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社交能力培养,这2个‘内功’必不可少

社交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从婴儿期就开始了。

孩子的年龄和学习方式决定了这些能力很难通过课堂教学来传授,而是需要在儿童的实际交往活动中一步一步发展起来。

学前各年龄阶段的社会性发展任务年龄

帮助宝宝提升社交能力,这两个内功必不可少。

01 内功之一

安全的依恋关系

生命头三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可能我们很少将婴儿期的依恋关系三四岁以后的社交能力联系起来,因为小婴儿的交流对象仅限于妈妈、爸爸、育儿嫂、祖父母等少数对象,和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社交相去甚远。

具有基本信任感的儿童会觉得,世界是美好的和令人安心的,因而能自信地探索外部世界。


缺乏信任感的儿童不相信别人是友好和富有同情心的,他们可能在人际交往和环境探索中以退缩来保护自己。

这段话没有生涩的词语,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按理说不难理解。

不过,四年前第一次看时是很机械的那种阅读,字都认识,意思也大概了解,只是,对其中因果关联没有一眼即化的领会,所以看过也就看过了,很快就忘。现在再读,竟有一种寻得知己的感受,啊就是这样,的确如此。对抚养者的基本信任感,即我们常说的安全感、安全依恋关系,的确是孩子社交发展的关键第一步。

宝宝社交能力培养,这2个‘内功’必不可少

婴儿依恋有四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拒绝型和混乱型,其中安全型依恋的孩子会拥有好的安全感。

早期的安全依恋,预示着学前期的伙伴接纳、积极的社会性参与和更丰富复杂的游戏行为。

缺乏这种安全依恋,儿童就可能成为恐惧和惊慌体验的牺牲品,还可能产生精神萎缩的现象,伴随终生。

所以,婴儿时期的安全依恋关系建立,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婴儿依恋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0-3个月):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婴儿对不同人的反应一样的,没有差异。

第二阶段(3-6个月):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对母亲很偏爱,对他所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其反应也是不同的,但不“陌生”。

第三阶段(6个月-3岁):特殊情感联结阶段,婴儿特别喜欢和母亲在一起,当母亲离开时则哭喊、不让离开;别人不能替代母亲而使婴儿快乐。当母亲回来时,婴儿会马上变得很高兴。当看到陌生人时,不再微笑,而是紧张、恐惧,产生“怯生”现象。

因为婴儿依恋的对象通常是母亲,所以下文中以母亲为例来做说明。也有一些情况下,婴儿依恋的是其他成人,比如爸爸、祖父母等,以此类推即可。

安全型、回避型、拒绝型和混乱型这四种类型的依恋,是根据母亲在场时/离开时/归来时等情境下婴儿的不同表现来区分、归类的。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图表来说明四者之间的区别。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不需要时时与母亲依偎在一起,母亲在场时很愉快地玩,母亲离开时感到紧张不安,母亲回来时会马上寻找与妈妈的接触,并回到快乐状态。

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对母亲是否在场无所谓,在与不在都没有明显的情绪差异,既不开心,也不伤心。

拒绝型依恋的孩子是一种矛盾焦虑状态,母亲在场时并不能安心愉快地玩耍,而是紧张地时时观察母亲是否还在,母亲离开时会非常不安,但是母亲回来时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

混乱型依恋,顾名思义,你很难预测孩子的状态,母亲回来时表现出很多令人困惑的行为,一些婴儿表情抑郁,一些婴儿表情茫然,一些婴儿收到安慰后竟然意外哭起来。混乱型依恋反映了最大程度的不安全性。

如何形成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安全依恋的形成,与父母能否敏感觉察到婴儿的各种需要(食物、水、温暖、舒适、解除痛苦等)并及时满足有关,还与父母是否以适合婴儿情绪与认知能力的方式与婴儿进行游戏式的、愉快的交往活动有关。

相应地,

婴儿是否能建立安全依恋有两个预测指标:

1. 父母能否敏感察觉到婴儿的需要与反应,并根据这些信号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2. 父母与婴儿游戏的主动性、自发性、趣味性。

