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六出祁山,韓信一次就成功了?

卯三國


諸葛亮懂得天文地理,精通八卦,可以說是個很神秘的人,但大家發現了沒有,諸葛亮事事親為,什麼事都要過問。手下兵將幾乎沒有主見,全部按照命令行事。可是戰場上行事複雜,需要將領臨場發揮才行,諸葛亮此舉制約了他們。其中就包括魏延的子午谷戰略,諸葛亮覺得太過冒險,只想穩中求勝,而沒有采取。雖然蜀軍還是不斷取得勝利,但這些勝利對於魏軍無關痛癢,謹慎的作風最後都會無功而返。

漢王劉邦當初也差不多,軍權想要獨攬,可是戰鬥結果慘不忍睹。最後拜韓信為大將軍,一戰出川佔領關中,直接對項羽形成對峙。結果不言而喻,經過幾次戰役,韓信率軍設伏,大敗不可一世的楚軍主力,導致項羽四面楚歌。結局:蜀國最後被魏軍所滅,而韓信則短短几年就幫劉邦平定天下,一統中原。




阿朋看歷史


諸葛亮為什麼六出祁山,韓信一次就成功了?

諸葛亮六出祁山也沒能拿下關中,最終無功而返;而韓信一次就能“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進入關中,最終成功佔領關中。我認為原因有六個不同:

1、時機不同

韓信具有一次突襲成功進入關中的時機,諸葛亮沒有。推翻秦朝後,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王。他不僅違背了楚懷王“先破秦入咸陽者王”的約定,還居心把本該封到關中的劉邦封到了漢中。除此之外,為了把劉邦關在偏僻的漢中,項羽還將關中一分為三,分封給章邯、司馬欣和董翳三名降將,讓他們把劉邦北上的出路徹底堵死。

項羽雖沒有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但也不想他活得太瀟灑。劉邦也心知肚明,所以聽從張良的計謀燒掉了子午谷的棧道,以此來表現自己安於現狀的意思。但他入蜀之後一門心思搞生產,時刻等候著衝出漢中的最佳時機。

項羽率兵去山東平叛的時候,就給了劉邦時機,於是劉邦的手下韓信就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次的結果是,劉邦完全佔領了關中、隴右、漢中、巴、蜀等地域,一舉奠基了他勝利的基礎。而韓信也進入了名將之列。

2、用兵不同

韓信帶兵往往聲東擊西,善用奇謀,他平定三秦的時候,就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方法疑惑了章邯,章邯以為韓信修棧道不知道要修到何年何月,於是放鬆了警惕,韓信帶兵從陳倉殺出,打的章邯措手不及,三秦之中最能打的將領章邯倒下,另外很快敗北,三秦之地順利平定。而諸葛亮呢?一味地求穩。

3、境遇不同

比較戰略大環境,劉邦的境遇沒有蜀漢面臨的情況惡劣。秦末群雄並起,劉邦的勢力並不是最強的,其時,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安排章邯等人在北方牽制劉邦,再加上劉邦入蜀後即燒燬子午谷棧道以明“忠心”,所以,項羽對劉邦雖有警備,但還未將其列為首要目的。

4、蜀道不同

諸葛亮六次北伐,可是蜀道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公元前156年發生了大地震,這場大地震徹底的改變了蜀道的出行方式。此時的諸葛亮發兵北伐,是不能用水路運送糧食的,韓信其時是可以用水路運送糧食的,要知道其時水路可比陸路快許多。

5、民心不同

諸葛亮舉行北伐是有一點名不正言不順的,所以沒有韓信舉行北伐時得民心。最重要的是諸葛亮舉行北伐時,蜀漢朝堂上面臨著內憂外患,諸葛亮一邊在前線為戰事操勞,又一邊擔心劉禪治理朝堂不周,被人奪了皇位,諸葛亮在北伐時沒有韓信那樣心無旁騖,自然也是一次次北伐失敗的原因之一。

6、先後不同

韓信是歷史上第一次從漢中出發,往中原打的。之前這樣的事從來沒有發生過。正因為如此,所以項羽政權才沒有準備。諸葛亮從漢中北伐的時候,已經有韓信成功的履歷了。而魏國政權,也相應地做好了準備。因此,諸葛亮要想再借用這個措施,就有點東施效顰了,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綜上所述,諸葛亮因為蜀國實力弱小,加上北伐人所皆知,魏國對此早有防備,不給諸葛亮“暗渡陳倉”的時機;而且蜀國內部形勢嚴峻,迫使諸葛亮只能穩紮穩打,不敢輕易冒險行兵,俗話說“重病需猛藥”,蜀軍遠弱於魏軍,不用奇襲戰術,也就永遠失去了順利出川,成功打入關中,最終佔領關中的可能性了。正如司馬徽所說:“臥龍雖得其主,未得其時”。這便是諸葛亮六出祁山都未成功的根本原因。


