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天才阿炳的跌宕人生:又賭又抽,因梅毒雙目失明,絕望中死去

1951年,《二泉映月》走出江蘇無錫,以電臺廣播的形式在全國人民面前問世,引起轟動,悽切哀怨、動人心魄的樂曲牢牢地攫住了聽眾那敏感的神經。沒有人不為之震撼和動容,日本作曲家小澤征爾更是評價“

像這樣的曲子,應該跪下來聽。”

1959年,《二泉映月》推開國門,以民族音樂的代表的身份,面世海外,引起極大反響。被稱為中國民間器樂創作曲目的瑰寶,榮獲“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獎”。而阿炳更是成為很多二胡學習者膜拜的偶像,一時間海內外名聲大噪。一位英國的音樂家更是直呼阿炳為中國的貝多芬!《二泉映月》則是中國的《命運》!

音樂天才阿炳的跌宕人生:又賭又抽,因梅毒雙目失明,絕望中死去

然而,這一切阿炳都聽不到也看不到了。晚年的窮困潦倒,加之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在1950年12月4日一個寒冷的上午因煙癮發作,家中斷糧、借貸無門,一個想不開,在雷尊殿最東面的一個小平房懸樑自盡,享年57歲,一代民間音樂家還沒等來屬於他的輝煌,就這樣悄悄地隕落了。

才華橫溢,本該被世人敬仰的阿炳為何會有這樣一個悽苦的晚年?這一切都要從頭說起。


勤奮的小天師

阿炳本名華彥鈞,1893年8月17日(清光緒19年)出生在江蘇省無錫市的一個道觀裡,他的父親華清和是無錫城中三清殿道觀雷尊殿的當家道士。在父親的苦心經營下,雷尊殿的香火還是不錯的,加之法事收入,阿炳的家庭條件可以說是很好。

但他的童年卻是不幸的,阿炳是其父與幫傭的寡婦相好生下的私生子。在當時的封建社會,這種身份不可能被認可,註定會遭人唾棄。他的母親最終因為受不了世俗的歧視,而選擇結束生命,此時的阿炳才剛滿4歲。無奈只能寄宿在一個遠方親戚家裡。

音樂天才阿炳的跌宕人生:又賭又抽,因梅毒雙目失明,絕望中死去

歷史上對於阿炳這段生活並沒有過多的筆墨,但筆者猜測,一個幼齡兒童,頂著一個無法被認可的身份,寄人籬下,日子可想而知。直到8歲父親終於把他接回道觀,但只能以師徒身份相稱,此時的小阿炳對自己真實的身世還一無所知,一口一個師傅的叫著,一直以為自己只是個承蒙好心人照料的孤兒。

或許是父親看到了阿炳在音樂上的天賦,也或許是出於愧疚,華清和開始教阿炳學習樂器,從最簡單的敲擊樂開始,然後學習笛、笙、嗩吶、二胡和琵琶。

音樂天才阿炳的跌宕人生:又賭又抽,因梅毒雙目失明,絕望中死去

勤奮的阿炳學得異常刻苦。因為腕力不夠,於是採用了在笛子上掛秤砣的辦法來練習,日復一日;學習二胡和琵琶時,手指的血肉模糊更是家常便飯,數九隆冬、盛夏三伏,從未鬆懈。

皇天不負苦心人,17歲的阿炳已經熟練地掌握了吹、拉、彈、唱等技藝,對於常見的道教樂器也能手到擒來,於是便開始跟隨父親一起做法事。因為長得一表人才,還有一副好嗓子,被人們譽為“小天師。”

看似前途一片光明的阿炳,在他的父親去世後,人生軌跡卻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


昏聵荒誕的放蕩生活

1918年,阿炳的父親華清和因病去世,臨死前,才將真實身世告訴他。21歲的阿炳子承父業,成了雷尊殿的當家道士,和他一起執掌香火的還有一位名叫華伯陽的堂兄。本來日子穩紮穩打,過的應該還不錯。

