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60公里“跑”成46萬公里

他把60公里“跑”成46萬公里

記“全國郵政先進個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商丘市分公司投遞員喬金濤

他把60公里“跑”成46万公里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喬金濤每天都會給郵件認真消毒。/司惠芳攝

“金濤呀,你太辛苦了,我得給你轉雙倍的郵費,你必須收下。”

“潘哥,您能把母親的病當成最大的事,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郵費我自己墊上了,也算是對老人家的一點孝心。”

這是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商丘市分公司投遞員喬金濤與在商丘310農貿市場經商的湖北宜昌人潘濤的一次對話。

2月12日下午5時左右,喬金濤突然接到潘濤的電話:疫情防控導致自己沒法出門,可住在宜昌市的老母親已經斷藥好幾天了,這可咋辦呢?喬金濤說了句“我去拿”後,立即放下電話往潘濤家趕。拿了藥,喬金濤顧不上收郵寄費,立即往回趕。下午郵件交寄完裝上車時,距離當日末班郵車發車時間還剩15分鐘。

這,其實只是喬金濤日常工作中極為普通的一個鏡頭。

喬金濤主要負責示範區中州辦事處12個村委會、26個自然村、6所中小學和兩個大市場1000多商戶的報刊徵訂和信件投遞工作,全程有60多公里、300多個投遞點。自2000年1月參加工作至今20年來,喬金濤行程46萬多公里,累計投遞報刊600多萬份、信件100多萬封,復活“死信”600多封,替用戶代發郵件2萬多封。

“疫”路“郵”情

寄件人:黑龍江哈爾濱市香坊區搖籃乳業。

收件人:示範區解放辦事處孫樓村寧冬豔。

2月6日一大早,這件普普通通的包裹引起了喬金濤的注意。他憑著多年的投遞經驗覺察到這個包裹的重要性,肯定是由於疫情期間封村,寧冬豔從網上給孩子急購的奶粉。

喬金濤早上一個班、中午一個班的投遞都沒有聯繫到收件人,他覺得收件人在看到寄件方信息後一定會給他聯繫,於是,他就一直把包裹帶在車上。晚上8時,剛到家的喬金濤果然接到了寧冬豔的電話。

此時天早已黑透了,況且進出小區還要辦理一系列複雜手續,妻子就對他說:“明天一早送過去行不?”喬金濤說:“那咋行!人家孩子等著吃呢!”說罷,推起車子就出了門。

那天天很冷,但喬金濤趕到孫樓村防疫卡點時,已經累得滿頭大汗。正在卡點焦急等待的寧冬豔看到喬金濤激動地連說:“我的小孩已經斷奶粉兩天了,就等著這箱奶粉吃呢,你真是幫了我的大忙,咋感謝你才好呢?”喬金濤一邊接受體溫檢測一邊說:“我是郵政投遞員,這是我該做的。”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整個城市都彷彿停止了擺動,但郵政系統的工作一刻也沒有停。從大年初一到現在,喬金濤始終上滿勤。他每天早上6時50分第一個到單位,然後為部門職工監測體溫,對生產投遞車輛及進出口郵件消毒作業,緊接著出車送件。

疫情嚴重的那段時間,各種謠言滿天飛。“黨報黨刊是傳遞黨的聲音的重要途徑,是傳遞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的重要陣地,越是在人心惶惶的時候,越要把黨的聲音及時傳遞出去。”喬金濤說。

“國家有需要,郵政在行動”,作為一名中共黨員,在最關鍵時刻,他除完成自己的投遞工作以外,還自願擔負起商丘市第三人民醫院、第五人民醫院等11個醫療機構,中州、建設、解放辦事處等9家黨政機構的黨報黨刊第一時間投遞工作,確保訂戶當日黨報黨刊當日見。300多份報刊,20多次防疫卡點的消毒、檢測,這是喬金濤的工作日常。

商丘市農林科學院是報刊訂閱大戶,黨報黨刊和科技報刊有40多種。即便是疫情期間,喬金濤仍和往常一樣,每天9時30分準時把報刊送到。資料室主任石紅梅笑著說:“喬金濤來送報,時間比表走得都準。我們單位同事都養成了一種習慣,過了9點半,就到報箱拿報刊。特別是疫情期間,很多同志都是通過黨報來獲取權威消息,及時看到報紙非常重要。”

冒著生命危險投遞,風雪交加無阻。今年春節到現在,喬金濤已累計投遞黨報黨刊6萬多份,投遞防疫包裹和人民群眾急需生活用品包裹近6000件。

黨員初心紅,不僅體現在工作上,還體現在強烈的奉獻意識上。當他接到黨員捐款助抗疫的通知後,第一時間通過公司向紅十字會捐款5000元,在他帶動下,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商丘市分公司本部累計捐款62868元。

20年沒有丟過一封信

20年前,剛剛20歲的喬金濤,背上綠色郵包,成為一名投遞員。

他正式上班前一天,父親語重心長地對他說,360行行行出狀元,幹一行就要愛一行,更要幹好一行。

喬金濤老家在梁園區雙八鎮,父親原來是梁園區雙八鎮的機器檢修工人,後來又調到睢陽區老化肥廠上班。他清楚地記得,為確保上班前把機器檢修一遍,父親每到星期一都是凌晨兩點就出門,步行二三十公里去上班。

檢修工有接觸扳子、鉗子、螺絲釘等工具的便利條件,但父親對他說:“我上班,沒拿過公家一個螺絲釘,你送信,最好要做到不丟一封信。”自此,“不丟一封信”就成了喬金濤的工作信條。