所以,敏感、有趣、积极、喜欢和宝宝愉快交流的父母,是婴儿喜欢的父母,是他们愿意信赖、感觉安全的港湾。

如果父母把小婴儿视为一个独立的、能交流的人,

经常

和他说话,

抚触他的肌肤,

吸引他的视线追踪,

逗他开心,

观察回应他的需求和反馈,

安全的依恋便有了建立的基础。

宝宝社交能力培养,这2个‘内功’必不可少

婴儿依恋伴随着分离焦虑。

当妈妈离开时,宝宝会紧张不安,会哭着不让妈妈走。我观察我女儿的分离焦虑在两岁半时才基本消失。

起初也是哭,后来她知道妈妈只是出去办事,会回来的,所以会愉快地和我说拜拜。我回到家时她会笑成花儿一样冲过来和我拥抱。

有两个游戏可以帮助减少分离焦虑。

(1)“躲猫猫”游戏,帮助孩子建立“客体永存性”。在小于5个月的婴儿眼里,看不见的东西就是消失了。

而5~12个月,会建立起“客体永存性”,婴儿认识到,一个物体虽然不在眼前但它仍然存在于某个地方。

躲猫猫的游戏可以帮助婴儿认识到,妈妈虽然不在眼前,但是妈妈没有消失,只是暂时看不见了。

其实孩子们对躲猫猫的兴趣会持续到小学,可以说是生命力特别强的游戏。

(2)“充电电”游戏,这是我和女儿之间的特别游戏。每次我要单独出门时,先抱起她,然后跟她说:妈妈要出去办点事,办好了就回家。

她通常都是不愿意,哼哼唧唧地哭或是要跟我一起走,这种情况下我就提议:那我们来“充电电”吧!

然后我们一边抱着左右摇摆,一边用夸张开心的语调和她唱:“充电电,充电电,一二三四五……”,一般唱到二十,或是唱一首歌,她就会主动说:“好了,拜拜!”

“充电电”既是一种爱的充电仪式,也是和孩子温和地表态:“妈妈爱你,但妈妈要暂时离开一下。”

02 内功之二

假装游戏

鲁宾(Rubin)的研究表明,社会性游戏行为可以作为今后社会性适应情况的预测指标。如果幼儿的游戏发展滞留在独自游戏与平行游戏的水平,或缺乏需要合作的社会性表演游戏的能力,那么今后的社会性适应上将遇到困难。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最大的自制力来自于游戏之中。”游戏使幼儿自愿地遵守规则,调节游戏规则与自己当下冲动或愿望之间的矛盾。这种遵守与执行规则的行为是内部动机驱动的,而不是来自于外部的要求、命令与奖赏。

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所谓社会性游戏,是指游戏至少有2人同时参与,有互动或合作,常见于亲子之间和同伴之间。

亲子间的游戏,父母乐于与孩子游戏,以及对孩子的需求能给予敏感的反馈,是安全依恋关系和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石。婴儿期的安全依恋关系是社会化的关键第一步,它让孩子对社会群体的基本态度是信任的、积极的。

同伴间的游戏,相比亲子间的游戏对儿童社交能力提升更为明显。

同伴间因关系平等、心智接近、情境更复杂多样,所以出现的

困境和冲突会比亲子之间频率高复杂度也高,解决这些冲突的过程就是社交能力提高的过程。

宝宝社交能力培养,这2个‘内功’必不可少

同伴之间玩什么游戏最利于社交发展呢?

首先来看儿童游戏的分类,有两个维度来。

其一是社会化角度

,分为:无所事事游戏、单独游戏、旁观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其中前三种属于非社交活动,平行、联合和合作这后三种的社交程度逐步递增,合作游戏是社会性程度最高的游戏。

其二是认知角度, 分为:探索游戏、关系游戏、假装游戏、建构游戏、规则游戏。

结合两个维度一起来说的话,对儿童社交能力发展有帮助的就是:

社会性的探索游戏;

社会性的关系游戏;

社会性的假装游戏;

社会性的建构游戏;

和社会性的规则游戏。

认知角度的这几类游戏类型在人与人之间的合作需求方面存在在天然差异,比如探索游戏、关系游戏,集中在0-2岁,且基本不需要与他人交流配合。

而假装游戏、规则游戏对合作的需求高

,假装游戏里的角色扮演往往需要2人以上对戏,规则游戏也至少需要2个人一起玩。建构游戏处于中间态,可以独自玩,也可以多人合作玩。

所以从常识来说,假装游戏和规则游戏是对儿童社交能力发展最有帮助的游戏。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假装游戏和规则游戏最为适合。

考虑到假装游戏从1.5岁就开始了而规则游戏一般要到5岁以后,以及很多父母还没意识到假装游戏的巨大价值,甚至给它贴上‘无聊’的标签,所以这里重点介绍假装游戏对社交的帮助。

在陪女儿成长的前六年里,我也深刻体会到假装游戏对她社交上的帮助。

起初我并不能预知到这个影响会有多大,只是因为她喜欢和我自己的直觉,于是就义无反顾地陪她玩这‘无聊’的游戏。

后来,在残酷的上海幼升小‘战役’中,她当场拿到某学校的offer,打动老师的,除了她的英文水平,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她与人交谈时的从容了。

