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掉一個孩子學習動力的方法,就是讓他拿“懶惰”作為藉口

張文宏醫生說,醫院再不開工,死於其他疾病的人很快就要超過新冠肺炎了。

企業再不開工,可能要面臨倒閉了,工人再不開工,家裡可能就揭不開鍋了。

群裡的媽媽們也紛紛吐槽說:學校再不開學,我就要被氣死了!

“網課的時間到了,還要老師打電話來叫醒。”

“上課了打完卡,手機放在一邊自己倒頭又睡過去。”

“老師都不知道講到第幾題了,他連練習冊都還沒打開。”

“更過分的開著電腦播網課,自己低頭打遊戲!”

……

比起那些五點半就起床蹭網上網課,頂著寒風在戶外學習的孩子,自己的孩子看上去真的特別不爭氣。

到了最後,家長們都會不約而同地說一句:要是他沒有那麼懶就好咯。

你不知道的是,懶,是你幫孩子找的一個最好的藉口。

懶惰的孩子正在享受懶惰帶給他們的好處

孩子為什麼那麼懶,為什麼不在意自己的成績,不在意自己的未來。

《自卑與超越》作者阿德勒在《兒童教育心理學》中提到了很重要的一點:

懶惰只是孩子緩解自己處境的一種手段。

他們總是把自己的無所建樹歸咎於懶惰。這樣一來,大家不會指責孩子愚笨;相反,孩子的家人通常會說“這孩子如果不懶惰,就沒有他幹不成的事。”相比於愚笨,孩子還是更喜歡懶惰的評價,這對於沒有自信的孩子來說無疑是很好的安慰。

對孩子來說,懶惰就像一個擋箭牌,把所有的失敗擋在門外,這樣大家就不會注意到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力不足。

如果,這時候孩子身邊的成年人還總是說他們:“你將來一定會一事無成”或“你真蠢!”這些否定性的責備,孩子更會被深深傷害到。

懶惰也成了他們用來貶低自己天賦和能力的自我保護。

廢掉一個孩子學習動力的方法,就是讓他拿“懶惰”作為藉口

對這些孩子來說,“懶惰”就像一張保護網。

失敗了,有“懶惰”來保護他們,撫平他們因為失敗受到的挫折感。成功了,就會與之前的不作為形成鮮明的對比,讓孩子獲得極大的讚賞和成就感。

到了最後,我們會發現對這些“懶惰的孩子”無計可施,我們越說他懶散,他越無動於衷。

懶惰的孩子缺乏自信

孩子是沒有辦法真正判斷自己的能力,所他們對大人說的話總是深信不疑。

如果在孩子失敗後,父母生氣地責罵孩子,說他們不思進取、沒有前途、又笨又蠢、沒有用……再加上在學習上遇到的挫折,孩子會不斷認定這些語言和謾罵是正確的的。

所以,這些懶惰的孩子他們從來都不會努力。

因為他們在進行下一次努力之前就放棄自己了,把之前的失敗當成是自己無法逾越的障礙,當做是自己無能、愚蠢不如別人的證明。

所以,無論我們怎麼用金錢、物質激勵孩子好好學習,效果都是短暫且不如意的。更不要說,嚴厲的懲罰和言辭能對孩子起什麼作用。

因為再嚴厲的懲罰,也無法讓一個習慣懶惰的孩子成為一個勤奮的人。

就像阿德勒說的:

在兒童教育方面一個最嚴重的的錯誤就是,家長和老師對一個偏離正道的孩子做出惡劣的評價。這種評價無助於孩子的任何改變,相反,這種評價只會加重孩子的怯懦。

一個不會游泳的人,被人嘲笑後跳下河裡。

他們只是感覺自己的尊嚴受到了傷害,為了讓別人停止嘲笑才跳下去,但事實上他們並沒有因此學會游泳,也不會成為一個會游泳的人。


父母的支持和信任很重要

對於習慣懶惰的孩子來說,他們是很難在短時間裡就能夠重新站起來的。

讓孩子重新掌握自信,重燃對生活的熱情,需要時間,也需要父母的信任和支持。

  • 幫助孩子設定目標

阿德勒認為,雄心過大會更容易導致孩子失去信心。

目標過大,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達成,也不能通過簡單的幾次努力就完成。這時,孩子就會變得焦慮不安和不知所措。

