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漢調桄桄 全國唯一地方劇種

漢調桄桄是漢中區域獨有的地方戲曲劇種,於2005年由當時的漢中市文化文物局,成功申報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上古時期,人們在生產勞動中,就有了“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尚書、堯典》)的歌舞藝術。1976年,在漢中市城固縣蘇村出土的青銅面具,證明早在商時,已經有了類似戲劇人物面部化妝的專用道具。西周以後,民間歌舞廣泛發展,詩歌說唱相應繁榮。至漢代,已出現了“百戲”。在百戲的孕育中,戲曲集歌舞、詩歌、說唱的要素,並加入了情節故事,則形成戲曲獨特的綜合藝術。到了唐代,文學藝術的空前繁榮,又促進了戲曲藝術的發展,併為後來的宋元雜劇奠定了基礎。也催生了以秦腔為主的陝西地方劇種的形成和發展。並在西秦舊地(即以鳳翔為中心的西府地區)形成了“西秦腔”。

據《陝西省劇種概觀》記載,“西秦腔”於明成化(1465—1487)、正德年間(1506—1521),先後傳入洋縣、南鄭等地,在吸收當地口語,配以說唱歌調及其它民間音樂的基礎上,逐步衍化為地方聲腔,再經過藝人們的不斷創造,唱腔有了鮮明的鄉土特色,表演和伴奏亦有獨特的地方風格,形成了以洋縣、城固為中心的東路桄桄和以南鄭、漢臺為中心的西路桄桄。新中國建立後正名為漢調桄桄。東路桄桄為木偶戲,西路桄桄為演員表演的大戲。


漢中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漢調桄桄 全國唯一地方劇種

南鄭區桄桄劇團演出新編大戲 韓信拜將


漢中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漢調桄桄 全國唯一地方劇種

洋縣木偶團參加陝西省非遺日專題晚會演出


由於漢中毗連四川,水路直通湖北武漢,漢調桄桄在其自身發展的漫長曆程中,與川劇和漢調二黃進行了藝術上的交流,使漢調桄桄既保持秦聲高亢激越的特點,又融入川劇和漢調二黃柔和婉轉等長處,使其特點也顯得更為突出。

漢調桄桄為關中秦腔南傳漢中後,與當地民俗、語音、民間音樂融匯、整合而形成的具有漢水上游文化特色的梆子聲腔劇種。分東路、西路兩大流派。音階為綜合性七音音階。唱腔有歡音、苦音之別,有慢、中、快、散不同板眼、不同速度的板式,包括慢板、二六板、川板、二倒板、箭板、滾板六類。唱腔詞格有十字句、七字句、五字句、散句等句式,以十字句、七字句為主。唸白包括道白和韻白、引子、詩、板歌五種。唱腔、道白皆以漢中語音為準。演唱除大量單聲唱外,還用乾唱、伴唱、輪唱、對唱、合唱等形式。

漢調桄桄曲牌,據查約200餘首。常用和目前已收集的曲牌:絃樂22首、嗩吶18首、管子4首、笛子1首。這些曲牌來源多見於唐宋大麴、宋金諸宮調、南北曲繼崑曲和明清小曲、近代民歌、民間器樂曲和眉戶、京劇、晉劇的曲牌。曲牌結構為單牌體和復牌體,以單牌體為多。

漢調桄桄現存鑼鼓打擊樂牌138套,其中動作鑼鼓樂牌98套;板頭鑼鼓樂牌38套;開場鑼鼓樂牌2套。

漢調桄桄傳統劇目1500多個,已蒐集723個,其題材上自三皇,下迄清末,歷代均有;體裁多樣,有正劇、喜劇、悲劇、悲喜劇、耍戲等。表演形式齊備:有文戲、武戲、唱工戲、做工戲和唱做並重、文武兼備的全行當戲。

歷史上漢調桄桄班社足跡遍及安康、關中、川北、隴東南、鄂北、兩廣、滇黔藏高源等地。目前,漢調桄桄分別由南鄭區桄桄劇團和洋縣木偶劇團承擔傳承發展工作。


漢中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漢調桄桄 全國唯一地方劇種

洋縣木偶參加國家文化遺產日展演 時任全國人大領導、文化部領導親臨現場觀看


漢中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漢調桄桄 全國唯一地方劇種

木偶絕技 吐火


漢中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漢調桄桄 全國唯一地方劇種

木偶絕技 挑水換肩


漢中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漢調桄桄 全國唯一地方劇種

木偶絕技 吐火


漢中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漢調桄桄 全國唯一地方劇種

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與小朋友交流杖頭木偶表演


漢中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漢調桄桄 全國唯一地方劇種

南鄭區桄桄劇團青年演員演出摺子戲 遊西湖


漢中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漢調桄桄 全國唯一地方劇種

南鄭區桄桄劇團青年演員表演絕技 吹火


漢中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漢調桄桄 全國唯一地方劇種

南鄭區桄桄劇團青年演員演出摺子戲 斬秦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