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儿媳和婆婆育儿理念发生冲突时,该听谁的?

贵妃的妃


这个问题说实在的,有点复杂。首先是婆媳关系的界定,这里我赘述几句,作为中国人,大家要明白一个不愿意接受但有是一个确切的事实,那就是婆与媳是两家人,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单元,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你儿子娶了“新娘”,接下来额儿子的新家,应该交由“新娘”来管理了。那么这里我先要对婆婆说,你的儿子是你亲生的,你有养育和教育权利,而对于孙子孙女来说,是儿媳妇亲生的,作为婆婆必须界定好自己的角色和位置,不要越俎代庖,更不能火上浇油。这里婆婆可以分三种做法处理孙子孙女管理问题 其一:偷偷告诉儿子,说出观点,让儿子慢慢冷静的慢慢渗透,记住一定告诉儿子是慢慢渗透,要知道儿子的幸福就是家庭和睦。其二:先站在儿媳妇角度,顺着儿媳妇的管理理念去帮助儿媳妇教育孩子,毕竟年轻人的思路要先进一些,接触的信息广泛,所以做一个聪明又智慧婆婆都会先顺着,再慢沟通,冷静了,聊天时候说出自己观点,与儿媳妇共享婆媳快乐!其三:由着儿媳妇管吧!那是人家亲生的,所谓虎毒不食子,人家身上掉的肉,人家肯定疼爱,别把“隔辈亲”的疼爱,却做成了婆媳的一世情仇,那才叫愚蠢呀!作为婆婆的是帮助儿媳妇看孩子,不是替代儿媳妇,别给儿子添乱,儿子自己治家过日子了,不容易啊!做个聪明的妈妈,其乐融融,何乐不为呢?

接下来,再说说儿媳妇,和婆婆关系好也好,关系不和也罢,记住那是你男人的妈妈,无论任何情况都要给予担待。一是对长辈的尊重,更是你的修养和素质;二是要知道你爱的男人是婆婆的亲生骨肉,你难为婆婆,或者婆婆为难,都是儿子默默的哭泣和伤悲,如果你想这个男人更爱你,你要知道一定爱好他的父母,你的男人就会千百倍的回报你。作为女人,你一定要明白,当父母不责子,因为隔辈亲。换位思考吧!希望提出这个问题的你,看到我的答案后,与你的老公一起分享分享,你俩明白了,婆婆问题好处理了,由儿子传达。祝福你们阖家欢乐!


咨询师谈管理


小妞妞刚刚过了百天,感谢婆婆帮我带娃。发生冲突的时候,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看哪个方法更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毕竟所有的争执都是为了让宝宝更好地成长。

相互尊重是基础

婆婆是老派的幼儿园园长、经常管着几百号小朋友,在教育问题上,我一直尊重她的意见。

她说小朋友的衣服颜色不能太亮,我就买素色的,她说小朋友的玩具不能太复杂,我就买简单的,她下了指令,我又觉得对宝宝没啥不好的影响,我就会买买买。

当然我们在宝宝出来之前也因为纸尿裤和把屎把尿的问题争执过。

最后决定:我给宝宝买好用的纸尿裤,她给宝宝买传统的尿布,她愿意用尿布也好,纸尿裤也好,只要她开心就行了。

遇到问题要充分沟通

我家小朋友在第七天和第十五天的时间吃奶特别多,因为衔接的问题,我一直有点抗拒亲喂,婆婆说没有意见那是不可能的。

在这个时候,我和她说,我不会用奶粉喂养的,我每天用吸奶器吸出来给宝宝喝,等乳腺痉挛好了、我会继续亲喂。

我老公也支持我的方法,还劝我婆婆说、她现在都痛的不行了,等伤口好了再说吧。

后来我婆婆看我晚上每两个小时起来泵奶,宝宝地生长曲线也是符合生长标准。她现在满支持我的做法,还经常安利给其他奶奶买我们家的吸奶器。

每个家庭的状态不一样,希望我的方法能帮到你,关于母乳瓶喂和纸尿裤的选择,可以看我其他的回答。


杨添猪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呀,做为一个新手奶爸,这个问题一开始真的是让我不知所措,但是随和时间的推移我也总结出了一些我自己的方法


