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杀人悬案?

那时花开人聚


历史上著名的杀人悬案有很多,英国的开膛手杰克、美国的十二宫杀手,都是臭名昭彰的连环杀人犯,他们一再挑衅英美警方,却直到现在也没有被破获。

但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太原奇案,因为这个案件非常之曲折离奇。

话说清末时期,山西太原有个卖豆腐的莫老汉,某天正在乐呵呵的卖着豆腐,忽然被官差抓了!

拉到公堂上,阳曲县令杨重民要他招认杀人之罪,莫老汉都懵了,我好好的做豆腐卖豆腐,杀谁啦?

一问才知,今早有人打水的时候,从水井里打出了一具和尚的尸体,身上穿着的衣服被人认出是莫老汉的。

莫老汉大呼冤枉,承认见过和尚,也承认他身上穿的衣服是自己的,但不承认杀人!

他说昨晚这和尚穿着凤冠霞帔新娘服饰来自己家投宿,住了一晚后用嫁衣换了自己的旧衣服走了!

和尚穿嫁衣!这种事儿谁听过?杨重民不信,准备判他死刑!

正在这个时候,有一对青年男女出现了,为其喊冤,替他想办法!

这姑娘是本地有名的富户张百万家的二闺女玉珠,自幼和曹文璜定亲,但曹家后来败落了,张百万就想悔婚另嫁闺女,可玉珠喜欢曹文璜,就约着他私奔了,准备去投奔曹家的故交交城县令陈砥节。

两人经过莫老汉的豆腐作坊时,也在他家住了一晚(。。。。。。感觉莫家的地段更适合开一个客栈),莫老汉同情他们,把自己的驴借给他们骑。

两人这次是回来还驴的,深信莫老汉的人品,不相信他会杀人。本来他们二人只是平民百姓,杨重民不会听他们的,但恰好此时陈砥节,也就是曹家的那个故交升官了,杨重民不敢不给面子。

于是重新提审此案,玉珠一看那嫁衣,呀,看起来怎么这么眼熟呢?好像是我自己的!

案件至此有了一个突破口,找到了玉珠的父亲张百万!张百万也喊冤,说出了一段隐情:

玉珠跑了之后,张百万以为她是跑到姐姐金珠家,当即带人去找,金珠神色惊慌的说妹妹没有来过,张百万不信,发现她卧房的大衣柜里好像藏着一个人,冷笑一声让家丁锁了衣柜扛起来就走。

回到家一看,妈呀,这里面不是二闺女,是个大胖和尚,而且还死了!老张是过来人,一想就知道大闺女这是偷情了!两个闺女都有问题,这事儿说出去不好听,他一咬牙,那就将错就错吧,索性给和尚换上二闺女的嫁衣,谎称她死了,准备停灵几日就埋了!

谁知第二天和尚没了,他也不敢声张。

那这花和尚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曹文璜忽然想起一件事来,他和玉珠回太原的时候,住了家客栈,那客栈老板酒后偶然说起杀过一个和尚,当时他以为老板是在吹牛。。。。。。难道真是他?世上哪有那么巧的事儿?

但就是这么巧!把那老板抓回来一问,和尚果然是他杀的!人很干脆,一五一十的说了来龙去脉。

原来,当初和尚在张百万家时是假死,缓过气来差点吓得真死,我咋穿成这样躺在灵堂里?赶紧跑吧,这事儿透着邪气,他不敢追究!

一跑跑到莫老汉家,用嫁衣换了莫老汉的旧衣服,悠哉悠哉的就走了!路上遇到一个漂亮的小娘子,调戏调戏,这种事儿他不知做过多少次,但这次踢到了铁板,小娘子的老公是个杀猪的,人们叫他“吴屠户”,哪见得了这个?提刀就杀了,人扔到井里。

杀人后两口子跑出太原城,在晋祠镇那块儿开了个客栈,曹文璜和玉珠恰好去他家投宿。

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事儿很巧很悬,剧本都不敢这么写!然而这又是真实发生过的,名列“清末四大奇案”,只能说,现实永远比故事精彩!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案二十多年未破,朱令1992年考取清华大学,1994年铊中毒,因离奇的铊中毒事件,导致全身瘫痪、100%伤残、大脑迟钝,几乎成为植物人,美好的人生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


1995年5月7日,北京市公安局开始正式立案调查。但在立案之前,在铊中毒确诊后的五一放假期间,朱令宿舍曾发生离奇盗窃案,朱令的洗漱用品丢失。铊是一种剧毒化学品,据公安局有关人士说北京市工作中需要使用铊和铊盐的单位只有二十多家,能接触到铊的只有二百多人。警方排除了朱令本人曾使用或接触过铊盐。

也就是说,嫌疑人的范围是非常小的。并根据清华大学女生宿舍的严格管理,进一步推断“朱令身边就有凶手”。 在1997年4月,正式立案两年之后,警方对朱令案件犯罪嫌疑人孙维采取了第一次突审。嫌疑人朱令同宿舍的同班同学孙维,被认为是唯一能够合法取得铊盐并且跟朱令接近的人,经过详细调查,警方将其列为投毒的犯罪嫌疑人。在被连续侦讯审问8个小时后,孙维被家人接回家。1998年8月26日公安机关宣布解除对孙维的嫌疑。



中毒至今,虽然经过多年的康复治疗,但由于铊中毒损伤的不可逆转性,朱令的智力、视觉、肌体和语言功能都没有得到恢复,留下永久的严重后遗症,朱令的生活根本无法自理,必须由年迈的父母照料生活起居。

在此前朱令爸爸接受采访时说:“这么多年来,支撑我们的力量是令令还活着。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我们就要让令令有质量、有尊严地活着。希望通过加强锻炼,令令能够慢慢好起来,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希望。”老人还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相关部门能够把关于朱令中毒案件的调查、会议内容、案情卷宗公开,让朱令事件的真相能够公之于众。



或许凶手在不久将来就会被抓到,也或许永远都抓不到,但凶手这辈子都将在良心的谴责中度过。让我们祝福命运多舛的朱令早日康复吧!