華軍abc


我們先說韓信勝利的五個因素再來談及諸葛亮失敗的關鍵

第一個因素,奇襲,導致章邯倉促應戰,軍心不穩。劉邦剛入漢中幾個月,就突然從故道殺到了陳倉城下,這讓章邯始料未及。章邯在陳倉此時並沒有派重兵把守,讓劉邦佔了先機。趙衍又獻計劉邦,從“他道”繞後,前後夾擊陳倉,導致章邯軍準備不足,士氣低落。

第二個因素,劉邦軍主力齊出,士氣強盛。劉邦這次是率領韓信、樊噲、曹參、周勃、靳歙、灌嬰、酈商等等主力將領齊出,士兵也希望能早日打回舊地(楚地),迴歸故鄉,因此,士氣旺盛。結果就是,陳倉城下,樊噲率領先鋒軍大敗章邯,順利佔領陳倉和雍城。

第三個因素,秦人仇恨項羽和三秦王。項羽曾在鉅鹿之戰後坑殺秦人降卒二十餘萬,入關後,又搶掠關中之地,讓秦人對項羽恨之入骨。而三秦王又拋棄秦投降項羽,讓三秦王也多為秦人怨恨。劉邦卻在進入關中時,曾約法三章,對秦人秋毫無犯,這樣秦人更容易幫助劉邦,讓劉邦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快速平定三秦有了“人和”基礎。

第四個因素,齊國田榮造反,讓項羽無暇顧及劉邦。劉邦從漢中出兵關中時,田榮認為項羽分封不公,就自立為齊王,聯合趙國陳餘一起反抗項羽。而項羽認為齊國叛亂的危險比劉邦叛亂的危險大,所以率兵前往平叛田榮。田榮被滅後,其弟田橫又接著反抗項羽,讓項羽一直無暇顧及劉邦,才讓劉邦順利得到了關中,又東下直攻彭城。

第五個因素,項羽不善用人,賞罰不公。這就是韓信在“漢中對”中所說,項羽自己很勇猛,可以獨當一面,事必躬親,不能很好的信任和使用自己的部下,比如張良、韓信、英布;項羽還是婦人之仁,不能公平的封賞,比如陳平、彭越,還有前面造反的田榮。這就讓項羽急需用人之時,卻沒人聽他的了。不然,派彭越或者英布去平齊國叛亂,項羽直接率領陳平揮師西進,平滅劉邦,那劉邦很可能會被重新打回漢中去。結果是這些人一起跟劉邦把項羽給打掛了。

諸葛亮為什麼六出祁山都不勝?

………………………

我來答

匿名用戶

2017-06-09

諸葛亮北伐曹魏之戰,是由弱者主動向強者發動的一場戰爭。這是一場有爭議的戰爭,對於這場戰爭,有人認為是妄動干戈;有人覺得是“窮兵黷武”,還有人覺得是自取滅亡。我覺得這些觀點都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諸葛亮北伐並非是妄動干戈,而是待機北伐。如第一次北伐(公元228年春)之機是:魏文帝曹丕病死,曹睿繼位後大興宮殿,百姓有怨言,且司馬懿被貶家中;226年8 月吳國攻打江夏,後又攻打襄陽;孟達暗中欲起兵投靠蜀國。第二次(公元228年冬)北伐的背景是魏中詐降計,曹休出兵伐吳大敗,曹魏大軍南下,後防空虛。第三次北伐之機(公元229年春)是:二次北伐剛結束又立刻發動攻擊,可收奇襲之效。正所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第四次北伐(公元231年)的背景是:230年曹真大軍伐蜀,因大雨等因素折回;同年孫權派兵攻打合肥。第五次北伐(公元234年)之機是233年吳國攻打合肥新城,234年5月孫權應蜀國之約,發兵分三路攻魏。可見,諸葛亮北伐不是乘敵內患(如第一次北伐),就是乘敵無備(如第三次北伐);不是乘敵兵力東下,關中空虛之機(如第二、第四次北伐),就是因與吳國聯合出兵、互為犄角之時(如第五次北伐)。更何況,在諸葛亮的指揮下,蜀軍山戰能力勝過魏軍,在山區正面對決勝算非常大(這就是為什麼司馬懿一直躲在城塞裡不肯出戰的原因之一)。因此,妄動干戈純屬無稽之談。