先说了题外话,在宝宝降生之前,跟朋友聊起这个话题,我都觉得这对我来说不是问题,我觉得在家里相对强势的我,可以让妈妈跟老婆都听我的,而我则一直在大量的补充我的育儿知识~自觉宝宝生的时候已经算是大半个育儿专家了~

但是小崽子出生之后我还是失算了,因为老婆对孩子的那种爱,奶奶对孙子的爱,已经让这个家里自动忽略了我的存在~


下面给大家讲讲就是在这种状态中,我是如何维持平衡的

"到底谁说了算"

“先说清,后不乱”,确立主角,解决“谁说了算”的问题。如果想要宝宝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一定要以某一个人的教育思路为基本观点。

不然不仅我夹在中间难做人,宝宝作为接受教育的一方,也左右为难,最后可能谁的话都不听,导致教育失败。

一定要在家里明确这一点,给我妈和老婆都讲清楚,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让宝宝不要不知所以,不能你这样教,她又那样教,最后宝宝也不知道怎么是对,怎么是错的~!

在孩子面前不争执对错

每当坐下来管教孩子时,孩子就会哭闹着找“外援”,我妈总会出面阻挠,而我开始也不知该如何是好。面对宝宝动不动搬救兵的情况,一定要和长辈们沟通好,我们要站在统一战线上,避免硬碰硬地当面对峙。最好提前和长辈们打好招呼,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

要知道当家庭成员的意见相左时,容易使孩子的价值观发生紊乱,孩子没有判断标准,就会“钻空子”,哪一方对自己有利就听谁的。

要学会沟通

首先我心里是有准备的,老婆和我妈有小矛盾是很正常的,不需要大惊小怪。当育儿老规矩和新方法发生碰撞时,如果听到“妈,你这样是不对的!”“不要再给娃夹菜了!”等带有批评、总结性的话语,老人从心底里是反感、排斥的。

这一点,我私下里基本是每天都在给老婆强调要耐着性子多沟通,把知道的'科学育儿理念'简单明了地解释给老人听,给老人辟谣一些错误的育儿知识。有的时候,老人并非固执,而是我们只告诉结果,没有讲清楚为什么,老人不明白,自然不会照做。耐心,老婆有时候给我妈说的烦了,会没有耐心,这时候我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我来安慰她,让她重新有耐心,继续去给我妈解释,而我在老婆解释完之后也会准备一些比如我妈愿意相信的专家教授的视频去给我妈看,所以通常一个问题,这样来一次,基本就解决了

谁都不容易,理解万岁

平时隔三差五就要去给老婆吹风,我妈多不容易之类的~心都在她的这个小孙子上,长辈不是一定要坚持他们的理念,只要孙子好,让他们怎么都可以~


所以只要做到上面几点,育儿的过程是很快乐的~毕竟看到小宝宝一点点长大,那种快乐是什么都无法替代的~

希望这样的回答对于有帮助



打怪升级ing


您好,我是一一麻麻,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如果媳妇是按科学方式去育儿的话,那么应该要听媳妇的。为什么呢?我以我自身的经历建议给您。

  • 老人家的育儿观念较为陈旧。

拿我婆婆来说,她经常会给宝宝裹的里三层外三层的,然后我就会告诉她宝宝很怕热,不拿穿那么多,跟她讲这是医生说的。她就比较不会再坚持。

  • 老人家会比较执拗

很多时候,我发现我婆婆真的很执拗,譬如说做月子的时候,宝宝喝母乳有点拉肚子,我婆婆就会以我多放点酒去煮鸭子吃了,就不会拉肚子了,而实际上我不希望宝宝通过我的母乳去摄取到酒精,所以只让她放一点,但是她还是会坚持要放很多。这时候就通过让旁人去给她劝说的方式让她改过来,有时候旁人说一句比自己说一百句更有用。

