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夥人制度 :股東合夥人

在很大程度上,企業在商業上的失利不是產品問題,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股東之間的分歧與衝突造成的。一定程度上,打敗你的不是競爭對手,而是背對背的戰友。

創業過程是一場馬拉松,股東合夥人在過程中可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

可能是

  • 股東對公司發展意見不一致,分道揚鑣,各立門戶
  • 創業初期股權分配不合理,收益不合理,造成股東出工不出力
  • 未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
  • 股東之間出現成長性落差,影響公司業務發展
  • 股東對公司發展意見不一致,產生管理內耗及決策失誤
  • 股東因為個人或家庭原因離開創業團隊

以上問題,都是因為企業沒有建立科學的股東管理體系。

股東管理體系包括:收益分配、股東工作評價與考核、股東退出等。

1. 我們先來講一下收益分配:

分配利潤是股東最重要的權利,也是股東投資公司的目的所在。

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分配紅利的原則是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但如果全體股東通過出資協議、公司章程或者其他方式約定不按出資比例分配紅利的,該約定具有法律效力,依照該約定分配紅利,而不依各股東的出資比例。

這裡要強調一下,公司在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後,才能將所餘利潤分配給股東。

2. 股東工作評價與考核

這部分內容是當前企業普遍缺失的,我強烈建議聽課的你一定要在這方面多做思考與籌劃。

首先必須肯定的是:股東的工作是一定要做評價和考核的。

這樣有利於企業根據股東的貢獻進行收益分配以及未來新的責任承擔。

那如何考核?多久考核一次?考核的標準是什麼?我相信這是每個人都關注的問題。

考核什麼

公司可以圍繞公司發展規劃及當年度公司經營目標對股東進行考核,目的是人人頭上有指標,每位股東都為公司的利潤和未來負責。

另外,需要提醒各位的是不參與公司日常經營的投資型股東不需要做考核。

如何考核

股東的考核點可以根據當年的經營目標進行拆解。如前面案例中張先生,他承擔的責任是技術負責人,那他的考核指標就是:app 技術開發、技術團隊管理、公司業務規劃等。

多久考核一次

股東的考核以年度考核為主,季度考核為輔

3. 股東退出

股東的退出大體有幾種:

退休離任、對公司業務前景沒有信心、個人職業的選擇、家庭的原因等

這些情況都會涉及到股東股權的轉讓和回購。

退出股東的股權優先轉讓給所在公司或公司相關人員。

股份回購機制的關鍵是回購價格定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