如果他們不能及時地認識到真正的原因所在,就會使得他們變得沮喪,害怕失敗,害怕遇到挫折,因為這些失敗證明了他們的能力不足。

美國作家莫頓·亨特被選進教科書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講了自己小時候被困在半山腰中,上不去下不來。爸爸來了之後,把大山拆分成一小步,讓他先從腳邊的一塊塊石頭開始,一步步克服恐懼,成功下山的故事。

此後,我生命中有很多時刻,每當我遇到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或者一個令人畏懼的情境,當我感到驚慌失措時,我都能輕鬆應對——因為我會想起了很久以前懸崖上的那一刻。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遙遠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對輕鬆容易的第一步,邁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這樣體會每一步帶來的成就感,知道達成了自己的目標。

每個孩子的成長路上,都需要有一個引導他們學會“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父母。

這樣他們才能對自己、對目標有更清晰的認識,才懂得如何跨越一座大山,達到一個遠大的目標,不會因為遠大的目標失去自信心。

  • 你對孩子的態度很重要

孩子一旦被剝奪了對未來的信心,他們就會在現實中退縮,就會去追求生活中一些無益和無用的東西,以此作為補償。

如果這類孩子突然出現了轉變,大概率是因為周遭環境發生了變化。

比方說,這個孩子偶然取得了某一項成功,或者他換了老師,與原來嚴厲的老師相比,新來的老師態度溫和,十分理解他,還推心置腹地與他談話,他有了新的勇氣,那剩下不多的自信又增長了起來。

經由這樣的外部刺激,孩子會突然變得勤快。

我們必須要記得,孩子如果不犯錯誤,兒童教育就不可能,也毫無必要。兒童的錯誤如果是天生註定的,那我們也不可能教好他,或者是改善他。

廢掉一個孩子學習動力的方法,就是讓他拿“懶惰”作為藉口

如果父母面對孩子的失敗反應強烈,孩子也只會更加害怕失敗。

一旦失敗了,孩子不僅要承受來自失敗的挫折,還要面對父母強烈的責備。慢慢的,孩子寧願什麼都不做,也不要再經歷可能失敗的事情。

孩子做得不好,不是永久性,它是短暫的、可逆的。只有學會正確地面對孩子成長的起起伏伏,我們才能以更好更幫助孩子。

  • 多鼓勵孩子,相信他們

來自父母的相信永遠是孩子失敗時最好的強心劑。

這樣的相信和鼓勵不是盲目地誇獎他們,是讓他們正確理解自己的能力、成功和失敗。

如果孩子在努力後仍然不見起色,這時,我們就需要向孩子解釋,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一下子就有收穫。就像種花一樣,只要持續不斷地施肥澆水,就會開出花來。我們也會通過持續不斷地努力,收穫最好的果實。

改編自真人真實的日本電影《墊底辣妹》講述了年級倒數的女高中生用一年半的時間提高分數,並考入慶應大學的故事。

故事裡好幾次主角想要放棄,學不下去的時候,是媽媽、老師、身邊好友的信任,讓她重燃鬥志堅持下去繼續努力。

廢掉一個孩子學習動力的方法,就是讓他拿“懶惰”作為藉口

用一種友好的態度去激發和鼓勵孩子,讓他們相信他們能夠通過勤奮、練習以及毅力和勇氣來獲取他們一直嚮往著卻還沒有實現的一切。

我們父母也要明白,持續多年的成績差是不可能在一兩週內就能提上去的,不過最終成績是可以上去的。

正如詩人維吉爾說的:“我可以,是因為我相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