  • 老人家只是因为太爱孙子或孙女

有时候我会想和婆婆说你不要管那么多,但这句话始终没有说出口,因为我知道她不过是隔代亲,太爱自己的孙女了,我也需要去理解她去引导她正确的育儿方式。

总之,坚持自己正确的育儿观念肯定是没错的,但是一定要用正确的态度去和婆婆声明,大家都是因为爱宝贝,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谢谢。


一一和一一麻麻


这个问题的出现是由于隔代教育引起的。

如果是父母亲自带孩子,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

我也遇到过许多次这样的情况,先说一下我比较笨的办法:孩子八个月的时候还是很喜欢去吃手,并且也不是经常洗。我婆婆的观念是——王母娘娘给抹了三干年蜂蜜,必须得吃够。我并末多说,只是多带他们去了几次游乐园(小宝宝那种),从里面出来我孩子还是习惯性的吃手婆婆也不说什么,但旁边的妈妈或奶奶肯定会说,只需要让他多体会两次这样的眼神就可以……孩子一岁半以后还是喂饭,并且还是追着喂,我依然没说什么我自己不喂就是了,在小广场里玩的时候,特意提起这样的话题很多人一起讨论,另外从网上找相关的音视频,装做小白的样子重新学习,我在听的同时,婆婆自然也听见了,我说的时候他不信,听别人说的次数多了也就信了。


敏德mind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新手妈妈和“过来人”婆婆之间有育儿矛盾,到底该听谁的呢?当面对讨论孩子的教育时,育儿观发生分歧,我们该怎么做?

话说,妈妈们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就是育儿矛盾;近日一起五旬大妈因育儿问题,欲跳楼轻生的事件,在妈妈群里火了起来。

据了解:大妈早上因要不要带孙子出门,与儿媳起了争执。大妈心里委屈,一时想不开,于是起了轻生的念头。后来经大家的几番劝说,大妈被搀扶到了安全地带。

提起老人带孩子,很多宝妈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感激老人帮忙减轻负担,另一方面又苦恼于老人旧的育儿观念。相信很多人都会问:为何这样的育儿矛盾一直存在,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或者减少与老人的冲突?

先来说说育儿矛盾为何存在吧,其实最关键的是观念问题,婆媳之间的主要矛盾在于喂养、养育方式上的意见不统一,造成了家庭内部的“权力争夺战”。

老人总说:“我吃的盐比你们多!”老人认为自己是孩子爸爸的妈妈,有着年轻人没有的养娃经验,因此,更适合、更有能力养育好孩子。

媳妇认为:“妈,你这样是不对的!”媳妇认为自己是孩子的亲妈,接触到了更多新时代的育儿知识,因此,更应该、更有权利主宰孩子的未来。

老公觉得:“妈说的挺对的!”中国男人通常都很忙。本来志同道合的老公,出门前总会抛出一句“我觉得,妈说的挺对的!”老公夹在媳妇和亲妈之间,只希望安安静静不要吵架就好,但通常这样做,反而会使矛盾激化。

育儿观发生分歧,我们该怎么做?

一、“教育谁说了算”

“先说清,后不乱”,确立教育主角,解决“教育谁说了算”的问题。如果想要宝宝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一定要以某一个人的教育思路为基本观点。

不然不仅老公夹在中间难做人,宝宝作为接受教育的一方,也左右为难,最后可能谁的话都不听,导致教育失败。

二、在孩子面前不争执对错

每当坐下来管教孩子时,孩子就会哭闹着找“外援”,老人出面阻挠,做子女的也不知该如何是好。面对孩子动不动搬救兵的情况,老人和子女要站在统一战线上,避免硬碰硬地当面对峙。最好提前和老人打好招呼,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

要知道当家庭成员的意见相左时,容易使孩子的价值观发生紊乱,孩子没有判断标准,就会“钻空子”,哪一方对自己有利就听谁的。

三、要学会沟通

首先你要认识到,和婆婆有小矛盾是很正常的,不需要大惊小怪。当育儿老规矩和新方法发生碰撞时,如果听到“妈,你这样是不对的!”“不要再给娃夹菜了!”等带有批评、总结性的话语,老人从心底里是反感、排斥的。

