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有抑鬱症常胡思亂想,但不承認自己有病,拒絕吃藥該怎麼辦?

林湖圖文諮詢


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患有抑鬱症的人的表現,自己胡思亂想,悲觀絕望,親友看了著急,勸去接受治療,他們又覺得自己沒有病。這是很多人對抑鬱症存在誤解,諱疾忌醫,現在抑鬱症自殺率非常高,就是因為看遲了和沒有看耽誤的。因此對抑鬱症的瞭解和積極治療是當下我們最應該做的事。作為朋友積極關注給以幫助,抑鬱症患者本人也主動接受治療,減少“當你死去,好像全世界突然開始愛你了”的遺憾!

抑鬱症的症狀是什麼呢?瞭解後有利於幫助患者朋友。

10年來的學習和諮詢,系統看了抑鬱症的治療的理論和方法,包括心理學史上各大師對抑鬱症的治療,比如榮格治療抑鬱症,自己也在醫院心理科接待併成功協助數百起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患者。對抑鬱症有較全面的瞭解,並對抑鬱症療愈持積極樂觀態度。

抑鬱症核心症狀包括深度悲傷或不能體驗到快樂。

抑鬱症是以心境顯著而持久的低落為基本臨床表現,並伴有相應思維和行為異常的一類精神心理障礙。即以情緒低落、做事沒有興趣、思維緩慢、記憶力下降、易怒、易哭泣、懶動,甚至出現厭世、自殺意念以及自殺行為為主要表現。

DSM中分為重性抑鬱症障礙持續性抑鬱障礙

重性抑鬱症障礙,它的特徵為抑鬱心境或者興趣或者愉悅感減退的發作持續至少兩週,並伴有典型的相關症狀(如,睡眠、食慾或活動水平的改變,疲勞,注意力難以集中,無價值感,或過度自責,自殺觀念或行為),必須區別於其他其他幾種障礙。(這個最好是醫院醫生診斷)

持續性抑鬱障礙,它的特徵至少2年的多數日子裡,在一天的多數時間裡,存在抑鬱心境,必須無區別於重性抑鬱症障礙、人格障礙(比如抑鬱型人格障礙)、雙相情感障礙等等。

以上也多是從事抑鬱症治療的心理醫生知曉,大家看了也有些瞭解吧!說抑鬱症患者常胡思亂想,也可能是大眾的一個觀察,如果知道抑鬱症症狀是什麼,可能伴隨什麼行為就清楚了。有了這些瞭解,幫助他們就容易些。

不承認自己有病是心理有顧忌,對抑鬱症有誤解。

抑鬱症是現在很時髦的詞,現在大家都動不動都會和抑鬱症扯上,好像不會說其他心理問題,在我學習和執業這些年,抑鬱症和孩子叛逆,是我聽的最多的。尤其很多人自殺,都會想到是不是抑鬱症!

好像抑鬱症已經眾所周知,但是,現實是抑鬱症知識的普及率較低的,而且大眾對抑鬱症認知的存在很多偏差。

我國江蘇省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抑鬱症治療專家張才溢醫生總結人們對抑鬱症兩種最為常見的誤解:

一、抑鬱症不是病

普通大眾認為抑鬱症不是病,出現抑鬱情緒就是想不通、無事生非;就是心胸狹窄、意志薄弱!

正解:抑鬱症是精神心理科常見的疾病,但並不是大眾所說的“精神病”即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抑鬱症絕不僅僅是想不通、心胸狹窄或意志薄弱,而是一種病;不能通過簡單地勸說、散心等方式解決,而是需要藥物治療和心理干預。

二、不可能患有抑鬱症

現在經濟水平提高了,物質生活豐富了,家庭條件優越,不愁吃喝,絕不可能抑鬱!

