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2js
支付寶的“相互保”,可以認為是支付寶對保險產品的一種大膽嘗試、大膽探索,而從9天破千萬人的參與度來看,受歡迎程度還是比較高的。受此影響,因其准入門檻不高,有利於普通人,或經濟能力不強的人參與其中,還是造福了不少的群體。但是,因相互保的保額不高、雖然門檻很低,但因涉及到費用分攤,幾個月下來,仍可能會牽涉到一筆費用,雖然是小數目,但長期下來還是需要好好盤算一下。此外,在實際情況下,相互保有著商業保險的部分作用,但未必可以取代商業保險,尤其是重疾險,而費用攤分模式以及參與者眾多,難免會存在渾水摸魚者,且保額不是特別高,對部分有需求的人群來說,還是不足以滿足相應的需求的。
郭施亮
餘額寶顛覆的是銀行的活期存款,讓大家的活期存款也能享受到接近定期存款的收益率。如今的“相互保”,肯定談不上顛覆整個保險行業,但它可能顛覆保險行業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險種——重疾險。
這些年重疾險是保險公司重點發力的業務。2010年~2016年,國內健康險保費收入從691.72億元迅速增長至4042.5億元,增長超過480%,而健康險當中,又有九成左右是重疾險。
“相互保”瞄準的就是重疾保障,相比保險公司賣的重疾險,“相互保”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一是“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我們都知道,保險公司收到的保費,大致分為三個部分:成本(比如真正的賠付、稅費等等),保險公司的利潤,保險經紀人的佣金。“相互保”只有10%的管理費,沒有保險公司的利潤+保險經紀人的佣金這兩部分,理論上是可以為投保人節約很多資金的。
二是,“相互保”是實際花了多少錢賠多少錢,真正做到了“零浪費”,而保險公司交的保費是固定的,不管你有沒有生病,都得交下去。
三是,“相互保”進入和退出都很靈活,保險公司想要買保險,流程比較長;如果要退出就更麻煩,之前投入的保費只有部分能收回來。
毫無疑問,相互保這種模式會搶走保險公司很大一部分重疾險的生意。試想一下,如果相互保最終人數突破5000萬,那麼就是保險公司少了這5000萬人的生意。
但是對小孩兒來說,仍然是現有重疾險划算,因為現有重疾險對小孩收取的保費是比較低的,而且保障的額度和期限都更長;對中年人來說,相互保只有10萬的保障額度,顯得並不是太充足。
孔方財經
相互保是個好東西,顛覆了一般人的認知。
加入相互保的人,都對風險有一定的認知,懂得當風險來臨時需要轉移。
僅有相互保,會有以下幾種情況:
四十週歲前岀險,獲得三十萬的保障;
四十週歲至五十九週歲岀險,獲得十萬的保障;
六十週歲或以上岀險,沒有保障。
自己評估,我將會在哪一年岀險?
四十多歲了,只有十萬的保障,有點低了,多買一份吧,怎麼保險公司要我這麼多的錢呢?還是馬雲實在;
五十多歲了,馬雲保不了我幾年了,我還應該不應該再買一份其它保險公司的保險呢?買!什麼,不賣給我?除非體檢完沒事才準買?你有病嗎?沒事我買什麼重疾險?
相互保不好嗎?好,當然好啦!只不過有侷限而已。
在配備了終身重大疾病保險的基礎上,本著“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理念岀發,加入相互保還是挺好的。
賴可儒13827574770
“相互寶”這種模式早在2016年,胡兄就曾接觸。那時候,恰逢在重慶參加微信公開課大會,認識了一些做互聯網的朋友,其中就有一位妹子,正在做一款新產品就是大病互助的公眾號平臺。
這種模式如下:每個人支付至少10塊錢,就可以參會,當然還有20、30等不同金額,額度越大,享受的保額就越大;若日後其中一名參保人員生重疾,就可以從參保總額中,獲得一定補償。當然作為參保人員,在首次支付金額,如10元,被某患病者消耗掉,有義務再補充10元,以確保資金池不枯竭。
這種商業模式,其實就是讓每個人交付小額金額,替遠在他方陌生人(參保人員兼患者雙重身份)付費;日後這個金額就是一個自己資金池,一旦金額被耗盡,有義務補足;這就是集齊全國人民力量,支援他人,一旦自己也患病,也將獲得類似的支援。
這種類型公司,在那段時間,冒出了很多。初聽起來,確實感覺這種模式厲害,以前總幻想,若全國人每人給我1塊錢,我就是億萬富翁;今天就被別人整出來了。
但細細想來,卻存在一個最大BUG:如何確保你不是圈錢?資金安全性誰來保障?這隻有背景、有實力公司有希望幹成,最好有國家的力量在裡面。
正是源於此疑問,我對這些如雨後春筍冒出來公司不感冒,甚至還對朋友圈一些朋友轉發相關鏈接,進行勸解。
這樣又過了兩年,以前類似公司,已經銷聲匿跡,當年認識互聯網朋友,也早沒有聯繫,直到上月清理關注的公眾號,才發現之前她所做的那個平臺早在2017年就改名,成為一家銷售化妝品平臺。
今天,阿里又開始推出“相互保”,基本和以前模式差不多,無非就是芝麻分650及以上的螞蟻會員可以0元加入,更重要是阿里,相比之前那些小公司,確是巨無霸。
此外,騰訊也推出一款微保互聯網產品,真心期望他們能夠成功,以互聯網思維,作為一條鰱魚,攪動傳統保險市場,讓生病不再是噩夢,那才是國家之幸,人們之福!