媳妇们要耐着性子多沟通,把知道的'科学育儿理念'简单明了地解释给老人听,给老人辟谣一些错误的育儿知识。有的时候,老人并非固执,而是我们只告诉结果,没有讲清楚为什么,老人不明白,自然不会照做。

四、婆婆也不容易,理解万岁

想想老人也不容易,人生地不熟给咱带娃,没有功劳有苦劳。更何况,他们没有了熟悉的人际关系,所以生活的全部重心自然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媳妇们也要多体谅老人家的心情,平时下班之后就要多分担家务,尽量不要让老人家既干家务又要带小孩;另外当育儿观发生相悖时,媳妇要肯定老人的付出,多理解老人家的想法。

五、老公要做好“调节剂”

世界上最难的问题莫过于,“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水里,我俩都不会游泳,你到底要救谁?”原则上,老公应该多一些支持老婆的观点,并且当问题发生的时候,应该由老公更多地去和自己的妈妈商讨。

时不时的一句“我挺你”,其实,也会让媳妇的心里热乎很久很久,因为在最难平衡的关系里,男人站在了媳妇的一边,家庭生活才会融洽。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小学老师暖妈


婆媳矛盾,自古就是难题。但有了孩子之后,婆媳矛盾会更频繁明显,因为这个时候会从生活方式的冲突,上升到两代人育儿理念的冲突。
比如:媳妇说周岁以内的孩子不能吃盐,婆婆可能会觉得不吃盐孩子会没有力气;媳妇觉得不用给孩子穿太多,但婆婆却里三层外三层,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生怕孩子冻着。

婆婆觉得自己比儿媳的育儿经验要多,所以可能会不自觉的插手到一些具体的事情上。所以,婆婆和儿媳会起争执,是很正常的事。

那么,当自己的妻子和妈妈发生冲突的时候,该听谁的呢?

首先,要明确育儿的主导权。

妻子是孩子的妈妈,那么,肯定是要以妻子的意见为主的。自己的妈妈虽然有很多育儿经验,但在教育下一代这件事情上,不能越俎代庖。

不然,即使都是为了孩子好,也会因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而让家庭不和睦,孩子以后也不知道该听谁的。

其次,要以科学的育儿观为主。

许多以前的育儿经验,在现在都被证实是错误的,所以,不应该唯经验至上,而是要充分考虑什么样的育儿理念是科学的、是对孩子好的。

虽说新手妈妈可能在育儿方面没有经验,但是容易接受最新的科学理念,也会主动吸收新的知识。这比起几十年前的一些落后的、甚至错误的育儿经验来说,要好很多。

最后,取长补短。

虽然老一辈的育儿理念可能和现在有出入,但不代表所有的经验都是没有价值的。
所以,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妨参考一下老人带孩子的经验,只要有效果,用什么样的方式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婆媳发生矛盾的时候,男人夹在中间可能会比较为难,所以不妨先跟老人约定好,以孩子妈妈的意见为主,其他意见为辅。把关系和主次捋顺了,才能避免更大的矛盾和冲突发生。你觉得呢?

(欢迎关注:菈妈亲子,一起聊聊育儿那些事。)


菈妈亲子


儿媳与婆婆育儿理念发生冲突,听谁的?我的回答是谁对听谁的!

儿媳和婆婆因为之前并没有长期生活在一起,仅仅因为一个男人连接在一起,婆媳关系是个很复杂的关系,尤其是遇到育儿问题。为什么要说谁对听谁的的呢?