其次,諸葛亮北伐並非是“窮兵黷武”,而是得到群眾的擁護。諸葛亮為謀求統一而進行北伐,符合當時群眾的願望,因此即使連年用兵,北伐沒有成功,但百姓仍然信任他、支持他,並沒有要他下臺。更難能可貴的是,諸葛亮在北伐的同時,善於治國,能夠“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使得蜀國國內井然,出現了“田疇僻,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的局面,蜀國人口也從章武元年90萬人增加到蜀國滅亡時的94萬人(要不是姜維九進中原損失太大,可能會超過百萬)。可見,諸葛亮五次北伐、六出岐山是“窮兵黷武”的說法也是靠不住的。

第三、諸葛亮北伐並非是自取滅亡之道,而是一種擾敵之術,體現了諸葛亮騷擾敵人以消耗敵人的戰略思想。當時三國之中,蜀國最弱,魏國最強。以弱抗強,失敗是正常的,滅亡也是符合常理的。然而,必然之中蘊含著偶然,歷史上以弱勝強的例子比比皆是,它們的基本戰略大多是先慢慢消耗敵人的實力,等到對方疲憊,露出致命破綻,再一舉消滅對方,近如曹操在官渡之戰、陸遜在夷陵之役,遠似春秋時代吳國孫武伐楚之舉。當時,吳國雖然小於楚國,但孫武採取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擾敵戰術不時侵擾楚國邊境,使楚國軍隊疲於奔命,邊疆騷動不安;軍力、國力損耗嚴重,最後順利攻入國都,要不是秦國出兵解救,早就滅亡了。孫吳能夠伐楚,諸葛亮為何不能北伐呢?

所以,諸葛亮北伐騷擾魏國以消耗其軍力、國力是完全符合弱國戰勝強國的規律,是一種積極的措施。當然,蜀國當時的總兵力只有30萬,而魏兵邊疆的駐守部隊就達20多萬,顯然派少數兵力進行騷擾是無法震動魏都洛陽的。所以,諸葛亮必須虛張聲勢,派大軍正面出擊。蜀國出動大軍北伐雖然也會消耗不少物資,但相對來講,魏國的損失更大。因為諸葛亮有主動優勢,準備也比較充分;而曹魏匆忙應戰,軍資後勤難以妥善,必定會形成浪費;而且諸葛亮善於把戰場搬到魏國的領土上,常用魏國的物資、人員去打擊魏國。諸葛亮每次北伐大多相隔不久,蜀漢經過一段時間建設準備,尚足以承受;而魏國煩不勝擾、疲於奔命;甚至因不堪其擾,在公元230年主動伐蜀?但因大雨等因素無功而返)。可見諸葛亮擾敵戰術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諸葛亮北伐不僅是積極的,而且還比較成功:一是通過北伐,表明了漢室正統繼承者的立場,既振作了民心士氣,又鞏固了吳蜀聯盟,共同騷擾魏國;還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維持三國分立,延緩蜀漢滅亡的目的。二是漸漸蠶食對方,創造了有利局勢。諸葛亮五次北伐,以蠶食的方法與魏國爭奪涼州,不但奪取了土地和資源,更重要得是在當地建立了蜀漢軍隊的威望,獲取了當地人民的心,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當地至今流傳著“死諸葛嚇跑活仲達”的說法。三是諸葛亮北伐失利往往只是糧草不繼所致,不僅不能算敗,還取得局部勝利:一出岐山期間,

