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二十九)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祝福頌祖國,文博是一家!面對疫情,全國文博人眾志成城,以接力形式傳遞祝福,祝願祖國早日戰勝疫情!參與今天接力的文博單位有@四川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 、@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 、@深圳望野博物館 、@湖州市博物館 、@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院 、@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 、@陝西曆史博物館志願者團隊 、@雲南省博物館 。 文博人面對疫情,堅守崗位,全力投身於防疫工作第一線,有的小夥伴下沉基層,有的小夥伴值班站崗。今天將祝福也傳遞給為疫情做出貢獻的精彩文博人!請大家注意身體,保護好自己和家人!@湖北省博物館 、@武漢博物館微博 、@武漢自然博物館請 查收今日份祝福!中國加油!湖北加油!

四川博物院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雲遊博物館#

與子同矛,戰“疫”必勝

文物接力最後一期,小川川來打頭陣

戰國·牛鼠紋銅矛·川博館藏

#小川川聊文物##小川川逛展覽#

下面請@吉林省博物院 接力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九)

吉林省博物院

吉林省博物院超話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 收到@四川博物院 接力 吉林省博物院接力文物是 宋 官窯貫耳瓶 (橢圓形口,長頸微束。扁圓腹,橢圓形平底,圈足微敞,頸部有兩道凸弦紋,空心筒形雙耳。器型沉穩莊重,高貴典雅。)團結奮進同舟濟,雙耳福瓶保平安。下面請@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 接力。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九)

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二十九)接力】

鼓浪嶼原救世醫院舊址,為我館館舍所在,

背倚燕尾山,東臨鷺江。一院扶疏的綠植,

此際面朝大海,悄然迎來又一季春暖花開。

一如武漢大學等賞櫻勝地如期綻放的花海,

一似我館所展故宮珍藏上鮮活百年的花飾。

這件 米色地櫻花紋七寶燒大瓶,現亦陳列於我館。七寶燒,日本獨有的金屬胎琺琅工藝製品,也稱“七寶”,系明代時日本匠人僅憑所見之中國景泰藍器執意仿製的產物。因其明麗華美,仿若佛家七寶,遂得此名。故宮博物院庋藏的七寶燒,多為19世紀末日本國贈送清室的禮品,誕生自七寶燒的黃金時期。集中體現了日本獨特民族特點和非凡工藝成就的它們,一直是日本在國際外交中的首選禮品。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史前即從喜馬拉雅走向的野生櫻花,經東瀛園丁近1500年來匠心栽培選育,開出了整一個櫻之國度,收穫世人幾多盛嘆,無問西東。源自古波斯的琺琅製造技藝,沿絲路播衍,青出於藍,在東方長成了 景泰藍 與 七寶燒 這對享譽世界藝苑的姊妹花,留下一段藝術交流學習的佳話。

而今,新冠疫情尚在延燒,環球同此涼熱。當下我們忍舍春光,只為不捐前功,不負前程。攜手面對,有效防控,守望相助,從現在起,盍待明天。

祝福湖北我們 並肩克難,祖國加油我們#共同戰疫#

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超話 與全體@中國文博 同仁衷心期望⚕抗疫的人們平安歸來。有請@深圳望野博物館 接力上。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九)

深圳望野博物館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接到@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 的接力!

如意雲紋金蓋盒,口徑10.6釐米,高9.2釐米。

在我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女性深閨生活往往是神秘封閉、“易被忽略”的,但從眾多文物遺存中,溫婉秀麗的女性形象可以得到展現。受到社會習俗、大眾審美和情感價值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女性文物的型制相對小巧,設計感卻十分突出。

此如意雲紋金蓋盒,乃全金製作,表面的如意雲紋手工細緻,由工匠純手工打造而成,無論在宋代還是今日,這都是一件奢侈品。開合使用子母口的設計,有效防止其裝載的物品傾灑、倒出。這是一件在女性梳妝檯上十分常見的器型,用途廣,可以用作收納胭脂水粉、收拾、小配件等。

在這場抗疫中,女性力量一次次震撼中國、震撼世界,向疫情中所有勇敢善良的女性致敬,你們是這春日裡最明媚的光芒!

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有請@湖州市博物館 的祝福接力!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九)

湖州市博物館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 祝福接力】收到@深圳望野博物館 的祝福接力!

