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不歸化一些美洲、非洲的小球員,長大加入中國國家隊?

知心露姐姐


八哥看體壇,分享我的觀點:挑選美洲,非洲小球員入籍中國,現在還是不可取的。

曾經有過失敗的經歷

大連實德俱樂部沒有解散之前,曾經進行過類似的運作。他們在非洲喀麥隆選拔了幾十名有潛力的踢球少年,帶到了中國進行封閉訓練,比賽。剛開始他們的足球天賦確實給大家帶來了驚喜,在和同齡梯隊小球員的比賽中,他們出色的個人能力,讓他們總是能夠以大比分獲勝,大家都認為這些小球員將來會成為大連足球,甚至中國足球的希望,親切地叫他們“喀麥隆小獅子”。

後來情況發生了變化,非洲球員身上那種特有的散漫,隨意在他們身上越發明顯地提現出來,加上受不良經紀人的鼓動,以及受中國足球一些不良的影響,他們開始了一些叛逆的表現,甚至從訓練基地翻牆出去玩,給大連俱樂部和中國足球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俱樂部一氣之下,將他們送回了喀麥隆,只留下幾名資質很好的球員,有的留在大連隊,有的賣給了其他球隊,但在中國職業賽場上,他們卻始終沒有表現出高人一頭的能力,隨著他們漸漸在職業賽場上消失,購買小球員培養的方案在中國也就再也沒有人運作了。

可操作性不強

雖然美洲,非洲球員在身體條件,個人能力上都頗有天賦,遠遠超過同齡的中國球員,但他們的自制力也很差,無論在球場上還是生活中,更多的是一種隨性,散漫。這種性格和中國球隊強調的組織性,紀律性會有衝突,所以他們和教練,隊友會經常發生摩擦,會讓球隊內部不和諧。

而且非洲,美洲球員如果過早地進入中國足球,進行中國式的培訓,將會使他們那種與生俱來足球天賦被弱化。和中國球員天天訓練,接受中國教練的戰術思維和技術指導,他們一定會被這個大染缸過早地同化,失去他們應有的能力和原本能達到的高度,他們還是應該在適合自己的的足球土壤裡成長。

歸化成年球員才是正確選擇

和青少年球員的不確定性相比,成年的球員思維,心智都已經成熟,他們會對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他們的技戰術水平,個人能力也已經基本成型,我們可以挑選水平高的,能力強的,適合我們球隊戰術需要的,而且願意加入我們的球員。這樣的球員加入球隊,可以快速提升球隊實力,在長時間的中國生活,也會讓他們明確自己適不適合在這裡生活,願不願意為中國而戰。艾克森就是歸化球員的榜樣,在代表國家隊出戰後,他在場上的拼搏精神有目共睹,比我們的本土球員更努力,更著急。

總結:足球的發展主要還是應該靠青訓,培養大量的優秀年輕球員,有了豐富的人才儲備,科學的層層選拔,才能讓國家隊擁有強大的實力。現在我們的青訓水平不行,甚至說缺少真正去搞青訓的人,我們還是不要把國外的好苗子弄過來了,再耽誤了人家,我們還是等著摘果子吧!


八哥看體壇


足球歸化與"拿來主義"

有建議歸化一些外國小球員,長大後為國效力,鄙人以為,這種做法實不可取!

文學家魯迅在1934年就寫過一篇文章叫《拿來主義》,其中有一段話他這樣寫道:“總之,我們要拿來。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別國先進,我們要學習並借鑑,但決不是拿部照抄照搬式的“拿來",而應該是吸收其精華,去除其糟粕。文化如此,科學如此。比如中國的改革開放,我們引進吸收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及先管理經驗,兼收幷蓄,到如今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但如果不結合中國實際,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也不可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相反,還有可能違揹我們的初衷。

萬事皆通,體育亦如此。就拿一提起就讓人頭痛的足球來說,我們做了許多嘗試,結果都不能令人滿意。於是就有了"歸化"球員這一現象。按常理,體育無國界,一個國家的球員通過辦理合法手續而為另一國效力,於情於理本無可厚非,這應是建立在正常交往(如情感認同、婚姻家庭)的基礎之上。但如果其中摻雜著以金錢或功利主義因素,則這種做法的真實目的就令人懷疑。而一但利益鏈條斷裂,就一定會出現令人不快的結局,讓別人看笑話。

