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

 阿炳(華彥鈞)算得上是最具國際影響力的無錫人之一,在無錫市中心寸土寸金的崇安寺商業區,豎立的一尊阿炳的雕像,反映出他在這座城市的地位和聲望。

瞎子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

  阿炳雕像頭戴禮帽、佝僂著身子,左手握弦、右手持弓,低著頭,全部注意力都傾注在擱於腰間的二胡上。整座塑像呈現一種誇張的動態,人們似乎能聽到二胡裡飄出的悲憤之聲。至於阿炳的容貌,反倒顯得模糊不清。這應該是多數人心目中的阿炳形象:吃力地生活在社會底層、用二胡控訴黑暗的舊社會,但見過阿炳的多位老街坊均說,雕像不像其本人。

  那麼,真實的阿炳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阿炳究竟長什麼樣?

  近年來,無錫市檔案局、無錫市公安局等部門都在搶救、整理有關阿炳的一切歷史檔案。經過曲折的蒐集整理,無錫市公安局搶救出一套阿炳的戶籍檔案資料,其中一份檔案裡,有一張阿炳的黑白照片,這實在讓人驚喜——這張照片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張阿炳的照片。

  照片上的阿炳頭戴禮帽,面容清瘦,留濃密鬍子,頗像影像中民國街頭藝人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他的墨鏡,正如故居畫像上所描繪的那樣,這副墨鏡的左鏡很明顯高出右鏡許多。

  這張照片出現在1947年“無錫縣國民身份證底冊”上,阿炳和妻子的照片都在其中,其上登記有兩人的住處是“圖書館路三十四號”,並註明阿炳的職業是“演奏”。另外一份檔案為1951年所建的戶口登記簿,這一頁檔案顯示了阿炳1892年7月9日出生,1950年12月死亡,私塾文化程度,失盲,職業是道士。

  在同頁登記簿的空白處,記者注意到,有人用藍色筆寫有一行字:“華阿炳為全國音樂藝人”,字是繁體字,藍色的墨水區別於原登記簿填寫時所用的黑色筆跡,估計是阿炳去世後不久,檔案登記人員所留。

  阿炳還有一個孫女“球娣”,她曾在2008年4月接受了無錫本土著名作家黑陶的採訪,詳細回憶了她記憶中的“阿炳”:

  “公公(阿炳)個子蠻高的,用現在的說法有一米七幾。他有小辮子,再盤起來結在頭頂。”球娣回憶說,“公公出去拉琴賣唱的時候,總是由我攙著帶路。我拉好他的衣服,他一邊走一邊拉。公公經常在公園茶館和廣場上賣唱。表演完一段我就拿著公公的帽子,向周圍看的人收錢。”

瞎子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

唯一存世阿炳照片

  阿炳其人

  阿炳的父親父華清和是無錫城裡洞虛宮雷尊殿正一派當家道士,其母吳氏是秦家的寡婦。華清和與吳氏同居後生下“私生子”阿炳。按道規華清和不能娶妻,吳氏也受族人脅迫回到秦家,一年後抑鬱而死。阿炳由華清和無錫東亭鎮老家族人撫養。

  阿炳8歲時被帶回雷尊殿,父子以師徒之名遮人耳目。“師傅”將一腔父愛都給了阿炳,教《三字經》、《百家姓》,習毛筆字,後又將他送入私塾讀書。華清和精通道教音樂,熟稔絃索,阿炳耳濡目染之下,吹拉彈撥樣樣精通,19歲時已能參與道教音樂演奏,有“小天師”之譽。

  1914年華清和去世,阿炳繼承了“師傅”的衣缽,成為雷尊殿的當家道士。附近混堂老闆覬覦阿炳手中田產,引誘阿炳染上嫖娼、吸食鴉片的惡習。嫖娼染疾影響到眼睛,26、7歲時一眼已瞎,35歲雙眼失明。因受有錢齋主的嫌棄,他被迫離開道門,雖然窮困潦倒,仍然一身傲骨,不肯求告乞討,堅持他的“人窮志不窮、人窮嘴不窮、人窮名不窮”的“三不窮”原則,以“瞎子阿炳”之名流落街頭賣唱為生。

  他竭盡全力保持著自己的尊嚴。每天出門賣藝都身穿長衫,長衫雖舊但沒有補丁,留著道士的髮髻,墨鏡遮擋了他因梅毒致盲而深陷的眼窩,身板依舊挺直,脾氣依然暴躁。他每天下午在無錫崇安寺三萬昌茶館門前圍場自編自唱時事新聞,晚上走街串巷,在棧房、戲館、飯店、碼頭、妓院等處靠客人點曲賺錢。夜晚回家也是手操二胡,邊走邊拉,要是生意不好,琴聲格外哀怨,令人動容。日後令他名垂千古的《二泉映月》,以及《聽松》、《寒春風曲》等二胡名曲便是在走街串巷時即興創作演奏的。