宝宝是个独立的个体,不管是他的妈妈还是其他家人都应该对宝宝负责,一切对宝宝好的,有利的去采用。危害宝宝身体健康的一律不允许。

首先婆婆因为年纪大,带孩有经验,所以带孩方面比我们知道的多。但是知道的多不一定对。他们生活的年代,生活条件有限,所以生病了没钱看病,都是用香油,香灰,叫魂等土办法或者说带着传统迷信的方法去育儿。有些婆婆不爱干净,直接嚼饭喂小孩,或者嘴对嘴喂小孩吃饭。吃饭口味重,把屎把尿等问题。而且老人一般特别溺爱,宠溺小孩。隔代亲可不止是说说而已。容易让宝宝造成自私自利的习惯。

其次宝妈们是年轻的新一代,不断学习着各种育儿知识。与时代不断进步。但是因为缺乏经验很多时候都是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知识,孩子一哭闹各种手忙脚乱,乱作一团

所以,总上,孩子有病去医院,没病没灾的大家商量着来,多问问医生,多沟通,没啥解决不了的。婆媳有矛盾的时候就需要老公出马做调和剂了,一家人和谐生活比啥都重要。


天时地利的迷信


看情况,谁的理念更适合孩子就按谁的。有的婆婆在育儿方面深有心得,经验丰富,毕竟是过来人,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那就遵从下婆婆的意见也不是坏事,还更能增进婆媳关系,何乐不为?自己又是新手妈妈,婆婆的理念直接搬来用的话还省了不少心。

但是,敲重点,并不是所有婆婆都理论和实践都过关的,有很多婆婆又无知又专横外加混胀的,生活中实在太多太多。

我就是个例子,虽然自己在怀孩子时已学了不少育儿知识,但在月子里却是百般无奈。

儿子出生后四五天开始发黄疸,按理七八天后不见好转就应该就医处理,并且孩子还好几天才拉一次大便,这已经非常不正常了。

但公婆不知何因,非常强势地不给就医,说我的孙子正常得很,哪里有问题,你看多精灵!

而且,他们还找来村里最老的那个老太婆来看我儿子,那老太婆也是说都正常,隔壁那个小孩也是一星期才拉一次大便都没事……

我一张嘴说不过那么一大堆人,眼巴巴地看着儿子越来越黄,心急如焚,眼泪都流出来了。

后来直到28天后,四婶来探我们,她一进房间就发现孩子不正常,马上抱着孩子叫上我老公就往医院赶,一去医院,医生就大骂他们:怎么搞的,孩子都这样了,怎么这么晚才送来?

当即安排住院。那么小小的人儿,每次打吊针都要在头上扎几次才能吊上,心疼的我眼泪都流干了,也因此我患上了月子病,现在一吹风就流泪。

而最糟的是,儿子因延迟最佳就医时间,一直到现在,他已是十六岁的少年了,身体一直很弱,特别是肠胃一直不好。

遇到这样愚昧无知又自以为是的公婆,就是在度劫。



布衣茶人


如果题主是儿媳,我的回答是听自己的。

如果题主是婆婆,我的回答是听孩子妈的。

其实不仅儿媳和婆婆会有育儿理念不一致的情况,如果帮忙带孩子的是姥姥,孩子妈妈和自己的妈妈,也会经常在育儿理念上发生冲突,冲突可能比婆媳之间还激烈尖锐。

只要是隔代育儿,都会有这个问题,因为两代人生活环境不同、人生经历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观念不一致特别正常。

当然,这也没什么可怕的,关键是大家摆正位置,用适当的方式处理这些差异。

我的建议是,作为老人,要明白孩子是儿女的孩子,孩子长成什么样,最终负责的只能是孩子的父母,所以祖辈不能越俎代庖,强迫儿女接受自己的理念和方法,却让儿女自己承担潜在的风险。

作为儿女,要明白孩子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得对他的教育负责,所以既不能图省事,把所有工作都甩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然后又抱怨他们带得不好,也不能为了避免矛盾,对老人如何带孩子不闻不问。

最好的办法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带,当然这可能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面对,但长久来看,父母自己带孩子,才算是对孩子尽责,也更容易用始终如一的方式教育孩子,避免孩子夹在父母和祖辈之间无所适从。


真心爸妈(徐智明、高志宏):

一对真实的爸爸妈妈,本科均毕业于北京大学,真心妈妈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育有两子,一个生于2002年,一个生于2006年。

已出版《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即将出版《阅读手册——成就孩子一生的阅读培养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