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中國孩子,明明父母雙全,卻是情感孤兒

多少中國孩子,明明父母雙全,卻是情感孤兒



多少中國孩子,明明父母雙全,卻是情感孤兒


你的情感需求,被爸媽忽視了嗎?

不知你成長過程中,是否經歷過類似的事:

“媽,我想買個自行車,同學都有。”

“買什麼買,考試第一名了嗎?”

“爸,我想去上海工作。”

“跑那麼遠,以後我和你媽怎麼辦?”

當我們向父母提出需求時,卻被一句話堵死。

久而久之,你難免會想:是不是我不夠好,爸媽才會這樣對我?

甚至懷疑:爸媽已經把最好的給我了,為什麼我還想要這個那個,我是不是太貪心。

慢慢地,你學會了封閉自己的內心,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只要父母覺得你是個省心的“乖孩子”就好了。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衣食溫飽很關注,至於孩子內心的需求和情感卻並不上心,只要孩子表現得“懂事”、“乖”就覺得萬事大吉。

殊不知,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隔閡便在於:我的需求你敷衍,我的情緒你不關心。很多孩子,明明父母雙全,實則卻是“情感的孤兒”。

今天,書單君和大家分享的這本書,就與這個問題有關:《被忽視的孩子》。


多少中國孩子,明明父母雙全,卻是情感孤兒


這本書的作者,臨床心理學家喬尼絲·韋布提出了一個概念——童年情感忽視

她認為,孩子和父母是有情感連接的,孩子能從父母身上得到反饋和回應。如果這種反饋和回應沒有給到位,孩子在成長中就會出現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傾向,內心痛苦地活著。

比如,喬尼絲博士曾接待過一位名叫晨晨的訪客:

她是個外形美麗,事業有成的企業高管。但不知為什麼,每次見到媽媽時,她都會產生莫名的抑鬱和憤怒。這種感覺一直困擾著她,讓她非常難受。

在一次心理諮詢時,喬尼絲博士幫她找到了產生這種情緒的根源。

晨晨5歲時,有一天和爸媽在沙灘上玩耍。爸爸邀請她跟他一起堆沙灘城堡。她很高興,因為爸爸工作忙,很少有機會跟她單獨相處。

然而,父女倆的沙堡工程卻被媽媽無情打斷了:晨晨,沙子玩夠了嗎。爸爸好不容易休息,可不能陪你玩一整天,過來,媽媽給你念書。

爸爸和她放下手中的塑料鏟子,拍掉膝蓋上的沙子,去了媽媽身邊。她內心為爸爸不能和她玩而難過,卻還是選擇了順從。當媽媽給她唸書時,這種難過好像也就忘了。

多少中國孩子,明明父母雙全,卻是情感孤兒


多少中國孩子,明明父母雙全,卻是情感孤兒


在諮詢中提到這段往事時,晨晨的眼裡滿是淚水。

其實她只是想和爸媽度過特別的一天,只是希望能夠繼續和爸爸搭城堡而已,可是爸媽卻沒有在意她內心的真實感受。

如果那時,媽媽注意到她的感受,就會放下手中的書:“哇,你挖了好大一個坑,想不想看我怎麼搭一個城堡?”

如果爸爸也在乎她的感受,就會說:“今天我就想陪晨晨一起搭城堡,親愛的你要過來一起嗎?”

她發現,在成長過程中,自己的感受經常得不到爸媽的反饋,他們總是選擇忽視她的情緒和感受。漸漸地,她也學會了忽視自己的情感需求。

值得慶幸的是,在心理諮詢中,她明白了自己對媽媽憤怒是事出有因的。因為在這麼多年的母女關係中,媽媽都沒能表達對她的情緒和感受表示關注和理解。

喬尼絲博士說,晨晨的情況中有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她的父母其實沒有多大的教育失誤,他們的“過錯”也非常細微,甚至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會傷害孩子。


多少中國孩子,明明父母雙全,卻是情感孤兒



事實上,他們可能只是在重複自己兒時經歷過的模式。

但這也正是情感忽視的危害所在:非常好的父母,愛自己孩子,一心一意為子女著想,卻意外、無意識地把有害的相處模式傳遞給了兒女。



多少中國孩子,明明父母雙全,卻是情感孤兒


造成“情感忽視”的父母

童年時期的情感忽視,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年後很多問題的根源。

生活中,大多數父母都關愛自己的孩子,卻往往無法給予孩子內心真正渴望的東西。

很多父母擅長當著孩子的面說,“你看鄰居家的XX,真聽話”,好像“聽話”是衡量孩子的標準。

在他們眼中,孩子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自己的延伸,甚至是所有物。

我的同學周俊,從小就是大人眼中的“乖孩子”,他不僅聽話,學習成績也好。但實際上,他也經歷了父母的情感忽視。

周俊的父親是家裡的權威,甚至周俊的人生路怎麼走,都由他安排:初中學奧數,高二分班選理科,大學學計算機專業……

要是回家看到周俊在畫畫,父親就會很生氣:畫畫有什麼用,以後能找到工作嗎?

不管他出去打籃球,玩音樂還是寫生,父親都會提醒他回家學習,準備考研。


多少中國孩子,明明父母雙全,卻是情感孤兒


多少中國孩子,明明父母雙全,卻是情感孤兒


其實,周俊父親的做法並不算極端,不少父母也會這樣做,但問題是,父親生起氣來會說難聽的話,表達對周俊的失望,覺得兒子沒有立刻響應他的要求、服從他的規定就是不愛他。

就這樣,周俊成了大家眼裡的“好孩子”,對爸媽言聽計從。因為只有這樣做,他才能得到父母的認可,找到存在感。

周俊的父親,屬於造成情感忽視的家長中很典型的一類——專制型父母

有的父母覺得,我對孩子很寬容,一直是放養,沒給過孩子太大的心理負擔,這總沒問題吧?

