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不同年段孩子談新冠肺炎?內有分齡重點和0-18歲書單

面對打亂了我們生活,影響層面重大的疫情事件,家長跟孩子說明、討論的尺度拿捏,和孩子的身心發展息息相關。和三歲孩子該說什麼,以及和青少年該怎麼說,絕對是不同的。【家庭敎養顧問團】專家群將針對不同年齡孩子,提供引導的關鍵,以及對應的書單。

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何和不同年段孩子談新冠肺炎?內有分齡重點和0-18歲書單

圖源:Shutterstock

作者:嚴淑珍(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富樂頓分校幼兒教育系教授)

許多父母可能和長輩同住,或者是上班的時候由老人家帶小孩。在疫情緊張時,老人家可能會一直看電視,或者是透過手機和朋友討論疫情的消息。

有的家庭讓電視媒體新聞一直播放,同樣的消息和畫面一直不停的重複時,孩子在不懂的情況下可能會有錯誤的解讀,進而產生恐懼害怕的情緒反應。

內斂的文化,讓我們比較不習慣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也比較不會提供如何處理負面情緒的策略,然而,研究上顯示,恐懼害怕的情緒沒有適當地疏導,很有可能會影響青少年時期的發展。

若是家長不是自己帶孩子,需要和照顧孩子的爺爺奶奶或是保母阿姨叮嚀以下幾點:

1.不要在孩子面前討論太多疫情事情

2.限制和減少電視媒體的信息對孩子的影響

3.儘量維持孩子正常的作息

4.和孩子一起訂定一天的計劃,讓他們有作息表可遵循,而不是一直看電視。可以延續學校的課表,讓孩子不會和以前的日子脫節太多。

父母下班回家後,別忘了每天和孩子“Check In!”(確認一下)知道孩子一整天做了什麼事。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他們越來越不會鉅細靡遺的告訴父母他們一天的作息,但是這是父母表達他們關愛孩子的一個重要方式,也是增進親子關係的必要步驟。

同時可以經由和孩子 Check In 的過程當中,來調整孩子和爺爺奶奶相處時間,畢竟老人家體力和精力可能都無法帶一個精力充沛的小孩一整天。

我的女兒和兒子小的時候有一次出去玩回來,我發現兩歲的兒子臉上有一片瘀青。

我問七歲的女兒,弟弟怎麼了?我女兒害怕的看著保母阿姨不敢講話,沒想到兩歲的弟弟才剛開始學說完整的句子,他就說了「姐姐鞦韆踢我」。

保母阿姨交代老大不要說,沒想到兩歲的兒子卻露餡了。所以對幼小的孩子來講,基本上父母問他們今天發生什麼事情,他們都會誠實回答的。

以下針對不同年齡層孩子,提供疫情中家長可以應用的關鍵引導:

面對1-3歲的孩子

這個年齡層的孩子,家長沒有必要特別去告訴孩子疫情的事。最大的課題是如何有效地限制電視媒體以及信息,別讓孩子看到或聽到。

儘量保持一樣的生活作息,即使不能上幼兒園,但是也儘量維持規律的作息,比如說睡覺,起床,吃飯。

家長或者是照顧孩子的人保持心情平和,不呈現緊張焦慮擔心的情緒,因為這個年紀的孩子基本上不會對這件事情有太大的注意力,但是他們是會有社會參考能力(Social Referencing)的。(社會參考,詳見此文:疫情之下,父母要陪孩子做的3件事,所有父母都能做到!)

值得注意的問題是照顧者會有體力不支或精神崩潰的問題。以前孩子上學在家的時間不多,現在長時間和孩子綁在一起,再加上沒有辦法出去逛街或者是遊玩,孩子在小小的空間裡面可能特別難帶,也有較多的行為問題。

尤其是兩歲的小孩,有人稱之為恐怖的兩歲,因為他們的活動力很強,但是在知識還有社會情感上的發展都不夠成熟。

需要避免的是孩子吵鬧不休情況下,父母或照顧者體罰小孩。

有一些父母或者是照顧者在幼兒哭鬧不休無法停止的時候,他們把孩子抱起來用力的搖晃,希望他們不要再哭了,但是太過用力可能會產生「嬰兒搖晃症」或稱「受虐性腦傷」,造成嬰幼兒血管破裂及腦部的傷害,嚴重的程度可造成嬰兒的死亡。