中國運動員在世界賽場上的表現有目共睹,我們的許多項目都處於領先地位,這足以說明我們這個黃色人種早已不是落後捱打年代的“東亞病夫"。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足球還是傳統意義上的亞洲強國,說明不是人種有問題,況且日韓與我們相似度極高,且他們的足球水平不僅在亞洲,既使站到世界足球舞臺上,也是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如今的中國足球苦不堪言,相關人士及有識之士仍苦苦尋找,試圖找到一條適合中國足球發展的道路。只是還沒有找到。於是乎就有了“歸化球員",有了足球的“拿來主義”。而正確的足球拿來主義,不全盤照抄照搬,而必須是科學的取捨、選擇性引進吸收,為我所用。

現在看來,中國足球的發展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快不得,急不得,更不能單單隻靠啟用一批歸化小隊員從小培養就能解決的。還有一個臉面的問題,很難想像,場上奔跑著南美的高鼻樑和非洲的黑皮膚的球員,代表著中國打比賽,十三億中國觀眾心裡會是一種什麼滋味。

再用發展的眼光看,中國足球總會有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那一天。期待那一天的早日到來!






礦野牧歌


“歸化”這個觀點看起來很美好,但其實很難做到如此。

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還是彆扭,不符合傳統觀念,想想,既然說是國字號的球隊,但居然全隊只有幾個是地道的中國人,其他都是黑人小哥,想想都覺得可笑 甚至可恥。

除此之外,我再挑一個我認為比較有意思的點來說吧。

說說時機的問題,放以前,歸化政策沒現在那麼精細,或者說嚴格的時候(想想國足那些歸化的糟心事),基本上也沒幾個人會想到中國籃球,足球要靠歸化來完成成績上的突破。

為什麼呢?

彼時的籃球足球,成績尚可,籃球自不必多言,姚明,王治郅,巴特爾三大移動長城時代,奧運會都拿了兩次前八,足以證明中國男籃的實力,在往前,男籃也是亞洲長期的第一霸主,現在嘛,差是差,不過還有阿聯這塊遮羞布在,總歸比足球好一點。


足球方面,90年代我們的國家隊依舊是亞洲一流強隊,02年打進世界盃,達到了頂峰,還記得那時候響徹大街小巷的口號嗎?中國足球走出亞洲走向世界!

放在那會,足球和籃球這兩個大項目,根本沒多少人會想去歸化,畢竟希望在明天,好比一支你認為有潛力的股票,在沒等到它飆升的那一刻,你捨得減倉,轉賣嗎?

以前時機不對,現在籃球和足球都沒落了,時機總歸來了吧?

別急,仍然不好,因為歸化小球員這一塊,總歸不是一件想辦就能成,想做就能做的事。

歸化美洲(主要是南美洲),非洲的小球員,一方面,你需要大量的資金,這筆錢誰出?在中國,培養一個球員的成本一年比一年高,一個家庭想出一個足球運動員,要付出上百萬的年薪,張玉寧他父親,為了孩子能有個好環境踢球,幾乎是傾其所有了,在市場化越來越開放的年代,老闆們投資足球始終還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像建業胡總這樣的畢竟是少數,而像他這種的老闆大多也不是如許家印那般家境平韓,無法動用大量關係,人力,財力搞歸化。

可以參考以前大連隊的例子

更何況,歸化跟需要時間成本,少則5.6年,多則十幾年,中超,CBA職業化也不過十幾二十年時間,誰等得起呢?

另一方面,即便歸化過來了一些足球苗子,你能保證他們的質量優良嗎?

歐洲比我們擁有更強大的青訓體系,與之相輔相成的是他們更為強大的球探系統,在足壇球員身價水漲船高的年代,他們早就未雨綢繆,早做打算了,好的南美,非洲小球員,在他們還沒踢上職業聯賽,或者說為國效力錢,早就被歐洲球隊挖去了(談不上歸化,但人才總會被提前挖走),於是乎,你可以見到,18年的世界盃冠軍,法國隊一半以上是黑人,傳統的南美強隊阿根廷巴西,整體實力下滑不說,尤其是巴西,風格已經快被歐洲足球同化了,靈動的巴西足球依然沒落。

因此對我們來說,想歸化也只能淘別人海選剩下的,比青訓比不過,比球探更遠遠不如,那這樣,還不如不搞,更何況,非洲人天性散漫懶惰,南美人更是快樂至上,你很難想象,這些小孩在中國這麼複雜的社會生活,一旦缺少管教和自制能力,他們究竟該怎麼辦?歷來嚴於律己的中國人這裡尚且如此糜爛不堪,更別說黑人了。

根據我看到的科普研究,其實黃種人的體育根本不比什麼黑人白人差,肌肉塊頭沒他們大,但是靈活,跑的沒他們快,但黃種人智商高,體質的問題學習過歷史的都懂,以後營養跟上了,慢慢自然會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