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重量級”中文試卷引來熱議,網友稱呼自己是個“假中國人”


國外“重量級”中文試卷引來熱議,網友稱呼自己是個“假中國人”

所謂“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現如今,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中文也在全球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世界上的孔子學院比比皆是,來到中國的外國友人不僅驚歎中國的科技成果,更被包羅萬象的中華文化所折服。許多外國的學校也將中文列入必考的科目,而學習中文,可就讓很多外國的學生都苦不堪言了。

國外“重量級”中文試卷

近日,網上流傳一張美國紐約著名公立高中富蘭克林·羅斯福中學的中文課期末試卷,整張試卷不過A4紙大小,只有四個考核部分,分別是同義詞、反義詞、造句和300字以上的作文。但不要說難倒了美國的高中生,許多中國網友見了題目都直呼“我可能是個假的中國人”。“僦居”的同義詞?大多數人連僦居的含義都不知道。“羈絆”的反義詞又是什麼?這些詞居然有反義詞?不知道外國友人寫中國的英語試卷,心裡會不會也浮起一大堆問號……

國外“重量級”中文試卷引來熱議,網友稱呼自己是個“假中國人”

美國記者來到校園門口,採訪需要學習中文的美國學生,學習中文有什麼感想?學生摸了摸額頭,“吐槽”道:“太難了這中文,學中文先有拼音,然後有四個聲調,這語言完全不一樣啊……”

看見這些情景,那些為英語六級、專四專八、託福、雅思等考試而日夜備受煎熬的中國學子,心裡可以平衡一點了。

言歸正傳,漢語的確在許多國家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這也反映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學校裡的學生需要學習中文,許多名人也都僱用了中文老師專門教授自己孩子中文,西班牙王室公主萊昂諾爾是個妥妥的“中文迷”,由此帶領了西班牙2.5萬人學習中文。在大多數世界的著名景點皆有中文標識,名牌店的店員也得學習幾句中文,以此來服務中國顧客。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憑藉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也能走遍全球。

國外“重量級”中文試卷引來熱議,網友稱呼自己是個“假中國人”

學中文需堅持

中國語言的博大精深,歷經五千個春秋的中國文化更是一襲華麗的長袍,蘊藏無數或光輝或苦難的歲月,語言的變遷、融合,更不知承載了多少光陰故事,自有獨特魅力,才吸引了無數外國人學習。另一方面,中國是個泱泱大國,人口眾多,在各方面的努力下,中國更是一躍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無數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國際地位的提升,也是漢語備受他國青睞的原因之一。

而中文的博大精深,也使之成為了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要學習中文,首先要學習拼音。現代漢語中有23個聲母和24個韻母,韻母還分為單複韻母、前鼻和後鼻韻母、特殊元音韻母,聲母和韻母也不是簡單地排列組合就能組成音節,這個基礎的關卡便難倒了一堆初學中文的外國人。

國外“重量級”中文試卷引來熱議,網友稱呼自己是個“假中國人”

漢語中的四個聲調,與多數外語的發音習慣都不同,外國人“籤前淺欠”傻傻分不清楚,需經過一定時間的練習才能掌握四個聲調。如果有幸跨過了拼音這一關,那麼恭喜,漢語意義的區分是個更大的坑。

與英語不同,漢語重意義,同一個字放在不同的語句中有不同的意思。例如“真”字,“你真好看”的“真”是“很,非常”的意思,“真真假假”中的“真”是“真實,確切”的意思。諸如此類,數不勝數。從單個的漢字也就是語素學起,到詞、短語,最後到句子,學習中文的路途簡直就是西天取經,非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不可,但下了決心學中文,可就要拿出非常人的毅力,堅持再堅持呀。

國外“重量級”中文試卷引來熱議,網友稱呼自己是個“假中國人”

如何學好中文,深入瞭解中華文化

那麼多外國人在努力學習咱們的中文,作為國人的我們,當然也不能落後。 要說的是,學好中文,培養對傳統文化的興趣,進一步說,要想“讀書破萬卷”,從孩子開始培養起很重要。家長在孩子身邊,儘量放下手機,與孩子一同閱讀書籍。若有條件,可在家中設置一個圖書角,擺上各種對孩子有益的書籍,鼓勵孩子讀書。再進一步,可以讓孩子寫下讀書的心得體會,讓孩子在閱讀中獲得思考,更能夠鍛鍊文筆。

從孩子跨入中學生時代,則更需學好語文,瞭解優秀傳統文化。平時要積累一定量的語文知識,保持閱讀和寫作的習慣。可以觀看有關的紀錄片,有空時走進博物館,感受歷史文化氛圍。有的人會選擇在大學時出國留學,如果對自己祖國的文化有較充分的瞭解,在異鄉也能保持一顆堅定的愛國心,帶著這種文化自信,乘風破浪。

國外“重量級”中文試卷引來熱議,網友稱呼自己是個“假中國人”

我也相信我們的國人會始終擁有屬於華夏文化底蘊的自信,勇往直前。

從各個方面,引領“中文潮流”

在國內,要真正引領“中文潮流”,國家除了在教育領域推出措施,還需有更多的努力。

近年來,央視推出一系列高質量的語言文化節目,《朗讀者》、《詩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國家寶藏》等,讓處在浮躁社會多年的人們感受到漢語慢文化的薰陶,人們一時間瞭解到了中國漢語,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紛紛跟著這些節目,走進中文這一長篇畫卷。

這是個好的開始,也說明了電視節目也可以把文化和娛樂相結合,讓大眾覺得這些高雅文化原來就在身邊,原來是那麼平易近人,並不是遙不可及,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在閒暇時靜下心去了解文化底蘊,享受片刻安詳寧靜。因此,國家有關部門應該從多媒體領域入手,再接再厲,從視、聽等各方面,打造更多高質量的文化精品節目。

國外“重量級”中文試卷引來熱議,網友稱呼自己是個“假中國人”

不僅如此,圖書館中應增加中文經典讀本,中國古代名著等書籍,供人賞讀。一些需要保護的古代作品,可以推出電子書。總之,讓大眾可以更大範圍地接觸這些作品。畢竟,國人自己總應當瞭解自己國家的文學作品。從圖書館這一社會設施入手,也是一條引領“中文潮流”的途徑。

只有在國內先引領人們熱愛中文,熱愛我們自己的文化,向外傳播中華文化的隊伍才會更加強大和自信。我們才更有底氣和膽量,對外國人說,看,這就是我們的中文。我也相信,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能繼續走過千萬年的歲月,生生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