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在苗床中出现猝倒病,发病后的症状以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黄晓红在山城


大家好,我是三农领域创作者。我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我热爱农村生活,喜欢农村的寂静,喜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稳生活,下面是我的观点和分享:\r

辣椒在育苗期猝倒病发病症状\r

猝倒病大都都会呈现苗床或苗盘上,在麦苗刚出土时发病 ,形成烂种、烂芽。到麦苗出土后,真叶没打开前感染,幼茎基部如水渍状暗斑,极速绕茎扩展,缢缩成线状,麦苗子叶没有凋萎,麦苗就会倒折贴伏地上,开始零散发病,可敏捷四周分散,引起整片倒苗。苗床温度过大时,在病苗或病苗周围的床面上通常会呈现白色棉絮状病丝。\r

以上就是关于我的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能够把我的经验说出来,我感觉到很开心,\r

最后祝大家能快乐种植和养殖,能够大丰收!谢谢大家\r


搞野小熊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辣椒猝倒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在土壤里越冬和度过不良的环境,借雨水和灌溉的方式进行播种的,施用带菌的肥料、移栽等农具也是传播病菌途径。土壤蕴含水量过大,气温潮湿、温度在30/36度或者8/9度之间,适合病菌生长,都不利于辣椒育苗发育,而且发病较重。


辣椒在育苗期猝倒病发病症状


猝倒病多数都会出现苗床或苗盘上,在幼苗刚出土时发病 ,造成烂种、烂芽。到幼苗出土后,真叶没展开前感染,幼茎基部如水渍状暗斑,极速绕茎扩展,缢缩成线状,幼苗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就会倒折贴伏地面,最初零星发病,可迅速四周扩散,引起整片倒苗。苗床温度过大时,在病苗或病苗旁边的床面上通常会出现白色棉絮状病丝。

辣椒育苗期出现猝倒病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方法:建议:冬春节在日光温室内进行育苗,使用没有种过茄果蔬菜田园土细筛,在把筛细后的园土和腐熟好的农家有机肥按1:1混合均匀配置成育苗营养土。育苗时如果出现温度过低建议采取电热线增温的方式。

(2).药剂防治方法:建议:在配置营养土的,按1000公斤育苗营养土中加上50%多菌灵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5/30克,把苗床拌匀。育苗时施足底水后,均匀喷洒适量苗病清4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然后在进行播种。


幼苗长整齐以后,及时进行间苗,到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进行分苗,用配置好的育苗营养土少量的装在钵体的底部,然后再在营养土上面装上适量的复合肥,最后在添加育苗营养土距营养钵上沿口1厘米为合适。

建议:当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药剂防治方法:将营养钵施足水后,均匀喷洒适量的苗菌清4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开始分苗。当幼苗出现猝倒病时,及时将病苗清除,在喷洒适量的苗菌清4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到幼苗上面药液晾干后,均匀撒上大约于两张白纸厚的洁净细的河沙就可有效防止猝倒病的蔓延。




东东在农村


猝倒病不能单纯意义上的药物防治,主要发生在子叶苗期。常因土壤和种子中含有病菌,育苗期温度和湿度不当、疏于管理引起。发病严重时造成幼苗成片倒伏死亡;在持续阴天突然放晴时发病速度非常快,会出现幼苗成片死亡的情况。幼苗子叶期或真叶尚未展开之前,是幼苗最易感病的关键时期。幼苗出土后,在近地面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随即变黄、缢缩、凹陷,叶子还未凋萎即猝倒,用手轻提极易从病斑处脱落,地面潮湿时病部可见白色棉毛状霉层。早春在育苗床或在穴盘育苗上,会引起烂种。

一、发病时期。在幼苗第1片真叶出现前后最易发病。二、栽培因素。苗期管理不当也常为病害发生提供条件,如播种过密,大水漫灌、保温放风不当、秧苗徒长、受冻等。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和黏重土壤及施用未腐熟堆肥,也容易发病。三、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和渡过不良环境,或以菌丝体在病残组织中或腐殖质上过腐生生活。四、传播特点。第2年春天遇合适条件即可萌发产生孢子囊,并释放出游动孢子或直接生产芽管侵入寄主,侵染幼苗时造成幼苗发病猝倒。病原借雨水和灌溉水进行传播,施用带菌肥料,移栽等农事活动也能传播病原。