趙子龍力斬西涼勇將韓德父子五人,智取安定、天水和南安三郡,遠近州郡望風而降;還大敗曹真與郭淮(魏兵敗走十餘里,魏將死者極多),大破西羌兵,威震曹魏。後因錯用馬謖,街亭失守,糧草難繼而退;退敵之計竟然是“空城計”,全軍而退。二出岐山雖然受阻於郝昭的陳倉,卻大敗曹真;退兵之時,計斬王雙。三出岐山期間,襲取陳倉,破張?,奪散關,取陰平、武都,大敗司馬懿,“所得器械、馬匹,不計其數”。(後因張苞病死,諸葛亮生病而主動退兵);四出岐山期間,劫寨破曹真,鬥陣敗仲達,“魏兵十傷六七”。後因司馬懿的離間之計被迫撤退,但是退兵增灶,退得神不知鬼不覺,讓司馬懿也找不到機會。五出岐山期間,大敗孫禮,殺得雍、涼兵屍橫遍野,血流成渠;大勝之際,李嚴謊報軍情,諸葛亮率師回朝;退兵的時候仍然輕鬆了結了張?。六出岐山後,差點就成功了,當時火燒上方谷,要不是老天下雨,諸葛亮勁敵司馬懿父子早就化為灰燼(因諸葛亮病卒而班師);後來諸葛亮人都已經死了,還駭退了司馬懿,順便算計了謀反的魏延。可見,諸葛亮六出岐山,除第一、二次因敗而退外(前者街亭失守,後者陳倉未得),其餘四次均在大獲全勝後全軍而退。四是諸葛亮在北伐期間還為戰勝曹魏創造了基本條件:他通過武器裝備的技術革新,部分彌補了兵力不足這個劣勢。如製作了一弩十發的連弩,使其成為極具威力的遠射武器,積極運用火炮,發揮火炮的威力(平南中之亂、火燒上方谷)。

他還認真研究後勤保障,部分彌補了糧草不繼之慮,如不僅通過收割魏境麥田等措施,就地籌糧,以縮短運輸線,保證供給;還發明木牛流馬,不僅節省了人力,還提高軍糧保證率;並在漢中黃沙和前線敵境屯田,建立糧倉,以利長久之戰。若非諸葛亮病死,此法之效恐怕不可估量。

第四、諸葛亮北伐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一是因為他感激放備三顧之恩和白帝託孤之情,又深懷“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和“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前出師表》)之使命。二是因為當時“天下三分,魏國有其八,吳蜀各保一州而已”(《三國志?劉曄傳》裴注引《傅子》),當時,魏國的土地四倍於蜀,人口五倍於蜀;蜀漢只據有益州一隅,人口不到百萬,而且“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和平競爭只能坐以待斃,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以攻為守(“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不如伐之?”《後出師表》)。三是夷陵戰後不久,

蜀國人才凋零,後繼乏人,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危險局面。諸葛亮看到了這個潛在的危險性,故他在《後出師表》中說:“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蘭、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又說:“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時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矣”;而曹魏地處中原,人才層出不窮,前赴後繼,無斷層之憂,如司馬懿機權幹略,不在諸葛亮之下;郭淮、司馬司、司馬昭、鍾會、鄧艾等,其才略均不亞於蜀漢末期蜀漢的靈魂姜維(這也許就是諸葛亮“六出岐山”的最大苦衷吧)。四是因為要樹立威望,凝聚蜀漢人心。若不北伐,人們的正統思想將逐漸淡化為零,凝聚力、向心力也將變得更弱。

第五、諸葛亮北伐並非沒有取得成功的可能。中國古代戰爭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戰略格局的改變往往在於某個重要戰役的勝敗,如前秦與東晉淝水之戰。當時秦王符堅先後滅掉前燕、代、前梁等割據國,統一了黃河流域;又於公元373年攻佔了東晉的梁(今陝西漢中)、

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將勢力擴展到長江和漢水上游,大有一統天下之勢。公元383年8月,符堅親率大軍90萬南下滅晉,結果大敗而歸;北方暫時統一的局面也隨之解體。袁曹官度之戰也是如此,當時,袁紹擁兵數十萬,佔據了黃河以北的幽、冀、青、並等州郡,處於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曹操雖然佔領了黃河以南的袞、豫、徐等州郡,並把漢獻帝接到許昌“挾天子而令諸侯”。但曹操只有數萬兵馬,所處的地理位置又易攻難守,且後方很不鞏固,荊州的劉表、江東的孫策、南陽的張繡仍與曹操為敵。總體作戰形勢利袁而不利曹。然而,官渡一戰,袁軍大敗,袁、曹共同割據北方的局面徹底改變,曹操因而迅速統一了北方。赤壁之戰更不用說了,戰前,曹操統一天下似乎成為定勢;戰後,三國分立了幾十年。可見,勝敗乃兵家常事,而戰略格局的改變往往就決定於某些“常事”之中。因此,滅魏雖然困難重重,但以諸葛亮之足智多謀,滅魏也並非不可能。

