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有抑郁症常胡思乱想,但不承认自己有病,拒绝吃药该怎么办?

林湖图文咨询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患有抑郁症的人的表现,自己胡思乱想,悲观绝望,亲友看了着急,劝去接受治疗,他们又觉得自己没有病。这是很多人对抑郁症存在误解,讳疾忌医,现在抑郁症自杀率非常高,就是因为看迟了和没有看耽误的。因此对抑郁症的了解和积极治疗是当下我们最应该做的事。作为朋友积极关注给以帮助,抑郁症患者本人也主动接受治疗,减少“当你死去,好像全世界突然开始爱你了”的遗憾!

抑郁症的症状是什么呢?了解后有利于帮助患者朋友。

10年来的学习和咨询,系统看了抑郁症的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心理学史上各大师对抑郁症的治疗,比如荣格治疗抑郁症,自己也在医院心理科接待并成功协助数百起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患者。对抑郁症有较全面的了解,并对抑郁症疗愈持积极乐观态度。

抑郁症核心症状包括深度悲伤或不能体验到快乐。

抑郁症是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低落为基本临床表现,并伴有相应思维和行为异常的一类精神心理障碍。即以情绪低落、做事没有兴趣、思维缓慢、记忆力下降、易怒、易哭泣、懒动,甚至出现厌世、自杀意念以及自杀行为为主要表现。

DSM中分为重性抑郁症障碍持续性抑郁障碍

重性抑郁症障碍,它的特征为抑郁心境或者兴趣或者愉悦感减退的发作持续至少两周,并伴有典型的相关症状(如,睡眠、食欲或活动水平的改变,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无价值感,或过度自责,自杀观念或行为),必须区别于其他其他几种障碍。(这个最好是医院医生诊断)

持续性抑郁障碍,它的特征至少2年的多数日子里,在一天的多数时间里,存在抑郁心境,必须无区别于重性抑郁症障碍、人格障碍(比如抑郁型人格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等等。

以上也多是从事抑郁症治疗的心理医生知晓,大家看了也有些了解吧!说抑郁症患者常胡思乱想,也可能是大众的一个观察,如果知道抑郁症症状是什么,可能伴随什么行为就清楚了。有了这些了解,帮助他们就容易些。

不承认自己有病是心理有顾忌,对抑郁症有误解。

抑郁症是现在很时髦的词,现在大家都动不动都会和抑郁症扯上,好像不会说其他心理问题,在我学习和执业这些年,抑郁症和孩子叛逆,是我听的最多的。尤其很多人自杀,都会想到是不是抑郁症!

好像抑郁症已经众所周知,但是,现实是抑郁症知识的普及率较低的,而且大众对抑郁症认知的存在很多偏差。

我国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抑郁症治疗专家张才溢医生总结人们对抑郁症两种最为常见的误解:

一、抑郁症不是病

普通大众认为抑郁症不是病,出现抑郁情绪就是想不通、无事生非;就是心胸狭窄、意志薄弱!

正解:抑郁症是精神心理科常见的疾病,但并不是大众所说的“精神病”即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抑郁症绝不仅仅是想不通、心胸狭窄或意志薄弱,而是一种病;不能通过简单地劝说、散心等方式解决,而是需要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

二、不可能患有抑郁症

现在经济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丰富了,家庭条件优越,不愁吃喝,绝不可能抑郁!

正解:任何人都有可能抑郁,这与物质条件好差、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高低没有直接关系,但只要抑郁时间超过2周就要诊断为抑郁症,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通过上面介绍,大家知道抑郁症是一种病,而多少人都不会当回事。不承认自己有病!他们觉得自己没事,不断追求完美,就连自己得病也是不容许的。

要知道抑郁症是上帝给的礼物,它提醒你要歇一歇了。

还有患有抑郁症有病耻感,他们觉得抑郁症是见不的人的事。

误解,病耻感,种种原因,导致抑郁症患者被忽视且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最终导致自杀。其实如果得到有效治疗基本没事,就诊率太低了,才4%,什么概念,任何病4%的就诊率,大家可以想下他的死亡率? 这背后就是存在误解,没有得到及时治疗。

警惕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自杀。大家熟知的乔任梁、张国荣、陈琳等著名演员皆因抑郁症自杀。自杀不仅自己失去生命,还会给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留下不可抹灭的心理创伤,相关研究发现1个人自杀至少会对6个人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WHO的数据显示,每年大约有 100 万人死于自杀。我国每年约有 25 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的人数约为 200 万,相当于每两分钟就有一人自杀身亡。自杀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第五大死因,是15岁到34岁的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而控制抑郁,便可大大降低自杀。

抑郁症什么情况下要吃药?也并不是所有抑郁症都要药物治疗!