内蒙印象河套源


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辣椒营养不足,还有肯能是因为地下虫,所以这时候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个益颗良粒,既能防虫防病又能增产增量。



优质拌种剂


猝倒病是冬春蔬菜苗时苗床上危害严重的病害,也是辣椒苗期的重要病害。要想种植好辣椒一定要知道辣椒猝倒病的发病特征、发病条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这样才不会被辣椒猝倒病束手无策,对辣椒种植造成损失而追悔莫及。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猝倒病发病症状:

病原Pythium aphanidermatum,症状幼苗基部呈水浸状,倒伏,缢缩,随病情发展,引发幼苗成片倒伏。

辣椒猝倒病多发生在早春育苗床或育苗盘上,常见的症状有烂种、死苗和猝倒三种。烂种是播种后,在其尚未萌发或刚发芽时就遭受病菌侵染,造成腐烂死亡。死苗是种子萌发拍出胚茎或子叶的幼苗,在其尚未出土前就遭受病菌侵染而死亡。猝倒是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遭受病菌侵染,致幼茎基部发生水渍状暗斑,继而绕茎扩展,逐渐缢缩呈细线状,幼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撑能力而倒伏地面,苗床湿度大时,在病苗或其附近床面上常密生白色绵絮状菌丝,别于立枯病。

发病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和渡过不良环境,第二年春天遇合适条件即可萌发产生孢子囊,并释放出游动孢子或直接生产芽管侵入寄主,或以菌丝体在病残组织中或腐殖质上过腐生生活,次春产生孢子囊游动孢子侵染幼苗,造成幼苗发病猝倒。病菌借雨水和灌溉水进行传播,施用带菌肥料、移栽等农事活动也能传播病菌。

发病因素:

影响猝倒病发生程度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温度、湿度、光照及苗床管理水平。土壤含水量大、空气潮湿、温度在30——36℃或8——9℃之间,适宜病菌生长,但不利于幼苗的发育,因而发病重。苗期管理不当也常为病害发生提供条件,如播种过密、大水漫灌、保温放风不当、秧苗徒长、受冻等。此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和黏重土壤及施用未腐熟堆肥,也容易发病。

发病条件:

辣椒猝倒病常因育苗期温度和湿度不适、管理粗放引起,土温较低(低于15~16℃)时发病迅速,土壤湿度高,光照不足,幼苗长势弱,抗病力下降易发病。在幼苗子叶中养分快耗尽而新根尚未扎实之前,由于营养供应紧张,造成抗病力减弱,如果此时遇寒流或连续低温阴雨(雪)天气,而苗床保温不好,会突发此病。猝倒病多在幼苗长出1~2片真叶前发生,发病时常造成幼苗成片倒伏死亡,3片真叶后发病较少。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防治方法:

1、合理选择苗床苗床应选择地势高燥、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的无病地块。为防止苗床带入病菌,应施用腐熟的农家肥。

2、苗床处理播前苗床要充分翻晒,旧苗床应进行苗床土壤处理。常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苗床8——10克,加细土5000克,混合均匀。取1/3药土作垫层,播种后将其余2/3药土作为覆盖层。

3、种子消霉催芽播种,以缩短种子在土壤中的时间。

4、加强栽培管理①与非茄科、瓜类作物实行2-3年轮作;②铺盖地膜阻挡土壤中病菌溅附到植株上,减少侵染机会;③苗床土壤温度要求保持在16℃以上,气温保持在20-30℃之间;④出齐苗后注意通风,同时加强土壤中耕松土,防止苗床湿度过大。保持育苗设备透光良好,增加光照,促进秧苗健状生长;⑤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浇毁,防止病害蔓延。