雁城流浪僧


(友情提示:看到这篇回答的最好不要去搜索案件相关照片,可能会引起不适!)


23年前的南大碎尸案,凶手仍逍遥法外!


南大碎尸案,又称“南京1·19碎尸案“或“刁爱青案”,案发于1996年1月19日,地点为江苏省南京市,受害人是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一年级女学生刁爱青。


1996年1月10日,刁爱青在南大附近的青岛路失踪。1月19日,一名清洁工在华侨路捡到一个提包,包中装有500多片煮熟的肉,一开始她还不知道这是受害人的,直到后来清洗肉片的时候发现有里面有3根手指!清洁工立刻报了案,后经警方搜集调查发现,为消灭作案痕迹,凶手将受害人的尸体加热煮熟后,切割成了碎片。



案发后,南京市公安部门立即开展了大规模搜查,并成立了专案组进驻南京大学,当时附近几乎所有居民都受到了盘查。直到案发之后3个月,专案组才撤离南大。但至今23年过去了,仍未找到凶手。


相比其他的杀人案,本案有几大特点让人毛骨悚然!


1、手段极其残忍

经过警方的统计,凶手将受害者杀害后,将尸体煮熟,并切成了2000多片!这种事情,只有冷血残忍、毫无人性的凶手才做得出来。


2、冷静得让人汗毛直立

经过法医检验,凶手在碎尸时,刀工十分精细,而且码放整齐,事后还将分别抛尸华侨路、水佐岗路以及龙王山,这种冷静让人听了都觉得害怕。


3、未留下任何证据

案发之后,警方多方排查竟然找不到任何关于凶手的证据,现在已经过去了23年,凶手仍然逍遥法外,想想这个杀人魔至今还活在世上,甚至可能就隐藏在你我的身边!


2016年,离案发已经20年,已经过了法定的追诉期,网上开始盛传:20年一过,就算知道凶手是谁,也拿他没办法了。这篇文章越传越广,后来警方亲自出来辟谣说:此案是公安机关已在侦查案件,警方必将依法追查到底,绝不放弃。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找到凶手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唯一的安慰是警方会追查到底,只能希望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有更先进的侦查技术和手段诞生,早日查出真凶,还受害者一个公道,也让穷凶极恶的凶手受到应有的惩罚。


卧闻海棠


看了很多人关于历史悬案的解答,古今中外数不胜数,但是,我今天说的,是近现代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杀人悬案,嫌犯至今仍在逍遥法外!

在我的认知里,南大碎尸案,是近现代史上罕见的杀人悬案,案发60年过去了,不能真相大白,令让唏嘘——南大碎尸案!

作案手法令人瞠目结舌,凶手作案手段残忍至极,是近现代以来罕有的杀人案件,而逝者是南京大学的大一女学生

据公开报道,受害人为南大成人教育学院一年级女学生刁爱青,受害人被切割成2000片以上,尸体被加热蒸熟。至今,案件仍未找到凶手。

先前写过一次南大的案子,但是这次看到楼主这个题目,就让我想起来这个经典的案子,希望嫌疑人能够在人生暮年投案自首,还天地以正气!

这里,就不详细说案子的始末,跟进一下本案的一些进展。

这不是一件普通的凶杀案,个人觉得是一个有手术背景的人,并且拥有超高的心理素质,还有一定的反侦查能力的惯犯。

2016年1月20日,公安部证实将继续追查此案,直至案件水落石出,而她的家人(父母、姐姐)也未见尸骨,警方表示案件正在侦办,但是父母已经老了,不知道还能不能熬到真相水落石出的时候

这个案子集各种情况于一体,难度非常大,可能我们都希望这个案子能够水落石出,真凶能够接受法律的制裁,但是,还能等多久,她的父母已经年迈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给孩子送终。

笔者看了很多的公开报道和贴吧论坛,都是一些模拟的文字,但是都经过警方排查以后,排除了是凶手的可能。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案子可以告白天下。

“刁爱青案”离我们并不遥远,这也是近现代史上非常罕见的个案,我们希望逝者安息,真相能够早日大白。

文/小小雪说历史,本文原创,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小雪历史微鉴


白银案、南大碎尸案、开膛手杰克以及著名的黄道十二宫杀手都有人提到了,老妖讲一个比较著名的国外的悬案,新西兰警察总署的耻辱:新西兰普克卡瓦血屋之谜。

新西兰普克卡瓦血屋(巨长预警)

普克卡瓦血屋之谜应该是新西兰至今为止最离奇曲折,一波七八折的杀人悬案。而凶手从岳父、十几年前的暗恋者最后甚至第一个进入现场的警察都被怀疑。

1970年6月的一个下午,普克卡瓦警察局接到一个报警电话

报警人是当地居民欧文.普里斯特,而请求他报警的是欧文邻居大卫·哈维·克鲁的岳父莱纳德.登勒。原来莱纳德去他女婿家时,发现女儿珍妮特和女婿大卫都失踪了只留下了两人18个月大的女儿在房子里。(经检查,幼儿健康良好,衣着干净,尿布干净)