明代瓷器在永樂朝有所創新和發展,至宣德朝而臻於鼎盛。中國的陶瓷生產亦於此時達到全盛期。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件我館館藏瓷器珍品——明宣德青花菱口纏枝花卉盤。此盤高6.2釐米,口徑33.6釐米,底徑21.5釐米。本品為宣德青花御瓷之卓越代表。另外我們瞭解到,武漢博物館亦藏有一件同款明宣德青花瓷盤。

緣,妙不可言。正所謂“孔懷兄弟,同氣連枝”!武漢加油!中國加油!請接力!下面請@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 接力!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二十九)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九)

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院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 祝福接力】收到 @湖州市博物館 的祝福接力! @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院 虎形銅飾件,現藏於昭君博物院匈奴歷史博物館。圓雕虎側面形象,虎呈行走狀,張口露齒。耳呈圓尖形豎立狀,眼和爪皆以圓孔表示。虎身圓孔鑲嵌綠松石。虎細腰,尾下垂,飾有凹弦紋。虎的各部位特徵刻畫細膩,栩栩如生。

從古至今,虎被譽為“百獸之王”,是勇猛與力量的象徵。中國人崇敬猛虎的威風八面,很早就形成了對虎圖騰的崇拜。在遊牧文化裡也是歐亞草原遊牧民族通用的裝飾題材。將“虎”作為飾物加以佩戴,是人們對虎的崇拜更是對力量及威猛的敬重。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二十九)嘯虎生風 震懾四海 百疫盡散 八荒安樂! 下面請 @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 接力,繼續傳遞祝福!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九)

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 祝福接力】收到@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院 的接力~#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二十九)

#中山艦# 上的官兵,各個都是能人巧匠!他們在工作之餘巧妙利用素材,做出了各種小物件。這件“如松之盛”筆筒就是官兵親手製作的。筆筒通長、通寬均為4.8釐米,高13.66釐米,其中口徑4.2釐米,底徑4.8釐米。筒身一側刻印有“如松之盛”四個大字,寄託了作者的情思和志向,使得小小的彈殼筆筒既美觀又實用。

疫情之中,無數人像青松一樣,紮根於自己的工作崗位。他們無私無畏,迎難而上,為保護武漢,保護湖北,保護中國奉獻著自己的力量!祝所有奉獻者如松之盛,萬年長青!

接下來請@陝西曆史博物館志願者團隊 繼續傳遞祝福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九)

陝西曆史博物館志願者團隊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 祝福接力】

收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 的國寶級文物——青釉提樑倒灌壺,1968年陝西彬縣出土(今陝西省咸陽市彬州市)。

這件造型獨特、構思巧妙的倒灌壺,壺身呈圓形,蓋、梁、身連為一體。象徵性的壺蓋為柿蒂形,提樑是一隻伏臥著、圓眼短嘴的鳳凰。壺嘴為一張口側臥的母獅,一隻幼獅正在腹下吮吸乳汁,非常生動,活潑可愛。壺身一週飾有凸雕的纏枝牡丹花,下飾一週仰蓮瓣,紋飾簡潔明快。鳳凰、獅子和牡丹分別為百鳥之王、百獸之王和百花之王,因此這件壺也被稱作“三王壺”。

“鳳凰涅槃,虎嘯山林”,疫情當前,我們似山中之王無所畏懼,共克時艱,更像鳳凰浴火重生,再見輝煌。

“輕暖又輕寒,又是牡丹花候”,希望我們能夠捱過寒冬,觸到溫暖,候一城春色,花開滿園。

#百城行動戰疫情# 華夏齊心時,荊楚復安寧!

#雲遊博物館# 下面請@徐州博物館 接力,湖北加油!中國必勝!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九)

雲南省博物館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 祝福接力】接到@徐州博物館 的接力#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二十九)

《義勇軍進行曲》是令每個中國人都熱血沸騰的旋律,而奏響《義勇軍進行曲》的第一件樂器——聶耳小提琴便是聶耳手中的“槍和炮”。#滇地寶藏#

如今,在這沒有硝煙的戰“疫”前,聶耳小提琴也在這場戰“疫”中凝聚力量、鼓舞士氣。不論身在何處,每當國旗升起,國歌奏響,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會發出心底最真摯的吶喊:“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戰“疫”!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五千年文明綿延不絕,希望一直在,我們一直在!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疫”必勝的陽光燦爛我們共同期待!

下面請@河北博物院 明天接力!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九)#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九)

歡迎個人轉發、擴散。公號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