總之,諸葛亮“六出岐山,北伐中原”不是所謂的妄動干戈,也不是“窮兵黷武”,更不是自取滅亡,而是他隆中對戰略思想遭到致命性打擊後的一種無奈而正確的選擇,符合弱國戰勝強國的規律。這種騷擾敵人以消耗敵人的戰略思想不僅是積極的,還是一種很有效、較成功的戰略。當然,他的這種戰略思想並非是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能成功的,如姜維九進中原就無法勝利。原因有四,一是姜維原是魏國人,在蜀國沒有絕對的權威,敗則大家攻擊,勝則遭到懷疑;二是姜維沒有諸葛亮足智多謀,諸葛亮是把戰場移到對方領土上打,而且大多是取得局部勝利而歸;三是姜維所遇到的對手非常強。首先是司馬昭兄弟;接著便是鄧艾和鍾會。因此,北伐以擾敵的戰略思想由諸葛亮來實施是成功的,而由姜維來實施則無法達到目的。


痞老闆說電影


因為敵人不一樣了,環境也不一樣了。

首先說下韓信吧,我們都聽過一句俗語叫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吧,這裡指的就是韓信,因為他明面上修復棧道,讓別人以為漢軍是想修復棧道然後反攻出來,注意力全集中在那裡,後面韓信再帶兵從陳倉小道反攻出去,而且當時漢軍所要面對的只是投降的三秦軍隊,不是直面項羽,還有一戰得實力,當時的中原六國貴族佔領各地都封王享福了。那就是一盤散沙,有著個個擊破得機會。

而諸葛亮就不一樣了,當時的漢中曹魏重兵把守,從那地方攻吃力不討好,往東又是荊州,當時已經是孫權的地盤了,他們又是同盟,也沒可能從那地方攻,剩下的就只能北上走陳倉,攻天水,經潼關直逼長安城這條路了。而且當時整個北方都是曹魏得,他們只要一面防孫權,另一面防諸葛亮。而且司馬懿他們也知道蜀漢耗不起,所以曹魏一直以來都是以防為主,那樣就能更集中兵力防守了。諸葛亮六出祁山,基本都是因為無糧草而無奈返回。這就是他們環境,敵人的不同。


人有時書無盡


在古代,戰爭的結局雖然受到謀略、士氣等主觀因素的影響,但是最最重要的仍然是兵員、武器、糧草等硬件設備。

基於這種認識,我們在看待諸葛亮的北伐“六出祁山”時便能夠明白,蜀漢當時全國戶籍人口不足百萬,而曹魏有將近三百萬;雖經戰亂,十室九空,但是北方士族豪強仍然強大,天下的經濟、文化重心仍在中原(北方),諸葛亮北伐的成功幾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可能性都是不大的,這個問題諸葛亮一定明白。但是北伐的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即所謂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韓信領兵是秦末漢初的大亂之時,有長期的人力儲備和物資準備,有用人得當等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因此便成功了。

最後總結一下:北伐祁山並不是諸葛亮、韓信的個人行為,而是一股力量、一個集團的軍事行為,勝敗的背後有其歷史必然性。


龍湖新語


先說韓信為什麼能一次就成功了

第一大家應該都熟悉這句話吧“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講的就是韓信的這場戰爭,由於韓信的奇襲陳倉導致章邯兵敗如山倒。

第二就是項羽消滅秦國和秦軍後並沒有安撫秦人及戰俘,反其道而行之,坑殺二十萬秦軍戰俘,就讓秦人恨透了項羽;相反劉邦進入秦地後對部下約法三章禁止手下不得擾亂秦地居住秦人,這讓秦人對劉邦相對有好感,正直韓信進攻項羽,秦人紛紛叛亂,項羽大軍深陷平定叛亂之中無法脫身,導致韓信奇襲成功。

現在我們在來看諸葛亮為什麼六出祁山都無法成功

第一諸葛亮早先的《隆中對》天下盡知,隨著劉備失去荊州後蜀漢就失去了從水路進攻的方針,再隨著上庸三郡被曹魏攻下後蜀漢的進攻路線從原來的三條變成了一條,那就是出祁山從漢中進攻曹魏,沒有了選擇的餘地,這樣對於曹魏來說非常有利,只需要把原先防守各處的兵馬集中起來堵在漢中這裡,就可以擋住蜀漢軍隊

第二就是後勤保障蜀漢比不上曹魏,曹魏自曹操時期就實行屯田政策,使得糧草充足,支持著曹操南征北戰;而蜀漢雖有成都和漢中兩個生產糧食的平原,但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句話大家應該都聽過,正是因為川蜀山路崎嶇,成都漢中兩大平原的糧食無法及時運到諸葛亮的祁山前線,沒有糧草支撐部隊打仗,縱使諸葛亮有滿腦子的奇謀妙計也是無計可施

