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二十五)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祝福頌祖國,文博是一家!面對疫情,全國文博人眾志成城,以接力形式傳遞祝福,祝願祖國早日戰勝疫情!參與今天接力的文博單位有@河南博物院 、 @雲陽博物館 、 @西安半坡博物館 、@西安博物院 、 @中國錢幣博物館 、@成都博物館 、@中國南京雲錦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官方微博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 。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二十五)文博人面對疫情,堅守崗位,全力投身於防疫工作第一線,有的小夥伴下沉基層,有的小夥伴值班站崗。今天將祝福也傳遞給為疫情做出貢獻的精彩文博人!請大家注意身體,保護好自己和家人!@湖北省博物館 、@武漢博物館微博 、@武漢自然博物館請 查收今日份祝福!中國加油!湖北加油!

河南博物院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接到@青海省博物館 的接力啦!

四神雲氣圖壁畫,1992年永城市柿園梁共王墓出土。該壁畫位於墓室頂部,長5.5米,寬3.35米。畫面為四神祥瑞圖,主體為一驕首飛動的蒼龍,龍舌纏魚類生物(一說玄武),左右攜朱雀、白虎。其巨幅畫面色彩鮮豔,飛動勁健的線條和誇張騰躍的造型完美結合,是中國早期壁畫的代表作。

從疫情開始到現在,我們見證了醫護人員的勇敢與堅守。雖然我們看不清他們的臉,但卻知道是他們在守護我們的平安!致敬白衣天使,願你們平安歸來!

下面請@雲陽博物館 接力 !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五)

雲陽博物館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雲陽博物館 。漢青黃釉紅陶鼎,尺寸:通寬27.40cm,高16.00cm。雲陽縣博物館館藏。國家二級文物。器身呈橢球形,弧腹下收呈圜底,圜鼎蓋,蓋和鼎身以子母口相扣合,腹下呈三獸足,兩耳外撇,耳上裝飾有幾何紋,通身施青黃釉。鼎在漢代主要作為食器使用。讓我們一起祝福湖北、祝福中國 ,共克時艱,萬眾一心#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二十五)下面請@西安半坡博物館 接力 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五)

西安半坡博物館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 製陶如塑人,在經過這些磨難之後,陶土便成了器,完成涅槃,變成神態各異的樣子。目前,全國新冠肺炎患者治癒人數越來越多。經歷了這次疫情,我們變得更團結、心更齊。等疫情結束,我們繼續約會博物館。

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下面請@西安博物院 接力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五)

西安博物院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青花釉裡紅畫桃梅瓶,清代,1984年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徵集,現藏西安博物院。

梅瓶,最初為小口細頸酒瓶,源於唐,興於宋。明朝時,文人喜歡案頭清供,這種小口酒瓶正好可以插一枝梅花進行裝飾,以作賞玩。此瓶因為“梅”而流行起來,後來逐漸演變為家飾中的重要一員。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人們認為“瓶”與“平”同音,家中陳設瓶,意為家中“平安”。

青花釉裡紅畫桃梅瓶也有了平平安安的寓意。冬將盡,春可期,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平安!每天都請提醒自己,社交場合保持距離、勤洗手、注意呼吸道禮儀和正確使用口罩,勝利即在眼前。@西安博物院 為武漢加油!

下面請@中國錢幣博物館_中國錢幣雜誌 接力送上祝福!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五)

中國錢幣博物館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 祝福接力】@中國錢幣博物館 藏一枚民國仁壽同登銀幣。

民國10年(1921)9月,天津造幣廠鑄仁壽同登紀念銀幣。此幣背面珠圈內的小景圖案內容豐富,甚至還可以看到賀壽的人物進出有序;左下鐫有“仁壽同登”字樣。景物佈局設計精美細緻,鑄工精良,傳世稀少,殊為珍貴。#相約錢博#

仁者愛人,仁者壽。疫情還沒有結束,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以大愛精神成為抗擊疫情的中流砥柱。祝他們平安歸來。這場疫情大考,中國“答卷”讓世界驚歎: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相信你我的堅持定能贏來最終的勝利。#百城行動戰疫情#

感謝@西安博物院 下面請@成都博物館 接力!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五)

成都博物館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

春加黍谷,暖恰花間。東風解凍,麗日舒和。

@成都博物館 攜館內文物“莊園生產畫像石”,祝福武漢,祝福湖北,祝福中國!