胡兄財觀
支付寶“相互保”9天破千萬人之說有一點誇張,它能不能顛覆保險行業還有待觀察。估計困難重重,否則保險公司都要倒閉,“銀-保-監-會”不會聽之任之。
最近支付寶推出了一款重大疾病保障產品“ 相互保”。只要芝麻分650及以上的螞蟻會員可以0元加入,先享受100種大病保障。他人生病時,再參與費用分攤;保戶自己生病時,也有眾人幫忙,一次性領取10萬或30萬的保障金。
然而,“ 互相保”只能是一個時尚,實際意義不大。 因為支付寶只是一個網絡賬戶,沒有任何擔保,網站登不上了,賬戶裡的一切也就受到限制。如果數據丟了,也沒有實體門店的售後給你找回。所以支付寶成不了銀行,“ 互相保”自然也成不了保險公司。
因為“互相保 ”的人數上限目前也是未知的,後面能否有足夠資金兌付也是未知的,支付寶的這個活動並沒有詳細計算。但是僅僅提供一個通道,就賺取10%佣金。這樣的錢來得太快,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會對其兌付賠付能力表示懷疑。
傳統保險公司的每個險種都計算過,基本能保證賠付,不會出現無法理賠的現象,而支付寶的“互相保 ”,是沒有這種數據的,因為上不封頂,所以最多隻能算保險業的補充。
螞蟻金服前期推出的“好醫保住院保險”,由在香港上市的
眾安保險承辦。流程基本參照正規保險公司的規則,倒具有較強的可信度。一家之言,僅供參考。歡迎新朋友,感謝老朋友!
陸燕青
我認為不會,只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首先,我並不同你你所說的“顛覆”,也別拿餘額寶做為先例,連馬雲都只是說“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雖然到現在這句話的出處時間地點我都沒找到),從來也沒說過顛覆,而且餘額寶也沒有顛覆誰,餘額寶只是一種貨幣基金管理方式,推出於2013年6月,而銀行很快就推出了類似的產品,比如中國銀行2014年2月推出中銀活期寶,從功能等方面幾乎沒什麼區別,差的僅僅是消費功能,你能說支付寶顛覆了誰?我認為說引領金融科技潮流比較準確。
其次,在我另一個問答裡我開玩笑說,借錢不稀奇,但如果有人能做到能向1000萬人每人借100元,可能只有馬雲能做到,這不就是支付寶或者餘額寶嗎,同樣道理,支付寶“相互保”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物,遠了說這是一種傳統的民間互保方式,10個人每人出10塊錢,誰家有事急用錢從這裡出一部分;近了說“水滴籌”這樣的平臺比它早出現好幾年,大家出錢(捐款集資)幫助解決醫療費用。但是支付寶“相互保憑藉著網絡第三方支付平臺,或者更準確說支付寶這個大平臺,有馬雲這樣的公信力、號召力超強的大佬的背書加持,才會有如此的規模,引起如此的關注,每人每次平攤的少。
最後,為什麼我說是一種補充呢?因為第一他對於沒有大病保險的人是個福音,不需要繳費很多年也不需要很多錢就能得到幾十萬的保障;第二,提供的額度未必夠用,根據說明,初次確診疾病不滿40週歲的才可以領取30萬元保障金,40-59週歲只能領取10萬元保證金,到了60週歲以上就退出互保了,無法領到保障金,還是有一定的侷限性的;第三,現在的大病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最高30萬的可能真不太夠,而且這不含住院等費用,就連支付寶也認識到這一點,配合“相互保”的,還有“好醫保”,就是投保了“相互保”還有個升級計劃,所謂黃金搭檔、全面保障。
當然,支付寶“相互保”的出現對於我們老百姓尤其是缺乏必要醫療保障的人是個福音,支持馬雲,感謝馬雲,希望他能再接再厲,繼續推出造福老百姓的項目。
鑫財經
剛才才看到某保險公司保費收入4500億而賠付230億,其中有大部分因為全民看不懂的複雜條款拒絕賠付的,所以完全不得民心讓人反感。而相互保性質完全不同於傳統保險,雖然要收管理費但是省卻了巨大的代理費,所以如果要賠付230億的話收取的保費會遠遠遠遠遠遠低於4500億,這會讓曾經買保險的人覺得十公不划算而退保或者終止續保。然後相互保沒有必要故意設置那麼多的坑爹條款來拒絕賠付,會讓更多的人得到保障
所以,會不會顛覆是一目瞭然的事
當然了,利益牽扯太大,最終會不會因為動了別人的大蛋糕而發生變化就不好說了
物似人非73403251