探长休顿与探员约翰逊来到克鲁家发现,虽然是白天但是厨房的灯还亮着,还有未吃完以及变质的食物。

客厅地板上有血迹以及拖拽的痕迹,血液早已干涸凝固。还有大片的血污散布在摇椅及地毯上,更夸张的是墙上和天花板上都有飞溅的血滴,种种迹象都表明这里发生过一场极为惨烈的事情。

但是现场门窗完好,屋内也没有打斗痕迹。

随后警方与法医迅速增援,封锁了现场并进行取证。同时探长休顿让警员杰弗里斯带队对案发现场进行彻底的搜查。(8月份又进行了一次彻底搜查,为什么说明这点,这在后面比较重要)

首先是大卫岳父莱纳德的证词,他说上午(6月22日)接到谷物收购商的电话,他们想与大卫讨论下收购价格的问题,但是18日后一直联系不上大卫一家。于是莱纳德立刻到女儿家查看,敲门没人回应后,莱纳德用地毯下的备用钥匙打开房门,进去后被眼前的景象给吓坏了。

跌跌撞撞的跑到几百米外的邻居欧文家,在欧文的陪伴下,两人再次回到大卫家里,找到了18个月大的女孩萝切莉。随后两人就报警了。

探长根据两人的证词以及多方目击证据后,判断大卫一家遇害时间应该是在6月17日晚上,而根据现场的鉴定,确认两人极可能都已经死亡。

  • 萝切莉带来的疑问:5天时间内,谁在照顾萝切莉?因为萝切莉得到良好的照顾所以警方始终将珍妮特的亲人列入第一嫌疑对象。

血屋证人

关于血屋前期有几个证人比较重要,第一个是布鲁斯,他曾在19日看到大卫家前院有一个女人站着,他以为是珍妮特,实际是个陌生女人。

欧文的妻子,在案发当日曾经听到三声枪响,后来在破案的过程中还曾招待过探长休顿(这一点在翻案时很重要)

大卫岳父莱纳德谋杀猜测

在侦破的过程中,大卫的岳父是第一怀疑对象。

首先他的证词中有两个漏洞,第一莱纳德为什么不用死者屋里的电话立即报警,反而跑到几百米外的邻居家去报警?

第二,他发现屋中血迹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关心外孙女的安全,反而是跟欧文一起去之后又主动提出寻找萝切莉的去向与安全?

第三,根据警察的调查,莱纳德最近时不时到大卫家与夫妇二人共进晚餐,但是为什么在案发的这五天,莱纳德没有再登门也没有联系?

随后的调查中发现一件重要的事情,莱纳德的妻子梅登在4个月前去世,而梅登有莱纳德农场的一半所有权。原本梅登准备把这些平均分给两个女儿,但梅登去世前,忽然重立遗嘱,把这些全部给了珍妮特,而莱纳德疼爱的二女儿一无所有,这让莱纳德非常不满并多次抱怨。而且在警方的调查中发现莱纳德在17日晚上到22日的行踪并不确定。

休顿推测,莱纳德跟珍妮特关系变好,估计是想给小女儿争取一点利益,但是可能在谈判的过程中没有达成一致,所以莱纳德愤怒之下突袭杀死珍妮特与大卫。

这种情况也符合了现场没有暴力痕迹的状况,那布鲁斯见到的女人是莱纳德的二女儿海瑟么?经过布鲁斯辨认后,头发长度似乎不同。

关于莱纳德的嫌疑,在后来的发现中逐渐被洗清。珍妮特与大卫的尸体相隔一个月在怀卡托河北发现,当时身体上缠着电线(沉尸用),根据尸检,凶器是一把.22口径的步枪。

步枪子弹基座刻着一个数字标示“8”,而大卫尸体发现时,发现了一件重要的物证——用来沉尸的车轮轴。

而莱纳德并没有.22口径的步枪,车轮轴也不是来自莱纳德,那凶手会是谁呢?

追求者阿瑟托马斯谋杀猜想与百叶窗外狙杀理论

确定凶器后,警察将死者社会关系人以及半径5英里内的所有名下注册有.22口径步枪都收缴上来,进行验证。

最终经过排查锁定在两个人身上,一位是单亲妈妈露丝·艾瑞,一位是珍妮特上学时期的拒绝过的追求者阿瑟·托马斯大,但是两人都有不在场证明。

而对于枪支的最终测试也出现,阿瑟·托马斯的枪打出的弹头有特殊标志,这在复原的子弹中都没有(这点翻案与维持原判时很重要),暂时排除了阿瑟·托马斯,只剩下露丝·艾瑞,但是让布鲁斯认证时,发现年龄又对不上。

在调查中休顿的助手约翰逊提出了“百叶窗外狙杀理论”。原来约翰逊根据现场照片发现大卫家厨房上方的气窗完全打开,百叶窗被完全拉起,所以他假设了一种可能就是凶手在厨房外面,通过打开的气窗狙杀了大卫,然后迅速从后门地毯取出备用钥匙进屋内射杀珍妮特。休顿立刻安排警方进行狙杀模拟

而根据对车轮轴的调查,警方查出了幸好,找到了原主人谢特克里夫,经手人修车行老板拉斯姆森,最后的买主老托马斯(阿瑟托马斯的父亲)。

原来老托马斯经常找拉斯姆森修车,而拉斯姆森根据修理清单也回忆起确实曾替老托马斯替换了车轮轴,而且沉尸车轮轴的截断手法确实很像拉斯姆森。车轮轴与截断后的部件在老托马斯的儿子理查德·托马斯取车时带了回去