第三就是國力和人口之間的差距太大,天下九州,曹魏就佔了六個,剩下三個,東吳兩個,蜀漢只有益州一個,人口就一百來萬,軍隊撐死十多萬,除去守衛成都和各個地方的軍隊外,諸葛亮還得給自己留點後備部隊,這樣一算能跟著諸葛亮上戰場的軍隊頂天兩三萬人,就這麼點人諸葛亮前期還能打的誘降姜維攻下隴右三郡已經很不錯了,至於後期為什麼沒有太大的戰果,因為出現了一個號稱“冢虎”的司馬懿和諸葛亮鬥智鬥勇

等到諸葛亮第六次北伐開始屯田的時候,已經身體開始走下坡路了,司馬懿也猜中諸葛亮沒多少時日了也就更加堅守不出,就這樣諸葛亮在心力交瘁下不久便去世了,蜀軍也在姜維的帶領下緩緩撤退,諸葛亮的六出祁山也至此緩緩落下帷幕


帥氣的小君菌


劉邦入駐漢中時就已帶兵3萬,短時間內又吸引到1萬多人的追隨者,此外劉邦還命酈商率數萬大軍平定漢中,到了韓信攻打陳倉之時,漢軍已多達十萬之眾,而且這些軍隊,多是經歷過秦末起義,身經百戰的精兵悍將;再看韓信的三位對手,加起來兵力不足五萬人,鎮守陳倉的雍王章邯,至多也就3萬人馬,而且還是匆匆組建的部隊,戰鬥力堪憂,因此韓信在兵力上已經壓制了敵人,縱使有天險阻擋,勝利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夷陵之戰後,蜀國元氣大傷,5萬精銳全軍覆沒,等到諸葛亮北伐之時,除去鎮守蜀地的兵力,能調的部隊只有3萬多人,還盡是一些老弱病殘;而曹魏在洛陽布有重兵,隨時可以支援漢中,再加上魏國重兵把守交通要道,諸葛亮又怎麼能北伐成功呢?

第二,韓信偷襲,諸葛亮打明牌

韓信能夠順利出川,很大程度是因為出其不意;在劉邦被封到四川之時,就燒燬了東進棧道,表現出自己安守巴蜀無心爭霸的假象,以此來麻痺項羽,隨後又聲東擊西,明面上重修棧道吸引楚軍的注意力,暗地裡卻讓韓信走小道偷襲陳倉,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而諸葛亮的北伐行動,可謂是天下皆知的明牌了,諸葛亮貫徹“隆中對”的戰略思想,堅持出蜀伐魏,此舉人人盡知毫無機密可言,因此魏軍早有準備,在出蜀的要道上重兵佈防,將諸葛亮偷襲關中的計劃全盤扼殺。

第三,韓信行險,諸葛亮用兵保守

眾所周知韓信擅長出奇計,往往兵行險招,他用“明修棧道”的計謀打掩護麻痺敵人,暗地裡率軍搞偷襲,直至韓信兵臨城下之時,雍王章邯還以為通報士兵在痴言妄語;而蜀國當時國力積弱,諸葛亮不敢輕易冒險,作戰計劃很是保守,絕不做高風險高收益的活動;部下魏延曾經建議奇襲子午谷,派精銳偷襲漢中,而且只要5000人馬,但諸葛亮認為此舉風險太大,他害怕賠上這5000兵士,就否定了魏延的計謀,因此蜀軍也就失去了“暗渡陳倉”的良機

第四,蜀國內部鬥爭

韓信偷襲陳倉,得到了劉邦的全力支持,漢軍上下放手一搏,誓要拿下陳倉戰略要地;而諸葛亮要面對的形勢則更為複雜,他否定魏延的偷襲子午谷計策,不僅是因為不敢,更多的是因為不能為之,當時諸葛亮北伐行動的後勤工作,由益州土著勢力負責,在出發前李嚴就曾與諸葛亮討價還價,因此諸葛亮生怕奇襲之時,李嚴在糧草上做文章導致兵敗;而且諸葛亮必須要將兵權控制在手中,劉備死後蜀國上下搖搖欲墜,諸葛亮以北伐凝聚人心,勝利與否並不重要,但是萬不可造成大規模傷亡,否則益州土著勢力將會趁機發








