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配得上部分人认为的“诸葛亮第二”的称号吗?

洛雅水晶


姜维配得上诸葛亮第二称号,甚至超过诸葛亮。


姜维和诸葛亮有共同之处,他们心存汉室,对蜀国忠心耿耿。诸葛亮智谋超群,姜维文武全才,诸葛亮培养姜维主要是想让他继承北伐大业。

在诸葛亮北伐中原时,姜维受到猜忌,迫不得已投靠蜀汉,后来得到蜀相诸葛亮器重。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开始崭露头角。延熙十七年(254年),拜大将军,独掌军权,继续诸葛亮的北伐事业,曾大战曹魏名将邓艾、陈泰、等,互有胜负。

在没有诸葛亮的蜀国,姜维挑起重担为蜀国赢得了十年不被曹魏并吞的命运,可谓战功赫赫。

诸葛亮的北伐与姜维北伐有什么不同?

诸葛亮的北伐

诸葛亮北伐时是自己当家做主,刘禅只是摆设,根本不管诸葛亮北伐相关事项,诸葛亮是天高任鸟飞,放开膀子在大干。这里从诸葛亮举全国之力数度北伐,无功而返之后仍然要死磕曹魏之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不仅如此诸葛亮早期北伐还有大将赵云,魏延,周昌等豪华阵容跟随。

姜维北伐处处都受限制

景耀六年(263年),姜维得知钟会兵至关中,上报刘禅派兵驻守阳安关口、阴平桥头防患于未然。但宦官黄皓告诉刘禅敌军不会到来,魏军五路伐蜀,等到钟会将向骆谷,邓艾将入沓中时,刘禅才派廖化支援沓中,姜维被邓艾所牵制,退驻阴平,钟会派军进攻关口,蜀将傅佥战斗至死,蒋舒却开城投降。钟会见关口已经攻下,于是长驱直入,姜维和廖化只好放弃阴平,退保剑阁。钟会写信劝降姜维,但姜维不作回应,钟会久攻不下。

此时邓艾却在由景谷道偷渡,进军至绵竹,攻破诸葛瞻,刘禅开城投降,并敕令姜维投降。姜维将士都拔起刀挥砍石头发泄心头愤怒。但是无奈,主人都投降了姜维只好率军向钟会投降。

由此可见,姜维的北伐不能同诸葛亮的北伐同日而语。如果姜维没有一个听信宦官的主人对他约束,让他不能像诸葛亮那样自由发挥,或许还会成功。

以上个人愚见,更多答题加关注


三国阿亮


姜维配得上部分人认为的“诸葛亮第二”这个身份吗?

下来我们分析这个配不配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看看姜维是不是可以称作蜀汉的“诸葛亮第二”这样可能恰当些吧。。

●姜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

姜维年少丧父,侍奉母亲,喜欢儒家。本是曹魏将领,诸葛亮北伐时,受猜忌,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延熙十七年(254年),拜大将军,独掌军权,继续北伐事业,大战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互有胜负。为躲避黄皓的迫害,前往沓中屯田避祸。

景耀七年(263年),魏国伐蜀,姜维摆脱邓艾等人,退守剑阁,阻挡钟会进军。邓艾阴平偷袭成都,后主刘禅投降。姜维志存光复,假意投降,勾结钟会反叛,事败被杀。

从姜维身评结合罗贯中《三国演义》,貌似姜维是诸葛亮死后蜀汉的基石,姜维继承孔明遗志,明知蜀汉之事不可为而强为之,一人饱含悲情地独撑了风雨飘摇中残破的蜀汉。其实不然,从诸葛亮死后,蜀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等诸多因素,考虑时也,运也,命也,姜维是“诸葛亮第二”这个说法是不严谨的,是不恰当的。

姜维蜀汉后期重要人物,陈寿在《三国志·姜维传》评价: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于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

陈普的评价“国小民劳事已非,城狐不斩愈危机。却屯已可擒钟会,邓艾无翎独解飞。无德那堪力不任,重关如掌寇戎深。幽冥不系枭钟会,犹有区区一片心。”

诸葛亮评价: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须先教 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

