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教育家楊蔭瀏與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2019年是著名民族音樂教育家楊蔭瀏先生誕辰120週年,這位曾得到民間藝人瞎子阿炳真傳的音樂家,不但植根於民族音樂的土壤,而且受到良好的西方音樂理論的薰陶,正是由於楊蔭瀏與表妹曹安和的挖掘和搶救,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才得以保留和傳承,但其卓越的音樂貢獻還是鮮為人知。

民族音樂教育家楊蔭瀏與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楊蔭瀏

楊蔭瀏(1899—1984)字亮卿,江蘇無錫人,1899年11月10日出生於無錫名門望族——楊氏家族,其父楊鍾琳為清末民初官吏,曾在浙江、山東、吉林、江西等地任職,工詩文,擅駢文,母親錢淑珍與錢鍾書父親錢基博是叔伯姊妹,楊蔭瀏為次子。

楊蔭瀏自幼就進入私塾接受中國傳統教育,通習經史詩詞等經典篇目,常常去“三清殿”聽道士們做法事時的演湊,由此開啟了他民族音樂的啟蒙,其最初的啟蒙老師是年輕道士穎泉,隨其學習簫、笛、笙、胡琴等民族樂器,又跟“雷尊殿”道士阿炳(華彥鈞)學習琵琶的演奏,這也是他第一次與阿炳產生交集。

民族音樂教育家楊蔭瀏與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雷尊殿舊址

1911年,楊蔭瀏入讀無錫縣立東林小學讀高小,其書法老師黃緒初與楊蔭瀏沾親帶故,就把他介紹給了“天韻社”社長吳畹卿拜師學藝,“天韻社”是一個民間音樂社團,成員幾乎都是無錫音樂界的名流,而社長吳畹卿與黃緒初是表兄弟,自然對楊蔭瀏另眼相看,吳畹卿的笛、三絃和琵琶功力深厚並精通音韻之學,楊蔭瀏在吳畹卿這位民間音樂高手的指導下進步非常快,除了學習各種樂器之外,還對音韻、音律、樂器構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由此打下了堅實的民族音樂的基礎。

1916年秋,楊蔭瀏考入位於無錫的江蘇省立第三師範學校,期間曾參加了“天韻社”與來訪美國音樂家亨利·愛西姆在聖公會的中西音樂交流,由此結識了在無錫聖公會做傳教士的郝露易女士,這位來自美國的傳教士具有極高的音樂修養,楊蔭瀏又師從郝露易學習英文、鋼琴和西洋音樂樂理,並拜為乾媽,還於1920年加入中華基督教聖公會,成為一名虔誠的基督教徒。

1921年,楊蔭瀏從無錫師範畢業後在石塘灣縣立第五高等小學擔任國文教員,業餘時間繼續追隨郝露易學習和聲、對位、復調等西洋作曲方法,一年以後又入無錫私立輔仁中學補習英語、數理等科知識,並於1923年考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經濟系,不久又轉入文學系學習,曾擔任校國樂會會長,經常組織師生舉辦音樂會,充分顯示出其音樂才華。

1925年,上海發生了“五卅慘案”,楊蔭瀏參與了聖約翰大學部分師生組織的罷課活動,以此抗議英帝國主義的血腥暴行並聲援被逮捕的學生,6月3日部分老師和學生在學校廣場聚會時,被校長卜舫濟勸阻並壓制,激起了在場師生的強烈不滿,雙方情緒激烈對抗,進而發生正面衝突,最終導致以孟憲承、錢基博為首的19名華籍教師和553名學生脫離聖約翰大學,全部轉到私立光華大學,楊蔭瀏繼續在經濟系就讀。

“五卅慘案”發生後,為了遊行示威宣傳的需要,楊蔭瀏曾以《金陵懷古》曲調填寫了岳飛的《滿江紅》進行傳唱,極大地鼓舞了學生們的愛國熱情,他還用英文撰寫了音樂論著《中國音樂史綱》。

民族音樂教育家楊蔭瀏與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鬲溪梅令》

1926年2月,楊蔭瀏從上海回到無錫謀職,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內,曾先後在輔仁中學、工商中學、縣立初中、榮氏學校、無錫美專、宜興中學任教,期間曾短暫擔任無錫通俗教育館館長。

1928年,中華基督教聖公會決定編輯出版聖公會通用的讚美詩,楊蔭瀏在郝露易的推薦下,被聘為專職委員,不久又被“六公會聯合聖歌編輯委員會”推舉為總幹事,歷時三年左右的時間,編輯成《頌主詩集》和《聖詩集》。