喬尼絲博士說,這其實是情感忽視的另一類極端:放縱型父母

書中有個例子:

五年級的小明拿著成績單回家,他得了五個C和兩個D。母親打開成績單,難過地搖了搖頭:“哎,我相信你已經盡力了。”

小明鬆了口氣,跑出去玩了。不過在這表面的放鬆之下,他隱隱覺得不舒服:“她說我已經盡力了,那意味著她不信我能做得更好?”

所以小明覺得媽媽對自己沒什麼期待,他也就對自己沒什麼期望地長大了。

喬尼絲博士說,放縱型父母和孩子之間沒有任何衝突,但他們對孩子真實的成長需求視而不見,這樣一來,孩子也就無法認識自我。


多少中國孩子,明明父母雙全,卻是情感孤兒


《被忽視的孩子》中總結了12種造成情感忽視的父母,除了專制型和放縱型,還有幾種也很常見——

比如,工作狂父母。

這類父母常常給孩子傳遞出一個信息:你的情感需求不太重要。

他們往往比較成功,受到同事、家人朋友的尊重。不幸的是,他們的孩子卻經常默默受苦。因為父母痴迷工作,給予孩子的陪伴和反饋很少。更糟糕的是,這些孩子幾乎得不到別人的同情,因為事業成功的父母,往往在物質上不會虧待他們。

還有一種自戀型父母,他們似乎永遠都不會滿足。

比如,孩子考了第三名,他們會說:“下一次,我希望看到的是第一名。”

這類父母專注於完美,他們指望孩子的光環照耀他們自己——如果我的孩子得了第一名,這會讓我顯得高人一等。於是孩子不得不壓抑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多少中國孩子,明明父母雙全,卻是情感孤兒


如何與孩子建立正確的情感連接?

我們剛才提到過,情感忽視的不幸在於,它會自我傳播。

也就是說,被情感忽視的孩子長大後,會形成對自己及他人的情感盲點。當他們成為父母后,同樣會不明白自己孩子的情緒,繼而讓自己的下一代也重蹈覆轍

如果你曾經歷過父母對自己的情感忽視,特別是你現在也有了子女後,就有必要終結這種惡性循環。

除了接納和改變自身以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和孩子進行情感連接,讓孩子擁有你所缺失的東西。

比如,你可以教給孩子自我安慰。

輕輕拍孩子的背,讓他在噩夢後慢慢入睡;仔細傾聽他訴說自己在學校遭遇的不公平待遇;擁抱哭泣的他,撫摸他的額頭。這些細微的動作,都能和孩子情感相通。

當他們的情感被接納、包容、並接收到合適的安慰時,孩子會內化父母這個能力,像海綿吸水一樣,吸收了自我安慰的技能。


多少中國孩子,明明父母雙全,卻是情感孤兒



你還可以掌握在溝通中給予孩子情感支持的技巧

書中有個例子,很好地展示了母親如何關注和回應孩子的情緒:

三年級的依依從學校回來後,交給了媽媽一封告狀信,老師在上面寫道:依依今天很不尊重人。

依依帶著怨氣說,老師讓她不要在手指上玩弄鉛筆,因為筆尖朝上,弄不好會戳到自己的臉。

她皺著眉頭和老師頂嘴:我只有把手抬到這個高度,鉛筆才會戳中自己的臉,何況我沒有那麼傻。

結果,老師沒收了依依的鉛筆,還把她的名字寫在黑板上公示批評。

媽媽並沒有訓斥依依不聽話,而是說:“老師沒有意識到當眾批評你會讓你覺得丟臉,而且她竟然蠢到相信你會用鉛筆戳到自己。但是,當老師叫你停止時,原因不重要,你需要停下來。”


多少中國孩子,明明父母雙全,卻是情感孤兒



媽媽的理解讓依依放鬆了一些:“我是想好好解釋的,可她弄得我那麼沮喪,還拿走了我的鉛筆。”

“你一定很難受,但你想想,老師班上那麼多人,她肯定沒有辦法像我們這樣交談啊。在學校,老師讓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這點很重要,你能答應媽媽,不和老師頂嘴嗎?”

“嗯,好的。”

真棒,如果按照老師說的去做,你永遠不會有麻煩的。如果你覺得不公平,你可以回家後跟我們抱怨,但作為一個學生,尊敬就意味著你配合老師的要求。”

當孩子產生情緒,這位媽媽選擇去建立情感連接,並接納這些情緒感受。同時,她還教會了孩子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喬尼絲博士說:當你盡全力去做了,孩子會以另一種方式來愛你和感激你,因為他們能夠感覺到你理解他們,能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給予支持和幫助。

最後,想送大家一句書裡的話:情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它既是一段關係的黏合劑,也是使其燃出燦爛火花的燃料。

當你為人父母時,你越關心自己、愛自己,越理解和重視自己的情感世界,你就能越關心、愛惜、理解和重視孩子和他們的感覺。

喬尼絲說,這是你能做到的最有成就感、最積極有愛的事蹟。

當你體會過這過程,你的孩子會變成最好的他們,你也會變成更好的你。


多少中國孩子,明明父母雙全,卻是情感孤兒



圖源 | 《高護木的規矩》、《母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