导致抑郁症有理论上有三大因素:

生物学因素:脑内相关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减少。抑郁症患者大脑内的五羟色胺水平低于常人。五羟色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它能够让人们产生愉悦的情绪,这对人的心情、记忆力、精力甚至是人生观都有很大的影响。当五羟色胺在大脑中的浓度下降时,我们就会出现不开心、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全身疲乏、经常忘事、没有欲望、心灰意冷、感觉生不如死,甚至有自杀倾向。

社会心理因素:与既往的心理创伤、现实工作与生活压力大、当下人际关系紧张或负性生活事件密切相关。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抑郁症或精神疾病的遗传史

如果是遗传的,那没办法,不过这类比较少,天生抑郁症我还没见过。如果是生物学因素,那吃药就会很管用。如果是社会心理因素,那么就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如果重,那一定需要吃药的,一定需要吃药的,一定要吃药的。重要的事说三遍。

两条指导原则:

  1. 抑郁症的治疗主要是药物疗法和心理疗法相结合。轻度到中度抑郁症以心理治疗为主,结合药物治疗。
  2. 重度抑郁症,尤其是伴有自杀意念的患者,应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心理治疗。

也可见并不是抑郁症都要吃药!如果治疗的早,不是很重,就不用吃药治疗。心理治疗就可以好!

目前为止治疗抑郁症,各种心理治疗方法都可以应用,以认知治疗常见,特别是正念认知治疗,效果显著。

说一个非药物治疗的例子:不仅抑郁症得到治疗,也是得他事业更成功!

20世纪世界重要的古典音乐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他的作品甚富俄国色彩,充满激情、旋律优美,其钢琴作品更是以难度见称。

1897年,拉赫玛尼诺夫《第一交响乐》的首演招来劣评如潮,令他受到很大打击,他亦因而无法集中精神作曲。后来经了解,由于当天的指挥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并无充份练习,再加上指挥于演奏时醉酒,以致整个首演表现得一塌糊涂。但拉赫玛尼诺夫并未因而振作起来,往后的数年更因此停产,他患了严重的抑郁症,直至得到心理治疗师尼可莱·达尔的医治,才重拾自信。创作了这首堪称史上最浪漫的钢琴协奏曲。

1900年,拉赫玛尼诺夫完成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并以此献给他的心理治疗师尼可莱·达尔,他更亲自于首演中担任钢琴独奏。该次演出为大众所接纳,令《第二钢琴协奏曲》成为大众喜爱的作品。

拉赫玛尼诺夫接受心理治疗时,其治疗师尼可莱·达尔(Никола́й Даль/Nikolai Dahl)要求他每天接受诊治,拉赫玛尼诺夫每次均需坐于漆黑的房间内,听治疗师不停重复说:“你将开始创作协奏曲…你会工作得称心如意…你的协奏曲会是最好的…”拉赫玛尼诺夫最终于诊疗期末时,完成了著名的《第二钢琴协奏曲》。

《第二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2 in C minor, Op.18

),也成了告别抑郁症之音乐处方,感兴趣的可以去找这首歌去听:

第一乐章开始,钢琴独奏模拟由远及近传来的钟声,似乎表达了沉重的心情;第二乐章宛如船歌,悠扬如梦;第三乐章仿佛病人康复,忧愁一扫而光。

心理治疗师达尔对拉尔的治疗,也成为心理治疗领域的经典案例,宝贵财富。希望更多的人得到心理咨询的帮助,希望更多的咨询师创造这样成功案例。

我们有发现,这种由于社会心理因素造成的,及时就诊,用心理疗法,不用吃药,就可以心理疗法就可以疗愈。而且疗愈后才能得到极大的发挥。

所以那些那些拒绝药物治疗的,符合条件是不是可以用心理疗法!?作为朋友,是不是可以给说并不是一定要药物治疗,也可能用心理疗法中认知、催眠、音乐,就可以让你好!

这种情况拒绝吃药怎么办?

通过上面介绍,重抑郁症患者生物学因素导致的抑郁症患者,是需要吃药治疗的。如果他们还不治疗,那肯定有生命危险,关心他的人,抬都要抬到医院治疗。

当然,还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要唤醒他的主动自发性,万一不去就来硬的。我在深圳精神卫生中心学习,老医生说,很多患者不来,很阻抗,他们就给打一针,麻醉了,把他们抬到医院。如果是好朋友,可以联系医院医院,需求他们帮助。毕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早治疗早好。

如果可以说服,沟通唤起他们自己去治疗是最好的!

