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疫情下的新職業與頸椎病

一場疫情無情地打破了歲初的萬家團圓,城市被按下暫停鍵,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收到了影響,或許大家都深有感受:

學生們“停課不停學”,在家按時上網課,老師們也被迫當起了主播;許多企業要求員工在家遠程線上辦公,甚至一些零售業企業由於疫情影響轉戰直播賣貨,尋求出路;春季招聘在開啟了“雲招聘”的視頻面試;最近一段時間的看病也有了網上診室……

談疫情下的新職業與頸椎病

近日根據人社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發佈16個新職業,包括呼吸治療師、網約配送員、人工智能訓練師、全媒體運營師等。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大量新職業從業人員發揮職業特長,奮勇拼搏,為疫情防控作出了積極貢獻。我們不難發現,除了醫療、技術人員外,最多的就是圍繞互聯網的服務。

談疫情下的新職業與頸椎病

由於疫情影響,外出不便、不能聚集,再加上互聯網的便利,導致大家不得不更多地使用手機、電腦、平板等電子產品。當然,隨著5G時代的到來,我們更加離不開它們。許多新的行業也應運而生,甚至會越來越多。在提供新的就業機會時,大家不得不重視另外一個問題——頸椎病。互聯網是把雙刃劍,有利有弊,頸椎病可以算是其中一個弊端,而且它的危害還不小!

1

為何特別關注頸椎病?

據統計,我國近1.5億人患有頸椎病。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頸腰疾病防治專業委員會調查顯示,全國60歲以上老人中,82%患有頸椎病,50~60歲人群的患病率為71%。而且,頸椎病日趨年輕化,就連青少年也未“倖免”,甚至還出現不少小孩子因頸椎病入院治療。

談疫情下的新職業與頸椎病

而且頸椎病的危害還不小,別以為就是脖子疼的小問題,忍忍就沒事了。其實,頸椎病分很多類型,有的患者還可能出現眩暈、上肢的麻木、疼痛,甚至下肢走路不穩,出現走路踩棉花感等等。有的患者還需要及時手術,不然還會有癱瘓的風險,比如脊髓型頸椎病一般建議儘早的手術,因為神經損傷有一個特點,它一旦損傷之後就有可能不恢復。

當然,也不是說所有患者都需要手術。其實,大部分頸椎病及時的保守治療就可以緩解症狀。但如果醫生幫助你明確疾病的分型和程度後,對於建議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就應該儘早手術,以避免治療產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2

互聯網的弊——頸椎病

近年來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出現和推廣,從小孩到大人,幾乎都是機不離手。頸部不好的習慣會越來越多,人們越來越難以停下來,離開手機就像脫離了社會,頸椎病頻發也就不難解釋。

還有,越來越多的職業需要。像外賣小哥、快遞員時時刻刻盯著手機,白領上班族每天要在辦公室工作7~8小時,而且大多數時間是久坐、彎著腰,頭離電腦屏幕越來越近。有的單位還要求職工加班加點,工作時間就更長。最近疫情影響,學生們也得抱著手機、平板打卡、上網課了。頸椎長時間處於屈位或過度伸展體位,不僅使頸椎間盤內的壓力增高,也使頸部肌肉長期處於不協調的受力狀態,頸後部肌肉和韌帶易受牽拉勞損,少數人坐姿不正,歪著頭,使頸椎處於旋轉或側屈狀態,更進一步導致頸部慢性損傷。

還有,頸部過度使用的同時從來不注意休息和鍛鍊。如果平時加強鍛鍊,頸部肌力較好,頸椎病還是可以預防的。

3

掌握使用電子產品的正確姿勢,預防頸椎病:

❖使用手機正確姿勢:

1、不要把手機屏幕正對著眼睛;

2、手機應向下傾斜45°左右,眼睛俯視15°-20°左右,也就是水平線稍微下來一點的地方,這樣可以維持頸椎正常的生理曲度;

3、且頭部不能太過於低下,眼睛與手機保持30-50釐米的距離。

4、挺直脊椎,可以減少對脊椎的壓力,避免脖子酸、肩痛等情況。

5、最好看完30分鐘左右活動一下頸部或者站起來伸展下身體。

❖使用電腦正確姿勢:

1、減少使用時間,注意適當的休息,不要長時間連續使用。

2、注意用電腦時的姿勢:正坐,雙足平放、屈膝成90度角,最好可以加個靠背。

3、持續工作時長控制在1小時左右,最長不超過2小時。

4、休息時可以遠眺,做頸椎操。

5、休息時不要蹺二郎腿,不要過分扭動脖子。

談疫情下的新職業與頸椎病

注意:學會適當做頸椎保健操

可以練習一些簡單的頸椎前屈、後伸等單一動作,這裡不建議做一些組合動作、頭部劃圈動作。因部分肌肉同時涉及頸、肩部的姿勢維持,所以頸部鍛鍊應配合肩部肌肉的鍛鍊,如縮頭提肩的動作。如果你是頸椎病患者,請先諮詢醫生後,再遵醫囑練習。

談疫情下的新職業與頸椎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