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汽车销售冬季,中国汽车销量恐难实现类似SARS后繁荣

一个人在上海逛着空空荡荡的街道上,门可罗雀的4S店透出目前中国车市的寒冷。

日前,根据乘联会公布了2月份的综合销量快报,受肺炎疫情的影响,各个车企的销量都出现了不小的跌幅,整个狭义乘用车市场的销量只有25万辆,下滑幅度达到了78.7%。轿车这一细分市场也没例外,销量为12.6万辆,同比下降78.0%,环比下降84.5%。


疫情下汽车销售冬季,中国汽车销量恐难实现类似SARS后繁荣


疫情下汽车销售冬季,中国汽车销量恐难实现类似SARS后繁荣

这使得原本在2019年四季度车市开始转暖的势头被打断,让本来崎岖中生长的中国车市更加悲观,2%、5%甚至80%的下滑都有人敢预测,销售市场一片哀嚎,伴随着销量的断崖式下跌,令人欣慰的是国家政府也开始救市,据报道最近商务部也表态将促进汽车消费,这是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企业也开始自救,俗话说:市场可以悲观,不应该绝望,各大车企使出浑身解数,突破传统,新的汽车电商、线上购车、直播卖车等新渠道新业态开始萌发。

梅花香自苦寒来,历经疫情的洗礼,车企这会不会是一次机遇?


疫情下汽车销售冬季,中国汽车销量恐难实现类似SARS后繁荣


正好自己的车子到了保养期限,去了跟自己熟悉的4S店那里,跟那边的销售经理聊了起来,他指着返程的员工们说了下,最近各个销售员都降低了销售指标,但这都没用,士气也是不佳,他说,虽然上海现在疫情控制的很好,到处也已经阳光明媚,但消费者心中仍有忌惮,每天下来进店客户仍是寥寥无几;另外我们也聊起来“这波很多企业会撑不住的。”他叹气着跟我说的,想到包括人工在内的运营成本,加上库存车辆的背后的资金沉淀,再这样下去没有几个大店撑得住。

本来疫情原因各地经销商的开业数量少,进店的客流量更少,只有特别急迫的购车需求,消费者才在疫情期间购车;同时,好多人现在拿着“最低收入”过活的时候,才明白啥叫“黑天鹅”,自己日常现金流充足实在是太重要了,疫情期间,没钱真是寸步难行。

另外就是车贷,现在好多车卖出去都是贷款出去的,车贷公司最怕有人在刻意“撸口子”,不按时还钱,碰到不讲理的还真多,借钱就是大爷啊,更甚者还带有恶意地逾期贷款,一些大型采购车辆的公司更试图拖倒公司以便逃脱追缴;还碰到一些有趣的客户以国家让我待在家的名义,拒绝按期还贷,还说得理直气壮。

前面说到销量断崖下跌,随之来的汽车产能也在下滑。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止2月中旬,全国183个整车生产基地中,已有59个基地开始复工复产,占32.2%。在此之后更多车企复工,但是产能相较以往减少很多,以前工厂是三班倒,现在没人来拿车,库存多的吓死人,只能减少为一班;你这工作日减少、工人复工时间摇摆不定随之而来的供应链也受影响会受到大影响,根据瑞银汽车行业分析的预测,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产能将下降20%甚至更多。


疫情下汽车销售冬季,中国汽车销量恐难实现类似SARS后繁荣

现在用网上流行的一句话来形容各大车企“我太难了”;

我们回首以前SARS,在2003年,SARS疫情在当时大大触发了老百姓对自驾出行空间安全性的向往,当年轿车市场二季度同比增长近70%,三季度也同比增长超过50%;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十七年前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只有2400万辆,首次购车率95%以上,就是说那时候村里你看不到几人有车,那时候有车的人家都是富人,随之疫情结束,在了解自驾的安全以及国产车安全性提高,从而加速引爆了中国的汽车消费,当时记得一年的汽车销量就有2000多万辆,而且换购和复购的消费者比例明显提高,但是现在和SARS之后相比,现在的汽车在共享汽车以及车辆保有量大力增加情况下,汽车不再是必需品。

在我们看来,疫情重塑汽车的大格局,或许不只是汽车电商或者说线上、线下购车的打通;其实更大的机遇来自于国内汽车厂商的重组与整合,外国的一些大车企的做大做强无外乎兼并重组,中国的车企格局也是一样,优势资源整合,国产汽车可以更加健康发展,或许有些残酷,但这也确实也是中国汽车行业做大做强的机遇。


疫情下汽车销售冬季,中国汽车销量恐难实现类似SARS后繁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