約束001


同為漢朝時期,一個屬於漢朝的早期,一個處於漢朝的末期。諸葛亮六出祁山,六次功而返,而同一時期的韓信一次北伐就成功了。

三國時期,蜀國是實力最弱的一個國家,武裝軍事的力量,不過十多萬人。不管是兵力還是後勤補給上蜀國都不是魏國的對手。素有“臥龍”之稱的諸葛亮不可能意識不到這個問題。但面臨著北伐會亡國,不北伐也會敗亡的困境上,蜀國揹負著巨大的軍事負擔和高昂的軍事開支。蜀國的內部承載著巨大的壓力,即使是這樣北伐還是被定為蜀國長期的國策,就算在諸葛亮死後,姜維等人依然堅持地去北伐。

當時有著漢賊不兩立的宣傳,也讓北伐有了道義上的正當。當然,北伐也並未是毫無好處的。北伐途中,蜀國上下高效的運轉,不斷地為蜀國培養了軍事人才。諸葛亮面對蜀國的國力出兵北伐也是相當的非常情況下的無奈選擇。“臥槽”之稱的諸葛亮依然沒有辦法帶領蜀國完成統一大業,只能盡力的維持蜀國的運轉

那為何同一時期的韓信一次北伐就成功了呢。

韓信攻打陳倉的時候,漢軍已經多達了十萬多人,而韓信的三位對手加起來的病歷也沒有五萬餘人,從兵力上韓信是直接碾壓敵人。而蜀國在經歷夷陵之戰後,元氣大傷五萬的精銳全軍覆沒,待到諸葛亮北伐的時候能打仗的部隊只有三萬多人,有的還是一些老弱病殘。

韓信用偷襲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而諸葛亮用出蜀國伐魏的戰略,搞得人人都知道,本來兵力就少,結果還被偷襲。

然而韓信用兵擅出奇招,喜歡打敵人個措手不及,而諸葛亮用兵比較保守,多少有些畏手畏腳,這也有情可原畢竟蜀國的兵力放在這了,無法和韓信相比。

韓信背後有著劉邦的支持,而諸葛亮背後空無一人,還要保證兵權要握在自己手中。諸葛亮沒有韓信那樣的條件北伐途中難免考慮的多些,如果諸葛亮有這韓信那樣優秀的條件,我想他一定可以大展身手。


笑貓歷史


第一:劉備70萬大軍兵敗江東早已傷了蜀漢的元氣

第二:沒了荊州,諸葛亮出兵只能走山地,糧草軍械非常難運輸而且非常消耗人力物力。

第三:諸葛亮六出祁山遇到了不輸於他智商的司馬懿,所以很難取得突破性進展!而韓信遇到的是驕傲自大的項羽。

第四:奇襲,導致章邯倉促應戰,軍心不穩。劉邦剛入漢中幾個月,就突然從故道殺到了陳倉城下,這讓章邯始料未及。章邯在陳倉此時並沒有派重兵把守,讓劉邦佔了先機。趙衍又獻計劉邦,從“他道”繞後,前後夾擊陳倉,導致章邯軍準備不足,士氣低落。

第五:劉邦軍主力齊出,士氣強盛。劉邦這次是率領韓信、樊噲、曹參、周勃、靳歙、灌嬰、酈商等等主力將領齊出,士兵也希望能早日打回舊地(楚地),迴歸故鄉,因此,士氣旺盛。結果就是,陳倉城下,樊噲率領先鋒軍大敗章邯,順利佔領陳倉和雍城。

第六:秦人仇恨項羽和三秦王。項羽曾在鉅鹿之戰後坑殺秦人降卒二十餘萬,入關後,又搶掠關中之地,讓秦人對項羽恨之入骨。而三秦王又拋棄秦投降項羽,讓三秦王也多為秦人怨恨。劉邦卻在進入關中時,曾約法三章,對秦人秋毫無犯,這樣秦人更容易幫助劉邦,讓劉邦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快速平定三秦有了“人和”基礎。

第四個因素,齊國田榮造反,讓項羽無暇顧及劉邦。劉邦從漢中出兵關中時,田榮認為項羽分封不公,就自立為齊王,聯合趙國陳餘一起反抗項羽。而項羽認為齊國叛亂的危險比劉邦叛亂的危險大,所以率兵前往平叛田榮。田榮被滅後,其弟田橫又接著反抗項羽,讓項羽一直無暇顧及劉邦,才讓劉邦順利得到了關中,又東下直攻彭城。

