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读中国历史033:周的第二次分封

你能看见多远的过去

就能看见多远的未来


释读中国历史033:周的第二次分封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清斌

欢迎你来到我的专辑,缤纷历史清清讲。

之后为了更好的控制东部地区,修建了东都洛邑作为东部中心,就是现在的河南洛阳,把殷商遗留的一些民众全部迁到洛邑严加看管,另外据测算,这里距离各个诸侯国大致相当,也方便各个诸侯朝贡。

这样西边以镐京为中心的西部地盘叫“宗周”,东部以洛邑为中心的东部地盘叫“成周”。还在洛邑派重兵驻扎,就是成周8师,师是军队的作战单位,具体我们以后在介绍。当时在镐京周边驻守的军队也才有6师,周代初期这14师是常备军,总兵力大约3万5千人左右。然后为了稳固周王朝的统治,周公姬旦开始了大规模的分封诸侯,是西周初期第二次分封诸侯,比武王时候第一次的规模大很多。这样,就逐步完善了周朝的政治制度——封建制。

分封的主要目的是把全国的土地进行分割,然后派驻自己的亲族和忠实于王朝的功臣,带领自己的部族武装建立地方政权,这样各个封国一方面作为中央的屏藩,另一方面也是把封国当作根据地,再向外扩张。

又以周成王的名义命令把殷商原来的首都附近土地和人民封给武王的小弟弟康叔,建立卫国。把商丘一带的土地和人民封给了投降周朝的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建立宋国。然后环绕这两个地方新建一批周王族姬姓封国。

这就是周代初期的两次分封诸侯,总共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有五十三个周王室的同姓诸侯国。这些主要是指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流域臣服于周朝的小的诸侯国还有很多,历史上就没有详细记载了。

后来周公摄政7年后,周成王长大成人,周公就把国政交还给他,自己回到臣子的行列里,向他朝拜。据说成王也曾经怀疑过周公姬旦要篡位,但在一次祭祀中,翻出来当年武王病重时,周公写的祭文里表明愿意代替武王接受上天降罪的心迹,才知道叔叔是真心为了国家的稳定才摄政的,才由衷的敬爱他。


好了朋友们,这一期的内容我们就讲到这里。


历史很精彩,历史很无奈

我是王清斌,让我轻轻的为您讲述缤纷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