不大。实则不然。就说诸葛瑾吧。毕竟从刘备手中得到了归还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一个承诺。虽然说,关羽不可能真正交割,但毕竟这成为了一种事实上的承认。

后来,刘备占领西川后,曹操占据汉中,威胁西川,刘备因此与孙权讲和。把桂阳、长沙还给了孙权,其依据恰恰就是给诸葛瑾的这纸空文。派去东吴讲和的伊籍说:“昨承诸葛子瑜取长沙等三郡,为军师不在,有失交割,今传书送还。”

不仅如此,打情谊牌,始终都是东吴的既定战略。当年,周瑜施展美人计准备杀死刘备。结果刘备到了东吴之后,首先牵羊担酒,先拜见乔国老,说吕范为媒、娶夫人之事。随行五百军士,俱披红挂彩,入南徐买办物件,传说玄德入赘东吴,城中人尽知其事。

孙权、刘备、曹操用人之术各有优点,为何都不得民心?


这样一来,东吴人都知道刘备娶孙尚香之事了。很快,吴国太就出面了。一问孙权,原来是周瑜使的美人计。在吴国太的力主之下,假戏真做。结果弄得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吴国太之所以能否了周瑜的计策,恰恰是东吴人重视情谊的见证。因为所有东吴人都知道了这件事,那么吴国太就不能丢这个人,而国主孙权也不能丢这个人。

说起来,孙权是三国中为数不多非常重视情谊的人。当时,曹操派人来联合孙权一起攻打荆州。按道理说,因为荆州,东吴费尽力气与周折,也并未取得多少实质利益。倒是为了刘备,孙权亲自上阵与张辽大战逍遥津。如今,曹操要和东吴联合拿下荆州,等于是各取所需。

孙权当然愿意与曹操达成这笔买卖。可是,他心中有所不忍呢。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先去跟关羽联姻。

因为关羽有一个姑娘到了出嫁年龄了,孙权想给自己的儿子讨来做老婆。按道理说,虽然是政治联姻,但对于关羽来说可不算是下嫁。结果当着提亲人的面,关羽说:虎女岂能嫁犬子?

这话说得的确伤人。孙权的儿子是犬子?可知道,当年曹操拿马鞭指着孙权对众将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在合肥,多次亲自上阵大战张辽,所以孙权当得起英雄二字。

关羽这句话,彻底伤了孙权的心。所以孙权不再犹豫,终于与曹操联合了。那么联合的结果就是,一代将星关羽陨落了。


孙权、刘备、曹操用人之术各有优点,为何都不得民心?



2.刘备聚于义


那么与孙权相比,刘备这人打的是一张仁义牌。

大家还记得刘备携民渡江的故事吗?

刘备被曹操追得无立锥之地,如今,要走了,百姓居然都要跟随渡江。

有时候,百姓是个很奇怪的群体。

本来,刘备没来之前,这些百姓就在樊城、新野生活,他们都是本地的“土著”。刘备这个人无论走到哪里,安抚民心都是他第一位要做的事情。百姓口口相传,所以刘备在百姓心中始终有贤名。

如今,刘备要走了,这么多的百姓都要跟随着。这是为什么呢?

勒庞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乌合之众》。当一个人脱离群体的时候,他会有独立的思考。而当个体融入群体的时候,他所有的个人思维方式都会被群体所淹没。

一件事情,如果有许多人都在做,那么其他即使不想做的人,也会强烈的被吸引而跟着去做。

事实上,跟随刘备一起逃走的百姓有十万余众。等到了当阳县这个地方的时候,已经被曹操追上了。这才有了赵子龙七进七出、张飞喝断当阳桥的故事。

大家都记住了赵子龙单骑救主与张飞一夫当关的故事了,可是那十万百姓哪里去了?那是十万百姓啊。如果当初,刘备跟百姓做做工作,把百姓安置好,这十万百姓会流离失所吗?

孙权、刘备、曹操用人之术各有优点,为何都不得民心?