老托马斯跟儿子理查德确认后,让阿瑟·托马斯带约翰逊等警察去农场仓库查看。约翰逊在搜查第一个仓库时,果然找到了维修清单,却没有找到应该有的车轮轴。于是约翰逊没有搜查剩下的两个仓库而是跟阿瑟·托马斯要了他常用的.22口径子弹进行协助调查。

而且约翰逊还在聊天中发现了疑点,在第一次口供的时候,阿瑟托马斯表示曾经与大卫·克鲁夫妇一起吃过饭,但是在确认凶器是.22口径子弹时,阿瑟·托马斯就将自己的时间往前推移到前任农场主那。

于是休顿决定深挖一下阿瑟·托马斯。这一查不得了,诸多疑点都指向了阿瑟·托马斯。

首选阿瑟家的财政状况并不好,这与珍妮特家的情况正好相反;

其次休顿在查阅当地警事案件时发现,克鲁家曾发生盗窃案,丢失的都是珍妮特的个人物品,尤其是其中一把梳子,正是阿瑟托马斯曾经送给珍妮特的物品,但是在案发现场中,这把梳子又回到了克鲁家。

于是警方对托马斯农场再次进行搜查,终于约翰逊在上次的仓库中新发现了与沉尸车轮轴截断面完全相符的两段零件以及电线样本

还在阿瑟·托马斯的弟弟家中发现了与凶案子弹相同的子弹,并且子弹的弹头基座上,赫然刻着数字“8”印记。

这些证据都指向了阿瑟·托马斯,但还缺少与案件必然的联系,休顿在与警员无意的谈话中得知对大卫家的后花园没有进行过搜索,于是立刻安排再次搜索,终于这次在后花园的泥土中发现了弹壳(证物350),经过弹道鉴定专家内尔森的对比,确认这个弹壳是从阿瑟托马斯的步枪中射出。

三个证据,证明了阿瑟·托马斯是真正的凶手,那布鲁斯看到的陌生女人是阿瑟的妻子费雯么?经过指认,不是。

那究竟是谁?不得知,但是这不妨碍阿瑟·托马斯被判处终身监禁

结束了么?NO,最精彩的才开始

阿瑟·托马斯的第一次翻案

对于判决阿瑟始终坚持自己是冤枉的,阿瑟托马斯的父亲老托马斯坚信自己的儿子是无辜的,四处奔走,而对本案判决持怀疑态度的一位作家提供了援助。

他们请来著名律师维瑟重新搜寻证据并最终上诉,推翻了一审结果。

维瑟争取到让阿瑟的童年伙伴的巴尔的证词被法庭采纳(一审时因为两人是好友,法官认为巴尔不适合作为证人),推翻了检方提供的阿瑟前后口供不一致的情况,又用纱窗门的位置推翻了检方“百叶窗狙杀理论”。

而且维瑟指出死者岳父莱纳德曾指出哈维的椅子并不在应该在的地方,这说明凶手曾布置了现场。然后维瑟又拿出一个关键性证据,案发当晚是一个寒冷潮湿的大风夜,正常角度看打开的气窗等都是反常的状态,而且警方进行现场模拟时也是进行了十几次才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才成功完成,这些都证明一般人是无法在案发日的天气条件下完成狙杀,所以阿瑟是警察为了快点破案而冤枉的。

此时维瑟提出了另一种谋杀理论——珍妮特谋杀后自杀理论

即珍妮特与大卫的感情实际上并不美满,而是珍妮特经常受到大卫虐待,于是在案发当天晚上,珍妮特终于忍不住杀了丈夫。

在17日到22日这几天珍妮特让父亲莱纳德帮助处理尸体,而照顾萝切莉的自然是珍妮特,布鲁斯看到的也是珍妮特,只是可能因为阳光的原因,所以发色可能不太一样,而珍妮特在22日吞枪自杀。莱纳德回家之后看到女儿的尸体为了掩盖女儿杀人情况,不得不用同样的手法处理了女儿的尸体。

当然这个观点比百叶窗狙杀理论的文学程度差不多。

不过维瑟为了给阿瑟·托马斯翻供,在本次辩护中做出最大的成就就是找来犯罪学专家斯普罗特博士以及弹药制造厂代表,证明出了一件事,即在大卫·克鲁后花园找到的弹壳(64年的弹壳)与尸体中的弹头(63年的弹头)不是同一批次的!

那么会不会是新弹壳装旧弹头这种特例呢?(辩方坚持没有,这样才能为阿瑟翻供)

为此专家们对子弹底部的刻着的ICI深度进行了测试。由此爆发本案二审中最离奇的一幕,辩方与检方和第三方的监测数据不同以及警方最初弹道鉴定专家内尔森博士前后不一致的描述由此引爆双方调换证物的口水战。

法庭不得已宣布无限期休庭,然后新西兰警署组织了专门的调查组调查证物被调换的事情,然后所有的证物全部打包送到苏格兰场进行监测。

新西兰警署的调查结果是“不知道”,而苏格兰场的调查结果第一否认了阿瑟枪支射击时有特殊标志的事情(第一次鉴定枪支时,曾指出阿瑟枪支射击后会留下特殊的印记,辩方在二审时利用了这点证据)而且根据复原子弹膛线对比阿瑟的枪支的可能性更高。