作为朋友能做什么?

我想一个原则是能帮就帮,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同时也考虑风险性。

抑郁症早治疗早好,所以如果能鼓励就诊,这是再好不过的!

同时也注意,技巧和方法!

我建议是倾听他,鼓励她,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给说并不是一定都要吃药,也许就音乐疗法,催眠疗法就可以。那么给朋友说了,他是不是能配合着!

再次提醒,尊重生命,也注意风险。如果是抑郁症,有自杀倾向,自己不是专业医生,万一他出了什么事谁负责?

所以鼓励就诊,让他得到专业治疗,他也不会最后发展到自杀。你也功德无量!

我觉得是朋友,在他低谷的时候,朋友的支持和鼓励,就是力量和希望。

如果你担心,怕感染,我也是理解的,我觉得先看自己有没这个能力,助人前要看胜任不,自己安全才好救人。不然都陷入,都奔溃了,这更糟糕了!

抑郁症,人之常情式的安慰,对他们,有时的确没有什么用,甚至会适得其反。他们不耐烦,你也不知所以然,就会说这人咋这样,就开始抱怨,从安慰到抱怨到攻击了,最后关系恶化,搞不好朋友都没得做了!这时万一他自杀,被他家人起诉,自己还可能有法律纠缠。

所以,请谨慎对待抑郁症的朋友,对他们接纳和爱,陪伴,我觉得就非常不错了!

作为朋友真正有效的陪伴可以是:适当的距离、适当的空间、适当的关注,鼓励他们向专业人员求助,给予足够的时间等待他们慢慢好起来。

写在最后:不顾一切地保护病人的面子,让他优雅地改变。

治疗它,首先要确保安全,因为抑郁症可能会自杀,那么有陪伴就降低很多。然后就是专业治疗!好朋友就可以陪伴!愿大家看了我这个回答在自己助人时更安全。

作为心理医生,我们也希望来访者主动。来访者(需要帮助的人)不主动需求帮助,即使是心理问题很严重了,咨询师也不要主动干预,心理危机干预例外。来访者要主动求助,这样也好得快,当然有的来访者不愿意,这需要家人或关心他的人鼓励支持去咨询。

越早咨询越好,扁鹊见蔡桓公就是例子。

相当一部分人是被心理问题折磨的不成样子了,严重的影响到工作生活了才会去找心理咨询师解决。很多人的由普通的心理问题拖延成严重心理问题,甚至造成心理障碍,解决起来费时又费钱,甚至多少前都来不及了,比如一个人情绪不好,一直拖,最后伤害他人或自杀,再比如夫妻关系,一点小矛盾,最后搞得离婚,或者出人命;再比如孩子问题,错过那个点就什么也来不及了。

“当你死去,好像全世界突然开始爱你了”,我看了真的很难受。真的不是朋友不帮助,而是自己要主动,自己不主动,朋友也难啊!

同时作为作为朋友,我们要了解抑郁症的一般特征,这样才能理解他们,劝她们时候要注意沟通方式,理解他们心理,不顾一切地保护病人的面子,让他优雅地改变。

希望在未来,抑郁症对人类的意义是把敏感的艺术禀赋高度提纯,把病理的躯体症状尽量弱化。我们都能坦然自若,甚至骄傲自豪地说:“我有抑郁症”!

我相信我能遇到这样的天才,并助他们把敏感的艺术禀赋高度提纯。

您的心理朋友

2020年春

安好

我愿意陪伴您,寻找属于您的力量和答案。

我是 ,我精神分析俗人,以精神分析为终生事业,在心理咨询的道路上行走了10年时光。也是这次疫情心理援助者。打字不易,如果朋友们看到觉得对自己有用,我也就感觉值了!


解忧心理医生


朋友有抑郁症常胡思乱想,但不承认自己有病拒绝吃药,该怎么办?

