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觀妙觀繳,做宇宙公民,成宇宙之王,守護宇宙之心

今天說說《道德經》裡很重要的兩句:

常無慾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

欲是什麼?

首先,《道德經》不是普通的文字,是聖賢,也就是證道者書寫的。證道者書寫的文字,就像洋蔥一樣,剝開一層,裡面還有很多層。因此,我們在解說的時候會就著其中一層意思說,但我們心裡應當明白,同一段文字其實包涵了很多內涵。

這就是經書的特點,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所處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心境和悟性下,從中都能拿出來適合自己的那一層內涵。所以《道德經》開篇就說了“道可道,非常道”,所以僧璨師父《信心銘》說“言語道斷,非去今來”。

今天我們就說其中一種理解,並用儒家和佛家體系中相同的思想來共同闡述,把它說的清楚明白,在最後我還會提到如何在生活中實踐這兩句。

《道德經》:觀妙觀繳,做宇宙公民,成宇宙之王,守護宇宙之心

,指人的心念之微。人的念頭和呼吸很像,從我們出生以來,念頭如同奔馬一樣馳逐不息。哪怕我們自以為頭腦很清淨的時候,其實也有大量的念頭在我們內心湧動,只不過一般人的覺知力很遲鈍,因為覺察不到所以覺得自己好像沒在想什麼,其實念頭從未停駐過。

所以《西遊記》裡寫水簾洞,水簾洞的水珠就是在比喻念頭。佛家《解深密經》裡說“阿陀那識甚深細,習氣種子如瀑流”。這裡的“阿陀那識”即我們常說的“阿賴耶識”,即佛教所說的人心的第八識。第八識就像種子發生器,裡面儲存了我們自出生以來,甚至許多世的因果種子。我們的性格、我們的命運和我們一生的遭遇,其實就由這些種子所創造。

嘗試過打坐的人,都有體驗。平時好像沒覺得自己腦子裡念頭有很多,也沒覺得念頭轉換的很快,但是一坐上之後,天啊,怎麼腦袋裡飛來飛去的全是念頭,想停下來都做不到,而且轉換的極快。所以,其實我們以為我們是宇宙的主宰,真相是我們甚至無法主宰自己想什麼和不想什麼。

說回“欲”字。就像“蠢蠢欲動、躍躍欲試”這兩個成語表達的一樣,欲字形容的是“將動未動”的那個極為細微的時間切片,這個切片的厚度是無限的小。儒家、道家和佛家,把未動叫“性”,把動叫“心”,已動叫“意”或“念”,這基本是三家通用的概念。

那麼回到《道德經》中這兩句,“無慾”和“有欲”,講的就是沒有念頭和有念頭。而“有欲”則特指“正念”,即符合大道的想法,也可以理解成“道心”。而不能理解為“有慾望”。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很多人打坐學佛或學道,以為一味的守靜就可以了,其實是很大的誤解。佛家稱這種路子為“坐枯禪”,或者“磨磚作鏡”,道家則稱之為“修陰神”,做“鬼仙”,因此皆不提倡。

而真正的“無慾”,也就是無念,並不是讓自己成為“絕緣體”和一塊“頑石枯木”。而是於紛紛擾擾的念頭中不取相。儒家稱之“勿忘勿助”,佛家稱之“不壓不隨”,道家稱之“不愛不憎”。

那麼真正的“有欲”,其實就是在生活中,一天24小時,時時刻刻,心中提起“正念”。

佛家叫“正念”,要“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道家叫“道心”或者“真意”,道心要常存,要“常應常靜,常清淨”。

儒家叫“天理”或“天心”,“須臾不離”,一離了就不是天理、天心。

而真正做到這種境界,靠的並不是打坐,也不是折騰自己的思維意識,靠的是什麼我會在文章最後揭示。

妙是什麼?徼又是什麼?

