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A雄起之後——土地流轉邏輯梳理

週五,我大A雄起了。早說了嘛,說了快2個星期了:“今年天佑中華,給了我華一個百年不遇的歷史性復興機遇,要加倍努力,時不我待。


書歸本正:週五大A獨立日,在開盤恐慌驅使下,集合競價後大A低開了將近4%,給出了一個絕佳的抄底套利機會。開盤之後,資金蜂擁而入,週三出的土地政策、週四盤後提醒的特高壓,包括大基金投資等等趨勢性題材,新基建等各種國家政策驅動的實錘題材輪番上漲,給出了爆棚的賺錢效應。
今年是政策和業績驅動的好年景,並且長線來看,未來20年是我國金融市場發展的絕佳時間,做個簡單比喻,現在的我們就好像華爾街的90年代,一切才剛剛開始,未來要靠我們,把世界的金融經濟中心移到中國。這,是我們80,90這一代的歷史使命,會湧現很多偉大的公司和偉大的投資人。以後回過頭來看,希望那裡能有今天的你我。這是我們的責任!!
今天梳理一下土地流轉。
事件:
國務院印發《關於授權和委託用地審批權的決定》。《決定》明確,將國務院可以授權的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審批事項授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試點將永久基本農田轉為建設用地和國務院批准土地徵收審批事項委託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首批試點省份為北京、天津、上海、 江蘇、浙江、安徽、廣東、重慶,試點期限1年。

意義:
意義很多,盤活資金,盤活存量土地,利好基建,有利於地方政府政策騰挪,巴拉巴拉有很多。。。我看了很多解讀,一知半解,說的都是大政方針的事情,不是我等能夠染指的。但是,不管怎麼樣,絕對不是炒房地產,很多研報推說利好這個地產,那個地產,狗屁,就看著他們浪就行了,不要去,這是坑,不會變成主流。
那麼說,什麼時候房地產是機會,你只需要看兩點:一、房貸政策;利率,條件是否放寬;二、購房政策,資格審核、是否再次轉向積極。現在都沒有跡象,所以,最多是超跌反彈,概念炒作,木有邏輯在,賺點快錢,趨勢性機會沒有。現在來看,房地產這把夜壺,看來是要雪藏了。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我看了個一知半解,但是我覺得很重要。
始於 2008 年終於 2011 年的放鬆地方”地根“將 重新啟動,意味著新一輪的中央---地方政府利益重分配再一次啟動,未來數年的經濟活性有望持續提升。本次審批權下放意味著提升地方政府經濟建設上的自主性及活性, 是歷史的輪迴,要重視中長期拐點。此前歷史上,“地根“放鬆出現過兩次,第 一次是 1990 年代經濟整頓後(直到分稅制改革),第二次是次貸危機後(直到 2011年退出應急狀態),這兩次向地方的分權都促使地方經濟活性提升,期間經濟增速都維持在10%以上。本次放權可能使得長期經濟增速出現臺階式企穩。本次放權可能被定調為“牛市的火把”,但是,當前尚未發出明確暗示地方政府權責匹配的信號,火把仍需火星。(本段內容主題意思摘自太平洋證券研報)

其他的意義,與我們關係不大,感興趣的自行查詢,下面說和我們關係最大的:本次最大利好的公司是在試點城市,有大量非永久基本農田土地儲備的公司。
敲黑板:1、試點城市:北京、天津、上海、 江蘇、浙江、安徽、廣東、重慶
2、非永久基本農地
所以,週五漲停了很多打醬油的這個那個,新疆的、甘肅的、海南的,讓他們玩去,不要參與!
標的梳理:
1、亞通股份,16.73,上海,擁有崇明現代農業園區2380畝土地使用權上實集團,上海市曾於1998年批准將崇明有13萬畝(84.68平方公里)的土地授權給上海實業集團統一經營,其中農村建設用地約為5萬畝。上實集團在2008年注資時承諾,在崇明島的土地若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將全部通過上實發展進行;
2、永安林業,12.14,福建,有森林資源176.3萬畝,包括生態公益林20.3萬畝、商品用材林147萬畝(天然商品林48萬畝、人工商品林99萬畝)、經濟林等其他林地9萬畝。
3、海航創新,30,浙江,3板,原浙江九龍山,擁有九龍山旅遊度假區內約117762平方米土地使用權,摺合畝數約175畝,曾涉及土地流轉業務,不夠明確;
4、輝隆股份,56.82,安徽,土地流轉大戶,子公司全椒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及生態園林有限公司經營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襄河鎮八波村1.4萬畝土地;

5、農發種業:北京
6、蘇墾農發:江蘇
7、京投發展:浙江,公司主營北京地區房地產業務開發銷售,為此前中央政務區概念。
8、中華企業:108,上海,實控人上海國資委,在上海崇明島陳家鎮擁有4655畝土地,目前仍以種植農作物的方式低效儲備中。
9、上實發展:114,上海,大股東目前持有崇明區團結沙地塊和東旺沙地塊合計8635.9萬平方米農業用地使用權,由於該部分土地為農業用地,目前不會構成與公司的同業競爭。
10、景興紙業:浙江
以上:優先關注北上廣,然後浙江、安徽、福建;流通市值大的適合趨勢,市值小的炒作關注度高,但是最終時間會證明一切,最終還是受益的公司會勝出!不過,這票企業市值最大才100多億,好好玩!
其他意義(摘自華西證券研報):
1、配合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盤活存量土地資源過去十多年間我國城鎮化率快速增長, 農村勞動力大量進城務工,產生了大量閒置農業用地,此次審批權下放,有利於更好的配合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增加農民收入,激發農村土地資源活力。
2、利於地方土地指標騰挪,利好基建當前眾多地方政府在城市發展中用地指標有限, 需要騰挪,其中基礎設施的用地指標更是緊張,因為基建用地常需要佔用一些基本農田,要用拆遷出來的盈餘土地換這些基本農田指標,所以必須要騰挪指標。這個指標騰挪,原來是要交給國務院審批的。現在國務院把權力下放,所以更便利於基礎設施 建設的實施和徵地。

3、土地供應總量不變,對房地產行業影響有限根據《土地管理法》,土地的總量控 制仍由國務院規劃確定,並不會因為審批權力下放而變化。因此,土地的總量供應不 會發生大的變化,對房地產行業影響有限。
4、(本條找不見是哪家研報說的了,好像是太平洋證券,很有道理)土地作為銀行接受度最高的抵押品,是整個社會信用的起點,盤活土地資源,整個金融和經濟就轉起來了。放鬆地根對經濟的拉動作用:a、要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各個地方就要上項目,上項目需要有土地來承載。b、多賣地可以緩解地方財政壓力,同時為“新基建”籌資。c、房地產開 發企業拿到地後可以抵押給銀行申請開發貸,從而拉動房地產投資;實體企業拿到工業用地後,也可以抵押融 資,從而拉動製造業投資。d、增加土地供給也可以平抑房價和地價上漲預期。當前形勢下放鬆“地根”來拉動經濟 可以實現在平抑房價的同時穩增長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