支付寶的相互保產品是由芝麻信用,螞蟻保險和信美相互等合作的一款保險產品,加入成為會員之後,每個月有會員生病了,所需要的費用就是由大家一起平攤,每個人都會被扣費。
這樣的保險有自己的好處,好在創新的意義比較大,是一種新的模式,也實現了相互幫助的理念,但是也有自己的壞處,那就是可能運營和管理不成熟,可能會發生一些未知或者難以預測的事件對於相互保產生極大的影響,甚至可能終止這樣的保險。
目前已經有1166萬的人加入了這個相互保,而且支付寶也是在支付寶裡面不遺餘力地推廣,我估計相互保的會員數量可以達到4千萬左右。這麼龐大的數量的保險用戶很重要。
相互保和其他的保險有很大的不同,傳統保險是需要會員先付費,如果發生了符合保單上面的種類才可以完成賠付,也就是說先交錢後有保險,相互保則是先有保險後交錢,創新性大。
我認為這樣的相互保會顛覆很多的保險,比如車險等等,如果相互保可以成功運營,那麼未來還有更多的相互類的保險用於車險等保險。
小車點評
回答問題之前咱們需要先了解一下保險行業。保險的定義分為狹義和廣義之分:
廣義保險
無論何種形式的保險,就其自然屬性而言,都可以將其概括為:保險是集合具有同類風險的眾多單位和個人,以合理計算風險分擔金的形式,向少數因該風險事故發生而受到經濟損失的成員提供保險經濟保障的一種行為。
狹義保險
通常,我們所說的保險是狹義的保險,即商業保險。《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明確指出:本法所稱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
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從上面不難看出,保險作為商品屬性的產生是為了滿足消費者降低成本。支付寶推出的“相互報”滿足了保險的屬性。其模式和傳統區別在於類似於眾籌共享模式。共享經濟模式在博鰲論壇後也是一個熱詞。究竟是否可以取代傳統保險行業得從消費者保險意識,傳統保險業發展模式及支付寶“相互報“的發展模式來看。
無疑,保險業是一個暴力行業。近幾年國內消費者對保險的認識越來越深,促進國內保險業蓬勃發展,傳統保險行業每年都在增長。傳統保險公司唯一的增收是保險,而相互報只是支付寶鏈條上的一條,從這點出發,相互報完全取代傳統保險行業應該很難。
經濟觀察眼
不請自來!
記得看見一部香港錄像,忘記了啥電影,當提到保險二字。男主說了句“騙人的”記憶尤深。
映像中許多保險就像借錢,需要你買時候你是大爺,出險了索賠時候你就是孫子!保險公司想盡千方百計不賠,少賠!
加上保險類似傳銷走熟人路線的套路,名聲不太好,但是也離不了!
好了,書歸正傳。
剛開始看見支付寶這個保險的時候,有一股如沐春風的感覺,居然有這麼好的事情。
不要一分錢投入,就能享受到30萬的大病醫療保險。
支付寶真的是人民的支付寶!
但是我突然想到了以往這個籌那個籌的,好像也感受不到多大的好處,所以,就冷靜的看了看規則。
我決定不買。為什麼?
首先:繳費金額不確定。
說好的是每人每天不超過一毛,但是,你仔細算算: 單人0.1元的樣本,一千萬人按照概率大概有1000到2000人生病,保30萬。相當於每人每月出一百到兩百元買10萬到30萬的保險。 這樣子划算嗎?坐公共汽車,花一元,也要保幾萬。
我不是土豪,存存支付寶就是為了省錢。
不買的理由二:支付寶對是否患病的參保人員如何審核?假如真的患病了,後來因為乙肝,取消賠付那麼,對已經出錢的參保人是否不公平。 這點支付寶是沒有說明的。
更不想買的理由三:五十歲的人患病只報10萬。六十免談!這本身就是一個年齡歧視。和支付寶馬雲那些年解救普通百姓於水深火熱的口號是大相徑庭的。所以,覺得窩火。
最後一點,就是管理費10%這個水滴籌逗沒有那麼高?這裡就不多說了。大家自己想。
感覺最近支付寶變了許多
這個保險其實就是一個情懷,芝麻分650都是有素質有財的人士,信譽都非常不錯。不怕支付主動扣款,反正餘額都是有料的。
我想支付寶這樣做就是提出一種理念,向傳統保險宣戰。這樣做既提高了支付寶的知名度,又顯示了時刻關注它把老百姓的健康,另外就是做出了進軍保險的嘗試。
對於支付寶用戶,事實沒有什麼影響,隨時可以參加,隨時可以退出。夜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只是出了險,就看支付寶的了。
新事物我是支持的。目前,我只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