结合以上三个评价我们来看看姜维为何不能称为“诸葛亮第二”。

●临危受命,如坐针毡

姜维原是曹魏降将,虽诸葛亮极力保荐,委以重任,但没有实权。其一,刘禅废黜丞相府,并将权力进行分割,防止朝中“一言堂”;其二,蒋琬、费祎等益州士族豪僚,自诸葛亮北伐以来均无功而返,对连年征战可以说无需求;其三,后主刘禅本懦弱,对父辈的“匡扶汉室”无欲望,只想做好自己的皇帝,开心快乐。由此姜维受到以蒋琬,费炜乃至后主刘禅的不待见,自己却又肩负着恩师诸葛亮北伐统一的遗志,真是临危受命却如坐针毡,所以姜维拜大将军以来十多年无战事,貌似韬光养晦,实际上在消磨意志。

●平定羌胡,受制牵人

从延熙元年(238年到250年)延熙元年(238年),姜维随大将军蒋琬驻军汉中,蒋琬以姜维为营司马,率领偏军多次西入羌中作战。延熙十年(247年),姜维迁升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同年,汶山郡平康县的夷族起事,姜维率兵讨平。不久,雍州、凉州等地区的羌胡族人背魏降蜀。姜维率兵出陇右接应,与魏雍州刺史郭淮、讨蜀护军夏侯霸战于洮西,胡族首领白虎文、治无戴等率部降蜀,姜维将其迁至蜀境。

延熙十二年(249年),蜀汉朝廷使姜维假节,姜维率军出西平,不克而还。姜维自以为熟知西方风俗,文武双全,所以想拉拢羌、胡为蜀汉所用,这样就可以控制陇西,每当姜维想兴兵前往,却遭费祎制裁,使姜维率领的军队不超过万人

《三国志》“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姜维虽然平定和收编羌族,胡人,夷族,巩固陇西地区。但也是焦心费力,受制与蒋婉,费玮。

●主持北伐,受制黄浩

延熙九年(246你年)蒋婉病死,延熙十六年(253年)春,费祎被刺杀身亡。延熙十七年(254年),蜀汉朝廷加姜维督内外军事。姜维开始了他真正意义上的北伐。这时的姜维52岁,以是双鬓斑白,姜维自觉年事已高,恩师“复兴大业”寸功未立,心里甚至不安。姜维的九次北伐,均无功而返。其一,蜀汉国小力微 ,经济上做吃山空,后主暗弱无能,人力后继无人,地方士豪但求自足,国力衰退。其二,姜维高龄且急功近利,北伐平凡,国力不能为继,连年征战朝中反对声音较多。其三,宦官黄浩专权,公元246年,董允死后,黄皓开始弄权,他与陈祗狼狈为奸开始干预朝政,跃居奉车都尉,把持蜀汉朝政,黄皓还结党营私,拉帮结派,针对反对他的人,而姜维也正是黄皓所整治的对象。其四,曹魏当时魏明帝曹睿逝,曹芳继位。司马家族通过权力争夺牢牢的控制了曹魏,并受到士族阶层的大力支持,国力强劲,人才济济。

●汇通钟会,以身殉国

景耀六年(263年),邓艾由景谷道偷渡,进兵至绵竹,击破诸葛瞻,刘禅开城投降,并敕令姜维投降。姜维军士各个都拔起刀剑挥砍石头发泄心头的愤怒,但无可奈何,姜维率军向钟会投降,姜维投降钟会后,知道钟会有谋反之心,于是劝说钟会设法杀害魏将,钟会一方面陷害邓艾,一方面准备起兵造反,但事情败露,姜维、钟会及蜀将张翼等都被杀害,邓艾也被田续杀害。

干宝《晋纪》评价姜维为蜀相,国亡主辱弗之死,而死于钟会之乱,惜哉!非死之难,处死之难也。是以古之烈士,见危授命,投节如归,非不爱死也,固知命之不长而惧不得其所也。

黄宗羲:主上以忠臣之后仗我,我所以栖栖不忍去也;今方寸乱矣,吾不能为姜伯约矣。

钟会: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每惟畴昔,尝同大化,吴札、郑乔,能喻斯好。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

【小结】

●姜维有文韬武略,为一代将才。但蜀汉国小民贫九伐中原更是国力耗尽,失败是定数。姜维是能文能武、知恩图报、忠肝义胆、忠心耿耿的臣子,但时也、运也、命也,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所以姜维就是姜维,绝不会是“诸葛亮第二”。

-墨骨读书


墨骨读书


谢谢!姜维出生于甘肃省一武术之乡,文武双全,有过人之处。但在蜀国北伐的后期,国情日趋走向下坡路,对一个人来说就当时趋势也无回天之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