事实上,当初曹操来的时候,手下谋士刘晔说:“丞相初至襄阳,必须先买民心,今刘备尽迁新野百姓入樊城,若我兵径进,二县为齑粉矣;不如先使人招降刘备。备即不降,亦可见我爱民之心;若其来降,则荆州之地,可不战而定也。”

曹操听取了刘晔的意见,然后派徐庶去招降刘备。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听说过曹操屠过城中百姓。所以这些百姓是没有必要跟随刘备一起逃亡的。

一个真正仁义的君主,你有保护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责任和义务。当危险来了的时候,你更有安置好百姓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敌人来了,你带着百姓跟你一起逃亡奔波。一个好的君主,不在于你在百姓中有多少好名声;而在于你是不是真正让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生活。

3.曹操聚于利


与刘备相比,

曹操就有些太率性了。率性得有时候让人接受不了。

陈宫就接受不了曹操的率性。

陈宫是最早跟随曹操的人。也是最早离开曹操的人。因为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

说曹操大事记之前,咱们先说一个小事记。

曹操曾经做过刺客哦。

历史上,做刺客并不难;难的是刺杀之后能全身而退。

历史上的刺客多了。四大刺客专诸、要离、聂政、荆轲。哪一个全身而退了啊?

孙权、刘备、曹操用人之术各有优点,为何都不得民心?


可是荆轲之后又有一个人刺秦了。他就是张良。结果,张良就全身而退了。后来,张良成为历史上与姜子牙齐名的人物。

近代还有一个刺客,曾经刺杀过大清摄政王载沣。而且,刺杀之前他还作诗一首:

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这首诗够慷慨激昂吧。于是大家明白了,这个刺客就是汪兆铭。

好,接着说曹操。曹操曾经刺杀过董卓。而且也是全身而退。就在吕布与董卓的眼皮子底下。

成大事的人,必定有超乎常人的胆识。后来我们看,曹操一生始终小心翼翼,其实他也曾经有过刺杀董卓的壮举。为什么呢?这就叫大义凛然。

曹操一生用人,有他独特的方式方法。对于曹氏、夏侯氏家族,他毫无顾忌的倚重。即使是徐晃、张郃等人都要给曹真、曹仁、曹洪等人当副手。不过,他也用张辽独守合肥大战孙权呢。

曹操是很知人善用的,而且他不藏不掖。你有能力,我就给你施展的空间。

曹操对于人才是散养的。你有哪方面的能力,我就用你哪方面的能力。给你这方面的空间,让你去自由发挥。张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张辽以前在吕布手下的时候,基本不怎么发挥作用,属于典型的出工不出力。后来到了曹操这里,得到重用,他也感念曹操的知遇之恩,给东吴造成很大的威胁。那时候,东吴人哄孩子只要说一句,再哭张辽来了。吓得小孩当时就不哭了。


孙权、刘备、曹操用人之术各有优点,为何都不得民心?



要说,曹真、曹仁受重用因为是他的宗亲,张辽受重用是因为此人文武全才。可是还有一些人看起来很平常,也得到重用了。比如于禁。

于禁是跟随曹操比较早的人,但此人武功智力都很平平。有一次,曹操打了败仗。曹操以前的青州兵因为是黄巾军出身,老毛病犯了,又开始抢掠。于禁知道后,立刻带着自己的部队去制止这些青州兵。结果这些青州兵跑回去告诉曹操,说于禁叛变了。

等到于禁回去的时候曹营已经炸开了锅,大家都等着看曹操惩罚于禁呢。

结果曹操把于禁找来一问,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不但没有惩罚,还表扬了于禁。

曹操重视人才,也喜欢人才。为了留住人才,他会尽力给予他们喜欢的利益。比如对待关羽吧,给关羽送黄金,送美女,结果关羽都不喜欢。后来把赤兔马送给了关羽,关羽高高兴兴骑着赤兔马找大哥去了。

看来,曹操因利聚人也有失误的时候。

我们说,曹操能把许多人聚拢到身边来,靠的是给大家需要的利,而并非纯粹指金钱美女。应当说,曹操的这个“利”聚,对许多人来说是成功和有效的。但也不是万能和长久的。

就比如说于禁,按理说,此人应该对曹操很忠诚吧。可是后来关羽水淹七军,俘虏了于禁和庞德。庞德就死活不降,于禁却“拜伏于地,乞哀请命”。后来,消息传到许都,曹操感叹道:于禁从孤三十年,何期临危反不如庞德也!

回顾一下,孙权、刘备、曹操三人,用人之术各有长短,但都没有实现真正的长治久安。因为,他们都没有真正的聚到民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