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之後,西安為什麼很難再成為首都?

中國古都的數量眾說紛紜,五個、六個、七個都各有說法。但是西安、洛陽、開封、南京、北京這個地方確實是不可否認的古都。他們幾個的地位是其他城市無可匹敵的。

唐朝之後,西安為什麼很難再成為首都?

中國歷史上有所記載,秦、漢、隋、唐這四個時期都有將西安作為首都,除了個別時期將洛陽也列為首都之外。所以在那個時候便有一種說法"東都洛陽,西都西安"。既然在唐朝之前西安作為首都如此盛行。那為什麼繼唐朝之後西安就很難再成為首都了呢?下面我同大家一起去探索西安身後的秘密。

唐朝之後,西安為什麼很難再成為首都?

中國幾千年來氣象變化萬千,正如當今社會已經全面造成了全球變暖這個問題。古時候就更不知所以然了,從宋朝開始,我國的西北地區隨著季風氣流等其他因素的影響,以至於該地區的土氣候得越來越乾燥,水資源也逐漸變得匱乏起來,特別是西安處於中高緯地端,這裡的生活環境也就大不如從前了。惡劣氣候的影響造成了該地區的匱乏情況得不到緩解,

我們都知道天時地利人和是最好的時機,那又有哪一位皇帝會選擇天時不佳的地方呢?西安的這種情況誠然到了唐朝這個時期有一定的緩解,因此在唐朝時,長安仍然被選為首都。隨著時間的流逝,氣候已經很大程度影響了長安的主要生活資源,甚至連土地都沒有足夠的營養,農作物得不到發展。

造成了大家不得不從外面引進糧食,可想而知這是很麻煩的。由於當時的物力發展沒有那麼強大,在糧食運輸的過程中,到洛陽就已經引進不過來了。為了更好的生存,首都也就改址在洛陽了。

唐朝之後,西安為什麼很難再成為首都?

糧食怎麼會運不進來呢?這就是第二個西安難成為首都的原因了,那就是地理位置。從湖北到西安。如果是從水路來看,西安處於水的上游,而船在常力的作用下,是不能由低處往高處遊的。如果要強行運轉,不僅要耗費不小的力氣,而且十分危險。別說糧食進不來了,即使是船伕也有可能險些喪命。自然也就沒有人去嘗試著這個事情。那如果從陸路來看呢?古時候所有的勞動力都是由馬車來工作的,如此遠的距離,在路上就要消耗不少的人力資源。況且萬一遇到攔路搶劫的,那就得不償失了。如此看來,如果非要強行走陸路的話,那麼就要消耗不少的資金,國庫也不夠這麼浪費的呀,又有哪一位皇帝會選擇地不利的地方呢?於是到後來其他的國家都向東邊開始發展。於是就有了開封作為首都。

唐朝之後,西安為什麼很難再成為首都?

到後來,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逐漸提高。考慮的已經不僅僅是氣候和地理因素了,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抵禦外寇。是的,作為一國之主,國家治理的再好又如何?如果不能很好地抵禦外寇,國家的領土被人隨意侵佔,百姓的生活得不到安寧,那又如何治好國家呢?

朱元璋雖有一時期把首都定在南京,但是很快就發現了南京沒有良好的防禦功能這一弱點,奈何一直定不好首都的位置,直到朱棣起兵造反,才選取了北京城作為首都。相對而言,北京城比長安有著更好的經濟能力,防禦能力也不弱,久而久之,這個首都就逐漸被後人所肯定。

唐朝之後,西安為什麼很難再成為首都?

由此可見,一個國家的繁榮發展,並不僅僅是要當今的皇帝有多麼的開明盛世。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一樣都不能少。

良好的氣候溫潤了周邊的環境,肥沃的土壤養足了不少的糧食,邊境的牢固抵禦了外寇的侵略,當然,優秀的人力資源更是或不可缺的。

西安原是地址最佳的首都,包圍著它的是綿延千里的秦嶺,在建築上我們是不能否認西安的地位的。奈何一個國家想要繁榮富強,必須要有穩定發展的經濟,而西安則在這上面缺失了很大的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交通變得越來越便利,生活也越來越富裕。但是,自然環境破壞的越來越嚴重,地下水汙染才造成了經濟中心南移。在我們今後的生活中要更好的愛護身邊的環境。不能讓曾經長安的事情再次重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