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申遺中國象棋:虛假新聞引爆公眾情緒,非遺保護現狀令人擔憂

近日,一則虛假新聞引起了國內輿論的軒然大波,

印度向聯合國申遺我們中國的象棋,2005年韓國將“端午”申遺引起了我們國人強烈的不滿,雖然韓國申遺的是全稱是"江陵端午祭",與我們中國的端午節並不相同,不過隨後2009年9月聯合國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好歹也讓這個引發我們不滿的話題得到些許安慰。

剛看到這則虛假新聞,相信很多人都很納悶,韓國日本畢竟和我們同屬於東亞文化圈,八竿子打不著的印度要申遺我們的象棋,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然而印度申遺給出的理由卻是:中國象棋裡有象,而大象起源於印度,所以中國象棋也是印度來的。

印度申遺中國象棋:虛假新聞引爆公眾情緒,非遺保護現狀令人擔憂

這則理由真是讓人啼笑皆非,就因為象棋裡面有“象”,所以就要和印度滿地跑的大象扯上關聯,真是讓人匪夷所思,好在聯合國有它自己一套嚴格的審核流程,針對印度這個理由,聯合國拒絕的理由也比較讓人信服:你難道不認識漢字嗎?

針對這則虛假的新聞,網上也有相關專家進行了闢謠,說這則新聞是子虛烏有,率先報道這則新聞的相關媒體已經進行了道歉,但是拋開這則新聞的真假性不說,面對我們老祖宗留下的龐大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卻是一個令人深思的話題,而象棋則極具中華文化特色,對於象棋的保護和申遺工作卻有必要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印度申遺中國象棋:虛假新聞引爆公眾情緒,非遺保護現狀令人擔憂

象棋的起源

中國象棋最早起源於中國,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國科學文化史》中明確提出,國際象棋也是中國人的創造。他詳盡地分析了中國古代遊戲——六博與天文、象術、數學的關係,他說:“只有在中國,陰陽理論的盛行促使象棋雛形的產生,帶有天文性質的占卜術得以發明,繼而發展成帶有軍事含義的一種遊戲。”

並且象棋一詞最早源於戰國時期,《楚辭·招魂》對象棋有這樣的描述:“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營並進,道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而在漢代劉向《說苑·善說》也有言,當年雍門子周以琴見孟嘗君說:“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則鬥象棋而舞鄭女。”從這句記載中就可以看出,象棋起碼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流行開來了。

不僅如此,在我國的古代典籍

《史記·殷本紀》、《穆大子傳》、《莊子·駢拇篇》中等都有象棋相關的文字信息記載,這些鐵證足以證明象棋是正宗的我國本土產品,而非外來“舶來品”。

總的來說,象棋起碼萌芽於春秋戰國時期,在三國到隋唐形成雛形,宋代發展定型,到了清代則是象棋的全盛時期,經過長期以來的發展,象棋早已突破了國界,走向了世界,現在不僅在海外華人華僑圈子裡面流行象棋,外國友人也開始研究象棋,象棋帶給世界人民的樂趣和精髓正在被不斷髮掘。

印度申遺中國象棋:虛假新聞引爆公眾情緒,非遺保護現狀令人擔憂

我國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容改宗換姓

1、重視象棋的發揚光大

既然明確象棋是屬於我國的文化遺產,那麼我們就有必要對其進行保護和發揚,一種文化活動只有在本國興起並走向世界才會被世界所認同,否則一旦衰落極易產生認知混亂。

比如足球在古代稱之為蹴鞠,國際足聯認定足球起源於我們中國,但是現在足球運動最風靡,技術最高的卻是歐洲和南美,幾乎沒有我們中國什麼事,從中國足球廣遭公眾的詬病中就可窺見一斑,所以當歐洲和南美足球發展壯大後,我們很多國人都忘記了足球原來是起源於自家的這個現實,如果哪天有其他國家將足球進行申遺,那或許是對我們不重視非遺繼承的最大打擊。

