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規劃應該做多久?

銀行個金的理財服務,一般定位於財富管理、資產管理、或財務管理;要儘量避免做成資金管理。因為嚴格說起來,流動資金或者週轉金是不能做理財的。

一般來說,資金管理都是五年以內的事;五年以上就算理財了。

五年以上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10年20年、100年200年,都是5年以上,那麼,理財規劃到底應該做多久呢?


銷售中最常聽到的客戶異議之一就是:這個產品時間太長了

尤其是介紹期交終身型保險時,這種異議很多;應對不當,就不會成交。


沒人需要產品!產品期限長不長,一點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客戶放在銀行的財富,到底要做什麼?也就是理財目標是什麼?

所有財富最終是要花出去的。或者自己花、或者給後代花(饋贈或遺贈);不需要花錢,就不需要賺錢、當然更不需要理財。


關於如何花錢,理財的最基礎模型有兩個:有遺產模型、無遺產模型(全部自己花掉)。

顯然,有遺產模型不僅要覆蓋自己的生命週期,還要考慮財富傳承之後的控制問題,時間跨度大大延長。受制於反永續、反累積規則,目前國外比較常見的有遺產模型最大週期是立約之日生存之人終生加(或)21年。


財富越少,越傾向選擇無遺產模型。無遺產模型最低限度要保證自己的生命週期內不要出現財務破產。自己的生命週期內最大的開支就是養老。為此要大致估計一下人的預期壽命。


評估自己的預期壽命時,平均壽命是一個害人不淺的概念。

比如說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5歲上下,這是全社會無差別的平均壽命。只要你活著,就與此無關了。活著的人有個“勝者偏差”。

活到60歲退休的人,預期壽命是多少呢?大約是85歲。

其實這個數據還是根據過去的人口數據推測的。影響壽命的最大因素是經濟環境或者說生活水平、而不是基因。現代人的經濟環境和健康狀況與85年前出生的人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根據最新研究結果,今天在西方國家出生的孩子,有至少50%的概率活到105歲以上。(詳見《百歲人生》這本書)

即使你活到105歲,你還有>1年預期壽命。

因此,無論你的預期壽命是85歲、還是105歲,做理財規劃時都還要留一個安全邊際。如果你今天還沒有罹患什麼絕症、還能正常工作和生活,我的建議是養老規劃以95歲為基準,然後定期評估、隨時調整。


理財客戶的平均年齡,在35~45歲之間,正態分佈。即使是無遺產模型,理財規劃要覆蓋一個生命週期,那麼至少也要50年起!


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越長壽越好。可是在理財服務中,卻極少看到主動為長壽風險前來諮詢的客人。

可能的原因有幾個:

1、資金確實捉襟見肘,顧不上長遠。——沒財可理,就不是理財客戶。這種情況不用分析。


2、擔心要用錢的時候拿不出來。——有財可理,但是對流動性需求有嚴重誤判。現代金融學裡有個有效市場假說,假設所有人都可以用無風險收益率借款。雖然國內還做不到,但是一個人如果有正常的收入來源,總可以在銀行建立一個信用額度。用各家銀行的信用貸款額度(僅僅建額,沒有任何費用)來釋放家庭的應急備用金,配套一些高槓杆的保障型保險,理財計劃馬上就可以啟動了。


3、有錢就花,不想太久遠的事。——窮人用收入匹配支出、富人用財富覆蓋支出。敢於把錢都花完、不做長遠打算的人,多數都有穩定的收入。反過來,這些人由於不做長遠打算,也會窮的很穩定。怎樣才能幫助到他們呢?恐怕不能直接和他們聊理財,應該先聊聊人生: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4、過去幾十年,無風險收益率一直處於下行趨勢,導致倒掛的收益率曲線:短期收益高、而長期收益低;然後客戶和理財經理相互強化,演變到今天,就是長期資金只做短期理財、不做長期規劃。——理財經理為什麼喜歡推薦短期理財?一個可能的動機是到期後又可以再賣一次,這就叫“割韭菜”。前不久某業內人士說:國內投資市場一片鐮刀、不見韭菜。無語。


對於這種客戶,專業的做法是講利率風險(收益率風險)、講再投資風險。短期收益高、而長期收益低,這是一種假象,長期債券可以通過“期現套利”實現遠高於名義利率的收益。詳細內容在培訓中有講。

今天換一個維度分析一下:假如真的存在短期收益高、而長期收益低的事,應該怎麼做?前提都是無風險投資。

假設現在一年期利率是5%,5年期利率是4%,10年期利率是3%;一個機構投資者可以通過發行10年期債券融資100萬,立刻購入1年期債券,第一年下來,就淨賺2%(=5%收益-3%融資成本),10年下來淨賺20%;簡直就是無本萬利啊!這樣的機會怎麼會留給散客呢?

可是且慢,利率是什麼?利率就是貨幣的價格。債券的面值(贖回價)都是100元,利率越高,意味著購買的人越少。為什麼這種無本萬利的機會,反而導致短期債券購買者減少呢?到底哪裡錯了?

關鍵就是那個5%的利率只承諾了一年,沒有承諾10年,甚至兩年都沒有!——不敢或不願承諾長期,說明融資者心裡很清楚:將來可以用更低利率借到錢。

對於做短期理財的客戶,賺一年算一年,有什麼損失呢?——當然有,而且損失巨大。因為短期理財收益越滾越低,最終結果(終值)就會少賺很多!


5、有些客戶有資金長期不用,也不在乎那點收益,還是隻做短期,這是為什麼呢?——還要講講行為經濟學的雙曲線貼現

金融學裡最基礎的分析框架是時間價值。計算一個資產的價值,不論是現值、還是終值,都要用到貼現率,然後代入複利公式,就可以計算了。


這種用恆定貼現率的計算方法叫指數貼現。

但是消費者心裡還有一種計算方法:雙曲線貼現,具體是指人們在對未來的收益評估其價值時,傾向於對較近的時期採用更高(甚至很高)的貼現率,對較遠的時期採用更低(甚至極低)的貼現率。


雙曲線貼現會造成什麼現象呢?

2017年的諾貝爾獎得主、行為經濟學家理查德·塞勒( Richard Thaler)設計了一個測試題,測試對象主要是成年人:

A:“今天得到一個蘋果”

B:“明天得到兩個蘋果”

兩個選項中,你選擇哪一個?

——被測試的人,大多數選擇了A;


A:“一年後得到一個蘋果”

B:“一年零一天後得到兩個蘋果”

兩個選項中,你選擇哪一個?

——同樣是多一天就可以多得到一倍的蘋果,對於這道題,被測試的人,大多數選擇了B;


心理學裡有個類似的實驗:棉花糖實驗,測試對象主要是兒童。研究的是“延遲滿足”與自制能力。實驗表明,窮人家的孩子延遲滿足能力相對較弱。


雙曲線貼現扭曲了人們對金融資產的價值評估,容易導致短視行為發生。我們都知道自己遲早要退休、但是都有一種自然的傾向,在嘴上說我們以後會提高儲蓄,但實際上永遠不這樣做。


不謀未來者,沒有未來。

無論是理財規劃、還是人生規劃,都要極力避免短視行為。


你我皆凡人,如何克服雙曲線貼現這種人性的弱點呢?

——凡夫畏果、菩薩畏因;我能想到的就是:講結果(終值損失)、講結果(終值損失)、講結果(終值損失)。

如果你有更好的辦法,歡迎留言告訴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