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樣東西,是他幸福快樂的基礎

明智的爸爸媽媽一定不會把孩子泡在蜜罐裡,養在溫室裡,讓他們多經歷,多磨鍊,激發出同情心、責任心和意志力,是孩子一生財富,是幸福快樂的基礎。

給孩子那麼多財富,不如給他/她一樣東西,是他幸福快樂的基礎

一個廚師讓小和尚去打油,說千萬不要灑了,小和尚手哆嗦,灑了。廚師大怒:告訴你別灑,還灑了!老和尚告訴小和尚,你再去,一邊看外面的風光有多好。小和尚說我不是打油的料,盯著還灑一半,看風光還不灑光了?老和尚說灑光也沒事,主要看看外面有什麼就行了。小和尚拿著油,開始看風光,春光真美,低頭一看手裡的油一滴沒灑。廚師盯著孩子的油,油灑了一半,老和尚關注孩子見識,手裡油一點沒灑,那是因為心態決定勝敗。路還是那條路,小和尚還是那個小和尚,心態不同,結果完全不同。小和尚按老和尚說的去做,不但得到好的結果,而且過程中有收穫,更鍛鍊了一種好心態。

給孩子那麼多財富,不如給他/她一樣東西,是他幸福快樂的基礎

今天的爸爸媽媽心態壞到了極點,給孩子太多的壓力,孩子一考試就說,好好考,考不好回來我揍你。孩子一考試就緊張,有個孩子說過去考試後是"單打",現在是"男女混合雙打",媽媽說你給咱們家多考一分,就給咱們省下三到五萬塊錢。自從我上學後,父親就變成了掙錢機器,我就變成了掙分的機器,我們家沒了快樂,變成了戰場。有的孩子因為成績排名在後而跳樓,重點學校很多時候發生這種現象,我們在乎的是孩子的結果,忽視孩子的過程,結果往往都不好。

給孩子那麼多財富,不如給他/她一樣東西,是他幸福快樂的基礎

都說現在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經受不起挫折,這是因為家長不給他們接受磨鍊、承受失敗和挫折的機會,只注意學習成績,根本不關心孩子的心靈成長。

給孩子那麼多財富,不如給他/她一樣東西,是他幸福快樂的基礎

其實對成長中的孩子來說,困難和挫折作為一種經歷,是最好的大學。

給孩子那麼多財富,不如給他/她一樣東西,是他幸福快樂的基礎

無論什麼人,只要他沒有嘗過飢與渴的滋味,他就永遠也享受不到食物和水的甜美,不懂得生活到底是什麼滋味;一個孩子,如果他沒有經歷過困難和挫折,就品味不到成功的喜悅,沒有經歷過苦難,就永遠感受不到什麼叫幸福。

近年來,挫折教育越來越引超人們的關注。讓孩子在艱苦的環境中,一洗養尊處優的習氣,磨礪堅強的意志,學會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和技能,培養他們的韌性、

給孩子那麼多財富,不如給他/她一樣東西,是他幸福快樂的基礎

和受挫後的恢復能力,從而使他們不僅學會從別人或外界的給予中得到幸福,而且能從內心深處激發一種自己尋找幸福的本能。這樣,他們才能在任何困難和挫折面前泰然處之,保持樂觀。這是人生的無價之寶。

給孩子那麼多財富,不如給他/她一樣東西,是他幸福快樂的基礎

我們做父母的,不願讓孩子去經歷苦難,總是千方百計地為孩子設計充滿笑臉和鮮花的明天。但是,生活是無情的,也許有千百種災難在等待著一個年僅幾歲或十幾歲的孩子,畏懼這些災難的人,永遠不會有幸福。

給孩子那麼多財富,不如給他/她一樣東西,是他幸福快樂的基礎

奧斯特洛夫斯基

奧斯特洛夫斯基曾經說過:"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上島嶼和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一帆風順長大的孩子,很難創造出生命的輝煌。

給孩子那麼多財富,不如給他/她一樣東西,是他幸福快樂的基礎

盧梭

盧梭曾經說過:"你知道用什麼方法可以使你的孩子不幸嗎?這個方法就是百依百順。"

所以,爸爸媽媽對孩子的過分嬌縱、百依百順,只會產生強烈的負面效應;媽媽爸爸無微不至的關懷,只能是讓你的孩子一次次地與能磨鍊他成長的艱難困苦、失敗挫折失之交臂,使得他們缺乏面對挫折並戰勝挫折的勇氣和經驗,一旦遭受到挫折,便會無所適從,一蹶不振。

給孩子那麼多財富,不如給他/她一樣東西,是他幸福快樂的基礎

巴爾扎克說過:"苦難對於人生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於弱者是萬丈深淵。"一個人受不了委屈,經不起挫折,害怕困難,是不可能面對未來競爭激烈的大幹世界的。哪位父母又能夠保證,你的孩子一生不會受到挫折呢。

明智的爸爸媽媽一定不會把孩子泡在蜜罐裡,養在溫室裡,讓他們多經歷,多磨鍊,激發出同情心、責任心和意志力,是孩子一生的財富,是幸福快樂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