第五個因素,項羽不善用人,賞罰不公。這就是韓信在“漢中對”中所說,項羽自己很勇猛,可以獨當一面,事必躬親,不能很好的信任和使用自己的部下,比如張良、韓信、英布;項羽還是婦人之仁,不能公平的封賞,比如陳平、彭越,還有前面造反的田榮。這就讓項羽急需用人之時,卻沒人聽他的了。不然,派彭越或者英布去平齊國叛亂,項羽直接率領陳平揮師西進,平滅劉邦,那劉邦很可能會被重新打回漢中去。結果是這些人一起跟劉邦把項羽給打掛了。


盜夢空間030


諸葛亮,三國時期一位優秀軍事家和政治家,一生為蜀漢鞠躬精粹,死而後已。就是這麼一位牛人,卻六次北伐都失敗了,但他忠義的精神為世人所傳頌,然而成王敗寇,他始終是個失敗者,沒有統一中原,恢復漢家江山。

同樣是為漢家打天下,與諸葛亮處同在漢中起兵北伐的韓信卻一次成功了,而且路線基本相同,難道諸葛亮比韓信差?論智慧,軍事能力,兩人應該相差不大,為何諸葛亮失敗了?

第一,兩人性格特點不同。

韓信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軍事能力無可挑剔,被後世譽為兵仙,自詡為韓信帶兵,多多益善,作戰風格快、準、狠,戰略全局觀念強,善於攻心,瓦解敵軍意志,要說諸葛亮的作戰特點和韓信也大略相同,但兩人的性格卻不相同,諸葛亮是個讀書人,自比管仲樂毅,準確來說搞政治和外交才是他的正業,軍事是他的副業,江東舌戰群儒可見他的口才之強。而韓信是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沒受過什麼教育,還處處受欺負,胯下之辱和他的軍事成果一樣流傳至今。

一個讀書人和一個文盲必然會有差別。諸葛亮小心謹慎,步步為營,這也是他拒絕魏延用五千奇兵翻越秦嶺奇襲長安的策略根源。

第二,兩人的內部情況不同。

我們知道劉備白帝城託孤之後,蜀漢的最高領導人劉禪,劉禪給人的印象就是傻,爛泥扶不上牆的那種!沒多少自主判斷的能力,反觀諸葛亮身邊,人才凋零,唯一在世的五虎大將之一的趙雲也在第一次北伐後去世,前期還好,武將還有魏延,王平,姜維等將領勉強支撐,文臣就靠諸葛亮一個人事必親躬了,蜀漢人才凋零諸葛亮是有責任的,事必親躬不僅對他的健康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也忽略了對蜀漢人才的培養。

韓信在北伐過程中只需要專心進行軍事活動,完全不需要擔心糧草補給以及政治鬥爭,劉邦集團目標一致,那就是統一天下,蜀漢內部有幾大派系,荊州集團,益州集團和東州集團,諸葛亮所在的荊州集團是再來派系,也是主戰派,而其他兩大派系都趨於安於現狀,內部不統一,北伐遭到阻力可想而知了。

再有,公元156年,成都發生過一次大地震導致漢水改道,漢中盆地缺少水源,糧食減產,漢中本來就地少人稀,根本難耗得起消耗戰,需要的是速戰速決或者一塊前進基地,相反韓信卻完全沒有這方面的擔憂。

第三,外部環境。

韓信面對的是項羽,項羽是一員猛將,但缺乏謀略,身邊也缺少謀臣,在軍事上他封章邯,司馬欣和董翳為王,鎮守關中,堵截劉邦出路,但是這三人獨立為戰的,劉邦打章邯,其他兩人並不包含忙,再者,當初項羽坑殺二十萬秦軍,火燒阿房宮,早已經在關中失去了民心,而劉邦卻與關中百姓約法三章,深得民心。

諸葛亮面對的是曹魏集團,諸葛亮北伐時,曹魏已歷三世,在中原地區早已站穩腳跟,民心安定,佔據中原富裕地區,在經濟實力,人口,人才培養遠在蜀漢之上。諸葛亮要翻越秦嶺,拖著長長的補給線,已弱擊強,難度可想而知。

諸葛亮雖然由於種種原因北伐失敗了,但不可否認他的軍事天賦,今天我們不以成敗論英雄,他的確是一個集外交,政治,軍事的全能型人才,至於他為什麼不偏安一隅,過上幾天太平日子,那是因為他對蜀漢的形式有清醒的認識,以攻代守。如果拋開政治等因素同等條件下換成韓信來帶領蜀軍北伐,恐怕也會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