  1947年,阿炳典當給混堂老闆的房子被收走,日子越發窘困。1948年,阿炳被送入“戒毒所”,釋放後徹底停止街頭賣藝,在家以修理胡琴等樂器為業,勉強餬口度日。

  瞎子阿炳琴藝高超,他能用二胡模仿男女老少說話、笑聲、嘆息、哭泣以及雞鳴狗叫之聲,用二胡表演“狗搶骨頭”和“老鷹抓小雞”是他的拿手好戲;他的琵琶是拜彈詞界絃索高人張步蟾為師學的,他將琵琶置於頭頂上彈奏的《龍船》便是張步蟾親授。他演奏了不少民間樂曲,也時常隨心創作一些沒有命名的曲子,鄉人將這類無標題、無特定內涵的樂曲稱之為“依心曲”。

  過泳華老人見過阿炳,當時她跟阿炳住在一條街上。時常晚上九十點鐘,阿炳賣藝回家經過過泳華家,過泳華的父親過補白會打招呼,“有時候家裡剩的一些鍋巴,父親會送給阿炳,讓他做次日的早飯。”阿炳會用胡琴拉出“謝謝”的人聲,表示感激。

瞎子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的誕生地

《二泉映月》原本也是一首沒有標題、沒有特定內涵的“依心曲”,曲名是音樂教育家、中國民族音樂學的奠基人楊蔭瀏給定的。

1949年1月,剛到南京工作的黎松壽在二胡界的一代宗師、師傅儲師竹教授處上課,為了活動手指,黎松壽無意中拉起了這段阿炳在街頭巷尾常拉的旋律,儲教授突然示意暫停,問這首曲子的來歷。儲教授吩咐弟子完整地再拉一遍,聽完之後連聲稱讚:“太美好啦,不僅富有個性,並且內涵深邃。這是嘔心瀝血的傑作。”

黎松壽後來成為二胡演奏家、南京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1950年,他與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楊蔭瀏等幾人來無錫為阿炳錄音。

楊蔭瀏是無錫人,11歲時曾向17歲的阿炳學過一陣琵琶等樂器,阿炳可算是楊蔭瀏的啟蒙老師。

給阿炳錄音是在9月2日進行的,當時在場的除阿炳、董催弟、楊蔭瀏、曹安和外,還有無錫當地的兩位民樂工作者祝世匡、黎松壽和黎的妻子、岳父,共錄製了《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

關於《二泉映月》曲名的由來,祝世匡回憶說:

“錄音後,楊先生問阿炳這支曲子的曲名時,阿炳說:‘這支曲子是沒有名字的,信手拉來,久而久之,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楊先生又問:‘你常在什麼地方拉?’阿炳回答說:‘我經常在街頭拉,也在惠山泉庭上拉。’楊先生脫口而出:‘那就叫《二泉》吧!’阿炳說:‘《二泉》不像個完整的曲名,粵曲裡有首《三潭印月》,是不是可以稱它為《二泉印月》呢?’楊先生說:‘印字是抄襲而來,不夠好,我們無錫有個映山河,就叫它《二泉映月》吧。’阿炳點頭同意,於是《二泉映月》的曲名就這樣定了下來。”

一首樂曲就這樣從原本的無標題音樂變成似乎是描寫景色為主的標題音樂了。

著名作曲家賀綠汀曾說過:“《二泉映月》這個風雅的名字,其實與他的音樂是矛盾的。與其說音樂描寫了二泉映月的風景,不如說是深刻地抒發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

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在1978年聽了《二泉映月》原曲後感動得熱淚盈眶,呢喃地說出了一段流傳甚廣的評價:“……這種音樂只應跪下來聽。”

真是造化弄人,如果不是因為父親去世後的放縱,華彥鈞很可能只是一個生活安穩、普普通通的道樂高手,不會有《二泉映月》的誕生和名垂青史。

大師謝世

因阿炳說自己會270多首曲子,楊蔭瀏與他相約來年再來為他錄音。

遺憾的是阿炳沒能等到那一天,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終年57歲。這一天離他留下錄音僅僅過去三個月!

關於阿炳的死因,黎松壽說是吐血而死,作家陸文夫說是上吊自盡,弔詭的是兩人都是在阿炳死後沒幾天分別聽董催弟親口說的。關於阿炳的身世,與他相識的人留下了太多的不同或矛盾的訊息,真有點撲朔迷離。

阿炳入殮時,家中已無物可帶,身旁只有錄音時,那把借來的胡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