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融资资本下,阳光城如何让现金流管理不是纸上谈兵?

沉重融资资本下,阳光城如何让现金流管理不是纸上谈兵?

中访网财经(朱婷婷)尽管已经进入了三月,看着全球新冠肺炎确诊案例数量还在不断上升,大家都非常揪心。除了为疫情揪心,地产营销人还因为不能卖房而心急如焚。

为了卖房,很多房企都启动了线上营销中心。据中访网了解,招商为了打造线上直销平台,奋战了三天三夜,平台完成后火速上线。不得不说,地产人真的太拼了。

售楼处不开,焦虑的地产人不可能什么也不做,因为真的等不起。从短期来看,房企打造线上直销平台,首要考虑肯定是先动起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实现线上获客,为后期销售做准备。

据了解,在疫情的情况下,从2月2日开始,阳光城多次召开会议,也成立了小组每周通报资金情况,在公告中表示将从四个方面加强现金流管理。

第一、应收账款,包括银行放贷节点没达到的放款,销售到期/未到期的应收账款,集团加起来有305个亿,其中包括有大量受限监管资金,在积极争取宽松一点,包括一些销售的欠款、员工欠款等。

第二、加强融资安排。

第三、争取金融机构的债务期限能给与一定弹性调整。

第四、地价款的支付申请延后,2月正常应付74亿,西安和天津已经申请到明确的延期约50亿。

此外,阳光城集团基于微信小程序打造的阳光房宝,集团中165个项目上线,上线4天新增客户超过4万人组。据了解,自从1月27日以来,89.29%的阳光城客户,通过阳光房宝线上购房。

克而瑞数据显示,2020年1月阳光城新增货值约257.5亿元,位居房企新增货值排行前列。

收并购拿地一直是阳光城投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数据显示,2019年阳光城新增的3000亿元货值土储中,收并购项目的贡献超过一半,且这些项目主要位于广州、深圳、重庆、沈阳等核心一、二线城市。

近两年,除了“双斌”的加持,“高周转”的快餐模式+“盘盘维权”的质量问题,阳光城更是被打上了碧桂园追随者的标签。

在杭州,阳光城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房企。

一面是企业规模高速扩张,营销口号喊得响亮:「不管东风还是西风,阳光城的销售一直在冲锋。」

另一面是质量门频频爆发,多个阳光城项目被打上「盘盘都维权」的标签。

据公司2019年半年报,阳光城上半年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3.14亿元。看起来不算高,但是,资本化利息高达188亿,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的资本化利息为173亿,2019 年1-6 月份借款年化利率为 7.72%。

简单计算,公司上半年全部利息支出超过18亿,已经超过同期净利润15.4亿。

公司的融资成本要比同行几个大公司略高一些,利息金额也非常可观。

从2017年底,到2019中期,近2年时间里阳光城的土储规模只增长了15%左右,而这段时间阳光城的销售速度已经接近翻倍。今年中,阳光城的土储货值为5466.78亿元,也就是未来2年的销售支撑,并不算多。

也有人认为,房地产行业特点决定了高杠杆,但实际上这么高的利息就已经是财务状况非常糟糕了:一方面说明公司的融资渠道有限;另一方面说明公司的投资回报率不高,同样的钱为什么不去干点别的?

作为对比:万科借款年化利率为5.21%,资本化利息新增10亿,净利润193亿,利息占净利润的比例不足10%,公司负担起来非常轻松。

我们也可以这么说,房地产行业高杠杆没错,但是高杠杆应该高收益,像阳光城这种高杠杆低收益的,属于得不偿失类型。

去年,阳光城的净负债率为145.13%,同比下降37.09%,去杠杆效果明显,但这个负债水平依然处于行业高水平,需要进一步降低。在去杠杆和更大的发展机遇面前,阳光城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

2019年年末,阳光城迎来了一位新的独立董事——吴向东。吴向东身后的中国平安,作为多家房企的金主,对房地产热情正浓。

去年,吴建斌代表阳光城与平安信托签署了一份框架协议,拟就房地产项目投资、新型产业方向及其他资本项下投资开展全面合作,预计在2年内完成360亿资金合作规模。

在中民投撤出后,为了又大又强的发展目标,阳光城这场战役并不好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