第二就是检察官拿出一盒子弹,全部都是旧弹头配新弹壳。一整盒的特例让二审维持了原判。

阿瑟·托马斯第二次翻案

阿瑟托马斯的第二次翻案是由,一个叫亚洛普的英国人掀起的,他在血屋案件二审时对此产生兴趣,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后写了一本《超出合理怀疑》的书,在新西兰引发巨大的正义以及对警察总署的质疑。

这次在总理的指派下,案件再次进行审查。

在这次审查中斯普洛特博士用多年的研究结果证实了检方拿出的一整盒特例子弹的唯一性以及证物350弹壳不可能射出旧弹头。于是证物350不能成为杀死大卫夫妇的关键性证据。

那是不是要重新检测所有的证物呢?答案是不行,因为所有的证物在二审结束后就警长休顿按照程序销毁了。

由此产生了新的问题,证物350弹壳与珍妮特头中的弹头、大卫头中的弹头,这就是三颗子弹,与调查最初欧文妻子口供中听到的三声枪响相符合,但是现场却找不到除了证物350弹壳外的第三课子弹的痕迹。

于是维瑟律师认为这枚弹壳实际上是探长休顿与约翰逊为了破案合谋做的伪证以陷害阿瑟·托马斯。

警察约翰逊谋杀猜测

  • 休顿的疑点

在法庭上维瑟律师指出休顿的几个疑点

第一,休顿在警方模拟百叶窗狙杀理论后,没有当场进行弹壳搜寻,而是过了整整两周

第二,约翰逊在去托马斯农场时为了进行鉴定,跟阿瑟托马斯要了一盒.22子弹,但是没有登记数量

第三,还记得前面写着休顿在证实了百叶窗狙杀理论后问一名警员有没有搜过后花园,实际上在6月与8月两次搜寻中已经搜过后花园,但是当时为什么没有找到弹壳。

第四,欧文与他老婆曾在10月份听到两声枪响,看到休顿与约翰逊在克鲁家进行了试射。

第五,休顿在报告中一直写证物350是深蓝色,而在一审结束后才改口黑褐色。

在随后休顿讲述发现弹壳的经历以及证人的证词中,这段经历却成了三个版本,最终法庭裁定这枚弹壳是休顿陷害阿瑟·托马斯的栽赃。

  • 约翰逊的疑点与约翰逊谋杀猜测

维瑟打破了证物350后,又将矛头指向了沉尸车轴,认为这是约翰逊栽赃阿瑟的赃物。但是这根车轮轴是从埋尸地点打捞起来的,那怎么跟约翰逊有关呢?

首先约翰逊不仅从第一次就开始跟踪案件,而且从他提出百叶窗狙杀理论后,整个案件在约翰逊的种种突破下快速进展。

比如车轮轴及电线的调查工作以及在托马斯仓库中的发现车轮轴被截断的部分,比如发现阿瑟托马斯口供的不一致,比如拿到了阿瑟托马斯的.22口径子弹。

那约翰逊的疑点是什么呢?

第一,阿瑟如果真是凶手为什么没有完全扔掉车轮轴的残余部分,反而露出了一段,而约翰逊第一次搜查仓库时没有发现,第二次还是搜查已经查过这个仓库(一共有三个),还发现了证据?

第二,车轮轴

关于车轮轴从发觉到最后追查到阿瑟身上全部是约翰逊的成就,而且关于车轮轴的推测是这样一个过程。

老托马斯承认车轮轴都在自己的农场时因为他听理查德说零件都带回来了,而理查德是因为拉斯姆森说所有零件都在哪里,所以认为自己全部都带回来了,那拉斯姆森有没有可能说谎?

然而在对车轮轴的机油、复原情况以及与约翰逊带回的修理清单(复审时已经丢失)进行考证时,发现车轮轴名义上虽然属于老托马斯清单,但是实际归属无法确定,所以有人提出了“办案警员谋杀理论”

也就是约翰逊谋杀了珍妮特夫妇二人,但是约翰逊在1978年案件再次受关注的关键时刻去世了。每一个关键时刻都有他,如果警方深追下去也必然会得到结果,然而诡异的是新西兰警方没有继续追查下去!

总之最后阿瑟·托马斯坐了九年牢之后被释放了,但是真凶究竟是谁?至今尚未得知


妖鬼杂谈录


1968年2月23日周六凌晨,长途司机罗根结束了一次南部送货,疲倦的他想把货车送进苏格兰格拉斯哥市中心的车库,然后美美的睡上一觉,享受一个完美的周末。当他到达自己车库的大门时却按捺不住的发出了惊呼,在车库门前居然平躺着一具女尸!罗根屁滚尿流的打通警局的电话,十五分钟后警察赶到事发地点,一场震动英伦的连环杀人案遂告展开。

经过现场勘查,死者为女性,全身赤裸仰卧于车库门前,生前遭受过钝器惨烈的殴打,主要集中在面部和头部,整张脸完全破碎,致命伤为颈部窒息,现场未发现凶器,怀疑为皮带勒死。事发现场没能找到死者的皮包、衣服和手表,无法排除抢劫杀人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死者正处于经期,尸体腹部放了一张卫生巾,限于当时技术手段,同样无法确定是否遭到性侵害。