而象棋極具中華文化特色,但是縱觀四周,除了在公園裡面可以看到零零散散的老年人在下象棋,我們很少看到年輕人下象棋,年輕人的娛樂更多的是電腦遊戲和撲克麻將,如此下去,象棋在我國的普及地位也岌岌可危,一旦國外象棋的發展全面超越我國,那無疑是我們自己拱手讓人。

因此,印度將象棋的申遺的這則虛假新聞其實給了我們強烈的信號,我們必須從小就要重視對象棋的培養,讓象棋在我們年輕人當中發揚光大,讓更多的年輕人領略到象棋的魅力,促使更多的年輕人投入到象棋的研究和博弈中來,這樣才不會使象棋步足球的後塵。

印度申遺中國象棋:虛假新聞引爆公眾情緒,非遺保護現狀令人擔憂

2、先下手為強,重視象棋的申遺保護工作

我國擁有龐大的非遺資源庫,如果我們不重視對這些非遺的保護,我們將是捧著金飯碗要飯,這是非常令人尷尬的。針對具有中華特色以及廣泛影響力的非遺,我們應該重視對它們的保護,有價值和必要的非遺可以向聯合國進行申遺,這樣有利於證明我國才是這些文化遺產的正朔,而一旦申遺成功,等於說給這些非遺申請了商標,而我國則是這些商標的唯一合法持有人。

韓國的“江陵端午機”雖然與我國的端午節並不相同,但是這種擦邊球的概念極易讓人引發認識混亂,但是從韓國的做法中我們可以汲取到韓國確實對非遺的保護下足了功夫,韓國的國土面積和人口與我國浙江省相當,但是他們的非遺數量目前已達20之多,但是裡面有很多名稱聽起來也是極易引發國人的不滿,比如宗廟祭禮及宗廟祭禮樂(2001)、鷹獵,鮮活的人類遺產(2010)、農樂(2014)、拔河(2015)等等,這些名稱乍一聽和我國擁有的非遺很相似,所以如果我們自己都不重視對老祖宗文化遺產的保護,那麼別人就會搶走我們的非遺,韓國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我國作為象棋的發源國,我們自己需要重視對象棋的申遺和保護工作,不能讓老祖宗留下的中華文化被改宗換姓,這也是出於我們對後世子孫高度負責的態度所必須要做的工作。

印度申遺中國象棋:虛假新聞引爆公眾情緒,非遺保護現狀令人擔憂

3、讓象棋走向世界,有助於我國非遺在世界心目中的形象刻畫

中國象棋確實極具中華文化特色,但並不是所有的中國非遺都有這種顯著的文化印記用來證明這是屬於中國獨有的非遺,所以為了更好地保護我們的非遺,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象棋走向世界,讓世人皆知這是中國的文化遺產,那麼無論他國怎麼操作也不會改變中國的印記。

中國功夫現在全世界廣為流行,老外看到中國功夫都會由衷讚歎一句:Chinese Kung Fu,可見中國功夫已經深入外國人的腦海中,這種現象源於中國功夫在世界的發揚光大,正如電影《葉問4》中,李小龍沒有拘泥於中國功夫只能傳授中國人,他在美國開武館,傳授外國人中國功夫,讓更多的外國人見識到中國功夫的魅力,從而讓中國功夫留在了世界人民記憶的深處,愣誰也不會腦洞大開去巧取豪奪中國功夫的非遺。

好在在國際上,中國象棋與國際象棋都深受人們的歡迎,早已走向了世界,很多國家都成立了象棋協會,專門研究象棋的玩法和策略,為此,世界上每年都會有很多場關於象棋的國際比賽,這些協會的成立和比賽的舉行其實就是在助推象棋走向世界,讓世界人民都共享中國非遺為全人類所做出的貢獻,從而加深我國非遺在世界人民心中中華的文化印記。

印度申遺中國象棋:虛假新聞引爆公眾情緒,非遺保護現狀令人擔憂

總結

這則虛假的新聞瞬間引爆了我們的情緒,雖然在事後進行了及時的闢謠,但是從公眾對此強烈的反應中看來,我們此時更應該冷靜理性,開始著手重視中國象棋的發揚光大與申遺才是我們的當務之急,老祖宗留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中華文化最寶貴也是最璀璨的財富,絕不能在我們手中改宗換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