面對3-6歲的孩子

學齡前孩童有二大特徵:第一是自我中心,沒有辦法從別人的角度來看事情,第二是中心主義,孩子只看到事情結果完全忽略過程。

比如說他們在電視上看到很多人在哭泣,看起來很恐怖的樣子,他們不會了解為什麼,只覺得害怕恐慌,因為他們只看到結果。

孩子最在意的是,他想知道這個疫情病毒會不會跳到他身上導致他生病,以及會不會沒有別人來愛他。

家長要做的就是跟孩子保證,父母永遠會盡他們最大的能力來保護孩子,這是他們需要聽到的。

因為兒童在知識發展上有限,所以更需要利用繪本來告訴孩子他們可以接受的事實。並且更要著重在社會情緒發展這方面,讓孩子有信心,不會恐懼害怕。維持和過去生活的一致性,對這個年齡層的孩子來講至關重要。

另外這是一個好的機會,讓孩子學習還有練習良好的衛生習慣,例如:勤洗手,咳嗽打噴涕要掩住口鼻等。

面對6-12歲的孩子

小學的學生知識發展較健全,比較可以瞭解疫情的真象。他們比較有邏輯思考的能力,可以從別人的角度看事情,看事情不再只看結果不看過程。

父母一定要和這個年紀的孩子好好討論疫情的事情,因為孩子一定會從朋友同儕之間收到各種真假訊息。

父母可以和孩子討論疫情的情況,利用這個機會教會孩子如何確認網絡上的信息是否正確。

例如:教會孩子選擇正確的渠道(例如:世界衛生組織),而不是盲目的相信網絡上的消息。另外和孩子討論疫情的時候,要鼓勵孩子的同情心,儘自己的力量對社會做一點貢獻。

同時,也讓孩子認清自己對家庭和社會都有責任。讓孩子照顧好自己,付出該做的事情時,也不忘對小區,還有這個社會做出貢獻,成為一個眼界廣闊的世界公民。

面對12-18歲的孩子

青少年正在從孩子蛻變為成人,他們的身體,心理,和情緒方面都經歷了重大的變化。他們也可能在疫情這件事情上面對生活的改變,或者是生活上的不方便,而產生較為激烈的情緒反應。

同時他們可能比父母接收到更多來自社群媒體上的消息,因為那是他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父母可以和青少年分享他們吸收到的知識,同時希望孩子和父母分享他們在社群媒體上了解的知識。

利用這個機會讓孩子瞭解假消息和真消息的不同,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自覺的提醒自己不要成為假消息傳播者。

許多的網絡消息是從社群網絡來的,其中有些是非專業的自媒體或某個圈子的意見領袖的個人見解或者是小道消息,很可能偏頗或不正確。如果這是青少年主要的消息來源,那他們對疫情發展的看法可能就會比較偏激。

對青少年而言,這是幫助他們做一個能對自己言行負責的網民的好機會。

在青少年這個年紀,通常會有想要改變世界的想法,父母不妨鼓勵孩子著手去做一些對家庭、社會、對疫情有益的事情。行動過後,孩子會覺得有成就感,無形中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也會更緊密。

藉由疫情機會,培養孩子的韌性

這㳄疫情可能帶給孩子心理上的焦慮,進而引發短期或長期的行為問題。

雖然生命中末知的災變未必掌握在我們的手中,但是父母無條件的愛,從行動上來表達對孩子的愛,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進而幫助孩童掌握自己的情緒狀況外,是培養孩子韌性的基礎。

研究發現許多在逆境底下成長的孩子中,那些能夠突破逆境,最終有良性發展結果的孩子,主要都有一個可信賴的成人陪在孩子身邊,讓孩子覺得有安全感,並提供孩子無條件的愛,所以孩子會在需要的時候尋求這個成人的幫助,渡過成長過程中的每一道難關。

韌性代表的是孩童在經過逆境的洗禮之後,成功地適應生活帶給我們的艱困和威脅的狀況,而重新產生對生活的信心、感受、行為。

韌性並不是個人天生具備的特質,而是從經驗當中培養、學習、塑造而成的。它的形成因個人差異和身處環境中所給予的支持而有所不同。希望父母可以利用這一次的疫情事件,來培養孩子的韌性。


如何和不同年段孩子談新冠肺炎?內有分齡重點和0-18歲書單

簡單瞭解每個年齡層孩子的身心發展重點,以及引導的關鍵之後,接下來是針對不同年段孩子,提供適合的繪本書單,建議收藏!

兒童文學工作者,資深閱讀推廣人。
喜愛童書,是2個小孩的媽媽,曾擔任誠品敦南、信義兒童書店店長。因為長期與孩子共讀及在書店第一線工作的經驗,期許自己成為幫助父母及孩子找到閱讀樂趣的童書藥師!