正解:任何人都有可能抑鬱,這與物質條件好差、社會地位和文化水平高低沒有直接關係,但只要抑鬱時間超過2周就要診斷為抑鬱症,需要及時進行治療。

通過上面介紹,大家知道抑鬱症是一種病,而多少人都不會當回事。不承認自己有病!他們覺得自己沒事,不斷追求完美,就連自己得病也是不容許的。

要知道抑鬱症是上帝給的禮物,它提醒你要歇一歇了。

還有患有抑鬱症有病恥感,他們覺得抑鬱症是見不的人的事。

誤解,病恥感,種種原因,導致抑鬱症患者被忽視且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最終導致自殺。其實如果得到有效治療基本沒事,就診率太低了,才4%,什麼概念,任何病4%的就診率,大家可以想下他的死亡率? 這背後就是存在誤解,沒有得到及時治療。

警惕抑鬱症最嚴重的後果---自殺。大家熟知的喬任梁、張國榮、陳琳等著名演員皆因抑鬱症自殺。自殺不僅自己失去生命,還會給身邊的親人和朋友留下不可抹滅的心理創傷,相關研究發現1個人自殺至少會對6個人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WHO的數據顯示,每年大約有 100 萬人死於自殺。我國每年約有 25 萬人死於自殺,自殺未遂的人數約為 200 萬,相當於每兩分鐘就有一人自殺身亡。自殺已經成為我國人群第五大死因,是15歲到34歲的青壯年人群的首位死因。而控制抑鬱,便可大大降低自殺。

抑鬱症什麼情況下要吃藥?也並不是所有抑鬱症都要藥物治療!

導致抑鬱症有理論上有三大因素:

生物學因素:腦內相關神經遞質(如5-羥色胺)減少。抑鬱症患者大腦內的五羥色胺水平低於常人。五羥色胺是一種神經遞質,它能夠讓人們產生愉悅的情緒,這對人的心情、記憶力、精力甚至是人生觀都有很大的影響。當五羥色胺在大腦中的濃度下降時,我們就會出現不開心、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全身疲乏、經常忘事、沒有慾望、心灰意冷、感覺生不如死,甚至有自殺傾向。

社會心理因素:與既往的心理創傷、現實工作與生活壓力大、當下人際關係緊張或負性生活事件密切相關。

遺傳因素:家族中有抑鬱症或精神疾病的遺傳史

如果是遺傳的,那沒辦法,不過這類比較少,天生抑鬱症我還沒見過。如果是生物學因素,那吃藥就會很管用。如果是社會心理因素,那麼就有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如果重,那一定需要吃藥的,一定需要吃藥的,一定要吃藥的。重要的事說三遍。

兩條指導原則:

  1. 抑鬱症的治療主要是藥物療法和心理療法相結合。輕度到中度抑鬱症以心理治療為主,結合藥物治療。
  2. 重度抑鬱症,尤其是伴有自殺意念的患者,應以藥物治療為主,輔以心理治療。

也可見並不是抑鬱症都要吃藥!如果治療的早,不是很重,就不用吃藥治療。心理治療就可以好!

目前為止治療抑鬱症,各種心理治療方法都可以應用,以認知治療常見,特別是正念認知治療,效果顯著。

說一個非藥物治療的例子:不僅抑鬱症得到治療,也是得他事業更成功!

20世紀世界重要的古典音樂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謝爾蓋·瓦西裡耶維奇·拉赫瑪尼諾夫(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他的作品甚富俄國色彩,充滿激情、旋律優美,其鋼琴作品更是以難度見稱。

1897年,拉赫瑪尼諾夫《第一交響樂》的首演招來劣評如潮,令他受到很大打擊,他亦因而無法集中精神作曲。後來經瞭解,由於當天的指揮亞歷山大·康斯坦丁諾維奇·格拉祖諾夫並無充份練習,再加上指揮於演奏時醉酒,以致整個首演表現得一塌糊塗。但拉赫瑪尼諾夫並未因而振作起來,往後的數年更因此停產,他患了嚴重的抑鬱症,直至得到心理治療師尼可萊·達爾的醫治,才重拾自信。創作了這首堪稱史上最浪漫的鋼琴協奏曲。