5、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无病原的地块建苗床。选用无病新土,肥料用腐熟的。

6、采用快速育苗或无土育苗法,加强苗床管理,看苗适时适量放风。避低温高湿条件出现。不要在阴雨天浇水。根据当地要求选用抗猝倒病品种。

7、苗床要整平、松细;肥料要充分腐熟,并撒施均匀。苗床内温度应控制在20~30℃,地温保持在16℃以上,注意提高地温,降低土壤湿度,防止出现10℃以下的低温和高湿环境。缺水时可在晴天喷洒,切忌大水漫灌。

8、药剂防治及时检查苗床,发现病苗立即拔除,并喷洒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恶霉甲霜(广枯灵)水剂1000倍液,或15%恶霉灵(又名土菌消、土壤散)水剂700倍液等药剂,每平方米苗床用配好的药液2~3升,每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喷药后,可撒干土或草木灰降低苗床土层湿度。苗床病害发生始期,可按每平方米苗床用4克敌克松粉剂,加10千克细土混匀,撒于床面上。灌根也是防治猝倒病的有效方法,于发病初期用根病必治1000~1200倍液灌根,同时用72.2%普力克400倍液喷雾效果很好。也可使用新药猝倒必克灌根,效果很好,但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发生药害。


叙州小郭


发现苗床中辣椒苗出现猝倒病,在查找发病原因的同时,立即拨除死苗、病苗丢到远离苗床处或烧掉。

如果苗床中出现少量辣椒死苗病苗,应喷药防治。这是由少量病菌导致的,还可以喷药防治其它的辣椒苗不染病,能生长。

如果苗床中出现很多辣椒病桂、死苗,甚至整个苗床大部分辣椒苗是死苗、病苗,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重茬,即使喷药防治,效果也不理想。如果时间还来的及,抓紧时间重新选择地块育苗,在育苗时喷洒适量防辣椒重茬药剂,以防培育的辣椒苗再次出现死苗病苗现象。

辣椒应轮作种植,水肥尽量充足,培育健壮的辣椒曲,只有辣椒苗全苗壮才能真正防病。


花千树sxd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辣椒在苗床中猝死有很多原因,最常见的有病害,虫害,和苗床内湿度问题等,首先病害的症状是辣椒苗根部发黑,发细然后辣椒苗倒伏猝死,解决办法是辣椒育苗覆盖细土时掺匀杀菌药,或使用苗床专用杀菌剂喷施苗床土层。如果前期没有使用任何药物,可在苗期喷施杀菌药,喷施后再用清水喷施一边,用清水喷施是因为幼苗期对药物适应能力差,怕对幼苗产生伤害,所以用清水喷施把苗上的药物冲刷掉,让它渗进到土壤中。其次是虫害,症状是辣椒苗没有任何症状变化,突然间倒地猝死,育苗时放置樟脑球来驱赶害虫。最后是苗床湿度过高,辣椒苗容易腐烂猝死,症状是辣椒苗颈部腐烂,解决办法是苗床小口径通风,降低苗床内湿度!





80后农家小哥


淬倒病是辣椒苗期重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常因育苗期温度和湿度不适、管理粗放引起,发病严重时常造成幼苗成片倒伏死亡。该病除为害辣椒茄科蔬菜外,瓜类、莴苣、芹菜、白菜、甘蓝、萝卜、洋葱等蔬菜幼苗均能受害。秋苗染病时,茎基部呈黄绿色水渍状,后很快转黄褐色并发展至绕茎一周。病部组织腐烂干枯而凹陷,产生缢缩。水渍状自下而上扩展,幼菌倒伏于地。发病初期,苗床上只有少数幼苗发病,几天后,以此为中心逐渐向外扩展蔓延,最后引起幼苗成片倒伏死亡。

一、症状:

辣椒猝倒病多发生在早春育苗床或育苗盘上,常见的症状有烂种、死苗和猝倒三种。烂种是播种后,在其尚未萌发或刚发芽时就遭受病菌侵染,造成腐烂死亡。死苗是种子萌发拍出胚茎或子叶的幼苗,在其尚未出土前就遭受病菌侵染而死亡。猝倒是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遭受病菌侵染,致幼茎基部发生水渍状暗斑,继而绕茎扩展,逐渐缢缩呈细线状,幼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撑能力而倒伏地面,苗床湿度大时,在病苗或其附近床面上常密生白色绵絮状菌丝,别于立枯病。