喬金濤負責投遞的段道是商丘市投遞線路最長的、單位最多的段道,投遞數量多、難度大,怎樣才能有效解決和處理當班錯分、轉段、存疑、破損郵件問題?為此,喬金濤苦練基本功。為了不影響同事,他往往在下班後練習“五指套報法”,數報、抽報、套報,一張張報紙在指下翻飛,一滴滴汗水從身上滑落,就這樣,他的指法越來越靈活:數報、抽報、套報、魚鱗排信、手工加蓋投遞日戳和函件批改退等工作水平日漸提高,這為“零丟失”投遞打下了良好基礎。

隨著寄遞業的迅速發展,每天以散件形式由分揀中心轉運到投遞部的包裹,少則幾百件多則幾千件。針對這新情況,他創造出“鐘表盤式”包裹細分法:把包裹鐘表盤式排列,細分到段,這種方式每天可節約處理時間兩小時,還大大提高了準確率,確保了“次日遞”和“當日妥投率”。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他的業務技能愈來愈精湛。2014年,他成為商丘市郵政分公司唯一入圍“中國郵政集團郵務類技能人才庫”的投遞員。

責任在肩,業精於勤。20年來,經喬金濤投遞的報刊、信件、包裹和匯款一直保持“零丟失”,即使是“死信”,他也總是想辦法讓它們“復活”。

喬金濤“復活”一封信,“挽救”商戶幾十噸大豆運輸、存儲的損失,如今這個實例仍然是商丘郵政系統宣傳敬業精神的“活教材”。

2010年的一天,喬金濤分到一封來自黑龍江的掛號信,信封上寫著:“商丘市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李海利收”,連個電話也沒留。

市場裡有近1000個攤位,幾十個經營區,哪裡找?如果貼上“原寫地址不詳”的批條,信件就可以被輕鬆退回。“但這時,我似乎看到了一雙期盼的眼睛在等待!”喬金濤說。

一戶不漏地摸排也要找到,喬金濤下定決心。他從獸藥區問到副食區,又從副食區問到蔬菜區、瓜果區……終於在糧油區找到了收件人李海利。李海利見到喬金濤的那一刻,激動得馬上就要跳起來:“火車站有我幾十噸大豆,就等著這封信裡的領貨憑證去領貨呢,如果這封信給退回去,麻煩就大了。”

一分敬業,因堅持而成豐碑;一種堅守,因執著而成高峰。20年來,喬金濤累計行程46萬多公里,投遞報刊600多萬份、信件100多萬封,復活“死信”600多封,至今仍然在保持妥收妥投率100%、用戶滿意率100%的記錄。

把路上省出來的時間用到服務上

自從穿上“郵政綠”,“披星戴月”就成了喬金濤工作的代名詞。

剛開始,鄉村都是土路,晴天塵土滿天,雨雪天坑窪相連。為確保連最偏僻的村莊都投遞到,幾乎每天必須5時就要出家門,每天到家幾乎都要晚上八九時。如果逢雨雪天,自行車都要推著走,碰著大泥坑,還要扛著走,夜裡十一二時到家是常事。

後來,隨著“四好農村路”建設,泥土路鋪砂石,小公路拓寬,路兩旁綠化,再加上運輸工具也由自行車換成電動三輪車、麵包車、小汽車,效率越來越高,路上耽誤的時間越來越少。

“把路上省出來的時間還要用到服務上。”這是喬金濤的工作信條。

有一年冬天,一件來自上海的快遞包裹難住了喬金濤:白天送件去兩趟,沒人;晚上9時下班後又專門趕過去,敲敲門還是沒人應答。包裹單上寫明是藥品,難道收件人家裡有人生病住院了?喬金濤左鄰右舍一打聽,果然。

當時零下七八攝氏度,寒風刺骨,他沒有猶豫,直奔醫院。從一樓找到八樓,當收件人李大爺拿到郵包時,熱淚盈眶,他說:“太謝謝你啦,孩子!這是我兒子給老伴寄回來的治療腦梗的藥,現在急用!”

近幾年,中國郵政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充分發揮郵政資源優勢,不斷深化農村服務內涵,於是,喬金濤又開闢了“扶貧愛心郵路”。

中州辦事處寧樓村村民張震申,有製作粉條的手藝,近幾年受“網購”衝擊,生產經營非常困難,導致家庭貧困。喬金濤得知情況後,主動幫他啟動電商銷售:線上宣傳推廣、電商訂貨,線下包裹寄遞。網上網下互動,張震申生意越來越紅火,現今,粉條日發寄量最低也要200多單,收入300多元,張震申由此擺脫了貧困,過上了小康生活。

隨後,喬金濤發起組建有15名青年投遞員的“金濤團隊”。4年來,“金濤團隊”共幫助了26個村130個像張震申一樣的農村電商戶,通過他們傳幫帶,帶動300餘戶群眾脫貧致富。

榮譽源於實幹,初心永遠在路上。

2018年4月,喬金濤獲評“全國郵政先進個人”,2019年6月26日,喬金濤成為一名正式黨員。每天到崗,他都會鄭重地將黨徽佩戴在胸前。“我是黨員,黨員就是郵路上的一面旗幟,走到哪兒就要展示到哪兒。”喬金濤緊緊地握起了右拳,內心充滿宣誓的力量。

來源/商丘日報 記者/ 侯國勝

商丘市委網信辦發佈

關注網信商丘 瞭解權威發佈

他把60公里“跑”成46万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