1900年,拉赫瑪尼諾夫完成他的《第二鋼琴協奏曲》,並以此獻給他的心理治療師尼可萊·達爾,他更親自於首演中擔任鋼琴獨奏。該次演出為大眾所接納,令《第二鋼琴協奏曲》成為大眾喜愛的作品。

拉赫瑪尼諾夫接受心理治療時,其治療師尼可萊·達爾(Никола́й Даль/Nikolai Dahl)要求他每天接受診治,拉赫瑪尼諾夫每次均需坐於漆黑的房間內,聽治療師不停重複說:“你將開始創作協奏曲…你會工作得稱心如意…你的協奏曲會是最好的…”拉赫瑪尼諾夫最終於診療期末時,完成了著名的《第二鋼琴協奏曲》。

《第二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2 in C minor, Op.18

),也成了告別抑鬱症之音樂處方,感興趣的可以去找這首歌去聽:

第一樂章開始,鋼琴獨奏模擬由遠及近傳來的鐘聲,似乎表達了沉重的心情;第二樂章宛如船歌,悠揚如夢;第三樂章彷彿病人康復,憂愁一掃而光。

心理治療師達爾對拉爾的治療,也成為心理治療領域的經典案例,寶貴財富。希望更多的人得到心理諮詢的幫助,希望更多的諮詢師創造這樣成功案例。

我們有發現,這種由於社會心理因素造成的,及時就診,用心理療法,不用吃藥,就可以心理療法就可以療愈。而且療愈後才能得到極大的發揮。

所以那些那些拒絕藥物治療的,符合條件是不是可以用心理療法!?作為朋友,是不是可以給說並不是一定要藥物治療,也可能用心理療法中認知、催眠、音樂,就可以讓你好!

這種情況拒絕吃藥怎麼辦?

通過上面介紹,重抑鬱症患者生物學因素導致的抑鬱症患者,是需要吃藥治療的。如果他們還不治療,那肯定有生命危險,關心他的人,抬都要抬到醫院治療。

當然,還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儘量要喚醒他的主動自發性,萬一不去就來硬的。我在深圳精神衛生中心學習,老醫生說,很多患者不來,很阻抗,他們就給打一針,麻醉了,把他們抬到醫院。如果是好朋友,可以聯繫醫院醫院,需求他們幫助。畢竟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早治療早好。

如果可以說服,溝通喚起他們自己去治療是最好的!

作為朋友能做什麼?

我想一個原則是能幫就幫,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同時也考慮風險性。

抑鬱症早治療早好,所以如果能鼓勵就診,這是再好不過的!

同時也注意,技巧和方法!

我建議是傾聽他,鼓勵她,建議他去做心理諮詢。給說並不是一定都要吃藥,也許就音樂療法,催眠療法就可以。那麼給朋友說了,他是不是能配合著!

再次提醒,尊重生命,也注意風險。如果是抑鬱症,有自殺傾向,自己不是專業醫生,萬一他出了什麼事誰負責?

所以鼓勵就診,讓他得到專業治療,他也不會最後發展到自殺。你也功德無量!

我覺得是朋友,在他低谷的時候,朋友的支持和鼓勵,就是力量和希望。

如果你擔心,怕感染,我也是理解的,我覺得先看自己有沒這個能力,助人前要看勝任不,自己安全才好救人。不然都陷入,都奔潰了,這更糟糕了!

抑鬱症,人之常情式的安慰,對他們,有時的確沒有什麼用,甚至會適得其反。他們不耐煩,你也不知所以然,就會說這人咋這樣,就開始抱怨,從安慰到抱怨到攻擊了,最後關係惡化,搞不好朋友都沒得做了!這時萬一他自殺,被他家人起訴,自己還可能有法律糾纏。

所以,請謹慎對待抑鬱症的朋友,對他們接納和愛,陪伴,我覺得就非常不錯了!

