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偶得:《從幕末到明治:1853——1890幕末史》

導語:疫期宅家讀好書。讀些什麼呢?古人云:冬宜讀史。正好案頭有一本日本史方面的新書:《從幕末到明治:1853——1890幕末史》,不妨一讀,與粉絲分享。

本書的緣起:大師力作

記得在《如何讀一本書》中曾說過,讀書首先是瞭解作者。這本《幕末史》可謂真正的大師力作——京都大學名譽教授佐佐木克先生於2014年完成。

讀史偶得:《從幕末到明治:1853——1890幕末史》

佐佐木克教授


在當今日本,佐佐木教授在幕末史、明治史領域可能無人能出其右。2014年12月4日,此書剛剛問世不久,《日本經濟新聞》即對其給與高度評價:”這是一部完整的歷史,使用當時的歷史材料來閱讀德川時代末期的政治事務。 有許多值得聽的建議,包括一些歷史資料被誤讀的事實。”

讀史偶得:《從幕末到明治:1853——1890幕末史》

《從幕末到明治:1853——1890幕末史》日文原版


本書的中文版,早已於2017年一月問世:在史學新書方面,此番動作神速,且整個大中華區僅此一版——簡體中文版。此書確實代表了幕末史領域研究的一些新方向,引起各方關注。

讀史偶得:《從幕末到明治:1853——1890幕末史》

簡體中文版


如果想快速瞭解從幕末到明治這段紛亂的歷史,這不啻為一本好書

幕末到明治,歷史紛亂而繁雜,而這本書首要的價值,就是幫你理清了這段線索,而且以一種不急不徐、娓娓道來的方式,顯示了成熟史家的筆力之穩健:

17世紀末,由於商品經濟發展,幕藩體制出現危機,表現為幕藩財政困難,農民起義頻繁。為應付危機,幕府在 18 世紀中葉~ 19世紀40年代實行改革,但並未奏效。1854年日本開國後,民族危機又加劇了封建制危機。薩摩、長州等西南強藩,在改革派下級武士推動下,逐漸採取與幕府不同的政策,殖民興業,抵抗外敵。

讀史偶得:《從幕末到明治:1853——1890幕末史》

西南戰爭


在幕末農民起義和薩長等西南強藩為中心的倒幕運動壓力下,第十五代將軍德川慶喜於1867 年末被迫宣佈奉還大政。1867 年12 月9日倒幕派發動王政復古政變,宣佈廢除幕府制度。

讀史偶得:《從幕末到明治:1853——1890幕末史》

明治天皇


1868年5月3日,德川慶喜在海軍奉行勝海舟遊說下,同意投降,交出江戶,改封於靜岡,領70萬石地,江戶在德川幕府265年的統治下結束。

核心觀點:幕末政治與明治維新不再割裂與對立,而是延續!

幕末與維新,在歷史教材中,長期是勢不兩立、水火不容的兩派勢力:似乎倒幕派就天生正確,是日本近代化的功臣,而幕府舊官僚一無是處,應該立刻進入歷史的垃圾堆。這似乎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明治史研究的主流,或者說是一種政治正確。

而歷史進入了2014年,佐佐木教授卻提出了兩者之間更多的是一種過渡與延續:就像清末新政更多的是在做維新派想做的事,倒幕派做的也是幕府想做而未能做成之事。

明治政府與幕府在“攘夷”問題上的一致

在攘夷一事上,幕府與“倒幕派”,本質上並無區別,其區別主要在於“攘夷”的方法。

“朝廷及一些武士認為,乾乾幹,把洋人打跑。而知道厲害的幕府,則清醒得多。他們的學者,早就研究過清朝的悲慘遭遇了。他們知道,唯在開放中變得強盛,才有力量攘夷。”

於是,雙方的矛盾因“攘夷的方法”變得不可調和。

幕府製造安政大獄,殺吉田松陰等人,倒幕派於1860年製造“櫻田門外之變”,1864年後,著名開國派學者佐久間象山被當街砍殺。

但歸根結底,這是“攘夷方法”之爭,而非“是否攘夷”之爭。

明治政府對幕府領導人沒有“秋後算賬”

明治天皇終於奪回了失去千餘年的政權,為何沒有對幕府領導人進行處置?

讀史偶得:《從幕末到明治:1853——1890幕末史》

德川慶喜


其實並非沒有這麼想過,但,最終不但德川慶喜等德川家的人保了命,就是榎本武揚等抵抗到底的人,也保了命。

讀史偶得:《從幕末到明治:1853——1890幕末史》

日本近代第一條鐵路


《國家的啟蒙:日本崛起之源》一書中的一段話正是印證了佐佐木先生的觀點:

“明治政府的這種“敵我不分”的做法令人難以理解,但細想起來卻讓人佩服。明治政府的改革,首先要團結最大多數的民眾,凝聚社會力量。對舊幕府的寬容和繼續避免了社會戾氣,使改革獲得了較為寬鬆的社會氛圍,這是明治維新能夠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結語

本書作為一本純歷史的作品,對於瞭解幕末到維新的那段特殊歷史裨益良多。正如佐佐木教授在書的開篇所說:“幕末時期的日本包容了各種不同論調,無論是支持長州藩的人還是對幕府心存感激之人,都超越了自身的立場,共同致力於日本的近代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