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鬆談教育,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才是有格局的父母

白巖松是著名的央視主持人,也是極少數敢說實話敢說真話的人,在教育上白巖松更是有很多自己獨到的見解

,白巖松曾經說過,有格局的父母都會捨得讓孩子吃3種苦,我看來看看你是不是一個有格局的父母呢。

白巖松談教育,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才是有格局的父母


法國的教育家盧梭說過,“用什麼方法能讓孩子成為不幸的人?那就是對孩子百依百順。”不管是國外還是國內,都有一個統一的理念,那就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如果不捨得讓孩子吃點苦頭,那麼當孩子走上社會的話,社會會讓他吃更多的苦的。所以真正愛子的家長,就要早早的放開手,讓孩子儘早獨立,用現在的“狠心”,換的孩子明豔的未來。

白巖松談教育,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才是有格局的父母


一、只有吃過“失敗”的苦,才能擁有更加強大的內心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就是說失敗的次數永遠比成功的次數多。而有格局的父母眼光永遠是看向遠方的,要教會孩子的不只是怎麼走向成功,更多的是教會孩子怎麼面對失敗。

近年來,在新聞中,就多次出現孩子被一次失敗打垮的新聞,在大家的記憶裡肯定都有這樣的印象。平時學習很好的孩子,每次考試都能在年級前五,在一次考試中,沒有發揮好,結果成績不理想,就這一次偶爾的失敗,心裡就承受不了了,選擇輕生跳樓自殺。

在人生的路上,是多麼的坎坷和曲折,僅僅是一次成績的不理想,就對人生失去了希望,未來還有更多可能面對的挫折,該怎麼辦呢?

白巖松曾今在他的書《白說》裡寫過:

他每年都會參與研究生招收的工作,曾經有一個學生覺得自己並不優秀,被錄取的時候,自己也感覺非常的意外。後來就問白巖松,為什麼會錄取自己呢?白巖松對她說,別人的簡歷看起來都很“漂亮”,曾經得過什麼獎,有過什麼優秀的作品。

但是在女孩的簡歷中,更多的卻是失敗,更多的是在經歷了失敗後,自己是如何調整如何在挫折中努力,成功考上研究生。正是女孩的經歷,讓白巖松感慨到“只有收過很多表演,也經歷過無數挫折的人,才能真正的面對人生中的未知。

什麼是真正的強大?不是有多麼輝煌的成功,而是敢於面對無數次的失敗,畢竟人生的道路是漫長的,不能用短暫的勝敗來決定一切。

所以有格局的家長,不會一味的只讓孩子贏,而是讓孩子也經歷無數次的失敗,讓孩子知道風雨過後才會有彩虹的出現。

白巖松談教育,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才是有格局的父母


2、經受得住讀書的苦,最終才能成為通往成功的路

前兩天,一位年僅28歲的北大女博士被名校聘請為教授的消息成為熱搜,大家都在感慨,同樣是90後,怎麼差距就這麼大呢?別人還在尋找目標的時候,人家已經走在輝煌的康莊大道上了。

大家看見的都是她如此風光,卻沒有看見她夜以繼日的努力;只看見了她被名校聘請豐衣足食,卻沒有看見她為了讀書而吃過的苦。過來人經常跟年輕人說“人的一輩子,吃的苦和享的福,都是有數的。”

現在吃不了讀書的苦,以後就會在生活中吃更多的苦;讀書的苦只有十幾年的光景,而人生中的苦卻是沒有盡頭的。

有格局的家長,會捨得讓孩子在讀書的時候多吃苦。付出的這些苦會幻化成孩子的底氣,幻化成牢固的階梯,幫孩子攀登到更高處。


白巖松談教育,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才是有格局的父母


3、吃過“貧窮”的苦,才會懂得珍惜生活

郭晶晶和霍啟剛坐擁上億資產,但是卻奉行著簡樸的育兒理念,帶孩子參加勞動,讓孩子參與種地,一起和孩子洗車,穿的也是平民經常買的普通服裝。只有讓孩子懂得什麼是貧窮,才能真正的懂得財富的珍貴。

有的家長認為“窮養兒、富養女”,這裡說的並不是財富上的貧窮和富貴,說的是精神上的。男孩子就要讓他多經歷一些挫折,這樣男孩子才能在挫折中越挫越勇,擁有強大的精神力量。女孩子就要給她充足的安全感和自信,讓女孩子得到精神上的滿足,這樣長大後,才能經受住外界的各種誘惑。

很多家長寧可自己吃再多的苦,也不會讓孩子吃一點苦頭,兜裡就算只有1塊錢,也要自己餓著給孩子買個饅頭,就算自己再辛苦再累也只會自己默默的承受,把最好的留給孩子。這樣養出來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人生中的苦,也不能理解父母所付出的艱辛和辛苦,把父母的看成是理所當然。

現在有一種奇怪的現象,“有錢人家的孩子,想盡辦法去吃苦。真正窮人家的孩子,卻在打腫臉充胖子,談富養。”真正有格局的家長,深知孩子的未來需要靠他自己,不如讓孩子早點知道什麼是貧窮,這樣他才能知道付出和財富之間的關係。

白巖松談教育,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才是有格局的父母

結語

中國的父母大部分只知道“負重前行”,把美好和輕鬆留給了孩子,但是孩子並不能理解父母的付出,也並沒有覺得生活中的甜味,因為父母擋住了所有的苦,讓孩子失去了甜和苦之間的對比。

父母之愛子,為其計之深遠。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的未來,適當放手適當讓孩子吃點苦,放才能在無限的天空中,奮力翱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