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再富有,這3種“苦”也要孩子使勁吃,不然長大也沒出息

對於現如今孩子的教育方面而言,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就能贏在人生的起跑線上,提供給孩子最好的物質條件,所有的一切都必須是最好的,同時這些家長也不忘了自己學習更有意義的育兒法則,為的就是能換來日後孩子能有所作為。

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家長也會給孩子報很多的興趣班,特長課之類的,而且對於孩子的擇校更為重視,當然這一切就是希望能給孩子一個更高的起點。但是反觀,現在的社會中,以這樣的教育方式,培養出來的孩子反而不盡人意,即使家裡的經濟條件再富裕,有些孩子在成年之後還是一事無成,其實這樣的情況不管是在90後的這一代,又或是當下的這一代。所以說,錢對於孩子的教育並不是萬能的。

家裡再富有,這3種“苦”也要孩子使勁吃,不然長大也沒出息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記住,家裡即使再富有,也一定要讓孩子嘗一下這3種“苦”,不然長大也沒出息,也很難有成就。

第一, 吃閱讀的苦。

閱讀對很多不愛看書的孩子是痛苦,但是父母也要讓孩子吃閱讀的苦。

家裡再富有,這3種“苦”也要孩子使勁吃,不然長大也沒出息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個人書讀的越多,他的知識面越廣,能力就越強,內涵就越深刻。前景和格局將更廣泛,世界將更大。

閱讀能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認知、主動吸收知識,並積極運用這些知識開動腦筋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第二,吃批評的苦。

批評和自我批評是進步的良藥。可這服藥很苦,有良知的人才會多吃。

家裡再富有,這3種“苦”也要孩子使勁吃,不然長大也沒出息

沒有人一生不會犯錯,不忍心批評孩子,最終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心高氣傲,以自我為中心,這種習慣的養成會變成孩子成長路上的障礙,孩子長大後會成為“熊孩子”。

只有讓孩子吃批評的苦,才能讓孩子形成完整人格,在事業成功上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第三,吃挫折的苦。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挫折是人生必經的坎兒,讓孩子吃挫折的苦,能培養孩子失敗後再站起來的能力,讓孩子不管道路上有多少挫折,一步一步堅定不移地到達成功的峰頂,摘下成功的花朵。

家裡再富有,這3種“苦”也要孩子使勁吃,不然長大也沒出息

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說:“挫折對於孩子來說未必是件壞事,關鍵在於他對待挫折的態度。”

因此,明智的父母應該從小就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讓孩子從小就吃挫折的苦。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一流的父母造就一流的孩子!尤其在3-6歲的時候,是培養孩子優秀人格、優秀品德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重要時期,多數父母忙於工作,缺失了很多對孩子的陪伴和教導。

父母再忙我們也要抽點時間陪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有套繪本故事我最近一直在讀給孩子聽,分享給大家,尤其對3-6歲的孩子很有幫助。

此套全綵繪全套共10冊,有多名育兒專家聯合編寫而成,繪本中每一個故事都是經精心設計,從多個維度對孩子加以引導,孩子聽了後,可以更加的有自信、有毅力、有誠信、有愛心、有自律和有擔當。父母可以作為睡前小故事講給孩子聽,孩子也可以自己觀看書中生動有趣的圖片。

家裡再富有,這3種“苦”也要孩子使勁吃,不然長大也沒出息

這套繪本一共有10冊,分別是《我能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家裡再富有,這3種“苦”也要孩子使勁吃,不然長大也沒出息

繪本中的圖畫也是非常適合孩子看的,因為孩子對圖畫還是非常敏感的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這套行為習慣培養繪本應該可以幫到忙。

家裡再富有,這3種“苦”也要孩子使勁吃,不然長大也沒出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