音樂天才阿炳的跌宕人生:又賭又抽,因梅毒雙目失明,絕望中死去

但與眾不同的身世,畸形的成長過程,加之父親去世後更加無人管束,初入世事的阿炳在一群狐朋狗友的煽動下,走上了一條可怕的不歸路。

他開始賭博、抽大煙、逛青樓。因為疏於管理,讓原本位於無錫市中心,香火鼎盛的雷尊殿變得門可羅雀,悽悽慘慘慼戚。非但如此,他還敗光了父親留下的全部積蓄。但是他仍然不知悔改,繼續留戀煙花巷柳,荒淫無度,最終因染上梅毒而瞎了雙眼,再也無法進行法事工作。堂兄見其無用,一怒之下,把他趕出了道觀,

瞎子阿炳流落街頭。

音樂天才阿炳的跌宕人生:又賭又抽,因梅毒雙目失明,絕望中死去

為了吃飯餬口,沒有一技之長的他只能靠賣唱為生。於是在無錫的大街小巷,戲曲樓旁,乃至一座小小的泉眼邊上,經常就能看到一位雙目失明,帶著墨鏡,用一具乾癟枯槁的身體演奏著各種樂器的人,臉上滄桑盡顯,眉間盡是愁苦。

但即便這樣,他也不忘在偶爾有點餘錢日子去煙館抽兩口大煙。


最後的呢喃

1939年,阿炳與在煙館認識的寡婦結了婚。夫妻二人相依為命,艱難地維繫著兩人貧困潦倒的生活。再後來阿炳得了肺病,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無法再上街頭賣藝,只能在家以修理胡琴為業,度日如年,苦不堪言。

彷彿蒼天不忍看到一代“巨星”就這樣被埋沒,一個偶然,正在保存蒐集民樂的楊蔭瀏教授聽到了一個學生拉的二胡,悽婉的曲調,大珠小珠落玉盤般的敲打著楊蔭瀏的耳膜,他的耳朵被聽醉了。仔細詢問之下,才得知這名學生所拉的曲目是家鄉一名窮困潦倒的賣藝人所教,人們都喚他,瞎子阿炳。像發現寶藏般的楊蔭瀏教授趕緊帶著設備和團隊連夜趕到無錫,請阿炳錄音。

音樂天才阿炳的跌宕人生:又賭又抽,因梅毒雙目失明,絕望中死去

拉二胡唱戲

但此時的阿炳已經好幾年沒有彈琴了,用一把借來的二胡,練習了好幾天,在收音並不太好的設備下錄製了《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三首二胡曲以及《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曲。

但誰能想到,這六首曲目成了阿炳的絕唱。因為兩個月後阿炳逝世,帶著一身鬼才絕學,進了黃土。楊蔭瀏明年再來的計劃就這樣付諸東流,與其一起流產的還有阿炳自己最滿意的《梅花三弄》。

音樂天才阿炳的跌宕人生:又賭又抽,因梅毒雙目失明,絕望中死去

阿炳的一生如同戲劇一般,跌宕起伏。但正是他的苦難與不幸,才成就了音樂上的光輝。從天上到地下,從一代天師到說唱乞丐,身份的轉變,讓阿炳比任何人都懂得世態炎涼,但是他只能把這種痛苦封印在他的音樂裡。於是才有了《二泉映月》的悽苦、憤怒、不安和寧靜,以及《大浪淘沙》中用硬朗的奏法和緊湊的起伏表現出的一種對黑暗現實的控訴。

這才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真實阿炳,不是文學小說中的happy ending。而是一個遭受封建制度荼毒的普通人,一個玩物喪志的音樂鬼才,一個一生揹負命運磨難的可憐人。在以無錫的惠山古鎮為核心的廣袤土地上,用《二泉映月》輕輕地呢喃著人間冷暖,世態炎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