作為朋友真正有效的陪伴可以是:適當的距離、適當的空間、適當的關注,鼓勵他們向專業人員求助,給予足夠的時間等待他們慢慢好起來。

寫在最後:不顧一切地保護病人的面子,讓他優雅地改變。

治療它,首先要確保安全,因為抑鬱症可能會自殺,那麼有陪伴就降低很多。然後就是專業治療!好朋友就可以陪伴!願大家看了我這個回答在自己助人時更安全。

作為心理醫生,我們也希望來訪者主動。來訪者(需要幫助的人)不主動需求幫助,即使是心理問題很嚴重了,諮詢師也不要主動干預,心理危機干預例外。來訪者要主動求助,這樣也好得快,當然有的來訪者不願意,這需要家人或關心他的人鼓勵支持去諮詢。

越早諮詢越好,扁鵲見蔡桓公就是例子。

相當一部分人是被心理問題折磨的不成樣子了,嚴重的影響到工作生活了才會去找心理諮詢師解決。很多人的由普通的心理問題拖延成嚴重心理問題,甚至造成心理障礙,解決起來費時又費錢,甚至多少前都來不及了,比如一個人情緒不好,一直拖,最後傷害他人或自殺,再比如夫妻關係,一點小矛盾,最後搞得離婚,或者出人命;再比如孩子問題,錯過那個點就什麼也來不及了。

“當你死去,好像全世界突然開始愛你了”,我看了真的很難受。真的不是朋友不幫助,而是自己要主動,自己不主動,朋友也難啊!

同時作為作為朋友,我們要了解抑鬱症的一般特徵,這樣才能理解他們,勸她們時候要注意溝通方式,理解他們心理,不顧一切地保護病人的面子,讓他優雅地改變。

希望在未來,抑鬱症對人類的意義是把敏感的藝術稟賦高度提純,把病理的軀體症狀儘量弱化。我們都能坦然自若,甚至驕傲自豪地說:“我有抑鬱症”!

我相信我能遇到這樣的天才,並助他們把敏感的藝術稟賦高度提純。

您的心理朋友

2020年春

安好

我願意陪伴您,尋找屬於您的力量和答案。

我是 ,我精神分析俗人,以精神分析為終生事業,在心理諮詢的道路上行走了10年時光。也是這次疫情心理援助者。打字不易,如果朋友們看到覺得對自己有用,我也就感覺值了!


解憂心理醫生


朋友有抑鬱症常胡思亂想,但不承認自己有病拒絕吃藥,該怎麼辦?

回答這個問題,我首先想問一下:你怎麼確定他是得了抑鬱症呢?也許真的就不是什麼抑鬱症哦。

回到問題上來,他真的有抑鬱症卻不承認拒絕吃藥,怎麼辦?給你講講我身邊發生過的事,你就應該明白該怎麼做了。

有一個老闆因為被騙了一大筆錢,生意也做不成了,一下子感覺自己掉進了地獄,從此手機關機不與外界任何人聯繫,把自己關進屋子裡從不出門,期間拒絕看心理醫生,更別說吃藥了,整整四年,四年啊,有一天他自己突然走出來了像沒事人一樣。過了沒多久,有人小心翼翼地問他:“大家想盡一切辦法希望能幫到你走出來,毫無作用,你怎麼就突然想通了?”,聽了這話,他嚎啕大哭,持續了很久才說:“四年啊,我唯一想的事就是怎麼死啊!”,是啊,四年時間沒聽他說過一句話。除了“嗯”就是“啊”。

還有一個因抑鬱症休學的女學生,整天嚷嚷著要死,“或者沒意思,活著沒意思。我就是要死,我就是要死!”,家人如臨大敵,擔心她會出意外,24小時輪流值班看護著她,最後家人實在沒辦法把她送到了上海精神衛生中心住了二十多天,終於康復,出院後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請注意觀察你的朋友,他的具體情形是什麼樣?如果沒有以上例子的擔心,那恭喜你的朋友,沒什麼大不了,仔細研究他抑鬱症產生的原因,多帶他出去走走。慢慢會好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歡迎私信交流。