二、防治方法

1、合理选择苗床 苗床应选择地势高燥、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的无病地块。为防止苗床带入病菌,应施用腐熟的农家肥。

2、苗床处理 播前苗床要充分翻晒,旧苗床应进行苗床土壤处理。常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苗床8--10克,加细土5000克,混合均匀。取1/3药土作垫层,播种后将其余2/3药土作为覆盖层。

3、种子消霉 催芽播种,以缩短种子在土壤中的时间。

4、加强栽培管理 ①与非茄科、瓜类作物实行2-3年轮作;②铺盖地膜阻挡土壤中病菌溅附到植株上,减少侵染机会;③苗床土壤温度要求保持在16℃以上,气温保持在20-30℃之间;④出齐苗后注意通风,同时加强土壤中耕松土,防止苗床湿度过大。保持育苗设备透光良好,增加光照,促进秧苗健状生长;⑤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浇毁,防止病害蔓延。

5、药剂防治 发现病株后及时处理病叶、病株,并全面喷药保护。

6、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无病原的地块建苗床。选用无病新土,肥料用腐熟的。

7、采用快速育苗或无土育苗法,加强苗床管理,看苗适时适量放风。避低温高湿条件出现。不要在阴雨天浇水。根据当地要求选用抗猝倒病品种。

8、苗床要整平、松细;肥料要充分腐熟,并撒施均匀。苗床内温度应控制在20~30℃,地温保持在16℃以上,注意提高地温,降低土壤湿度,防止出现10℃以下的低温和高湿环境。缺水时可在晴天喷洒,切忌大水漫灌。





輝GG


辣椒猝倒病是一种主要危害幼苗的疫病,其症状主要为:出苗前的危害可导致烂种、死苗;幼苗出土后危害幼苗茎基部,产生水渍关斑,病部逐渐缢缩呈细线状,后期幼苗倒伏,湿度大时,病部密生白色棉絮状物。

辣椒猝倒病的发病规律为: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灌溉水进行传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空气潮湿、苗期管理不当等情况有利病害发生。

辣椒猝倒病的防治方法有:①选择苗床地时应选择地势较高而干燥、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地块做苗床。②苗床处理:播种前苗床要充分翻晒,并进行苗床土壤消毒杀菌处理,以杀死在土壤中越冬的病菌。③种子处理:用40%甲醛浸种或4%农抗120浸种后催芽播种。④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轮作,注意通风,防止苗床湿度过大,发现病株及时拔除。⑤药剂防治可选用4%农抗120、75%百菌清、50%多菌灵或70%代森锌等药剂防治。





蒜乡小哥


【庆双与三农同行】辣椒在苗床中出现猝倒病,发病后的症状以及防治方体有哪些?

辣椒猝倒病是真菌性病害,也是辣椒在育苗时的常见病害,危害很大,可引起辣椒幼苗成片死亡。

●辣椒猝倒病的症状:幼苗基部呈水浸状、倒伏、缢缩,随病情发展可引发幼苗成片倒伏。遇到寒流或连续低温阴雨(雪)天气,苗床保湿不好会突发此病。猝倒病多在幼苗长出1─2片真叶前发生,3片真叶以后发病较少。

●辣椒猝倒病的防治方法:在辣椒育苗前,用“敌克松”土壤消毒剂撒在床土中消毒。也可以用77%可杀得600倍液或68.75%易保600倍液对土壤喷雾消毒。

在撒种时,可以用“敌克松”与细土拌成药土,也可以用100千克床土加40克“金雷”拌成药土,撒在育苗床上,厚度1─2厘米,然后再撒种子。最后也用土壤消毒剂与细土拌成的药土盖在种子上面,厚度1─2厘米。

在辣椒刚出苗时,可用猝倒立枯灵对水喷雾,均可收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在辣椒育苗前整地时,选择多年没有种植过蔬菜的土地作育苗地,最好是水旱轮作的土地,是防止辣椒在苗床中发生猝倒病最有效的撒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