受害人身份也很快确定,家住距离事发地点不足20米的帕特丽夏·多克,现年25岁,职业为护工。据其家人称,她在周五夜间前往巴罗兰德舞厅跳舞,彻夜未归,父母本以为她在朋友家过夜,没想到居然在家附近遇害。走访邻居时警方得知在深夜有听到女性尖叫“别管我”,但无法确定是否是死者。同时警犬在两条街外的下水道中找打了死者的皮包,在案发现场附近找到了手表,但衣服一直没有找到。

苏格兰警方随即走访巴罗兰德舞厅,确定帕特丽夏在深夜离开舞厅,法医根据尸体僵硬程度判断,死者离开舞厅不久即遇害。更耸人听闻的是,死者集中在面部和头部的钝器伤居然是皮鞋踢打造成的。这起发生在市中心的谋杀案在苏格兰引起了极大关注,凶手实在明目张胆了些,但以当时的技术水平,这些证据根本无法锁定凶手,警方反复排查,却连个嫌疑人都找不出来,凶手如鬼魅一般消失在人群中。


1969年8月16日依然是周六,一名叫玛格丽特的女人到格拉斯哥警局报案,声称自己的妹妹杰米玛失踪。警方询问中了解,周五夜间杰米玛去了一家名叫巴罗兰德的舞厅,她是那家舞厅的常客。但是到了次日中午12点依然没有回家,帮她照顾孩子的玛格丽特想起一年前的案子,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赶紧跑来报案。

警方再次走访了那家舞厅,几名工作人员表示杰米玛确实来过,但在午夜的时候跟随一名男子离开了舞厅。这下不祥的预感同样笼罩了警察,他们赶紧询问男子的体貌特征。目击者的说法基本一致,这名男子身高180-190CM,衣着整洁,口齿伶俐,年龄约25-35岁,棕红色短发,有浓重的格拉斯哥口音,交谈中不时会插入《圣经》里的句子。看起来是个虔诚的信徒,待人彬彬有礼。

当天下午15:37分,杰米玛的尸体在马克科伦街一所废弃的建筑内被找到,她同样遭到惨烈的殴打,殴打同样集中在头面部,同样是被勒死。这次警方找到了凶器,她自己的长筒丝袜,并且确定杰米玛被性侵过。诡异的是杰米玛当时也在经期,凶手同样把卫生棉放在她的腹部。与第一案不同的是,凶手没有带走死者的衣物,但带走了她的皮包。

警察百思无解的情况下决定根据目击者的描述制作画像,并且根据画像在格拉斯哥进行全面排查,因为目击者均描述嫌疑人有浓重的当地口音。但是结果令人失望,没有符合所有特点的符合的人。他们又安排女警在那个舞厅卧底,依然一无所获,这个凶手仿佛根本没存在过。


第三起案件很快又发生了,1969年10月31日周五,一名夜间遛狗的男子在一座废弃公寓后面发现了海伦·托普克的尸体,依然遭受惨烈的殴打、依然被性侵、依然死于丝袜窒息、依然处于经期、依然被带走了手包、也依然在当夜去了巴罗兰德舞厅,这次卫生棉被放在了死者的左臂下方。


警方找到了不一样的证据,这次死者的妹妹是和她一起去的舞厅,她见到了那个神秘的男人,并且有过长时间的交流。神秘男子的体貌特征和之前目击者描述完全一致,这人自称叫约翰,但没有说出自己的姓氏。交谈中会熟练引用《圣经》的故事,但自称并非天主教或新教徒。令人怀疑的是他在交谈中声称“父亲告诉舞厅是产生罪恶的地方”“通奸是极致的罪孽”,又滴酒不沾,这些明显是清教徒的特征。

死者妹妹告诉警方,三人于深夜共乘出租车离开舞厅,20分钟后妹妹在男子的暗示下下车,本来以为姐姐会和男子共度春宵的,没想到却遇害了。被激怒的警方几乎将格拉斯哥用篦子梳了一遍,出动上百警力,收录了50000余份证词,并且带着海伦的妹妹辨别了300多名嫌犯,依然没有找到凶手。

不甘心失败的警察又安排了25名卧底,每周末都在那个舞厅蹲守,足足蹲了三年,还是一无所获。这个被称作“圣经约翰”的连环杀手再没出现过,似乎世界上根本没有这个人一样。这个幽灵一样的杀手逐渐被居民们遗忘,只是警方还是没有放弃,2007年另一名连环杀手彼得托宾被抓获,苏格兰警方突然发现这个人居然和“圣经约翰”的画像十分相似,而且活动轨迹也确实符合“圣经约翰”的作案规律。

就在警方觉得世纪迷案可以破解的时候,DNA鉴定给了他们当头一棒,托宾的DNA和现场采集的精液不符,无法确定是其本人,但不排除采集证据时间过长,存在失效的可能性。时至今日,这个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依然没法锁定,偶尔苏格兰发生恶性案件,还会幽灵一般的撩动他们敏感的神经。这个”圣经约翰“大抵上也就如开膛手杰克、黑色大丽花一样,变成世纪悬案吧?


