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品讀第十天——人要保持一顆謙卑心


道德經品讀第十天——人要保持一顆謙卑心


感悟: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有時候人到了一定階段,會自以為自己已經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在某一個領域做到了頂尖,幾無對手了。

殊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也許我自以為知道的,在別人眼裡,僅僅是滄海一粟而已。

年輕時,尤其容易會有這種想法,現在想來,當時的自己如此幼稚、如此狂妄。

現在知道,人要時時保持一顆謙卑心、懷疑心,隨時能接受別人的不同意見,隨時反省、接受、調整、學習,令自己能夠再上一個臺階。

當然,這也是從年輕稚嫩走向成熟通達的一個必要階段,沒有人可以跳脫這個階段。

只是,早些明白這個道理,能夠避免走更多“彎路”,避免讓自己陷入不堪之中。


道德經品讀第十天——人要保持一顆謙卑心


************************************

經文中,連續六個問題,發人深省,令人深思。

形神合一,能不分享嗎?

柔和溫順能象嬰兒一樣無慾嗎?

愛民治國能遵行自然無為的規律嗎?

清除雜念而深入觀察心靈,能沒有瑕疵嗎?

感官與外界對立變化,能保持寧靜嗎?

明白四達,能不用心機嗎?

************************************


道德經品讀第十天——人要保持一顆謙卑心

能夠做到讓萬事萬物自然生長繁殖,而不佔為己有,即使作為萬物之長而不主宰他們,幾千年前老子就提出了這樣的思想主張,了不起。

反觀現實,現在的人們,對於地球資源的掠奪,堪稱瘋狂:全球氣候變暖,南北極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野生動物一個個瀕臨滅絕;垃圾滿海,病毒肆虐……

人類以為是地球所有生靈的主宰,是地球上最為高等的生物。

這一次新冠病毒,在全球世界各地蔓延,這才發現,也許,人類並沒有那麼強大,小小的病毒,就已經把人類“打”得暈頭轉向了。

只是,人類的科學研究,基因、人工智能、探索宇宙,人類文明飛速發展,這列飛船已經“開到極速”,想要“剎車”,想要“慢”下來,想要與地球和諧相處,又談何容易。

人類之所以可以生存,很大程度上,要感謝地球提供瞭如此適應人類生存的環境。

沒有人類,地球也許可以過得很好,甚至更加生機盎然;

也許,幾億年過後,會出現更為智慧新的生物,他們面對著一個全新的地球,人類文明存在過的痕跡會不會消失殆盡,他們會不會像我們現在研究恐龍一樣,研究曾經在地球上的人類文明?

沒有地球,

人類還能去哪呢?

所以,不要想著成為任何人、事、物的主宰,大到人類地球,小到一隻螻蟻。


道德經品讀第十天——人要保持一顆謙卑心

[原文]

載營魄抱一①,能無離乎?專氣致柔②,能如嬰兒乎③?滌除玄鑑④,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⑤?天門開闔⑥,能為雌乎⑦?明白四達,能無知乎⑧?生之畜之⑨,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⑩。


大家好,我是拂塵記,寫日常感悟,聊親子日常,拂生活塵埃,感人間之愛。如果感興趣,可以加入我的圈子,我們一起來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