她是蹦蹦跳跳去见面试官的,然后又蹦蹦跳跳地出来了,很放松。

这神态,让一旁的其他家长也侧目。

其实女儿在中班第一学期的时候还羞于在老师小伙伴面前说话,演空姐时站在我和她爹面前讲一句台词就得低一下头害羞地笑一下,而现在的她,能在我们面前情绪饱满表情丰富的跳完整首《Let it go》自编“舞蹈”,以及无数自编剧本。

虽然有时候我被她的剧情弄得又丑又累,但是陪娃玩就得扔掉这些‘偶像包袱’,不要去顾及什么‘貌美如花’的塑料花形象。

我小时候拿浴巾当斗篷,把门锁上,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偷偷演戏,怕被家里人看到笑话。在这一点上,女儿比我幸福太多,我们不仅是她的脑残粉,还是她可以随时调遣的演员。

不仅在家里演,我还带着她到我的亲子营,和一群小伙伴一起在公园里演戏、探索,在可以随意奔跑的林间、草地、小溪旁,孩子们在互动中逐渐打开自己、展现自我。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爱假装游戏,但是在重认知教育轻个性培养的大环境里,这是一块尚未被很多父母所看到的成长宝地。

那么,假装游戏是什么?

假装游戏,是指儿童假装某人,或,假装在做什么事。

最初形式很简单,比如拿起勺子假装在炒菜,连贯动作较少,无他人合作配合;后来发展到复杂的角色扮演,多人合作,或一人分饰多角,呈现一段故事。

大家经常听说的过家家,即属于假装游戏。

假装游戏从1岁半开始出现,此时宝宝对生活日常已经有了不少观察和记忆,他们开始模仿、扮演,把家里的布娃娃、小被子、玩具锅铲、勺子、盘子摆出来,按照她观察到的动作顺序,一丝不苟一遍一遍演练着。

宝宝社交能力培养,这2个‘内功’必不可少


5-6岁时进入高峰期,占到同时段所有游戏的百分之六七十。同伴间合作扮演在5岁时达到顶峰。

从1岁半到6岁,假装游戏可细分为三个阶段。

我曾在微博征询大家对假装游戏的观察记录,下文中将按照年龄段一一呈现,并归纳各个阶段的典型特征,以及各个阶段父母可以给予的支持。

【1.5~2.5岁】

1.5-2.5岁假装游戏典型特征:

(1) 多为独自扮演,合作较少;

(2) 贴近宝宝生活日常,受青睐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喂奶、做饭、睡觉、给宝宝读书、打针、吃药、开汽车;

(3) 多为动作,少有情节。刚刚经历探索游戏高峰期的宝宝们,掌握了不少生活用品的典型用途,再结合观察到的人际互动,便有了最简单的扮演。

(4) 游戏道具较为逼真

家长可以给予的支持

给宝宝准备一些贴近生活日常的逼真玩具,激发他们扮演,比如:

喂奶需要的奶瓶、娃娃;

做饭需要的仿真锅铲/锅/食物、塑料刀、塑料碗、勺;

睡觉需要的毛绒玩具、小被子、小床、枕头;

打针吃药需要的针管、体温计、杯子、勺子;

开汽车需要的靠垫、枕头、方向盘;

等等。

【2.5~4岁】

2.5-4岁假装游戏典型特征:

(1) 有了合作,不再满足于独自玩耍,角色互动大幅增加;

(2) 有了情节,不再是喂奶或睡觉一组动作的简单重复,而是将几组动作有先有后组合在一起形成简短的故事,游戏复杂度上升;

(3) 有了情绪,对人际互动中的情绪反应有了观察,并演绎出来;

(4) 对道具的逼真程度要求大幅下降

家长可以给予的支持:

(1) 做个搭戏好助手,别嫌弃小朋友的游戏幼稚,演着演着就会出来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2) 尽量感受故事中的情绪状态

,做个好演员。

(3) 虽然对道具的逼真度要求没那么高了,但良好的场景搭建非常有利于游戏开展,对孩子的空间感想象力也非常有帮助。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搭建能力刚刚起步,常常需要成人的帮助

【4~6岁】

4-6岁假装游戏典型特征:

(1) 合作扮演的顶峰来临;

(2) 对情绪情感的准确表达有了很高要求;

(3) 会很主动地搭建场景,对物品的使用有了更多创意,不再依赖受限于它本来的典型用途。

家长可以给予的支持

(1) 继续做个搭戏好助手,有意识地多邀请孩子同伴到家里来一起玩假装游戏;

(2) 尽量感受故事中的情绪状态,做个好演员。

(3) 根据孩子的精力和情绪状态,拓展一些环节,把游戏变得更丰富完善,拓宽孩子的发展半径。比如在开餐馆环节中增加菜单的绘制、餐馆招牌的制作、服务员的工作用语等等。

(4) 自编自导自演的高峰期,可以演变成故事、绘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