1932年,楊蔭瀏應邀赴北京與燕京大學劉廷芳博士共同編譯和修訂讚美詩,經常在燕京大學音樂系旁聽作曲、西洋音樂史和音樂欣賞課,並經常泡在圖書館閱讀了許多西方音樂著作。

1934年,由劉廷芳主編的燕京大學宗教月刊《真理與生命》開闢了宗教音樂理論專欄《聖歌與聖樂》,主要討論聖詩集的遴選、翻譯、和聲、詞曲編配等問題,而楊蔭瀏許多獨特的研究心得也大都發表在《真理與生命》上。

1936年,《普天頌讚》出版,收曲調548首,其中由楊蔭瀏與劉廷芳合作翻譯修訂了210首,而在這210首之中,由楊蔭瀏獨自翻譯的竟到達150首之多,他在這一年還被聘為哈佛燕京學社研究員,同時在音樂系主講中國音樂史。

民族音樂教育家楊蔭瀏與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楊蔭瀏在燕京大學時留影

1937年暑期,楊蔭瀏回無錫度假,開始蒐集蘇南民間音樂進行研究,他找到了年長其6歲的阿炳,但此時的阿炳已經雙目失明且淪落街頭賣藝為生,儘管他們彼此身份已經完全不同,兩人還是相談甚歡,相互切磋江南民間樂曲曲目及演奏技藝,阿炳的頭顱就是一座音樂寶庫,他一生曾創作和演奏了270多首民間樂曲。

民族音樂教育家楊蔭瀏與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瞎子阿炳(華彥鈞)

“七七事變”爆發後,北上之路被阻斷,楊蔭瀏隨應正在籌建中央機器廠的王守競博士之邀,暫行代理總務主任,協助王守競將中央機器廠由南京遷往湖南湘潭,1938年8月又遷至雲南昆明。

1939年,楊蔭瀏應無錫老鄉顧毓琇之邀來到陪都重慶,在國民政府教育部音樂教育委員會任職,當時顧毓琇是教育部次長,他雖然是理工科出身,卻是文理貫通,而且在音樂和佛教領域也有很深的造詣,他曾把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樂歌詞翻譯成中文。

民族音樂教育家楊蔭瀏與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楊蔭瀏在彈三絃

 1940年11月,顧毓琇在重慶青木關創立了國立音樂院併兼首任院長,楊蔭瀏應聘出任國立音樂院教授兼國樂組及研究室主任,1942年初由吳伯超出任國立音樂院第二任院長,當時即便在戰時最艱苦的環境下,中國的專業音樂教育也沒有停止。

1946年暑期,國立音樂院從重慶遷至南京城西古林寺附近,這所誕生於抗日烽火之中的音樂聖殿,終於結束了在山溝溝裡辦學的歷史,楊蔭瀏繼續出任國立音樂院教授併兼任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教授,當時楊蔭瀏、儲師竹、曹安和、程午嘉等人都是最為有名的教授。

民族音樂教育家楊蔭瀏與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楊蔭瀏(後排右三)與國音組畢業生合影

1949年4月,楊蔭瀏接到故鄉好友的來信,順便提及了阿炳的二胡演奏技藝功力了得,這激發了楊蔭瀏回鄉之情,開始計劃為阿炳錄音並整理和研究他的音樂藝術,但由於正值渡江戰役期間,這一願望被推遲,不久南京解放,楊蔭瀏隨國立音樂院被遷往天津,1949年9月又與華北大學文藝學院音樂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系、東北魯迅文藝學院音樂系等合併組建了中央音樂學院。

民族音樂教育家楊蔭瀏與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楊蔭瀏在吹簫

1950年暑期,楊蔭瀏與表妹曹安和回無錫省親,經他們的學生黎松壽幫助聯繫找到了阿炳,黎松壽也是無錫人,曾與阿炳家為鄰,其舅舅曾是阿炳讀私塾時的同學,黎松壽從小耳濡目染阿炳的音樂,他在國立音樂院學習時,曾經拉了一段《二泉映月》的主旋律,讓楊蔭瀏偶然聽到並深感震驚。

在無錫雷尊殿附近的三聖閣,楊蔭瀏再次見到了已經年近花甲的阿炳,楊蔭瀏、曹安和用一架國外進口的老式鋼絲錄音機幸運地記錄下了阿炳演奏的6首曲子,這其中就包括三首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和三首琵琶曲《龍船》、《大浪淘沙》、《昭君出塞》,使民間藝人阿炳的最精華的音樂得以保存和傳承下來。

