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危機四伏!2天內連發3起!復產熱潮下,非洲豬瘟仍需警惕!

原標題:危機四伏!2天內連發3起!復產熱潮下,非洲豬瘟仍需警惕!

3月5號,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表示,去年全年共發生非洲豬瘟疫情63起,其中家豬60起,野豬3起。去年這個時候發生了12起非洲豬瘟疫情,今年發生了1起,同比發生的強度大幅降低。

非瘟危機四伏!2天內連發3起!復產熱潮下,非洲豬瘟仍需警惕!

話音剛落,近日,農業農村在3月12號和3月14號接連通報了三起疫情。3月12日,農業農村部接到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經四川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確診,在樂山市五通橋區冠英鎮查獲的一輛來自外省的生豬運輸車中,排查出非洲豬瘟疫情。查獲時,該車輛共載有生豬111頭,死亡7頭。

3月13日,農業農村部接到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經四川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確診,在瀘州市敘永縣麻城鎮查獲的一車外省違法調運仔豬中,排查出非洲豬瘟疫情。查獲時,該車輛共載有仔豬120頭,死亡12頭;經河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確診,三門峽市澠池縣洪陽鎮趙窯村某豬場從外省違法調入的一批仔豬發生非洲豬瘟疫情,該批仔豬共364頭,死亡252頭。

這三起疫情均是在跨省生豬調運的途中發生,農業農村部稱,疫情調查和追溯工作正在進行中。也就是說,疫情源頭目前並未調查出來。

全面復產形勢下,非瘟或將大爆發

目前,生豬供不應求,豬肉價格高企。為了緩解這一現象,近幾個月各有關部委及重點省區市,緊急出臺了許多政策舉措,圍繞養殖場戶不敢養等難題,採取“點穴式”治療。比如,加強疫病防治、疫情監控,提供必要資金支持、解決用地需求,生豬補貼、出欄獎勵、環保尺度分門別類、實事求是等。

為了趕上政策和豬價的東風,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散戶,都在緊鑼密鼓的籌備復產。

業內人士認為,現階段豬群存欄量銳減(易感動物較少),陽性豬肉的流通相對下降(傳染源減少),區域化大環境有所改善(切斷傳播途徑)等在一定程度不利於非洲豬瘟的傳播。再加上新冠疫情的疊加影響,道路封鎖、人員流動減少也進一步阻止了春節期間非洲豬瘟的傳播,所以現在復產階段性成功並不難。可隨著全面復產潮的來臨,非洲豬瘟勢必會再次大流行,藍耳病、豬流行性腹瀉也會較2018年更加嚴重。

根據最近發生的3起非洲豬瘟疫情來看,有兩例是從仔豬的調運中排查出來,這很有可能與當地的企業或個人進行復產復養相關。

“搶救式”政策,未觸及非瘟暴發根本

縱觀這些政策,大多還是集中在鼓勵養戶復產復養,以期儘快緩解市場擔憂,但對於非瘟防控的根本性解決方案少之又少。

這些措施對於快速恢復生豬產能很有必要,有的立竿見影,對當前產能明顯不足的養豬業起到了“及時雨”作用。不過,從養豬業長遠發展來看,還需要把“及時雨”下成一場透雨,針對養豬場戶最擔心的薄弱環節、針對產業鏈發展最致命的“短板”,也就是讓大家“談瘟色變”的疫病問題,一攬子解決,從根本上建立起更為完善嚴密的疫病防治監控治理體系。

這對養豬業健康發展至關重要。生豬疫病,是橫亙在養殖戶心頭最大的“梗”。無論大戶還是小戶,疫病皆為大敵。過去規模小、流通阻隔,疫病相對容易阻隔在狹小區域。現在,養殖規模越來越大,流通更為便捷,一旦發生疫情問題、質量問題,輕則損失慘重,重則滅頂之災。而且,養殖戶、養殖場、養殖企業很難依靠自身力量解決疫病問題,必須依靠政府部門建立防疫隊伍、加強檢驗檢疫和疫苗研發。

最後,您認為2020年非瘟會再次暴發嗎?

點擊下方“點我查看”,查看詳情↓↓↓

母豬保健的首選

肥豬增肥的首選

豬場圓環、藍耳病毒怎麼防控看這裡

豬場呼吸道的剋星您往這裡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