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詩歌和戲劇文學哪裡吸引您?

王平


詩歌和戲劇是中華文學的精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貼近人民大眾的生活,要多下基層,寫出通俗易懂的,歌頌人民英雄模範,先進工作者,生產者,陶冶情操,交流思想,奮發向上,所以,我們非常喜愛這種文學方式!


賀虹橋1958


文革結束後,

最先異軍突起的文學就是戲劇了。

戲劇的特點是幾千字,

就能演繹出一個深刻的故事,

這種藝術立刻吸引了我。

一般人讀不去的劇本,

我讀的津津有味。

莎士比亞的,

莫里哀的,

我愛不釋手,

戲劇是最高級的藝術,

其他的什麼小說電影電視劇

都比不上。

後來因為戲劇太深刻了,

所以戲劇就只好衰落了,

變得溫吞水,

使熱愛戲劇的人們離開了戲劇,

戲劇由一條大河變成了小溪。

我深深懷念戲劇繁榮深刻的年代。

可惜回不去了。


我說你聽你說我聽


詩歌和戲劇文學各有千秋!都吸引人!



孟小熹



高靜環


詩歌跟戲劇統屬文學藝術,但各自的表達方向不一樣,戲劇展示的是人與人的矛盾衝突,演繹人世百態,而詩歌重在抒發內心的情感,是詩人賦予詩歌的生命體現。對我而言,更喜愛詩歌。

一切皆可為詩,詩歌的價值觀是不因生活苟且而迷茫,不因心如谷底而失望,不因諷刺曬笑,而失去奮勇攀登的勇氣。詩人的文學造詣,我們旡法企及,但可以閱讀鑑賞,去看去感受生命中的美好。

在詩意的世界,我們跟隨詩人的意識,可以上天入地,漂洋過海。當我們閱讀詩歌時,希望自己活得精彩,也許我們一生都碌碌無為,但詩歌可以讓人著迷。沒有詩歌的人生,不能算完美的人生。


叢林一棵樹


共鳴與觸動。借用話劇《歷史系男生》的一段關於閱讀(尤其閱讀詩詞)的經典原文臺詞:

The best moments in reading are when you come across something – a thought, a feeling, a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 which you had thought special and particular to you. Now here it is, set down by someone else, a person you have never met, someone even who is long dead. And it is as if a hand has come out and taken yours.

戲劇也是一樣,這種觸動甚至會更強烈,因為不僅僅是在字裡行間找到那種似曾相識的極為私人的感動。戲劇是在舞臺上全方位展開的,而展開的方法因為更加具體,所以也可能與你的個人感觸有所出入,但是那種“有人懂我”的感動和觸動依然宛如觸電

  現在,一般將文學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等四種體裁,其中,詩歌是產生最早、歷史最悠久的一種文學體裁,是文學最初的表現形式。《詩經》,應該說,不僅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集,也是我國最早的文學著作集。中國的古典文學史,很大程度就是一個詩歌史。

  最早產生的詩歌,與樂分不開。主要是民間配以樂調的歌詞,所以,詩歌產生時,並沒有職業的詩人,它們的創造者是廣大的勞動人民。如《春秋公羊傳•宣公十五年解詁》中所說“男女有所怨恨,相從而歌,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詩經》中的很多篇章都深刻說明了這些。

  詩歌自產生以來,就是情感最突出、最集中的文學體裁,它與作者的情感緊緊相連。情感,是詩歌的靈魂,是詩歌的基本要素。《尚書•堯典》雲:“詩言志,歌永言。”《毛詩序》上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衷而形於言,言之不是故嗟嘆之,嗟嘆之不是故永歌之,永歌之不是,不知乎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白居易則說:“詩者:根情,苟言,華聲,實又”,又說:“大凡人之感於事,則必動於情,然後興于嗟嘆,發於吟詠,而形於詩歌矣”。王夫之說:“詩以道情,道之為言,路也;情之所至,詩無不至,詩之所至,情以之至”。他們所說的,不僅說明詩歌的靈魂在於情感,而且,也說明詩歌的創作是因情而發,或喜、或怒、或哀、或樂等等,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故作高雅。

  作為文學體裁的一種,同其它體裁的文學作品一樣,詩歌最基本的要素是語言。語言,是一切文學的最基本要素,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學,甚至沒有文化。詩歌,它的語言有自己的特色,就是精煉、集中,節奏鮮明,有韻律。

  一般情況下,詩歌的語言忌重複。但是,並不絕對,有時候,重複的語言不僅不會讓讀者覺得繁瑣,相反,會有一種更好的藝術效果。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這是一種藝術性的重複。絕大多數詩歌,則以語言精煉為勝,如大家喜愛的唐詩,多是精煉之作,惜字如金,特別是五言絕句,更是唐詩中的上品。

  詩歌的語言節奏鮮明。詩人馬雅可夫斯基說:“節奏是詩的基本力量之所在”,詩歌的節奏不是由作者隨意斷字、斷行而產生的,詩歌的節奏應該是產生詩歌時的情感節奏的詩化,是有根據的,有藝術性的,否則,會造成不好的效果。

  最後,詩歌的語言要求有韻律。這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詩歌的節奏性和音樂性。事實證明,好的詩歌,廣為傳唱的,多數人們喜愛的詩歌都是有韻律的詩歌,詩歌的韻律,是詩歌的生命力。上文提到的徐志摩作《再別康橋》,就具有明顯的韻律,讀了會給人很強的感染力,留下強烈印象。困此,不論詩歌如何發展,都不能拋棄詩歌的韻律,不能減弱詩歌的節奏感、音樂感。

  作為一種文學體裁,詩歌,產生於生活。一切藝術,都是生活的體現,離開人類生活基礎,無所謂藝術。詩歌也一樣,產生於生活、表現出生活。作為詩人,首先,是生活中的人,是社會的人。因而,詩人應該積極參與生活,走進生活中去,要熱愛生活,熱愛生命,走進各種角色,才能更好的創作。詩人還是一個特殊的個體,有自己的性格,有獨特的人生觀、世界觀,所以,詩歌就有不同的風格。另外,詩人,作為藝術家,應該具備特殊的洞察力、想象力,應該具備不一樣的胸懷和情感,能夠容納更廣闊的世界,甚至超越時代、超越時空。

  詩歌,是產生最早、歷史最悠久的,產生於生活,並以精煉、節奏鮮明、具有韻律的語言藝術性表現生活的,具有強烈情感的個性化的一種文學體裁。


羊鈦白


韻律讓人陶醉,


敦睦隨筆


年少的夢喜引我,詩詞,戲劇有什麼。當某一刻動心時,傻子一句話也會讓人淚流滿面。


默玄吟雷


詩歌


菩提有塵埃


源於生活,高於生活,豐富生活,引導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