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我們在為自己的錯誤買單

從前,有個小孩子和他的母親相依為命地生活著。 有一天,小孩子慌慌張張地從學校跑回家裡。媽媽看到他慌張的樣子,就問他出了什麼事。


孩子吞吞吐吐地說:“媽媽,今天我看到同學的寫字板很漂亮,就……趁他不注意的時候,把寫字板偷了回來。我知道這樣做不好,可是……” 母親皺了皺眉頭,打斷了他的話,說:“誰說這樣做不好?反正他又沒看見。現在,這寫字板就是你的了,這又有什麼不好呢?”


“真的嗎?媽媽,您不怪我?”孩子抬起頭問。


“當然是真的,我怎麼會責怪你呢?走吧,吃飯去!以後啊,你就可以用那個寫字板了。”聽媽媽這麼一說,小孩子才放心地離開了。


過了幾天,小孩字又從外面帶回來一件非常漂亮的外衣。她把衣服地給媽媽,她媽媽拿起來一試:哈,不大不小正合適。她問孩子:“這外衣是從哪裡來的?”


“我在經過一戶人家的時候,看到這戶人家正在曬衣服,我看這件不錯,心想媽媽穿上一定很好看,就順手拿回來了。”兒子滿不在乎的說。


“好,你真能幹,下次有機會的話,再多拿幾件回來。”母親抱起兒子,親了他一下。


時間過得真快,孩子漸漸長大了。在母親的慫恿下,他養成了偷盜的習慣,到處作案,看到什麼就偷什麼,最後成了個慣偷。小偷的膽子越來越大,這次,他竟鑽進了金庫,在作案時被當場抓住。他的罪行太大了,法官判他死刑。小偷被押到刑場。他的母親知道了,跟在後面捶胸痛哭。臨死之前,小偷要求讓他和母親說幾句悄悄話。母親走上前把耳朵湊過去,想聽聽他有什麼話說,小偷張開嘴,一口把她的耳朵咬了下來。


母親疼得叫了起來,很不解地罵他不孝,犯了罪,臨死前還要咬掉她的耳朵。


小偷憤恨地回答說:“我小的時候,在我偷第一個寫字板時,你如果揍我一頓,教導我這是不對的,並且讓我改正錯誤的話,我會到今天這地步嗎?”


是啊,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第一次犯錯的時候,母親能夠及時的教育孩子,教導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能做的,什麼是絕對不可以做的;那麼,孩子的人格才不會扭曲。

為什麼教育開支會成為一個家庭的主要開支?昂貴的教育開支,壓彎了多少家長的脊樑。對此,作為家長難道沒有一次認真的反思?

為什麼孩子成績差?是因為沒有幾個孩子喜歡學習;為什麼孩子不喜歡學習?是有些家長的引導方式就有問題;為什麼孩子離不開手機,網癮嚴重?也許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擁有了這樣的家庭環境;為什麼……

一切的問題,說成是家長的問題,一點都不為過。因為家長總以為給孩子最好的物質生活,才是給孩子最真的愛。在家長的眼裡,只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其它的都不重要。孩子學習有問題,課外輔導機構則是家長的最佳選擇,試問,有哪家教育機構可以真正的幫助到孩子,讓家長放心選擇?沒有,很難有。因為作為商家,如果從根本上解決了孩子問題,就斷送了自己的利益。

而學習的根本問題,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孩子學習的那顆心。他們一直處於被動接受而不是主動獲取,其意義重大。

如何讓孩子從被動到主動,家長任重而道遠。抽時間多給予孩子陪伴,用心去了解孩子,抓住每個時期孩子能力培養的重點,也許你不需要再付出更多額外教育費用,孩子不去輔導機構,孩子一樣可以很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