作者:張淑瓊
親子天下兒童閱讀研究院院長。
大學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念兒童文學教育,1994 年底開始投入童書閱讀推廣活動。曾任誠品書店童書企劃、兒童商品採購、道聲出版社童書主編、親子天下童書副總監。現任親子天下兒童閱讀研究院院長。

如何和不同年段孩子談新冠肺炎?內有分齡重點和0-18歲書單

1-3歲

家長或者是照顧孩子的人保持心情平和而不呈現緊張焦慮擔心的情緒,儘量保持一樣的生活作息,比如說按時睡覺,起床,吃飯。

如何和不同年段孩子談新冠肺炎?內有分齡重點和0-18歲書單

《十四隻老鼠》/接力出版社

跟著十四隻老鼠一家人吃早餐,做家事,上床睡覺....,平安充實的渡過每一天。

如何和不同年段孩子談新冠肺炎?內有分齡重點和0-18歲書單

《沒關係沒關係》/ 21世紀出版社(蒲蒲蘭)


「沒關係,沒關係」照顧者愛與包容的話語,讓孩子在疫情期間倍感安心!

3-6歲

家長要做的就是跟孩子保證父母永遠會盡他們最大的能力來保護孩子,這是他們需要聽到的。

因為兒童在知識發展上有限,所以更需要利用繪本來告訴孩子他們可以接受的事實。但是更著重在社會情緒發展,讓孩子有信心,不會恐懼害怕。維持和過去生活的一致性對這個年齡層的孩子來講至關重要。

如何和不同年段孩子談新冠肺炎?內有分齡重點和0-18歲書單

《沒事,你掉下來我會接住你》/新星出版社 (愛心樹)

星星守護著小船,媽媽守護著孩子.....。一問一答的親子對話,讓孩子感受到被愛守護,充滿安全感。

如何和不同年段孩子談新冠肺炎?內有分齡重點和0-18歲書單

《停電以後》/貴州人民出版 (蒲公英童書館)

停電以後,世界安靜下來,這才發現天上星星的亮光及家人面對面陪伴的溫暖!

如何和不同年段孩子談新冠肺炎?內有分齡重點和0-18歲書單

《照顧爸爸》/花山文藝出版社(後浪)

這次角色互換,讓女兒來照顧爸爸一天,在規律的生活中體會不一樣的親子互動。

6-12歲

父母可以和這個年紀的小孩討論病毒的情況。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教會孩子如何確認網絡上的信息是正確的,而不是盲目的相信網絡上的消息。

如何和不同年段孩子談新冠肺炎?內有分齡重點和0-18歲書單

《病毒小子威利》/上海教育

這本書解釋感冒病毒「為何」及「如何」產生,還有預防感冒,洗手的重要性!

如何和不同年段孩子談新冠肺炎?內有分齡重點和0-18歲書單

《不可思議的微生物》/接力出版社


帶領孩子們瞭解在泥土、水、空氣、食物、人和動物的身體中活躍著的微生物,認知大部分細菌是好的,也知道哪些細菌會導致我們生病,避免無謂的恐懼。

如何和不同年段孩子談新冠肺炎?內有分齡重點和0-18歲書單

《微觀世界:謎一樣的小生命》/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後浪出版公司


肉眼無法辨識的微生物,卻具備了不可思議的超能力,讓孩子透過微觀的世界,開啟探索求知的科學精神!

如何和不同年段孩子談新冠肺炎?內有分齡重點和0-18歲書單

《這一定不是真的:奇趣百科》/中信出版社

在家玩“是真還是假”的遊戲?用有趣的方式培養孩子的思辨能力、探索真相能力。

如何和不同年段孩子談新冠肺炎?內有分齡重點和0-18歲書單

《真相只有一個》/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讓孩子練習當偵探,透過觀察、邏輯推理....發現真相,一一破案!

12-18歲

父母可以和孩子分享他們吸收到的知識,利用這個機會讓孩子瞭解假消息和真消息的不同,重要的是讓孩子理解自己千萬不要成為假消息的傳播者!

如何和不同年段孩子談新冠肺炎?內有分齡重點和0-18歲書單

《給孩子的哲學繪本》/中信出版

眼睛看見的事物就是真實的嗎?事情的背後原因是什麼?讓孩子學會思辨,具備獨立見解、樂觀求知的精神!

如何和不同年段孩子談新冠肺炎?內有分齡重點和0-18歲書單

《事實》/上海文匯出版社有限公司

用數據思考,避免情緒化認知,學習跳出自以為是的真相,面對更重要的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