其實“妙”和“徼”,對應了這兩句前面的“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妙,即無名,即無極,即先天,即真空。

徼,即有名,即太極,即後天(注:嚴謹的說,應為先天之後天,後天之先天),即妙有。

《道德經》:觀妙觀繳,做宇宙公民,成宇宙之王,守護宇宙之心

在道家,修行的根本是“先天真一之氣(炁)”,自始至終都圍繞這個修行。那麼,下手之初,就是要能清淨,一清淨,真氣就生。真氣聚集,最後產生元炁,這個是道家修行的入門過程。那麼核心就是能“靜”。這個靜,就是身心都要清淨,清淨到極致,就會“靜極生動”,從身體深處自動冒出來一股能量在身上穿梭,形成迴路,穿梭的過程中不斷凝聚強化自身。

而“妙”就是形容這個“靜極生動”的瞬間,所謂“妙”,是形容變化莫測、不可言說。道家修行者的入門標準就是以此為劃分依據。道家歷來用很多浪漫的語言描述,比如“一陽來複”,比如“月出庚方”,比如“活子時”,比如“冬至”。

而妙之後,就是徼。徼者,交也。陰陽相交,水火相濟的意思。這是動態的過程,凡是動的必然是陰陽相推才有動。否則孤陰不生,孤陽不長,沒有這個動。然而這個動又是和諧的,動中有不動。就像北斗七星的旋轉卻永不脫離北極星這個樞紐。

觀妙觀繳觀世音

關於抽象的就說到這裡。下面我們就從抽象層下降到現象世界去解說。

其實佛家儒家也在說“觀徼觀妙”。

佛家的觀世音菩薩,我們都很熟悉,卻少有人知道這個名字的內涵。

《道德經》:觀妙觀繳,做宇宙公民,成宇宙之王,守護宇宙之心

觀世音,又叫“觀自在”。所謂觀自在,就是用心關照內在如如不動的佛性。而觀世音則是用心傾聽四面八方眾生的呼喚。

觀自在是內修佛性,觀世音是外行佛事,一內一外,一虛一實,這不正是無慾觀妙,有欲觀徼麼?

六祖慧能師父在《壇經》裡這段話真是對觀世音菩薩名號,以及對老子師父“觀妙觀徼”的極佳註解:

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

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而儒家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其中明明德便是“無慾觀妙”,便是“觀自在”。其中在親民便是“有欲觀徼”,便是“觀世音”。明德是內聖,親民是外王。

說來說去,儒釋道三家總在說同一個東西。

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最後,上面的現象層的解釋仍然離我們的生活太遠了,怎麼內聖?怎麼外王?下面我就說說如何實踐。

對於所有修行者,所有追求真理的人,入門是最重要的。在道家,是搞定“先天一炁”,在佛家是“明心見性”,在儒家是“明明德”或者叫“格物致知”。其實這三者說的是幾乎同一個事情。以道家為例,就是如何產生真氣。

真氣的產生,有兩種方式:

無欲則剛

至愛則剛

無慾,就是在生活中,努力的減少私慾,做一個正直無私的人,做一個不愛不憎的人,做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

至愛,就是在生活中,努力的去愛每一個人,每一個生命。把自己當做宇宙公民,宇宙之王,宇宙興亡,是我份內的事。愛整個宇宙,為宇宙子民服務。

真正無慾的人,必然至愛。

真正至愛的人,必然無慾。

如果缺了其中之一,一定要好好檢查哪裡出了問題,其中必然有假。所謂“一真一切真”,“一假全都假”。

心能無慾,心能至愛,則你的呼吸,你的念頭,你的氣和炁,你的身體膚髮,你的骨髓血脈,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全都因此而改變。後面的路,自然有聖賢指路,高真提攜。

這是真正的修行入門,而不是打坐,也不是煉丹,更不是搞一些神神怪怪的東西。真理就是這樣樸實和平凡,它的神奇卻又超越一切神奇。

最後,以孟子師父開示的浩然之氣作為結尾,請注意其中的“至”字和“剛”字:

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問:“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道德經》:觀妙觀繳,做宇宙公民,成宇宙之王,守護宇宙之心

一鍋雖小煮天地,破迷顯正立真宗

諸子真言做寶鏡,離幻返真赴丹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