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經常說這3個字,等於扼殺了寶寶的思考力!

在某視頻app看到一則視頻:

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媽媽在旁邊嚴厲的說:我數三下如果你再哭,就真的沒有NN喝了!在媽媽數到2的時候,孩子從撕心裂肺到啜泣最後居然開始呵呵呵呵呵傻笑。畫外背景音是一片笑聲。

想必用這種「數到三的辦法」約束孩子的家長,不在少數。但。它真的像看上去那麼有效嗎?

父母為啥熱衷這種教育方式

親子關係 | 家長經常說這3個字,等於扼殺了寶寶的思考力!

最重要的原因是:

它簡單粗暴,且能快速“解決”問題。

一方面,寶寶還小確實聽不懂道理,家長工作又忙,懶得說孩子,就想採取非常手段最快速的解決問題;

另一方面,小孩好奇心重難免做出讓家長出乎意料的事情,家長希望以此嚇唬孩子,給孩子起到一個警示的作用,避免孩子再犯錯。

它真的有效嗎?

親子關係 | 家長經常說這3個字,等於扼殺了寶寶的思考力!

的確,有些家長通過這種方法讓孩子變得特別聽話,但事實上,聽話的背後給孩子帶來的卻是一系列的傷害。
☆ 無法讓孩子真正認識到問題的所在
用粗暴的數到三的方式教育孩子,雖然可以避免孩子一時的犯錯,但是卻無法讓孩子真正認識到問題所在。

☆ 讓孩子喪失獨立思考甚至自主選擇的能力
強行用數數的方式給孩子灌輸一種做事情的對錯觀,很容易讓他們失去自主思考和選擇的能力。

這就會嚴重阻礙孩子自我潛能的發展,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一個自我判斷是非的標準,變得依賴、猶豫甚至唯唯諾諾。

這麼做,比數三個數更有效

親子關係 | 家長經常說這3個字,等於扼殺了寶寶的思考力!

比起數一二三的方式,講道理是更好一點的教育方式嗎?答案可能也並非如此

盧梭曾在書中寫到——教育孩子三個最無用的方法:講道理,發脾氣,強行煽情。

教育最核心的就一點:

用「行動」代替說教!

那麼, 應該怎麼做呢?

1.允許孩子適當宣洩情緒

有時候孩子哭鬧可能僅僅是在宣洩情緒,我們的作用,在於判斷孩子到底是需要一個建議還是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

2.分析事實而不是評判對錯

當孩子的做法不符合期待時,家長別一開口在就說“知道自己哪錯了嗎?”因為它雖然是問句,卻直接將自己放在了孩子的對立面。

孩子行為的對錯應該由他們自己來評判,而不是來自於家長的判斷。幫助孩子理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剩下的事情交給孩子自己。

3.用行動代替“說教”

將道理藏在生動有趣的情境裡,往往比直接講出來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所以,各位家長,別總對孩子數那三個數了。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我們只是陪她一程,而非將自己的思想,強加於孩子身上。

我們能做的,就是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光,讓他們在摸索這個世界時,幫助他們指引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