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新政”下達,樓市迎來3大利好,這類人的收入要增加了

先看一則新聞,3月12日國務院發佈《關於授權和委託用地審批權的決定》,被媒體稱之為“土地新政”。這是一則有關央地關係調整的大消息,樓觀地產認為這個新政的核心可以歸結與一句話:

土地審批權由國務院下放給省政府。說明白一點就是以後農村土地如果要轉變為建設用地就可以直接在省內審批了。

“土地新政”下達,樓市迎來3大利好,這類人的收入要增加了

眾所周知,土地和樓市息息相關。任何有關土地政策的風吹草動,都會在樓市造成長期或短期的影響。其實早在2018年年底,就有消息說非農建設用地不再必須國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定為工業商業等經營性用途,掃清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法律障礙。如果再往前追溯,大家就會發現國家對土地的改革一直都存在,並且一直都在不斷的完善和推進中。

“土地新政”下達,樓市迎來3大利好,這類人的收入要增加了

2018年的土地政策大家討論最多的就是小產權房是否可以轉正,但是有業內人士很快就給出了否定答案。因為那一次的土地制度的改革中明確規定,土地規劃要用於工業用途和商業用途,而商品房和小產權房本質上屬於居住概念。

其次,此類用地強調了經營性用途,即便小產權房存在各種出租概念,但其本身也談不上經營性的用途,所以也不存在轉正的可能。

那麼這次的土地新政會對樓市帶來哪些影響呢?樓觀地產認為,這次的土地新政會給樓市帶來3大好消息:

“土地新政”下達,樓市迎來3大利好,這類人的收入要增加了

1、農民的收入將大幅增加

據數據顯示,目前一畝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平均價格有30萬元左右,當然,具體的價格多少還與土地的用途以及區位有關。比如北京前不久出讓一宗集體用地地塊,一畝地達到了930萬元,而其他很多地方的價格顯然達不到這個水平。通常來說一二線這種大城市周邊的土地會更加值錢。

2、可以平抑省會城市特別是超大城市房價

平抑超大城市房價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軌道交通把周邊的縣市納入超大城市半小時生活圈,打造衛星城,增強公共服務,形成一體化格局。把一些購房需求釋放到周邊的區域,這樣即便需要在市區工作,也可以通過便捷的交通實現;另外一種就是增加土地供應,擴大城市面積。將周邊的農用地、永久基本農田轉為建設用地,滿足更多人的住宅、工業生產需要。

“土地新政”下達,樓市迎來3大利好,這類人的收入要增加了

3、這些城市的年輕人可以更好的容身

比如說這次的土地新政配合2017年國土部、住建部聯合發佈的《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其中北京、上海、瀋陽、南京、杭州、合肥、廈門、鄭州、武漢、廣州、佛山、肇慶、成都這13個城市被納入試點。

簡單來說這13個城市的農村集體用地可以直接進入市場,但是隻能建設租賃住房,是落實國家租售並舉的重要舉措。這就意味著這13個城市未來會提供大量優質的租賃租房,不僅可以平抑房價,還可以讓更多的年輕人在大城市容身。

“土地新政”下達,樓市迎來3大利好,這類人的收入要增加了

或許有人還會擔心這次的土地新政是否會威脅到“18億畝耕地紅線”,樓觀地產認為完全不用擔心,因為這次國家對基本農田的審批放權,尤為謹慎,即使要改革,也留下了充足的迴旋空間。對於放權的城市而言,在審批農村土地時,也要嚴格區分好基本農田和其他農用地。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擔心這種事情會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