天海悠悠百善泰來


什麼是憂鬱症,它是一種心理障礙的疾病和情緒有很大的關係,那麼憂鬱症的表現

主要有情緒低落、悲觀、心情抑鬱、思維遲緩和意志活動減退。

建議一些方法:

1、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比如:野餐、文娛活動以及看電影、聽音樂會等保持愉快的心情

2、多與人相處,避免孤獨感。人際交往是自我痊癒的重要因素。

3、多運動,比如散步,健身娛樂,聽輕鬆的音樂。增加自己的信心和身體的免疫力

4、經常到戶外接觸陽光,接觸綠色植物,這有助於疾病的治療和康復。

5、把每天做的事情和心情感受寫出來,一起分析、哪些是情緒低落負能量,屬於抑鬱症的表現,然後想辦法擺脫它。

結語:憂鬱其實就是抑鬱症的早期表現,若是不及時治療的話,將會對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出現長期的心情沮喪、行動遲緩以及看世界感覺灰暗的時候,就要當心是憂鬱症的發生了。平常保持愉悅舒心的心情和身心的健康對調理憂鬱症會有很大幫助。



一菩提世界


如果真是抑鬱症,必須找專業醫生持續治療,抑鬱症分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自己意識到了有問題,主動去看醫生,主動去諮詢,第二階段就是不承認自己有病,拒絕去看醫生,你朋友應該屬於這階段。第三階段是常常有自殺的想法和行為,這個階段就很危險了,所以當務之急趕緊去看醫生,他不願去,可以用哄騙的方式帶她去看。一定要就醫!


小荷才露


朋友有抑鬱症常胡思亂想,但不承認自己有病,拒絕吃藥。

如果是這樣的話,作為朋友,應該儘可能的與之交往。多做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比如多跑跑步,鍛鍊鍛鍊身體,多出出汗。多參加一些體力勞動和多說鼓勵他的話,讓他感受到溫暖。儘可能的讓他擺脫抑鬱的狀態,當然,這很可能是一個長期的工作。


真情表達


首先順從他的思想,說他沒病,然後逐漸引導他,使他慢慢的放鬆下來。

然後對他說,我們現在都要從自身開始預防的,不僅你要吃,我也要吃。這樣就可以達到一個完美的效果。



愛家小勝


就是正常心理,因為每個病人都不想承認自己有病,他們是不想讓你像對待病人一樣對待他們。所以你就不要在他面前像對待病人一樣表現出來。【當然朋友之間該怎樣還得怎樣。】我以前也得過抑鬱症,那段時間我最討厭的就是別人把我當病人一樣看待。

你要試著去引導他,開導他。儘量把他從思維死衚衕裡面帶出來。潛移默化的默默改變他帶他走出來,還不要讓他有所察覺不要讓他覺得你是在故意幫助他。我覺得這種方法應該很管用,他就不會覺得你是在把他當作病人故意的讓著他幫助他而已,然後會更容易的自然而然的走出來

祝好[比心]


sunshine心理學


你怎麼判斷朋友是在胡思亂想,既然朋友說沒病,可見朋友並沒有身體或精神上痛苦的表現,該做的儘量跟朋友相處時讓對方感到愉快,多給於正能量的東西或一起多些適量運動就行了,不要老是說明友有抑鬱症,話說多了,你的朋友會受影響的,要知道三人可成虎


417王


不吃藥很正常!你把他當成正常人經常和他交流,逗他開心!最好不讓他有胡思亂想的時間,安排點他擅長做的事情,經常欣賞和認同他,幫他找到快樂的密碼和人生的存在感,逐步引導他走出抑鬱,就不是病人了!吃藥反而會有很多負作用,對身體不好!


芸龍導師


抑鬱症,吃藥也只是一種藥物性的短期壓制,起不到根本的效果。抑鬱症最主要的還是需要家人朋友的關心與溝通,在心理層面上進行對內的參透,讓病人內心得當放鬆,這才是治病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