历史吐槽机


民国特大谋杀案:军统头子戴笠之死,表面看似因飞机失事遇难,却有猜测说,他是被设计谋杀。

被谁所杀?死因若何?因并未公开,从而成为一件悬案。欲知详情,且听道来。

1.机毁人亡

1946年3月17日,南京上空大雨滂沱。此时,郊区岱山村附近,一架飞机忽然撞了山,轰隆一声巨响,随之腾起一团火球,倾盆大雨也未能浇灭。

村里有人冒雨去现场查看,见飞机已烧成残骸,还有若干烧焦的尸体。村民们不知发生了何事,个个人心惶惶。

两天后,一个爆炸性消息让全国目瞪口呆,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所乘飞机于南京失事,机上13人全部罹难。一时间,关于飞机失事原因的猜测,有各种版本,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2.失事原因

飞机失事后,军统立了案,并做了详细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据说是飞机被雷电击中而失控,然后撞了山。

然而,此结论难以经得住推敲。失事的飞机,是先进的美国货,为道格拉斯DC-47运输机,该机是二战期间美国主力机型,久经考验,其性能质量均列世界一流。

再者,戴笠是何等人物,其专机飞行员都经历过实战,驾驶技术自是首屈一指,怎会轻易失事?既然不是天灾,那就是人祸。

3.死于谋杀

关于谋杀的说法,亦有两个版本。

其一,是说蒋某人清理门户,除掉了戴笠。然而,此说法仅是猜测,缺乏权威的证据和资料支持。

其二,是说戴笠被下属马汉三所谋杀。欲说此事,还得提及一个人,就是掘墓大盗孙殿英。他盗掘了清东陵,为逃避惩罚而上下打点,将盗墓所得的九龙宝剑,委托戴笠送给蒋总统。


此剑极其珍贵,戴笠想占有,又怕担骂名,于是灵机一动,将宝剑交与心腹马汉三暂保管。然而,马汉三后来降日做了汉奸,暗将九龙宝剑献给了川岛芳子。

日本战败后,川岛芳子被捕,她又将九龙宝剑献给戴笠以表功,戴笠由此获知马汉三做过汉奸的事实,极为痛恨,决定除掉马汉三。

马汉三此时任军统北平站长,也非等闲之辈,他嗅出了危险,决定先下手为强。恰戴笠来视察,马汉三安排机要秘书刘玉珠全程陪同戴笠,暗将定时炸弹装于戴笠座机上,由此导致飞机失事。

4.结论

戴笠死后,马汉三和刘玉珠旋即被秘捕,不久即被军统秘密处决。这说明,马、刘二人与戴笠之死脱不了干系,且此二人被密裁,这从侧面印证了马汉三谋杀之说是成立的。


秘闻独家侦探


我来说一个北宋年间发生在山东登州的一起“谋杀亲夫”悬案。


山东登州有户人家姓刘,家有一女,名叫刘香兰,年方二八,长的貌美如花。这年春天,刘母病重,因家境贫寒,无钱医治。

邻村王家湾有户王姓人家,有一子叫王小六,年近三十未婚。原因太丑。王老爹听闻刘家情况后,就赶往刘家,表示愿意出资替刘夫人治病,但条件是将刘香兰嫁到儿子王小六。

刘香兰久闻王小六“大名”,心里十分不愿意,但母亲治病再不医治,恐将病危。左思右想之下,刘香兰咬牙同意了这门亲事。

刘王两家结亲后,小两口虽然生活不太和谐,但也算一直相安无事。转眼就到了秋天收割时节。有一天,天气太热,王家白天全家在家休息,傍晚时分,王老爹安排儿子儿媳趁着晚间凉快,去田里收割稻子。

到了晚上亥时左右,刘香兰突然哭着跑回家,脸上惊恐万分,大呼“杀人了,杀人了。”原来王小六在田间被人杀害了,身中十几刀,死状甚是悲惨。

王老爹在乡亲们的陪同下来到府衙报了案,府衙随即派了衙役前去勘察案情。王家湾近40年没发生过凶杀案,而王家也跟人近日无怨往日无仇,王小六更是忠厚老实。现场也没发现什么有用线索,衙役们一无所获。

就在案子陷入僵局时,村里传出了一个留言,说是刘香兰嫌王小六太丑,然后外边有人了,然后联合奸夫谋害了丈夫。

极美配极丑,本来就新鲜。出现命案后,此时出现“谋杀亲夫”的传闻,正好符合大众心理。于是三里加盐,五里加醋,就成了桃色大新闻,很快在整个登州引起了轰动。

本来是个不大的案子,但现在舆论滔天,再不破案,登州知府担心自己丢了乌纱帽。于是“顺应民意”,将刘香兰屈打成招,并判了死刑上报大理寺转呈宋神宗裁定。


大理寺复核案情时,发现证据不太充分,于是上奏宋神宗。宋神宗觉得案子有些意思,就召集众大臣商议。

正当大家七嘴八舌讨论时,丞相王安石一言不发。宋神宗遂问:“介甫先生,有何高见?”王安石回道:“极美配极丑本就不公,故此案之本源,乃婚姻不匹配所致……故理当减刑,饶女子一命。”

宋神宗哈哈大笑,说到:“此番言论标新立异,胆大奇崛,不同凡响,变法不正需要先生不拘一格的风格吗?高论,高论,甚合朕意。”

众大臣目瞪口呆,一场人命案就在君臣二人谈笑间,一锤定音。刘香兰到底有罪无罪,王小六是否被冤杀,这一切都成了未解之谜。



花木童说史


历史上的著名杀人悬案,古今中外数不胜数。

因此,我就来简单介绍一下那些恐怖的悬案,看的时候千万不要害怕啊。

一、“开膛手杰克”案。

开膛手杰克(Jack the Ripper)可以说是世界最知名的凶手了。

这位凶手在1888年7月7日到11月9日期间,于伦敦东区的白教堂(Whitechapel)一带,以极其残忍的手法,连续杀害5名妓女。

开膛手杰克在犯案后会割断受害人的喉咙,将她们的内脏挖出,甚至捣烂其面部。


至今为止,开膛手杰克是谁,仍然是个世界未解之谜。

二、“黑色大丽花”案。

黑色大理花案(The Black Dahlia),这是1940年代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一桩血腥惨案,至今仍属悬案。

