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感動、講理和發脾氣,父母這樣管教孩子有害而無益

盧梭:法國十八世紀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他在《懺悔錄》第6章提到“我對他們只知道用三種對孩子不但無益往往有害的方法,那就是:感動、講理和發脾氣”。

盧梭:感動、講理和發脾氣,父母這樣管教孩子有害而無益

盧梭《懺悔錄》第6章節選

偉大的盧梭,在管教孩子方面也並非天才。他同我們廣大父母一樣,曾經試圖用發自內心的勸誡感動他們,用費盡心思的說教去改變他們,也曾經被孩子的頑固不化氣得火冒三丈。現在看來,父母在管教孩子方面都有著出自本能的“通病”。

但不同的是,盧梭不僅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只知道缺點所在,而不知道用什麼方法補救,又有什麼用呢?”,並嘗試去改變並最終取得了成功。這才是我們應該去學習的地方。

感動

回憶一下,我們是否對孩子說過類似的話,或試圖表達這樣的意願:

“爸爸媽媽辛辛苦苦賺錢多不容易,就是希望你能好好學習,將來出人頭地”

“你若不努力學習,對得起為你操勞付出的父母嗎?”

“你怎麼就不想想,……,你這樣做太令爸媽傷心了”

盧梭:感動、講理和發脾氣,父母這樣管教孩子有害而無益

理解先於感動

這些話在往往感動自己的同時,對於改變孩子似乎收效甚微,甚至弄得孩子無以言對,默不作聲。父母以為孩子被感動了、銘記在心了,而事實並非如此,這不過是傾訴者的一廂情願罷了。

這並不是說孩子不理會父母的苦衷,而是這個年齡的心智還不足以承載和內化這樣的感動。這會猶如一塊壓在胸口的巨石,要麼因敷衍認輸而選擇充耳不聞,要麼因無力反駁而選擇閉塞心門。久而久之,會影響孩子的表達、傾訴和自信,從而導致自卑和負罪感。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七情六慾。我們無法把自己的感受強加給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孩子。我們可以去引導和影響孩子,而孩子的自己感受最終來自於生活,來自於經歷,來自於觀察和體悟,而非“言傳語教”。

講理

父母多半都是講道理的高手,在這方面,孩子可能永遠不是大人的對手。但要論證一道思維縝密的作業題,父母有時未必能比孩子更聰明。以己之長,比他人之短,焉有不勝之理。

盧梭:感動、講理和發脾氣,父母這樣管教孩子有害而無益

講道理有用嗎

我們大人懂得那麼多的道理,尚且未必能過好當下的生活。還記得一則寓言故事,母親的一句‘你聽話,回頭給你肉吃’的戲言,父親回家後就把豬給宰掉了,敢問多少人能有這樣的智慧和勇氣呢?所以,道理講講容易,做到何其難。

道理應該是通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中自己學到的、悟到的,而不是用看似華麗而空洞而又無懈可擊的辭藻堆砌出來的。

所以,懂道理,還要會“講道理”,要結合孩子的日常言行、所思所想、理解能力去水到渠成地傳遞給孩子,而最好的道理是父母示範給孩子的。禮貌、誠實、自信、講衛生、愛勞動…,很多道理,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實踐去“講”給孩子。

發脾氣

我們都知道“衝動是魔鬼”,無緣無故地發脾氣是不理智的行為,尤其是當大人居高臨下對一個孩子大吼大叫時,本來就是弱者的孩子往往難以有招架之力。情緒的宣洩,無異於問題的解決。

盧梭:感動、講理和發脾氣,父母這樣管教孩子有害而無益

語言的冷暴力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聲高”。越是要發脾氣的(嚴重)行為,越是要心平氣和的(耐心)處理。你把孩子單獨領到房間,你凝重的表情,鄭重的語言,足以將問題的嚴重性傳遞給孩子,並留給他自我體會和反省的空間。

極具攻擊性的語言刺激和恐嚇,只會讓傾聽者感到失望、無助,急於逃離你這個“火藥庫”,而無助於有效地聆聽,更談不上溝通交流和達成共識。久而久之,會影響孩子的溝通交流,導致自卑和叛逆心理。

而更為嚴重的是,發脾氣的“無名之火”往往是觸景生情,不由自主、油然而生的,而後伴隨著懊悔和愧疚感,情緒會變得更加糟糕,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做到“不亂髮脾氣”可以從嚴格的自我暗示和剋制做起,當想法脾氣時,閉嘴、深呼吸30秒、抽身離開,給衝突一個緩衝地帶。慢慢你會發現,做到不發脾氣越來越容易,近而可以很好地掌控自己,隨之而來的親子關係會得到改善,問題也會得到妥善的處理。

盧梭:感動、講理和發脾氣,父母這樣管教孩子有害而無益

共同成長

盧梭:感動、講理和發脾氣,這也許是很多父母、老師、家長等成人管教孩子的共性,出發點雖是好的,但好心卻不一定事隨心願。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好孩子不是一天教育出來的,作為成年人,我們是否需要多點理解、多點耐心,更應該多點方法和智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