民族音樂教育家楊蔭瀏與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當年錄阿炳《二泉映月》的錄音機

但阿炳卻沒有拿到半分錢的報酬,最終因生活太過艱難,於1950年12月4日上午9時左右,催促妻子董催弟出去討要一點冷餐剩飯充飢,他自己趁機用道袍上的腰帶懸樑自盡,結束了自己命運坎坷的一生,這段歷史鮮為人知,只有著名作家陸文夫知曉,他曾於1950年12月底專程去無錫尋找阿炳,但只見到了阿炳老婆董催弟,阿炳已經去世了,陸文夫留給董催弟八萬元(舊幣相當於8元),在阿炳死後二十多天後,董催弟也追隨阿炳而去,陸文夫生前想寫一部關於阿炳的人物傳記,但卻因阻力重重而始終未能如願。

民族音樂教育家楊蔭瀏與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楊蔭瀏八十年代為阿炳題寫的碑文

1952年,楊蔭瀏將阿炳生前譜曲和演奏的曲子整理成《瞎子阿炳曲集》,由上海萬葉書店出版,楊蔭瀏親自撰寫了一篇《瞎子阿炳(華彥鈞)小傳》,詳細地記述了阿炳的身世以及在民族音樂方面深厚的積澱和造詣。

1954年,時任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呂驥偶然聽到了《二泉映月》,也被這首人間絕唱深深地震撼了,在呂驥的支持和推動下,《二泉映月》很快被灌製唱片發行,開始在全國流行開來,無數的二胡愛好者和專業演奏家,都把《二泉映月》作為練習曲和演奏曲目,直至成為二胡演奏的經典曲目。

民族音樂教育家楊蔭瀏與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左起:楊蔭瀏、李元慶、譚抒真、賀綠汀、李凌、呂驥

楊蔭瀏早在國立音樂院任職期間,就曾赴四川青城山採風道教音樂,在出任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副所長時,曾考察了智化寺京音樂傳統及僧人、曲調、樂譜、宮調、樂器、曲牌等,其所記錄的《智化寺京音樂(一)、(二)、(三)》,至今仍是智化寺京音樂研究最權威的參考資料。

五十年代中期,楊蔭瀏曾帶隊赴湖南採風,走訪了四十多個縣,詳細普查了湖南宗教音樂的基本狀況,撰寫了《佛教禪宗水陸中所用的音樂》等論文,為中國音樂學田野採風樹立了榜樣。

民族音樂教育家楊蔭瀏與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左起:李元慶、査阜西、浦雪齋、楊蔭瀏、管平湖

1961年5月,楊蔭瀏曾在上海《文匯報》上發表了《如何對待我國的宗教音樂》一文,曲折而委婉地呼籲為宗教音樂爭取一絲存留的機會,楊蔭瀏堪稱是研究中國宗教音樂的大師,其傑出成就無人能出其右,他對無錫道教音樂、青城山道教音樂、中國基督教聖樂、北京智化寺音樂、五臺山寺廟音樂、湖南宗教音樂都有深入的採風和研究,只是人們對他在音樂方面的成就還缺乏認識和研究。

文革期間,楊蔭瀏曾被下放到河北懷來五七幹校勞動,七十年代初期曾患突發性腦痙攣、肺氣腫等疾病,七十年代末期,楊蔭瀏曾組織人力在全國範圍內蒐集、整理和編撰了《中國民歌集成》和《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這是一項十分浩大的音樂採風工程,其意義和影響極其深遠。

民族音樂教育家楊蔭瀏與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八十年代楊蔭瀏(右)在寓所接見日本音樂家

楊蔭瀏在中國音樂史領域的傑出成就當屬他的長篇鉅著《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全書65萬餘字,主要講述了遠古時期、夏商時期、西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等中國古代音樂發展狀況,他曾自信地告誡研究中國音樂史的學者,你們只可研究斷代史,因為無人可以超過我的音樂史,楊蔭瀏對我國民族音樂的研究貢獻巨大,在中國民族音樂研究中佔有重要地位,也是繞不過去的歷史人物。

1984年2月25日 ,一生研究民族音樂的傑出大師楊蔭瀏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由於宗教音樂是一個比較敏感的領域,受眾群體範圍較小,儘管有一些宗教音樂已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公眾對宗教音樂還是所知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