回答这个问题,我首先想问一下:你怎么确定他是得了抑郁症呢?也许真的就不是什么抑郁症哦。

回到问题上来,他真的有抑郁症却不承认拒绝吃药,怎么办?给你讲讲我身边发生过的事,你就应该明白该怎么做了。

有一个老板因为被骗了一大笔钱,生意也做不成了,一下子感觉自己掉进了地狱,从此手机关机不与外界任何人联系,把自己关进屋子里从不出门,期间拒绝看心理医生,更别说吃药了,整整四年,四年啊,有一天他自己突然走出来了像没事人一样。过了没多久,有人小心翼翼地问他:“大家想尽一切办法希望能帮到你走出来,毫无作用,你怎么就突然想通了?”,听了这话,他嚎啕大哭,持续了很久才说:“四年啊,我唯一想的事就是怎么死啊!”,是啊,四年时间没听他说过一句话。除了“嗯”就是“啊”。

还有一个因抑郁症休学的女学生,整天嚷嚷着要死,“或者没意思,活着没意思。我就是要死,我就是要死!”,家人如临大敌,担心她会出意外,24小时轮流值班看护着她,最后家人实在没办法把她送到了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住了二十多天,终于康复,出院后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请注意观察你的朋友,他的具体情形是什么样?如果没有以上例子的担心,那恭喜你的朋友,没什么大不了,仔细研究他抑郁症产生的原因,多带他出去走走。慢慢会好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欢迎私信交流。


天海悠悠百善泰来


什么是忧郁症,它是一种心理障碍的疾病和情绪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忧郁症的表现

主要有情绪低落、悲观、心情抑郁、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

建议一些方法:

1、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比如:野餐、文娱活动以及看电影、听音乐会等保持愉快的心情

2、多与人相处,避免孤独感。人际交往是自我痊愈的重要因素。

3、多运动,比如散步,健身娱乐,听轻松的音乐。增加自己的信心和身体的免疫力

4、经常到户外接触阳光,接触绿色植物,这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5、把每天做的事情和心情感受写出来,一起分析、哪些是情绪低落负能量,属于抑郁症的表现,然后想办法摆脱它。

结语:忧郁其实就是抑郁症的早期表现,若是不及时治疗的话,将会对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出现长期的心情沮丧、行动迟缓以及看世界感觉灰暗的时候,就要当心是忧郁症的发生了。平常保持愉悦舒心的心情和身心的健康对调理忧郁症会有很大帮助。



一菩提世界


如果真是抑郁症,必须找专业医生持续治疗,抑郁症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己意识到了有问题,主动去看医生,主动去咨询,第二阶段就是不承认自己有病,拒绝去看医生,你朋友应该属于这阶段。第三阶段是常常有自杀的想法和行为,这个阶段就很危险了,所以当务之急赶紧去看医生,他不愿去,可以用哄骗的方式带她去看。一定要就医!


小荷才露


朋友有抑郁症常胡思乱想,但不承认自己有病,拒绝吃药。

如果是这样的话,作为朋友,应该尽可能的与之交往。多做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比如多跑跑步,锻炼锻炼身体,多出出汗。多参加一些体力劳动和多说鼓励他的话,让他感受到温暖。尽可能的让他摆脱抑郁的状态,当然,这很可能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真情表达


首先顺从他的思想,说他没病,然后逐渐引导他,使他慢慢的放松下来。

然后对他说,我们现在都要从自身开始预防的,不仅你要吃,我也要吃。这样就可以达到一个完美的效果。



爱家小胜


就是正常心理,因为每个病人都不想承认自己有病,他们是不想让你像对待病人一样对待他们。所以你就不要在他面前像对待病人一样表现出来。【当然朋友之间该怎样还得怎样。】我以前也得过抑郁症,那段时间我最讨厌的就是别人把我当病人一样看待。

你要试着去引导他,开导他。尽量把他从思维死胡同里面带出来。潜移默化的默默改变他带他走出来,还不要让他有所察觉不要让他觉得你是在故意帮助他。我觉得这种方法应该很管用,他就不会觉得你是在把他当作病人故意的让着他帮助他而已,然后会更容易的自然而然的走出来

祝好[比心]


sunshine心理学


你怎么判断朋友是在胡思乱想,既然朋友说没病,可见朋友并没有身体或精神上痛苦的表现,该做的尽量跟朋友相处时让对方感到愉快,多给于正能量的东西或一起多些适量运动就行了,不要老是说明友有抑郁症,话说多了,你的朋友会受影响的,要知道三人可成虎


417王


不吃药很正常!你把他当成正常人经常和他交流,逗他开心!最好不让他有胡思乱想的时间,安排点他擅长做的事情,经常欣赏和认同他,帮他找到快乐的密码和人生的存在感,逐步引导他走出抑郁,就不是病人了!吃药反而会有很多负作用,对身体不好!


芸龙导师


抑郁症,吃药也只是一种药物性的短期压制,起不到根本的效果。抑郁症最主要的还是需要家人朋友的关心与沟通,在心理层面上进行对内的参透,让病人内心得当放松,这才是治病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