照片中的女性被凶手残忍地从腰部斩为两截,她所有的器官和血液都被掏空,容貌也被毁成小丑的笑容。


由于尸体的黑发呈现放射状,看起来像黑色的大丽花,因此得名“黑色大丽花”案。

三、连环杀人“黄道十二宫杀手”案。

凶手多次寄挑衅性的杀人预告信给媒体,自称为黄道十二宫杀手(Zodiac Killer)。

自1960年代起,到1974年为止,这个连环杀手被确认杀害了4名男性和3名女性,还有其他4名死者也被认为是此案的受害者。

但是,不仅这个凶手至今逍遥法外,就连他寄给媒体的信件,至今都还没有被解密开。


总而言之,我是实在写不下去了,光是想想都觉得可怕。

HuiNanHistory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玄之又玄的连环杀人悬案!被称之为“新奥尔良的斧头杀人魔”!他曾被评选为世界上10大传奇悬案第2名,仅次于我们前面给大家分享的“开膛手杰克”,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往前翻看哦!

“新奥尔良的斧头杀人魔”事件发生在上个世纪的美国,从1918年的五月,一直持续到了1919年10月,至今没有人知道他是谁!也没有人知道他张什么样!更没有人知道他的动机是什么!他的作案手法十分地高明,他的真实身份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第一次案发:

1918年5月23日,住在4019木兰街的凯瑟琳和约瑟夫·马乔夫妇被人用斧头暴力袭击头部,而且还被用剃刀割喉了,妻子凯瑟琳几乎是被凶手斩首,从喉咙到耳朵都被人切开了,头和面部几乎是被砍碎,丈夫约瑟夫身受多处重伤。然而,奇怪的是财物并没有丢失,厨房门的底部嵌板被人凿开,作案工具斧头、剃刀被遗留在了案发现场。

第二次案发:

1918年6月28日,在接近多根诺街和雷哈普街的转角处的一家人,蹊跷的是这对受害夫妇是有家庭内部矛盾,而且调查得知丈夫路易斯还是间谍组织的成员,所以她有谋杀妻子的嫌疑。但丈夫路易斯本人也受到的重伤,虽然他有一定的嫌疑,但最终还是获释了,妻子却在被凶手袭击后的第七周去世了。但据妻子去世前描述该凶手是一位高大的白人男子,手里拿着一把短柄小斧头。而且被害人家里的卧室门底部的嵌板却不见了。


第三次案发:

1918年8月5日,被袭击者施耐德夫人不仅是一位孕妇,而且还奇迹般的活下来了,更神奇的是在一周后,她竟然还顺利地生了一名婴儿。凶器同样也是一把斧头,这把斧头本来就是放在施耐德夫人家里的。

第四次案发:

1918年8月10日,一位80岁的老人约瑟夫·罗曼诺在托提街和格拉维耶的街角处被人袭击了头部,遭受重创,2天后就死了。她的2个侄女目击了袭击者,据他们描述,此人是一位“很黑很高而且体格还很粗壮,身穿黑色西装,头戴黑色宽边软帽”。

第五次,一个令人担惊受怕的夜晚:

接连发生了4起凶残案件后,新奥尔良各大报纸媒体开始呼吁人们,一定要注意熟睡后的安全,而且新奥尔良政府部门也加大了警力,几乎是草木皆兵了。也许是凶手怕暴露了,也许是被城市的警力镇住了,在这之后,这个该死的疯子杀手竟然销声匿迹了。

然而,7个月之后,1919年3月10日,新奥尔良的报社收到了一封来自那位丧心病狂的斧头人寄来的古怪信件。

信中声称自己就是新奥尔良人和愚蠢警察口中的斧头人,而且还说自己将在星期二的晚上12:15穿过整个新奥尔良,因为自己非常喜欢爵士乐,如果谁的家中有爵士乐的旋律,那么,他们就可以在那天保住性命。

信的内容震惊了整个新奥尔良,据说,星期二那晚,新奥尔良的家家户户都放着震天响的爵士乐,甚至有的人家都到当地的爵士乐俱乐部去避难。这一天晚上,真的没有人被杀。

第六次案发:

1919年8月10日,一位非常不幸而又非常幸运的受害者:史蒂夫·博卡,在被人袭击了头部后,挣扎着到朋友家求救,在朋友立即帮忙报警后幸运的活了下来。但是因为他头部遭袭击而失忆了,只记住了袭击者手持一把斧子。

第七次案发:

1919年9月,一位只有19岁的意大利杂货商萨拉·劳曼,在2128第二街同样也是被人用斧头袭击了头部,同样也因此而丧失了记忆。

第八次案发:最诡异的案件

1919年10月27日,麦克·佩皮通在人袭击,妻子爱思特在听到丈夫的尖叫后就跑过去了,发现了有两个人的身影,在知道有人来后逃跑了,而且爱思特也无法指认凶手。但这次的胸前不是斧头而是螺栓,受害者被螺栓砸了18下,2个小时后去世了。

这是新奥尔良斧头杀人魔的最后一起案件,但却是两个嫌疑人。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是被斧头砍死的。杀人魔就像一个幽灵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到现在为止,这个新奥尔良的斧头杀人魔的身份仍然是个谜。毫无疑问,他在新奥尔良已经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也是一个最可怕的连环杀人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