加油武漢,我們等著你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加油中國,我們伴著你繁華盛世國泰民安!

線上#約會博物館#下面請@中國南京雲錦博物館 接力~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五)

中國南京雲錦博物館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經緯千秋》是由南京藝術學院龔建培教授與南京雲錦研究所工藝美術大師王繼勝老師共同創作完成的作品。該幅作品以中國古代最為經典的四種古代織機以及織錦圖案雲水紋等為主要元素,作品設計打破了傳統妝花工藝以四方連續為主的設計格局,以大尺度的裝飾紋樣、創新的色系和豐富的層次體現了現代設計的理念與手法。

藉以此作品致敬奮戰在抗疫前線的醫務工作者。願疫情早日結束,願病人早日康復!祝願大家平安喜樂,諸事順遂。下面請@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接力,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五)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 祝福接力】

南越王墓出土漢式銅鼎共18件,其中4件器身有“蕃禺”或“蕃”字銘文。這件“蕃禺”漢式銅鼎扁圓腹,圜底,矮蹄足。鼎蓋刻有“蕃禺、少內”等字。番禺就是今天的廣州,秦朝時是南海郡的郡治,後來是南越國的都城。這件“蕃禺”銅鼎說明了廣州建成已有2000多年,它是廣州建城史上的重要物證。

#百城行動戰疫情# 驚蟄已過,萬物復甦,枝頭綻放的木棉豔烈如火。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勝利的曙光將至,我們一起堅守!天下安寧,華夏無恙!

下面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官方微博 接力 湖北加油!廣州加油!中國加油!#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二十五)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五)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官方微博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百城行動戰疫情#

收到@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的接力啦~

2003年逨(lái)盉(hé)出土於寶雞市眉縣楊家村窖藏。盉是古代調和酒、水的器具。

該器造型獨特,構思奇妙,從銘文得知,是西周單氏家族第八代逨為祭祀皇高祖單公而做的一件禮器。器身呈扁圓形,兩面以龍紋裝飾,蓋首為鳳鳥,鳳首高昂,展翅欲飛,形象逼真。蓋與器身連接處,是一隻老虎,它歪著頭向上攀爬,悠閒自得的樣子卻不失獸中之王的威嚴。盉的鋬手是吞雲吐霧的龍首,好像在空中遨遊,呼風喚雨。逨盉以威風凜凜的老虎連接著剛強雄健的龍與柔美仁善的鳳,烘托出一種龍騰虎躍鳳呈祥的吉祥畫面。

龍騰虎躍鳳呈祥,山河盛世在中華。疫情攻堅戰仍在繼續,“春”的希望已經來臨。中國加油!

請@漢景帝陽陵博物院 繼續接力啦~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五)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收到@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的接力

彩繪陶雞分雌雄兩種。雄雞長16.4釐米、高14.4釐米,為灰陶質,通體彩繪。雄雞硃紅色高冠,羽毛豐滿輕盈,雙足纖細但強勁有力,長頸微伸昂首翹望作啼鳴狀。

素緣日光鏡直徑6.85釐米。背面無鏽飾,為水銀光,弓形鈕,方座,方座四面以凸線構成的對稱長方形分佈,共有“見日之光,天下大明”八字銘文,窄緣,緣邊上卷。

“雄雞一唱”意味著天明,象徵黑暗離去,“天下大明”。願戰疫早日勝利,所有人都平平安安。

下面請 @桂林博物館 接力。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五)#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二十五)

歡迎個人轉發、擴散。公號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